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芪涔誓艹鼋胂嘣谄蕉ê颖薄⒑佣徒⒍赫ǖ墓讨谢恿酥匾淖饔谩
在更始二年(公元24年)平定王郎的战役中刘秀自蓟至信都派遣邓禹征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后来邓禹又随刘秀击王郎横野将军刘奉大破之。在进攻河北农民军的战斗中邓禹奉命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延等先至战不利还保城为铜马军所围。禹遂进与战“大破之”;又从刘秀追铜马军至蒲阴“连大克获”。
邓禹不仅能将兵还能现将才举荐将才。当时任使诸将多访于邓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所以在“北州略定”中他不仅是有定策、荐贤之功也在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秀在略取河北地区的过程中采纳了邓禹罗致人才的建议任用了不少有才能的谋臣武将故势力展很快。平定了河北取得了河内郡。刘秀以河内险要富实欲选择诸将中可以守河内的人才询问于邓禹。邓禹说:“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1于是刘秀乃拜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平定河东这年冬天樊崇率赤眉军自颍川(今河南禹县)分两路入关进攻长安。
刘秀预料赤眉军必破长安欲乘机兼并关中考虑自己先经营山东而授邓禹“以西讨之略”。乃拜其为前将军、持节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令自选偏裨以下的部将。邓禹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冯愔为积弩将军樊崇(与赤眉军领樊崇同名)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引而西”。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邓禹率领所部攻破箕关(在今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南)进入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一带)围攻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达数月之久。在安邑以南击败前来解围的更始大军数万人斩更始大将军樊参。六月驻守洛阳的更始大将王匡、成丹、刘均等又率十余万大军渡河攻邓禹邓禹军应战失利骁骑将军樊崇战死。诸将恐惧劝邓禹退走邓禹不听整军再战。第二天早晨王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王匡等皆弃军逃走邓禹遂定河东。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充分显示出邓禹的军事才能。捷报传至河北后光武大悦。此时光武已在鄗邑(今河北高邑县东)即位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封为酂侯。对其“谋谟帷幄决胜千里”、“斩将破军平定山西”的功绩深加表扬。这时邓禹方二十四岁。
1《后汉书·寇恂传》。
进出关中邓禹攻破王匡后继续西进。从汾阴(今山西河津县南)渡过黄河攻克夏县(今陕西韩城县南)又在长安东北的衙县(今陕西白水县北)击败更始左辅都尉公乘歙所部十万之众。这时赤眉军攻克长安关中混乱百姓听说邓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邓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邓禹部下诸将皆劝他乘胜进攻长安邓禹以为其众虽多而能战者少而且军粮不足。既无积蓄又无馈运而赤眉军新破长安财粮充裕势不可挡。莫如驻屯长安外围略取长安以北的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就粮养士坐以待变。于是乃引军北至栒邑(今陕西旬邑附近)。
刘秀以邓禹久不进兵下令催促。邓禹仍坚持己见自驻北地大要(今甘肃宁县)督率诸将攻略北边各郡同时征兵征粮而令部将冯愔、宗歆留守栒邑。冯愔为了争权而杀掉了宗歆并出兵反击邓禹。后来这场叛乱被平息。同时粮食也开始缺乏起来军士们皆以枣菜为食。继而在长安附近又为赤眉军所败被迫退至高陵(长安东北)。
正当处境困难之际光武令其东还诏书说:“赤眉无谷自当来东。
吾折捶笞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建武三年春邓禹率骑将军邓弘等引兵东归行至华阴(今属陕西)以东与征西大将军冯异相遇。冯异正率领所部自洛阳经弘农(今河南灵宝)西进关中在华阴地区已与东归的赤眉军相峙六十余日。邓禹自以未完成攻占关中的使命有负刘秀的重托便和邓弘一起要求冯异同他们一道共攻赤眉。冯异以为赤眉军尚有较强的实力不如等待时机与光武部署在渑池附近的大军东西夹击一举歼灭赤眉军。邓禹、邓弘急于成功不听冯异的劝阻向赤眉军动了进攻。赤眉军采取了诱敌之计“弃辎重走皆载赤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之军溃乱吏士散已尽”1。邓禹率领残余二十四骑逃奔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向光武请罪引咎辞职缴还大司徒、梁侯(原封酂侯建武二年改封梁侯)印绶光武给予免官留爵处分。过了几个月又起用为右将军。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光武命邓禹率将军邓晔等击破割据汉水流域的延岑军威重振。
功臣之建武十三年(37年)东汉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邓禹以功更封为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侯食邑达四县之多。其弟邓宽亦因邓禹功封明亲侯。东汉初年光武“以天下既定思念欲完功臣爵土不令以吏职为过故皆以列侯就第”2。邓禹深知光武对待功臣采取的赐以高官厚禄而不令其执掌朝政的旨意“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资用国邑不修产利”。所以“帝益重之”令其与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与公卿大臣参议国家大事。光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又命其“复行司徒事”即行宰相之职这在东汉功臣中是罕见的破例之举。明帝即位后“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太傅位在三公之1辑本《东观汉记》卷七。
