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0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亢蜕啤K⒁庥镅缘拇噶妒涠哉痰墓ふ痛试宓幕雷非笠饩车男缕婧蜕舻娘稀S腥似榔涫扒逍滦憷省3。其兄大车赞扬他的诗“短咏长歌匹群王”4则是很恰当的。
锁懋坚锁懋坚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有诗名惜其无诗留传仅存《沈醉东风》词一阕:风过处香生院宇。雨收时翠湿琴书。移来小朵峰幻出天然趣。
倚阑干尽日披图。谩说蓬莱恐是虚只此是神仙洞府。这词是他在成化年间(1465—1487)游莒城(浙江吴兴)时所作。时朱文理向锁懋坚索诗锁懋坚即席填此词以咏朱家假山。时人对锁懋坚敏捷的才思和清丽的文笔十分赞赏一时传为佳话。
虎伯恭虎伯恭明初著名的回回曲家、诗人。自幼习学儒学与弟伯俭、伯让以孝义相友爱并明性理之学。虎伯恭才学横溢“诗学韦柳字法献羲。至于乐府、隐语靡不究意”1。但其诗曲未有留存。
虎伯恭居杭州经常与友人“作湖山之游当时钱塘风流人物咸以君之昆仲为指云”2。
1《托赠西门仲氏》。
2黄姬水:《金子坤集序》。
3陈凤:《金子有传》。
4《与舍弟子坤、高进思、陈伯羽宴集》。
12《录鬼簿续编》。
2《录鬼簿续编》。
第三节马继龙等云南诗人马继龙马继龙字云卿号梅樵云南永昌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人曾在四川一带任职官至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著有《梅樵集》未刊。《滇南诗略》录其诗六十八。得天居士在《滇南人物志》中说:“金齿明诗禺山后惟梅樵一人而已。”1对其评价颇高。诗多感情深沉气象浑厚不少是抒壮志未酬和仕途失意的感慨。他说:“壮志于今萧瑟尽”2“老去功名成画饼”3。在《雨中漫述》中写道:芙蓉城上雨霏霏浊酒清吟独掩扉。
泽国水寒云不散江天风急雁孤飞。
十年弹铗无人识千里思乡有梦归。
世味从来浑嚼蜡生涯还忆故山薇。
这诗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浑然一体真切感人。诗人把对官场生活的切身感受和对湮没人材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淋漓尽致地倾吐出来。“世味从来浑嚼蜡”是对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追逐功名的有力否定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意义。
马继龙还有不少怀古之作大多写得苍劲古朴耐人寻味如《沧江怀古》:孤江铁索跨长虹鸟道从天一线通。
树响龙来陵谷雨山空猿啸石楼风。
白蛮南诏襟喉地万木荒祠鼓角中。
象马年来归贡赋土人犹说武侯功。
诗中不但生动地描绘了祖国西南边陲的奇异风光、险要地势而且表现了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他在其他一些诗中也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马继龙的诗篇格调高昂雄健语言清新凝炼“清奇朗润跌宕风流”1闪继迪闪继迪字允修云南保山人。生年不详卒于崇祯十年(1637)2。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任吏部司务。“天性笃孝家法严正生平喜奖掖人不喜人谀”3。曾携季子仲侗游历吴越等地游览唱和之诗甚多晚年居故乡。他以子仲俨贵赠检讨赐御祭。
闪继迪喜为诗文著有《羽岑园秋兴》(一作《雨岑园秋兴》)、《吴1禺山即张含字愈光号禺山明代云南著名诗人著有《禺山集》。2《春日出仁寿郭门有感》。
3《雨中忆梁大山》。
1张履程:《滇南诗选序》。
2据《徐霞客游记》卷十七考证。
3《永昌府志》卷四二。
