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5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会议分析中国经济构成和制定基本经济政策的基础。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悬殊即工业生产的极端落后是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出点。“从这一点出产生了我党一系列的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报告说:国家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一方面要容许它存在和展一方面要加以限制。“限制和反限制将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这些都是随后制定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指导思想。会后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加紧进行新中国的筹建工作。
在李宗仁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的第二天即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解放军开始渡江和向全国未解放地区进军的大规模作战。
从4月21日起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oo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国民党军的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解放军大军渡江成功后南京的国民党大员纷纷向外地逃跑。4月23日解放军进入南京在蒋介石的总统府插上了解放的红旗。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南京政权的灭亡。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人民解放军扫荡残敌摧毁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的同时作为新国家标志的中央人民政府的筹建工作正在加紧进行。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召开。筹备会的任务是为迅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作好准备。这次会议通过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和《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选出了以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的筹备会常委会。在常委会下设立六个小组加紧进行各项具体筹备工作。
一个新国家即将诞生了。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各个阶级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是怎样的?政治的经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这些问题中国早就有过论述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有进一步阐述的必要。1949年6月3o日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理论和基本政策为讨论新国家的重大问题和确立国家制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在文章中先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前途和国家消亡问题。接着论述了中国人民如何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革命指导思想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过程阐明在中国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必然性。他论述了民主和专政这个国家学说的中心问题。这个国家对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专政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是人民。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有很大的重要性。国家在将来要消亡但是现在必须强化。中国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没有国家这个条件是不行的。这些是《论人民民主专政》阐述的一些基本问题。
新国家的经济制度怎样这是决定国家性质、为各阶级人民普遍关心的大问题也是政协会议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人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6月在内讲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他说新中国的经济主要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所构成。这种国民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五种经济成分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展但要以展国营经济为主。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并使它同国营经济密切地结合起来。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并使之逐渐地向合作社方向展。组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展而对于带有垄断性质的经济则逐步地收归国家经营或在国家监督之下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步地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以便逐步地稳当地过渡到社会主义。这种过渡要经过长期的激烈的艰苦的斗争过程。9月22日周恩来在政协会议上谈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基本精神。
南京政府的垮台新中国的筹建说明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破产。这个事实震惊了美国统治者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在对华政策问题上的争吵。麦克阿瑟等一些人攻击当权的杜鲁门、艾奇逊等的对华政策。杜鲁门等为了替自己辩护于1949年8月5日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它叙述了从1844年美国强迫中国订立《望厦条约》至1949年中国全国基本解放期间的中美关系着重叙述了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遭到失败的经过。这样白皮书就在客观上成为美国侵华罪行的自供状就成了中国人民揭露美国侵略的有用材料。
1949年8月12日新华社表《无可奈何的供状》开始了对白皮书的批判。接着为新华社写了五篇批判白皮书的社论。在新华社的起和带动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报社、各学校、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表了许多声明谈话和文章。讨论的范围涉及中美关系中外关系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国民党反动派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在反帝斗争中应取的态度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在整个对内对外关系中应取的态度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新阴谋如何对付等等。在这许多重大问题上展开这样广泛的讨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空前的。白皮书的表和对它的批判宣告了1oo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终结。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对亲美崇美思想的一次大扫除也是对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又一次批判。这场批判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时建立扫除了很多思想障碍。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代表共662名。其中有中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各党派的代表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区域代表人民解放军代表人民团体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爱国华侨代表宗教界代表以及特邀代表。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中国中央委员会主席在会上致开幕词他说:“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经过充分的讨论协商9月29日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9月3o日选出了以为主席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出了63名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董必武、贺龙、林伯渠、叶剑英、陈云、邓小平、陈嘉庚、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沈钧儒、沈雁冰、黄炎培、张治中、傅作义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代表们一致通过了宣言、向人民解放军致敬电和竖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办法及碑文。会议还决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并把北平改名为北京。(2)采用公元纪年。(3)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4)国旗为五星红旗。
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及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调剂各种社会经济成分使之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展。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外交政策以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为原则。会议规定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仍将长期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1o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布就职。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检察署检察长。下午3时都3o万人齐集广场举行庆祝典礼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十九章三十年的基本总结:三条路线、两种斗争、一个结局1919年至1949年这3o年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时期叙述的。这3o年的历史理所当然地是古代中国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的继续和展。但它既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时期就会有它独具的特点有它展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物;它既为未来开辟道路、提供条件也为未来设置局限。因此这段历史和任何一段历史一样是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总结的。这里只从历史展历程及其归趋上作一个扼要的回顾式的总结。
中国在1921年成立后不久就广泛深入地领导和动起中国革命运动很快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政治力量。从此中国的阶级关系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政治分野。中国领导下的工人、贫苦农民、下层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是最进步的革命的集团;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的知识分子、大部分的自由职业者构成了一个中间集团;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军阀、官僚结合为一个反动集团他们掌握着、控制着中央和地方政权是当权派。这样三个集团的分野在二十年代初开始形成。那时中国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和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主张。与此同时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学者和政治活动人物大力宣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