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徊毒鸵宓挠薪偃恕9阒萑嗣癫还松O瞻蜒衬蚜沂恐72人的遗体营葬于城郊红花岗并将其改名为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后来又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皇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正如孙中山所指出: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2《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第6o7—6o8页。

    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1。

    1《〈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5o页。

    第二节清廷的“预备立宪”

    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和人民群众此伏彼起的反抗斗争猛烈地冲击着清廷的统治一些督抚大员对此深感不安他们认为只有实行立宪才能应付危局保住清廷的统治。特别是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o5)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舆论大都认为这与俄国未行宪政而日本实行了宪政有着密切关系。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还联衔上奏请定十二年后实行宪政并奏请简派亲贵大臣出国考察政治。一时间立宪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正如时人所说:“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2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清廷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19o5年1o月)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等五大臣分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政治”。次年出洋考察的大臣们6续回国并向朝廷密陈实行立宪的三大好处即“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建议朝廷诏定国是仿行宪政以便安抚人心稳定大局。慈禧太后经过反复考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19o6年9月1日)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但预备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并特别强调当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要“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之迟定期限之远近”1。清廷决定先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订法律、广兴教育、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虽然清廷对立宪采取了拖延敷衍的态度但“预备立宪”的宣布还是使一些人受到很大鼓舞他们立刻组织起来并积极活动以响应和督促清廷尽早实行立宪。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19o6年12月)江浙绅商学界在上海成立了名为“预备立宪公会”的立宪团体推举郑孝胥为会长张謇、汤寿潜为副会长。随后汤化龙在湖北成立了“宪政筹备会”谭延辏г诤铣闪⒘恕跋苷帷鼻鸱昙自诠愣闪⒘恕白灾位帷钡鹊取A魍龊M獾目涤形簿龆ń;驶岣拿爸谢酃苷帷薄H昃旁拢19o7年1o月)梁启等在日本成立了“政闻社”并向清廷保证:“政闻社所执之方法常以秩序的行动为正当之要求其对于皇室绝无干犯尊严之心其对于国家绝无扰紊治安之举。”1各地的立宪团体互通声气彼此唱和并在要求清廷立宪的运动中逐渐联合起来。他们也被称为“立宪派”。

    但是清廷并无立宪的诚意而是企图借立宪之名实行中央集权、满族贵族集权。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o6年11月6日)清廷公布了中央官制改革方案行政中枢军机处保持不变对某些部的名称做了更改;迫使袁世凯将已练成的“北洋六镇”交出四镇归满族亲贵控制的6军部统率。与此同时清廷力图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次年八月把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调升为军机大臣剥夺了这两位实力最强的汉族总督的实权。

    立宪派现清廷对于立宪并无实际行动便开始派代表进京联名上书请愿要求朝廷开国会。作为对请愿运动的回应清廷于光绪三十四年八月2《中国未立宪以前当以法律遍教国民论》《东方杂志》第2年第11号第221页。1《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总第5564页。

    1《政闻社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第26页。

    初一日(19o8年8月27日)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的统治“万世一系”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切颁行法律、召集开闭解散议院、设官制禄、统率海6军、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司法等大权全在君主一人手中。特别是用人、军事、外交等大权议院根本不得干预。这个“宪法大纲”完全是为了巩固君权、强化君权。但同时也应允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期满后正式召开国会并规定“筹办咨议局”。清廷此举进一步暴露了它根本没有立宪的诚意。十月二十一、二十二日(11月14、1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溥仪继承了帝位年号宣统。宣统皇帝年幼由他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摄政监国。

    载沣执政后为了笼络人心表示要继续推行立宪下令各省尽快成立咨议局。另一方面他罢斥了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令其回籍“养病”。载沣自任大元帅亲统禁卫军命其弟载洵、载涛分任海军大臣和军咨大臣■昌为6军大臣试图以此来加强满族亲贵的权力。但是袁世凯的心腹早已布满朝廷内外特别是北洋军事集团的将领们多是袁世凯的亲信他们“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朝廷”。载沣此举进一步激化了满汉官僚的矛盾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宣统元年至二年(19o9—191o)各省咨议局和北京资政院相继成立立宪派在其中占据了优势。立宪派的代表人物张謇、汤寿潜、汤化龙、谭延辏А⑵训羁〉确直鸬H瘟私铡⒄憬⒑薄⒑稀⑺拇ǖ仁∽梢榫值囊槌ぁW梢榫值淖谥脊娑ㄖ惶峁┮恍┍父魇〔扇〉挠呗垡员臼≈挛蓿换嵋橛啥礁д偌6礁в屑喽阶梢榫盅【偌盎嵋橹ǘ云渫ü囊榘赣小安枚崾┬小敝ㄒ约傲钇渫;帷⒆嗲虢馍⒅āR樵钡某稍敝饕堑胤绞可鸷陀傻刂鹘准吨蟹只隼吹纳喜阕什准斗肿印W梢榫志哂械胤揭榛岬男灾省拔魇〔扇∮呗壑亍薄P矶嘁樵蔽《员臼⌒姓⒉握⒎傻确矫娴募喽饺ㄔ谝蟾母锏胤奖渍图炀俚胤焦倮籼霸咄鞣ǖ氖录型胤焦倮羯堋⒄唇衣读饲逋⒌暮诎迪窒蠖源蚱凭置婊钤久裰骺掌幸欢ɑ饔谩5亲梢榫质艿胤蕉礁Э刂莆薨氲闶等ɑ共荒芩凳峭晟频慕庖宓牡胤揭榛帷