越吟草》诸集。诗集已佚现仅存诗六十余。4他富有才学但未受重用。其诗多有怀才不遇之慨如:“少壮身违俗江湖晚弄桡。牢骚贫贱骨潦倒圣明朝。”5“有酒芳辰共潦倒裁诗深夜破牢骚。”1但如《定海演武场怀李于鳞先生》诗通过怀念、颂扬隆庆万历年间的强盛流露出对明朝后期的国势日衰、文风日颓的忧虑。他希望朝廷重用忠良贤能对奸佞当道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在《忠肃公庙》一诗中对爱国正直的于谦表达了深切的怀念:“浮云不散英雄恨碧草黄鹂涕泪中。”而在《铜铸破像秦桧夫妇》中写道:亘古此夫妻阴阳戾气齐。
玩龙如弄雀杀虎似刑鸡。
挞处身曾痛诃来面不红。
黄金在何处留得半腔铜。
对凶残狠毒、气焰嚣张的秦桧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
闪继迪的诗作格调较高一些诗颇受李贺的影响气势雄浑贯通语言有力富于想象情绪激越。例如《霹雳石》:云根嶙峋插江岸羲之手迹镌其畔。
砰■鸪天鼓绕飞电葳蕤展放玉兰瓣。
文字破坏不成段点画模糊难尽辨。
才人狙喜夸笔砚紫霄天帝煞忻羡六丁追取何猛悍。想象琼楼白玉案长吉作记非妖幻。此道萧萧墨一片天上贵重人间贱。
他也写了一些清秀明丽、情趣盎然的小诗如《西湖逢里人》:三吴水尽越山出五色云中乡梦长。
正是西湖秋月满故人相遇在钱塘。
此外还留存散文两篇1文笔平实章法谨严起伏有致。
闪仲俨(1597—1642)字人望一说字中畏。闪继迪长子。天启五年(1625)进士历官少詹事、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为人刚直不阿曾忤魏忠贤被削籍为民。庄烈帝召为撰修日讲官。
闪仲伊著有诗集已佚现仅存诗一《寄答萧五云孝廉》:骏马燕市如屯云流星飞电谁逸群?
逞材海内罗国宝得子天南张吾军。
愁病别来但支骨风烟隔远疏论文。
荒园伏枕寂无事空谷蛩然何处闻?
这诗可能是闪仲俨遭到阉党打击排斥后闲居家乡时写的。诗中流露出一股苦闷怨恨的情绪。同时也表现了闪仲俨不甘寂寞希望用“逞材海内”的强烈愿望。诗的语言流畅格调峻峭字里行间渗透着一股倔强的进取精神显示了闪仲俨的诗歌才华和独特风貌。徐霞客游滇西时曾受到闪仲俨兄弟的热情帮助和款待。闪仲俨“以所4见《滇南诗略》、《诗源》(姚佺删定)、《滇南诗选》、《永昌府志》等书。5《仙政楼独坐》。
1《寄王泰符侍御》。
1《滇南文略》卷十九《刻弘山先生存稿语录序》《滇文丛录》卷八一《创建一城碑记》。作长歌赠更馈以赆。其歌甚畅而字画遒劲有法”2。惜其诗、字未留存下来。
闪仲侗字士觉号知愿闪继迪次子。天启七年(1627)举人有诗才曾随父漫游吴越到处唱和著有《鹤和篇》1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集一卷为杂文一卷为诗一卷为制义。”
闪应雷字明山保山人岁贡生疑是闪继迪的同宗生卒年不详。
《滇诗拾遗》、《大理府志》共录其诗三均为写景诗如《登绣岭望点苍山》:山竹尽日云霄里天际俄开十九峰。
立马乍疑青汉接振衣翻觉翠烟重。
垂垂银涌千崖雪飒飒暗涛万壑松。
胜概可容图画得不禁清啸堕芙蓉。
这诗写得开朗、明快赞美了祖国西南边疆点苍山的壮丽风光。
马上捷马明阳与闪仲俨、闪仲侗约略同时的云南回族诗人还有马上捷、马明阳。
马上捷字云客号阆仙云南寻甸人。著有《拾芥轩集》已佚。崇祯十一年(1638)徐霞客游昆明曾与马上捷相识并谈诗论文。可惜上捷无诗作留存下来。
马明阳字异野云南新兴人。崇祯间任顺宁府教授后归隐不仕。
马明阳幼年即攻读儒学才华出众见解深邃。应童子试时督学命诸生讲书。马明阳讲毕督学避席赞之曰:“从来简册之所未载前贤之所未。”1马明阳对经史百家多有深入的研究数学、天文、音乐、字韵、医卜之书无不涉猎。他喜为诗文“文宗昌黎诗摹少陵远近诵之如获异珍焉”2。著有《马异野文集》惜不传世。
2《徐霞客游记》卷十八。
1《永昌府志》作《鹤鸣篇》。
1赵士麟:《读书堂彩衣全集》卷十三《马异野孝廉文集序》。
2赵士麟:《读书堂彩衣全集》卷十三《马异野孝廉文集序》。
