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那不过是不懂事的士子和商人们瞎起哄,何必理会他们,还是让百姓回去吧。”

    张尔素这时候也跟着苦笑着说了起来。

    “没错,变不变法,陛下自有成算,哪是他们说了算的,让百姓回乡才是要紧!”

    一贯其实支持变法的陈伟崧也回答了起来。

    “不妥!”

    “百姓们不能白进京一趟,变法不变法,最好都得有个定论,天下汉人的思想要有个统一才行,趁着百姓们进京,朕又让他们重新抓紧时间学习一下,就正好趁此机会,定个调子,以后这大明,或者说大明的君王,到底该以谁的利为天下之本!”

    朱由校伸出手掌予以拒绝,他才不会轻易把百姓们放回去。

    “这!”

    底下的权贵官僚们,不少人因此感到为难起来,他们一想到接下来要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庶民同处一城,一时很想找个洞把自己藏起来,以前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和另一个阶层的人相处,他们不知道,甚至还会写诗词怜悯或歌颂一下庶民百姓,但真的到了近距离接触时,一个个才真的感受到了阶级上的压迫感。

 第六百九十五章 奉天门外考《大诰》和《皇明圣训》

    事实上,朱由校其实也没有撵走百姓的理由。

    按照大明现在的制度,百姓们进京后何时离开,是百姓们自己的事。

    百姓们只要还有钱,想在京城待多久就待多久,而且还可以拉动京城的经济呢。

    当然,对于京城的达官显贵而言,他们是既想赚着这些进京百姓的钱,也嫌弃这些百姓拥挤在自己的京师。

    但对于百姓们而言,京师不仅仅是达官显贵的京师,更是他们的京师。

    就好比皇上不只是他们的皇上,也是自己这些人的皇上一样。

    “武臣第三条,肆贪害民例,亦需绑送进京!”

    百姓于忠明此时正跟随人流一边往前走着,一边看着刚刚从一锦衣卫手里领到的御制《大诰》,且因为听说要皇上到时候要抽人上去考试,所以就很认真地念了起来。

    而念着念着,于忠明就不由得感叹道:“太祖原来是个好皇帝啊!原来百姓可以这样做,你们先生不教你们这个吗?”

    说着,于忠明就问了一下自己儿子于保明。

    于保明回道:“先生说,这个和《皇明圣训》一样,自习就行,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带书翻阅的,而且都会给高分。”

    于忠明听后一愣:“那你们先生让你们跟着他学什么。”

    “自然是学先生自己教的,先生说学他教的东西,能让我们出人头地!”

    于保明说着就摇晃起头来,背诵道:“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于忠明听后想了想,道:“好像你们先生教的也没什么问题。”

    “哪里没问题,你们先生只教你们出人头地的学问,可没教你们如果不能出人头地的话,该怎么办!这上面教的就是这个!”

    这时候,一不知何时出现的锦衣卫说了一句,就接着走到了前面去,高声喊道:“有没有还没有拿到《大诰》和《皇明圣训》的,现在朝廷免费发放,陛下有旨,要你们拿到后,好生看看,到时候会从你们里面抽部分人上去由陛下亲试!”

    等到朱由校再到承天门见天下百姓的这一天。

    所有百姓都一手拿着《大诰》一手拿着《皇明圣训》出现在了他面前,且也都在高声呼喊着各式各样的话。

    朱由校则在看见这一幕后,吩咐道:“着锦衣卫去抽派一些百姓上来。”

    而因此,已经跟随人流游历京师数次的耿于垣机缘巧合的被抽了上来。

    与耿于垣一起被抽中,带进宫中的,还有其他各地各阶层的百姓,合计达上千余人。

    这些人皆被带到了奉天门外,且被安排坐在临时搭好的案桌旁的椅子上。

    朱由校也在耿于垣等人被抽派到奉天门来后,从奉天门内走了出来。

    被抽派到这里来的许多百姓因此非常兴奋,因为他们总算可以更近距离地看见皇上了。

    但对于被抽中的耿于垣等一些比较嫌弃劳苦大众的士子们而言,这个时候,跟着这些百姓们一起来得到皇帝的接见,算不上多么光荣和幸运,如果与金榜中第后的场景相比的话。

    朱由校从奉天门出来时,也拿着《大诰》和《皇明圣训》这两本书,且对着一立在奉天门外正中央的话筒,对眼前的上千百姓笑问道:“这两本书,你们现在学的怎么样啊?”

    大明自从科技领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就在电磁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发展,以致于像音响、留声机这些机器得以出现。

    所以,现在的朱由校能利用话筒这种东西在多人的场合说话,且让这些人能清晰的听见他所说的内容。

    话转回来。

    这时候,同样被抽中带到奉天门外的百姓于忠明摸了摸后脑勺,咧开了嘴,大声喊道:“回皇上,俺觉着是好书!教俺们怎么对付当官的!”

    礼部尚书陈伟崧和民部右侍郎张尔素这些位列在一旁的官员脸上听后,此时有些脸上挂不住。

    朱由校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只微微一笑,然后举起这两本书道:“这《大诰》是太祖对天下百姓的谕示,而这《皇明圣训》则是朕对你们的谕示,都是对你们的教诲,可马虎不得,以致于因为不知道这两样东西,而被欺负,进而又怨朝廷无道!”

    说着,朱由校就吩咐道:“现在开始考试,可不要让朕失望,若答的好,朕会有重赏的!”

