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o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1《后汉书·光武帝纪》。

    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1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病逝于洛阳南宫终年六十三岁在位三十三年(建武三十一年中元二年)葬于洛阳城北之原陵。

    光武帝评论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

    光武在战争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在统一战争中善于采用政治攻势如宣布释放奴婢、刑徒减免赋税刑法用以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还注意整饬军纪。早在他担任更始政权的将军时就注意约束部下遵守军纪这就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支持。

    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1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虽因迷信图谶宣布图谶于天下;1光武中元二年人口为4279634户21oo782o口较之建武初年将近增长一倍。1《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

    贬逐了桓谭、冯衍等直言敢谏之士有拒谏之失;但大体说来尚能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这些评论对于评价汉光武帝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世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评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虏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历史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1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第142—143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三节汉明帝汉明帝刘庄(28—75)初名阳后改名庄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年十二封东海公不久进爵为东海王年十六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帝病逝明帝继位时年三十。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平。

    明帝即位后勤于政事“乙更尽乃寐先五更起率常如此”3。在位期间“遵奉建武之教有加而无改”4继续奉行光武帝在位时期为巩固东汉统治而推行的各项政策。

    继续加强皇权整顿吏治明帝继承光武帝抑制外戚、大臣(包括功臣)权势的政策。《东观汉记》说:“初世祖闵伤前世权臣太盛、外戚预政。汉家中兴唯宣帝取法至于建武朝无权臣。外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势位不能及许、史、王氏之半。至永平后妃外家贵者裁家一人备列将校尉在兵马官充奉宿卫阖门而已。自皇子之封皆减旧制”;“总揽盛权权不借下”1。对于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外戚、大臣严加惩处。比如护羌校尉窦林系大司空窦融亲属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永平二年(公元59年)窦林坐欺君罔上、贪赃枉法罪下狱论死。明帝以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下诏切责融融惶恐乞骸骨诏令就第养疴”2亦被罢官。后来明帝之弟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司徒虞延、司徒邢穆等都以有罪自杀;河东尹薛昭、司隶校尉王康、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坐事论死。可见明帝对于外戚、大臣以至宗室诸王控御极严一旦犯法从严治罪决不因其官职高、地位亲近而加以宽贷。于是群臣震恐朝廷肃然。

    明帝还注意整顿吏治对地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察和黜陟。明帝即位之初下诏:“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有司明奏罪名并正举者。又郡县每因征轻为奸利诡责羸弱先急下贫。其务在均平无令枉刻。”从慎重选举官吏着手对吏治进行整顿。永平九年(公元66年)又“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规定出对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在选官用人上明帝严令杜绝权门请托。他的姊妹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

    明帝还能纳谏听取逆耳之言。比如:明帝大起北宫尚书仆射钟离意建议停工立即得到采纳。他还下令废除度支日(每月初一至初六日)不受章奏的旧制以便远方来京臣民随时诣阙奏事。

    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明帝统治时代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治2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明帝纪》凡引此纪文字不另加注。

    3《东观汉记》卷二。

    4《东观汉记》卷二。

    1《太平御览》弟九十一引《东观汉记》。

    2《太平御览》弟九十一引《东观汉记》。

    理病虫害;并以公田赐与或赋与贫民。他即位之初即下诏“赦陇西囚徒减罪一等勿收今年租调”;“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永平三年(公元6o年)诏令“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详刑慎罚明察单辞。”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令天下自殊死以下谋反大逆皆除之。”永平九年(公元66年)“诏郡国以公田赐贫人各有差”;“诏郡国死罪囚减罪”。永平十三年(公元7o年)诏令“滨渠下田赋与贫民毋令豪右得专其利。”

    明帝还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黄河。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桐洄注无复溃漏之患从而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明帝提倡节俭宫廷生活不尚奢侈皇后“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无香薰之饰”。一时之间上行下效。

    因有以上各项政治经济措施东汉政局更加稳定社会经济文化也得以展。故史称永平之世“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出击北匈奴再经营西域在国力增强的基础上明帝积极经营边疆与北匈奴争夺西域。光武帝统治时期因忙于恢复社会生产和安定社会秩序无力经营边疆对西北地区暂时采取羁縻政策。到了明帝永平末年国势强盛明帝乃改弦易辙变过去的消极羁縻为积极经营。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派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率兵驻屯凉州以为经营西北的准备。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春明帝命窦固、耿秉等分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率军出酒泉大败匈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屯守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并遣假司马班等率所部吏士三十六人先后在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于阗(今新疆和田)击败亲匈奴势力。“于是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与汉绝六十五载至是乃复通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窦固、耿秉等率领大军再次击败北匈奴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后复置西域都护、戊已校尉于龟兹(今新疆库车)、车师(今新疆吐鲁番)恢复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班之功得到了明帝的肯。

    继续崇尚儒术、谶纬神学明帝继承了汉武以来外儒内法的传统在政治上注意吏治执法严明循名责实信赏必罚故史称“帝尤任文法”;又称其“追踪宣帝”“善刑理法令分明”。

    明帝少习儒业从名儒桓荣学习经学“十岁通《春秋》”“治《尚书》备师法兼通九经略举大义博观群书以助求学无所不照”。即位后仍然好学不倦极力推崇儒术提倡尊孔读经曾经多次召集太子、诸王、文武大臣及知名儒生共同讨论儒家经义有时还亲临参加亲自主讲;对于谶纬神学尤为重视亲自主持谶书纬书编写工作以谶纬解释经义。“帝尤垂意经学删定拟议稽合图谶亲自制作五行章句。”他还亲自到曲阜“幸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