第四十五章李时珍第一节出身世医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出身在世医之家。父亲李言闻为当时名医著作有《四诊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书1曾做过“太医吏目”2李时珍从小就受到家学的熏陶。父亲有志培养他走上仕途督促他认真读书除了儒家经典是必读的外还有传奇、诗词歌赋无不涉猎。这就为李时珍后来从事医药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三岁那年中了秀才但随后的三次乡试却屡屡失利。他的志向不在科举而是对中医本草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放弃了科举。他随父亲诊病济穷同时专心致志于医药学和博物学的研究。后因医好楚王之子的暴厥症他被征任楚王府奉祠正。嘉靖年间一度赴京供职太医院不久托病归。有感于历代《本草》多有讹误又对方士迷信泛滥的不满立志重修《本草》。他不辞艰辛跋涉远近寻采草药访求药书不耻下问考辨异同。积三十余年之功三易其稿终于编著完成《本草纲目》。晚年曾赴南京谋求刊刻并对全书加以修订定稿。万历二十一年(1593)病逝终年七十六岁。
1《明史·艺文志》。
2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二《人参》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版。第二节《本草纲目》的科学成就《本草纲目》是中国药物学巨著。根据《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李时珍先是在医药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十分重视中医的辨证论治主张全面认识疾病四诊合参然后依病处方。对于所谓“一方可以通治百病”的说法他是极力反对的这是“方伎家之术”不宜提倡。他认为治病应当深入了解病情使其有的放矢1。如在应用峻泻剂巴豆丸五十粒大胆地治愈王太仆的久痢溏泄病之后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治病妙在配合得宜药病相当才能取得疗效。2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天人相应学说和脏腑经络他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并能灵活应用。例如他用木瓜来治疗转筋与血病脚膝乏力。一般医家认为是由于木瓜味酸入肝而肝又主筋所以木瓜可治疗转筋。李时珍则认为应从五行的相互关系来理解即木瓜可以收敛脾肺耗散之气脾肺在五行中分属土金二行还能泻肝木之气从而使病症得以治愈。3从临床上说对李时珍影响最大的要算金元时名医张元素、李东垣这一学派。李时珍对张元素在医药学理论如药性的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泄、六气、归经等内容的论述备加赞扬。受“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垣的影响李时珍在临证过程中也特别重视脾胃的健运和正常功能。他认为人的中气(与脾胃机能密切相关)与疾病状态、人体正气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甚至人体的头部能保持端正不倾九窍所以能通利与胃中清阳上升之气关系也极为密切告诫治病匆过用苦寒而伤脾胃之气。如对于用麻黄汤治疗伤寒的机制一般均认为是风寒表、调和营卫、汗祛邪。李时珍则认为汤方中之麻黄、桂枝、芍药、甘草以及姜枣等率皆理脾救肺之药。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在医学方面有不少新的创造和明。如:次记载的一些病症有铅中毒、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肝吸虫病等。创造了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