    接下来,便有内差将卷子捧了过来,且由陈伟崧和张尔素两钦定的考官开始给这些百姓分发试卷。

    陈伟崧和张尔素两人现在心里尴尬的很,他们没想到会给这些泥腿子出身的百姓主考,以致于二人半点为考官的兴奋之色都没有,也就一直板着脸,摆出一副色厉内荏的样子。

    而不知情的百姓看见他们的样子后还以为这些京城里的官和县里的官爷们一样,都威严的很,相反,倒是皇上一直和蔼可亲,笑脸迎人。

    朱由校说是考百姓们,其实不过是让他们填一张调查问卷。

    因为朱由校出的题跟《大诰》和《皇明圣训》其实相关程度并不大,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答题,第一题就是问其姓名、年龄、籍贯以及家庭情况、职业情况、人生目标。

    接下来的题就是对家乡和社会和自己县里官员的看法等等。

    当然,朱由校也问了觉得朝廷要不要变法,天下该是谁的天下,以及天下以谁之利为本这些比较负责的问题。

    朱由校搞了几十年的平民教育后,百姓文盲率已经很低,大部分百姓已经能写字,虽然说不上个个都是书法大家,能表达出什么精深的话来,但做个调查问卷是没问题的。

    耿于垣一开始很反感和粗鄙百姓们一起考试,也发现卷子上面的一些题过于无趣后,而觉得皇帝这样做很没意思。

    但紧接着,等他答下去后,却发现自己一时竟收不住手,甚至把卷子上的空白写完后都不够,不由得起身拱手道:“敢问陛下,可否再赐臣一张答纸。”

    朱由校点首,同意了耿于垣的请求。

    耿于垣接下来则越写越兴奋,他觉得自己这些长篇大论一定会让皇帝陛下惊叹,甚至可能当场拜自己为官,乃至将自己的言论奉为治国理政之圭臬。

    耿于垣一时还因此有了兴致,而瞅了坐在一旁的于忠明一眼,见他在卷子上后面几个问题的空白处,只干巴巴的写了一句,而且字迹还甚是潦草后,就更加得意起来。

    但如前文所说,朱由校考百姓们不是为了选治国理政之才,就只是趁机搞个调查问卷。

    所以,接下来,朱由校在审阅答卷后,所选取的考生的结果,便很出耿于垣的意外。

 第六百九十六章 一切变法都先从立宪开始

    “宣铁道工人于忠明进殿!”

    而当内侍念到第一个被朱由校认为考试优异,而被召见的百姓的名字时,耿于垣顿时面露惊骇之色。

    他没想到皇帝陛下先取中的竟是于忠明。

    他清楚记得于忠明在答卷上只写了寥寥几笔字,而且字迹很是差劲,只能说能认得清。

    故而,他有些不明白,皇帝怎么就选择了于忠明。

    工人出身的于忠明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会被皇帝召见。

    他自己也是一脸懵,心道:“难道自己考的还不错?”

    于忠明倒也不敢怠慢,忙在内侍的带领下进了奉天门内。

    耿于垣颇为怨念地瞅了进入奉天门的于忠明一眼,他不明白,皇帝陛下怎么就没先选自己,而是选了一个身上似乎残留一股铁锈味的工人。

    “宣大兴县农户岑大河进殿!”

    而接下来,耿于垣听到第二个要被皇帝陛下召见的名字时,却发现,这第二个名字又不是自己!

    这让耿于垣更加不解。

    “宣江苏民办小织坊坊主王氏进殿!”

    等到第三个名字念出来时,耿于垣更感到惊讶,他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入京城的百姓里还有女子。

    但耿于垣不明白的是,为何他竟连工人、农民、小商户都不如。

    他不知道他自己输在了哪里。

    耿于垣感到非常失望。

    他不禁在想,这些所谓的百姓在答题的时候,难道真有自己所不知的技巧?

    耿于垣不知道自己等了多久。

    直到最后,他才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宣江苏举人耿于垣进殿!”

    耿于垣听后不禁苦笑,心道:“陛下到现在才选中自己,自己到底输在了哪里?”

    等耿于垣进入到殿内后,他就发现殿内已有两百余人。

    且既有穿着工服的工人,也有穿着短打的农户,更有他这样的士子,甚至还有女子。

    当然,一些工人和农户穿着工服和短打这样的简陋服装,倒也不是他们穷,而是俭朴惯了的缘故。

    朱由校选这些人进殿自然是有自己的考虑。

    这两百余人皆是来自不同省的不同阶层的百姓,而且都是在考试时,表达能力还是可以,且对社会和国家都有些自己的独立思考的人。

    而朱由校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人,让自己和辅臣们现在秉持的治国理念在全国得到统一,变成不可撼动的治国原则,即国家之宪。

    所以,朱由校也就说道:“朕选了你们,只为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朝廷到底要不要变法的事!”

    耿于垣听后颇为意外,猛地抬起了头。

    他是真没想到皇帝陛下会突然提起这个,而自己这些人被选进大殿内,会是为了这事!

    要知道,随着大量百姓进京,冲垮他们变法的队伍后,他就绝了此想,他知道皇帝这样做摆明了是要联合百姓们让他们死掉变法之心的。

    朱由校也注意到了突然抬头的耿于垣,因此瞅了他一眼,且道:“朕知道,有的人想让朝廷变法已经想了很久,甚至到了听见‘变法’二字就兴奋的地步!可变法就真能达到你们想要的目的吗?那可不一定!”

    “现在说说吧,你们觉得朝廷到底要不要变法。”

    接着,朱由校就抬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