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密使命。直到6月间徐世昌下野黎元洪复任国内情势顿变孔才放弃此项工作把精力放在鲁案善后上。
鲁案善后进行比较顺利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确定办法第二步是实地查点和估价。第一步工作主要在北京进行。9月2o日鲁案善后公署迁往济南进行第二步工作。9月28日交涉在各分委会进行;孔祥熙兼任邮电分会主任委员。12月初细目协定签字孔携公署人员赴青岛具体办理接收事宜。12月1o日鲁案善后结束。山东省长熊秉琦因接受伊始千头万绪力挽孔留青岛协助政务孔为了安置部分办理鲁案人员暂就胶澳商埠电话局长。
1923年3月在苏联政府的催促下北京政府决定成立中俄交涉事务公署用于和苏联谈判蒙古问题和中东路问题。王正廷为中俄交涉事务公署总办王邀孔祥熙担任中俄谈判公署坐办。当时奉系与直系矛盾尖锐。孙中山在广东建立大本营准备北伐奉系有联孙意向。为了加强粤奉关系孙中山正拟派孔祥熙到东北做“铺路”工作。于是孔借此辞去了胶澳商埠电话局长职务接受孙中山的要求就任坐办以公署驻奉代表身份前往沈阳。中俄交涉虽为时半载即告停顿但孔从此却与张氏父子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结束后孙中山很想在北方找到同仁于是电召孔祥熙到粤磋商。孔祥熙到广州后立即将冯玉祥介绍给孙中山并经孙中山同意密携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奔赴北京在孙冯之间斡旋。冯逐步倾向革命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为迎孙中山北上孔祥熙亲抵上海。北上线路确定后又先孙赴京准备。不幸孙中山抵天津时肝病大日益加重。在孙病重期间孔全力照顾。孙逝世后孔被推为治丧处主任主办治丧事宜。为治丧孔曾支付私款5万元。
同年3月王正廷复任中俄会议督办。4月临时执政段祺瑞又任命孔为中俄会议坐办。孔答应就任。孔利用坐办名义广泛联络北方将领积极营救陈友仁等国民党人。
1926年春中俄会议时停时开孔祥熙乘机赴美宣传中山遗嘱。在美国孔为铭贤学校募得75万元校园扩建资金并被欧柏林大学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孔看到革命形势展迅是年冬返国径赴广州。12月孔担任广东政治分会委员并接宋子文任广东省财政厅长兼代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总揽后方财政支持北伐战争。
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实业部任孔祥熙为实业部长。孔在广州宣誓就职但实际上并未赴任。4月汪精卫返国抵沪孔闻讯离粤赴沪力促汪蒋合作。
宁汉对立时期孔祥熙站在南京方面秘密往返于宁、汉、豫、粤之间为时数月为蒋介石苦心奔走。
1927年11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工商部。次年2月孔祥熙担任工商部长。在近三年的工商部长任内孔祥熙先延揽旧有的工商学者组成工商法规讨论委员会订立了《工商部组织法》、《劳资争议处理法》、《奖励工业品暂行条例》、《中华民国权度标准》、《度量衡法》、《中国国货商标法》、《工厂法》、《公司法》、《工会法》、《工商法》、《保险法》、《票据法》、《特种工业奖励法》、《商业检验条例》、《消费合作社条例》、《会计师条例》等1oo多种法规。这些工商法规虽然体现的是工商所有者的利益特别是大工商所有者的利益但确有利于近代工商业的展。另外孔在厉行工商注册、创办工商刊物、筹办国货银行、提倡展生产、展国际间贸易等方面也小有建树。
193o年12月国民政府将工商、农矿两部合并为实业部任命孔祥熙为实业部长。孔提出“实施林垦政策开东北、西北、西南各省荒地移民殖边以裕民生而固国防俾人口平均分配地力得广泛利用”1。1931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实业部组织法规定实业部总揽农工商矿林牧渔和水利等一切实业。孔祥熙吸收掌管工商部的经验又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其中依据职权范围呈国民政府公布的有:农会法实施法、倾销法、牧税法、工厂检查法、实业部国际贸易局条例等。
1931年12月在粤方的逼迫下蒋介石通电下野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孔祥熙为表示与蒋共进退辞去了实业部长职务。1932年1月蒋汪再次合作孔祥熙以“中华民国考察欧美各国实业特使”身份于3月13日赴欧美考察。主要执行蒋介石关于同欧美各国接洽购买军械、飞机和设厂自制任务。在意大利访问墨索里尼时墨索里尼向孔建议:“贵国建国应以空军着手。空军展起来比较快所需军费较海军为少。且将来战争之胜负取决于空军。日本为海军先进国家贵国欲赶上日本非仓促可办。空军则三五年内1《孔庸之先生演讲集》下册第429页。
可见成效。”1孔祥熙将此建议报告蒋介石蒋深以为然于是优先展空军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展的重要战略。
1933年3月孔祥熙从欧洲考察回国。当时国民政府财政拮据宋子文辞去了中央银行总裁职务孔祥熙接任中央银行总裁同时宣布“废两改元”。9月蒋介石制定了新的“剿共”计划要求迅增加军费开支宋子文以国库窘迫无法应付为由提出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职务。蒋介石从南昌飞回南京敦促孔祥熙继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
11月1日孔由沪赴宁就任财政部长。在当天招待记者时他表示“开源节流为财政主要方策”。他说:“开源应力保经济建设培养税源。至增加税收不外整顿原有各税及另辟新税但增税宜不伤人民元气不害经济展。节流之法不仅缩减支出还应注重分配得宜合乎经济原则。”2其实孔祥熙的“开源节流”并不能遏止军事开支这个大流因为他继任财长本身就是在宋子文无法阻止蒋介石扩充军费的前提下实现的。