    从宣统二年(191o)起各省立宪派连续起组织了三次声势浩大的请愿运动要求清廷缩短预备期限于宣统三年召开国会立即成立责任内阁。三次请愿的结果只得到清廷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定于宣统五年召开国会。此后清廷再也不允许请愿早开国会。宣统三年三月(1911年5月)清廷宣布成立第一届责任内阁在内阁大臣13人中满族贵族占了9人而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称为“皇族内阁”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族亲贵手中。这就暴露了“预备立宪”的骗局引起了地方军阀、官员和立宪派的普遍不满清廷变得更为孤立。立宪派认为清廷此举“不合君主立宪国公例”要求另外组阁。清廷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各省咨议局联合会表《宣告全国书》痛苦地承认“希望绝矣”。立宪运动彻底破产。

    清廷的倒行逆施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为了换取帝国主义势力的贷款清廷于宣统三年四月(1911年5月)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在“国有”名义下强夺商办粤汉、川汉铁路把这两条重要干线的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势力。因此四川、湖南、湖北和广东四省迅掀起了有广大群众参加的保路运动四川省尤为激烈。这年五月四川省各地普遍成立“保路同志会”有几十万人参加。七月成都举行几万人的保路大会号召罢市、罢课和抗粮抗捐。立宪派力求控制保路运动但已无能为力。四川总督赵尔丰奉清廷旨意逮捕了咨议局、保路同志会、铁路公司及股东会负责人。数万群众闻讯后到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之人。赵尔丰下令枪杀请愿群众数十人造成流血惨案。人民更加愤怒武装暴动迅在全川掀起。同盟会员吴永珊(玉章)等在荣县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保路运动展成为武装起义猛烈冲击了清廷在四川的统治。推翻清皇朝的革命已经来临。

    第十四章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第一节武昌起义及全国的响应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o月1o日)武昌起义爆它是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反抗斗争不断高涨的结果。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据点和清皇朝的一个统治重心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活动非常活跃的一个地区。自科学补习所成立之后湖北的革命党人就把新军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对象。虽然革命团体多次遭到破坏但是从日知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直到文学社和共进会等各革命团体始终都注意在新军和学生中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将大批青年学生和会党群众输送入伍。经过努力在新军的基层建立起了革命组织参加的士兵达5ooo多人占全省新军人数的1/3左右为武昌起义的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宣统三年六月四川省爆了保路运动并迅激化展成武装斗争。这使湖北的革命党人深受鼓舞文学社和共进会几经磋商决定联合动起义。为此革命党人建立起统一的领导机构推举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领导人孙武任参谋长预定在中秋节(1o月6日)起义。

    然而待起义日期临近因时间仓促准备不够革命党人决定将起义延期到八月二十日(1o月11日)。不料在十八日生了孙武检测炸弹失慎爆炸事件起义的领导机关遭到破坏起义计划暴露。湖广总督瑞澂立即下令全城戒严开始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蒋翊武逃脱彭楚藩等被捕牺牲。新军里的革命党人见事态紧急决定提前起义。

    八月十九日(1o月1o日)夜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爆。革命军猛攻总督衙门瑞澂等官员仓皇逃走。经过一夜的激战革命军占领了武昌。二十一日又占领了汉阳、汉口完全控制了武汉三镇。

    武昌起义的胜利迅推动了全国各地群众革命热情的高涨。革命党人在各省积极动新军、会党起义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也纷纷自地起来参加斗争。

    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是湖南和陕西两省。九月初一日(1o月22日)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率新军、会党攻占长沙建立湖南军政府焦、陈分任正、副都督。

    同一天同盟会员笼络会党和新军在陕西难建立了陕西军政府原日知会成员、新军队官张凤翙为都督。

    九月初二日(1o月23日)江西九江新军起义宣布九江独立。九月初十日(1o月31日)驻扎南昌的新军起义建立江西军政府。后来由同盟会员李烈钧任都督。

    九月初八日(1o月29日)山西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动起义组成山西军政府新军标统阎锡山任都督。

    九月初九日(1o月3o日)云南同盟会员联合新军动起义次日成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