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说说吧,你们觉得朝廷到底要不要变法。”

    接着,朱由校就抬手吩咐了一句。

    耿于垣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回陛下,学生认为朝廷应变法!如今天下冗官冗兵冗工甚多,且征伐无度,虽说学生等不知道造成这情况是否是不得已,但学生认为,若不变法以约束朝廷如此不节制之行为,则将来一旦有昏君当朝,恐拖累社稷!另外,地方受朝廷管辖甚宽,以致于各地官府不能因地制宜,以致于官府只知迎上,不知虑下,是故每每导致官僚为讨好上司而不顾民情强行严苛之政!”

    “学生认为不应当变法!”

    一名来自蜀中的士子吕盛这时候站了出来,直接与耿于垣针锋相对道:“首先,天下冗官并不多,不过是将原来本是吏员的职位变成官职,本来没有编制的衙门白役变成吏员,将各官幕僚变成正经官员而已,事实上,没有这样做以前,也是这些管事,也用的是公家银,如今不过更明确了而已;”

    “另外,冗兵之事,这是因为我国朝幅员辽阔,以致于就算每乡镇只需置十名士兵维持治安,全国也得要数百万之数!”

    “冗工自不必言,不过是将以前因为无地而被迫沦落为大户奴仆的流民变成了工匠而已,虽说朝廷因此多了不少养官养军养工之成本,但却也少了剿匪戡乱是花费,至于征伐无度,至于限制君权,增加地方自治,虽说的确有防止昏君乱政、遏制官僚害民的益处,却也有朝纲被食利者把持、地方成为藩镇而背叛中央的可能!”

    “自古天下之制没有完美之处,而对于我大明而言,如今不是不得不变的时候,倒也就不用变。“

    朱由校这时候问起在大殿的工人和农民来:“其他人呢?”

    于忠明这时候回道:“回皇上,我们不知道要不要变法,反正我只知道眼下日子过得挺好,老婆孩子热炕头,还能隔三差五的吃顿肉。”

    “没错,变也不行,不变也行,但只别把我们的日子变差了就好!”

    农户岑大河这时候笑着回道。

    “就是!不变也行,变可不要变差咯!”

    其他人都因此跟着附和起来。

    耿于垣颇为恼怒,他真不明白变法不变法的事,皇帝为何要问这些对政事不敏感的庶民百姓。

    耿于垣这时候回道:“陛下,百姓不虑长远,但以学生之见,为长远计,还是应变法才好。”

    “要变法也可以,也算是规矩都定下来,省得一直这么争着,而引起乱子来,民妇一介妇孺,见识浅薄,还请陛下见谅!”

    官员陈确之妻王氏这时候说了起来。

    吕盛这时候也跟着附和道:“学生认为,王氏之见不算浅薄,既然有的人嚷嚷着要变法,不如就将一些规矩定下来,定成国宪,省得将来有奸邪之辈唆使后世之君变法,让百姓们的日子因此变得更差,且未循着国宪来变!甚至背离国宪来变!”

    “不如,英明的陛下,您趁着还健在的时候,把国宪定下来,立下违宪的规矩,如违宪即违逆这样的法度来,这样后世之君即便被一些人迷惑,而要变法的时候,也不敢太悖逆宪章!而使社稷可以更长治久安也!”

    “这位同学!你说谁是奸邪小人,难道主张变法的就真都是小人?!”

    耿于垣这时候忍不住怼起吕盛来。

    “好了!”

    朱由校这时候喊了一声,且道:“先别吵,待会有的你们吵的。”

    说着,朱由校就道:“王氏与吕盛所言甚好,也确为朕之意,一切变法就先从这立宪开始!”

 第六百九十七章 预备立宪不忠于陛下该杀

    朱由校说完这句话,耿于垣心情十分愉悦,迫不及待地想要称赞吾皇圣明。

    “但这立宪不是立即立宪,是要预备立宪!”

    不过,朱由校这时候却又补充了一句,且道:“宪政如何实施,机构设立,以及权力如何安排等等,都需要时间来商讨确定!”

    “故朕决定先设立一个叫咨议院的机构,任命你们这些人为咨议院大臣,称作咨议大臣,我朝以四品为高阶官员之界,就设为正四品,你们成为咨议大臣后,其职责就是商讨立宪的事,以及要立哪些内容的事,然后由朕审阅后再作为钦定之宪法大纲,而元辅刘鸿训与枢密使孙传庭、靖国公黄得功兼任咨议大臣,且分别担任咨议院首席大臣和副首席大臣,负责主持咨议院的咨议会,整理和汇报咨议会的商讨结果。”

    预备立宪?

    耿于垣听后有些失望,心道:“敢情不是立即立宪?这从预备到正式立宪要多久?”