2辑本《东观汉记》卷一。
上是最高的官职。一般臣僚进见皇帝都是北向东向是以宾礼相待这也是十分罕见的事例。永平元年(公元58年)邓禹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谥为元侯有确认他为中兴功臣之的意思故后来凌烟阁标名也以之为。邓禹早年虽与光武为布衣之交但在中兴功臣中他既非事之臣也不如后来吴汉、贾复等人功绩显赫其所以居中兴功臣之盖以运筹帷幄之功居多。他曾协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业之谋。后来以知人荐贤名世并在一系列决策性问题上挥了重大作用。如《后汉书》著者范晔所说:“明定帝略”、“勋成智隐”诚为中肯之言。
邓禹死后子孙相继为高官。南阳邓氏与扶风窦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都是东汉时期显赫的世家大族。
第二节寇恂投顺刘秀寇恂(?—36)字子翼上谷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县南)人出身豪强大族家庭。王莽末年任上谷郡功曹辅佐太守治理郡事以才智出众、刚强果决深受太守耿况的器重。
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后派遣使者招降河北各郡国允许“先降者复爵位”。使者到上谷寇恂随从耿况前往迎接缴上太守印信。寇恂见使者收了印信并无归还之意乃率兵入见使者夺回印信。不久王郎起兵邯郸又派使者到上谷征兵。寇恂以刘秀“尊贤下士士多归之”与同僚闵贡劝说耿况拒绝王郎归顺刘秀耿况畏惧王郎势大难拒又建议联合渔阳(郡治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太守彭宠共抗王郎。耿况接受寇恂的建议派他前去渔阳。在约彭宠后他在返回上谷途中行经昌平乘王郎使者不备击杀之夺取其部众后遂与耿况之子耿弇率军南下追刘秀到了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刘秀拜寇恂为偏将军号称承义侯。寇恂从刘秀进攻河北农民军。在行军中多次同邓禹商议军国大事邓禹以为奇才相交甚厚。
镇守河内刘秀攻占河北地区后乘胜南下又攻取了洛阳以北的河内郡。当时更始政权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等率领大军镇守洛阳同时并州地区亦驻有更始政权军队形成南北包围河内之势。刘秀以河北形势严峻而必须固守但很难选择一位足以胜任这一艰巨任务的人征求邓禹的意见。邓禹说:“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于是刘秀拜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对他说:“河内完富吾将固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渡而已”。寇恂于是下令所属各县讲武习射砍伐竹条造箭百余万支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以供军资。
朱鲔听说刘秀派遣寇恂守河内后率领大军北上进攻河北农民军乘河内兵力薄弱之机派遣大将苏茂等将兵三万余人渡河进攻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寇恂闻讯后立即兵前往救援。军吏都劝他调集众军之后才可出兵。寇恂说:温县是河内郡的藩蔽“失温则郡不可守”。遂驰赴救之。次日晨两军交战适逢偏将军冯异率领所部以及各县援军前来救授寇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强茂兵自投河死者数千生获万余人。恂与冯异过河而还。“自是洛阳震恐城门尽闭。”捷报传到河北刘秀大喜曰:“吾知寇子翼可任也!”诸将纷纷庆贺乘势劝刘秀称帝于是光武帝在鄗邑即位。
转运粮饷1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寇恂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加注。
当时东征西讨军粮奇缺。寇恂亲自督促粮运畜力不足又组织人力挽车奔赴各地前后络绎不绝从而保证了军粮供应甚至文武百官月支的禄米也由他运粮接济在后勤工作上很有劳绩光武曾多次赐书慰劳嘉奖功名威望日益提高。儒生董崇警告他说:“上新即位四方未定而君侯以此时据大郡内得人心外破苏茂威震邻敌功名闻此谗人侧目怨祸之时也。”建议他“宜思功成身退之计。”1寇恂听从董崇的意见当即称病不视事请求引退光武不听;请求从军又不听。乃令其侄寇张、外甥谷崇从军充当先锋光武以为忠擢寇张、谷崇为偏将军。
光武对待功臣虽然优厚但对其过失也要依法惩处。建武二年(公元26年)寇恂因擅自处罚上书人被免官。这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严终、赵敦与密县(今河南密县东)人贾期聚众起义光武乃起用寇恂为颍川太守令其与破奸将军侯进率兵前往镇压。事平之后以功封雍奴侯食邑万户。当时大将军贾复任统率禁军的执金吾之职因事前往汝南郡其部将在颍川擅自杀人为太守寇恂捕获依法斩之于市贾复深以为耻在从汝南返洛阳途中道经颍川对他的随从说:“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寇恂已经预料到了他会这样做不愿相见但又恐礼貌不周。外甥谷崇愿执剑充当护卫寇恂以为不应采取敌对态度他说:“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令所属各县多多准备羊羔美酒对贾复及所部将士厚加款待亲自出郡城迎接贾复不等他作立即称病告退。贾复欲率兵追之但所部将士皆酒醉饭饱不能上马无奈只好返回洛阳。后来经过光武的调解二人才和好如初。不久寇恂调任汝南太守也很称职。时值光武南征途经颍川“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上乃留恂。”1可见他也是很善于治理地方事务的。
迫降高峻建武七年(公元31年)寇恂调任执金吾之职第二年随光武出征割据陇西的隗嚣。隗嚣死后他的部将高峻拥有精兵万人盘据高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