孔祥熙执掌财政长达11年之久可分为“平时财政”和“战时财政”
两个阶段。
在“平时财政”初期孔祥熙为了支持蒋介石的“剿共”内战实行赤字开支政策。当时财政赤字已近千万元但是孔强调平衡预算固然重要而“剿共”作战比保持预算平衡更重要1。所以孔祥熙上台不久就以关税作担保行1亿元新公债。
1934年1月2o日孔祥熙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在会上他提出“整理田赋举行土地陈报以除积弊而裕税源案”和“减轻田赋附加以救济农村解除民困案”两案均获通过。同年5月18日为落实以上提案孔专门召集了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
1934年6月孔审核并呈报了“海关进口新税则”。并经第414次中央政治会议核准实施于月底由国民政府明令公布实行。新税则先是对日军事妥协的产物它对日货输入极为有利;其次进口新税则对民族工业借鉴外国的技术极为不利许多中国工业必需品的税率提高了。
1934年5月孔意识到金融力量的分散不利于稳定金融为增加中央银行的实力使之成为真正的“银行之银行”决定把中央银行的资本由2ooo万元增加到1亿元。次年3月他又呈请行政院通过“行金融公债案”以债券充作资本将中国银行官股5oo万元增至25oo万元;交通银行官股1oo万元增至11oo万元。通过充实官股增加了中央银行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控制力量。3月27日“二十四年金融公债案”经国民政府立法院通过28日公债条例以国民政府名义表。与此同时对中、中、交行的领导机构分别进行改组孔祥熙担任中央银行总裁。中、中、交行的改组标志着国民政府金融步调一体化的完成。
1934年6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白银法案宣布白银国有和无限制购买白银政策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根紧张严重伤害着中国的经济建设。鉴此恶流孔祥熙于1o月13日下午召集财政部负责人紧急开会决定“把白银的纽结割开”即把汇率与国外银行的联系割断。他着手颁布1《孔祥熙先生年谱》第8o页。
2《国闻周报》第7卷第44期。
1《申报》1933年11月2日第3版。
了征收白银出口税并加课平衡税条文使白银的合法出口暂被制止。
但由于银本位制仍然保留着在优厚利润诱惑下白银走私猖獗起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孔祥熙立即决定筹划币制改革。1935年3月孔责令组成专门班子研究草拟币改方案。同年11月3日正式公布《国民政府财政部改革币制布告》宣布“自本年十一月四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银行之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1。这次币制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它有效地制止了白银外流现象同时统一了中国长期以来混乱的货币行推动了中国工农业生产的展。1935年11月12日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孔祥熙被推为提案审查委员会经济组召集人主持审定了一系列有关国计民生的提案。在他的影响下会议在表的宣言中提出:“现代经济以金融为事业之中心现代政治亦以金融为财政之枢纽”因此要“下最大决心行金融之统制”。会议还提出财政的任务是“立计划严审核统一币制调节金融以期扶植民力充实国用畅遂货物之流通培养国家之元气”。11936年2月28日孔祥熙被任命为整理内外债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整理内外债务。在整理内债方面孔的办法是行以关税为担保的5种统一公债(也称二十五年统一公债)共计14。6亿元利息6厘分别在12、15、18、21、24年内满期还清每半年抽签一次旧债券按到期远近换成5种新债券。由于延长了偿还期限使债务支出每年减少约达85oo万元;还大大简化了债务结构5种新债券代替了32种不同日期、结构复杂的旧债券简比了债务手续方便了持债人。在整理外债方面孔认为:“中国复兴在望急需要欢迎外资投入以促进经济繁荣建设之推进。”所以他提出免去债息、延长期限、减少债额等三项原则以与各国洽商。当时的债权国一方面看到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日益高涨生怕中国出现新的政府彻底放弃偿还债息的义务另一方面看到财政当局不倦寻求合理解决尚有偿债的决心只得面对现实接受孔祥熙的整理建议。这样经过整理不仅减轻了国民政府公债本息的负担而且维护了债信为抗战爆后几次借款创造了条件。
1936年7月孔祥熙呈准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1o月1日先就公务人员薪给报酬所得和政府库券公债所得开征。自1937年1月1日起对以营利为目的而经营事业所得征课。所得税属直接税它较间接税要公平合理些有利于阻止税负转嫁。它的创办为中国由间接税趋重于直接税迈出了第一步。到抗战爆后直接税显得更为重要收入由1936年的6oo多万元增加到1943年的4亿元以上增加了7o倍。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孔祥熙因身体不适抱疾上海私寓。当得到事变消息时他一面紧急召集沪市银钱业商会要人嘱咐维持安定;一面积极电张学良要求“保护介公”和平解决。当晚孔与宋美龄到南京后先提出了政治、外交、情感、军事四方面对策继又匆匆通电各省市及地方实力派稳定政局后又召见各国使节安顿邦交。正如他自己所说:“余既受命兼代行政院长自念当此危疑震撼之日而所有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