    “从预备到正式立宪,先暂拟个十年的期,这十年内,要进一步开启民智,要各阶层的民众都要形成共识。”

    朱由校这时候继续说了起来。

    耿于垣听后更加的失望,他没想到从预备立宪到正式立宪还要再等十年。

    但他一想到自己现在要被任命为正四品的咨议大臣,就要做官了,而且朝廷也不是不变法立宪,自己倒也没必要再逼着朝廷尽快立宪,那样逼急了陛下,判自己一个抗旨之罪,倒是划不着的。

    所以,耿于垣也就在心里说服自己接受陛下这样的一个安排。

    只是现在让耿于垣唯一有些膈应的是,于忠明和岑大河这些工人农户竟也会和他一样成为咨议大臣,而且还要一起商讨立宪变法的内容。

    铁道工人于忠明自己也感到很意外,他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参加个考试,然后稀里糊涂地竟要做官,而且是什么四品官?竟然比自己家乡的七品县令都要高好几品。

    “皇上,做这个官要干什么,小民着实不明白,我只会扳道岔,这当官,好像不知道要怎么当。”

    于忠明因此问了起来。

    朱由校因此笑着回道:“这官就是提议朝廷要怎么变法的,且有权参与表决,乃至弹劾你认为不合格的官员的,而你要怎么当,你只需记住,要多为你们工人自己说话就是,你现在是他们的代表之一。”

    于忠明听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接着,朱由校又看向刘鸿训:“刘卿,你的首辅之任既已到期!接下来,交结好后,就专心主持咨议院的立宪变法之事,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把国内民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将符合光大民族的治国理念定下来,以便防止将来有别有用心者,欲使大明变成非今日之大明!另外,咨议院选哪处前殿为议政之厅,就由你们几个首席和副首席大臣商议着定吧。”

    “老臣谨记!”

    刘鸿训向朱由校拱手作揖,回了一句。

    孙传庭和被召来的靖国公黄得功也都拱手朝朱由校行了礼。

    黄得功也没想到他被召回京后的第一份职务竟是作为武臣和军队代表要去新设立的咨议院参与立宪变法的事。

    但黄得功也明白皇帝陛下安排他进咨议院,自然是要他保证帝国的宪制要最大的保证君王的权力。

    所以,一到咨议院,黄得功就先发起言来,且道:“要我说这立宪,也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天子即是宪,还要立什么宪,我就问一句,这天下是谁的天下?老子虽然书读的不多,但也知道,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这天下是皇上的。”

    “靖国公说的对,我们先要搞辨别清楚的是,这天下是谁的天下,大家都说说吧,得把这个定下来,才好论

    刘鸿训这时候说了一句。

    “哎,这才对嘛。”

    黄得功还因此捧起哏来。

    如今没有陛下在场,却又议着国家大事,他也觉得新鲜有趣。

    “这天下自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哪有独属于天子一人的道理,若天下只属于天子,则民岂有私财之权?”

    耿于垣这时候先反驳起来,且问着黄得功:“靖国公,可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属于天子的,包括生命和家业?”

    黄得功把桌子重重一拍,拍得大堂内传来如雷鸣一样的声响:“你他娘的说的是个啥屁话,老子今日就把话说清楚,陛下要是老子的命,要老子的家业,老子二话不说,当即就献上家业,开枪自杀!你信不信?”

    耿于垣有种无法和黄得功继续交流下去的感觉,心道:“陛下派些工人农民这些庶民百姓来参与立宪变法的事就算了,竟还派了个粗鄙莽夫来!若是立宪变法的事只有我文臣士子参与,绝不是这个样子,竟满堂上拍桌子称其老子来!竟也真的这么愚忠,说出皇上要自己的命也不犹豫的话来!”

    “靖国公忠于陛下,值得钦佩,但这也只是您一个人的想法,天下人未必会这么想,不然,就不会有盗取官帑的现象存在,而且屡禁不止了。”

    吕盛这时候倒是回了一句。

    “那只能怪他们不忠于陛下,该杀!”

    黄得功说着把又把桌子一拍,横眉怒目,看上去如庙里的罗汉一样,凶神恶煞的。

    “人性之私,岂是杀就能杀净的,比如现在,虽有人言必称是为天下,但又何尝不是为一己之私,或自己这一个阶层的私利!”

    吕盛这话是在讥讽耿于垣这些自由派士子,且说着又道:“是故,要他们会先说天下当是天下人的天下,然后再借着为天下人的名义谋取私利。”

    耿于垣听后脸色很是难看起来,忙问道:“吕公此言未免小人之心了吧。”

    “吕某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论人是非,小人之心谈不上吧,不过是发一己之言而已。”

    吕盛说着就又道:“不过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也倒也无可驳之处,若不承认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人也难有为天下的责任!”

 第六百九十八章 民智已开家天下不合适了

    吕盛说后,于忠明也道:“倒也是,天下如果只是皇上一个人的,那岂不是厂里夜校上教的民族就只是皇上一个人的民族,华夏就只是陛下一个人的华夏了?往小了说,工厂就只是陛下一个人的工厂了,那与我们工人还有什么相干。”

    “是这个道理!”

    “天下是说不上是皇上一个人的,那要是皇上一个人的,我们这么辛苦的攒家业作甚?”

    “就是,天下说成是天下人的天下,才是对的,说成是皇上一个人的话,那我们就不都是皇上的家奴了?不是一直倡导的汉人不为奴嘛!”

    与于忠明一样是工人出身的咨议院大臣们都说了起来。

    岑大河这时候也说道:“我也觉得天下说成是天下人的天下要好些,我家的地总不能皇上想收走就收走,那说不过去的!”

    黄得功这时候又激动地站起身来,指着于忠明和岑大河这些人,吼道:“你们一个个怎的如此不知道感念君恩!若不是陛下,你们只怕早就饿死在运河边,或变成流寇被老子砍死了,真是的!”

    孙传庭这时候喊了黄得功一声:“靖国公,你坐下!”

    接着,孙传庭又对他说道:“民智渐开后,工人和农民本就会开始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而家天下与他们的利益本就有了冲突,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你何必如此激愤,你是行伍之人,倒是愿意接受陛下的一切指导,而只做他手里的一把刀,但百姓们未必肯这样,他们只想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