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鸿训说道。

    “正如刘公所言,这的确是不可能,但别有用心者,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一直在提倡精简进士数量、举人数量,倡导治学者当宁缺毋滥,言当今许多进士都是不合格的,有的还以‘国朝已许久未出新建伯(王阳明)、杨慎这样的大家’为由来质疑如今朝廷所行的开启民智之教育,而明里暗里的希望朝廷搞弱民之术!”

    朱燮元回道。

    “大家怕是有,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一些人为大家而已。”

    朱由校冷笑着回了一句,接着就一挥手道:“这些流言蜚语先不管,打蛇打七寸,他们让朕不快活,朕也让他们的日子不好过!”

    “陛下的意思是控制他们向外迁居?”

    毕自严问道。

    朱由校点首:“元辅果然知道朕的意思!”

    说着,朱由校就道:“大明已不是当年,许多士民已没那么好骗,他们在中土掀不起浪来,但得防着他们背叛国家,带着大量钱财、技术去朝鲜、去日本,乃至去西洋番,甚至一个劲地针对大明,现在在吕宋岛发生的事就是明证!

    外藩的事,朕不便干涉,但本朝的人休想在中土赚了朝廷和老百姓的钱,被朝廷培养出来后,去贡献给别的人!”

    “传旨!着东厂调查统计各银行将储蓄规模较高者,以及家产价值较高者,无论皇亲贵胄还是士绅权贵,以及富贾巨商,都得登记造册,若要出海必须向东厂申请,若擅自出海乃至有出海一年未归者,直接视为叛国,冻结其储蓄,抄没其家产!只有在大明本土,朕才会承认其财产私有之权!”

    朱由校说道。

    “是!不过,陛下,这样的话,他们只怕会更加积极于立国本之事,毕竟对于这些自私者而言,若不能换居他国,就只能寄希望将来换个天子。”

    毕自严回道。

    “这无妨,朕岂会让他们如了意?”

    朱由校冷笑着说了一句。

    接着,朱由校又吩咐道:“凡上本言立国本事者,皆留中。”

    “遵旨。”

    眼下,魏忠贤早已作古,虽未像历史上一样位高权重,但在这一世,他却得以善终。

    而韩赞周则是接替他的东厂提督。

    而在数月后的这一天,韩赞周就来到朱由校这里,向朱由校禀报道:“皇爷,调查结果已经出来,按您的旨意,包括皇族在内,其家产皆已统计完毕。”

    “很好,立即按此调查去办!”

    因此,没多久,对富贵者迁居海外的限制就开始执行起来。

    这一天,前浙江左布政使李懋芳就在准备举家迁居长崎前,就在宁波市舶司,被驻于此的东厂官员给拦了下来:“李方伯,请问您举家出海是为什么?”

    李懋芳也不好说自己全家是要去长崎定居,也就撒谎道:“自然是旅行!”

    “旅行可以,但请做好登记,据调查,贵族家产颇丰,设若你们一年不回,朝廷将会直接抄没你们的家产,且封存在银行的储蓄。”

    东厂的官员回道。

    “你们!”

    李懋芳大怒,但一时也不好说什么,只道:“既如此,我们不出去了。”

    于是,李懋芳只得打道回府。

    无独有偶,许多想迁居海外的富贵者皆因此朱由校的最新旨令而不得不留在中土。

    而这自然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只能出去逍遥,却不能在外定居,意味着我们只能留在中土,任由朝廷宰割!这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刑部右侍郎戴明说此时也对此向张天植、王崇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到底是陛下,只准我们在大明发财,却不准我们把在大明发的财,花到外番去!如此的话,我们只能想办法改造大明,让大明变成我们心目中的大明!”

    王崇简先说了起来。

    张天植也跟着站了起来:“如今只能让陛下尽快把国本定下来!”

 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帝把文官们玩弄了(第三更求订阅)

    毕自严则将两份奏疏举过了头顶:“陛下误会了!”

    “老臣这两份奏疏,一份是奉旨拟的,一份是老臣上的一道,关于请陛下准臣回山东,立一所与经济贸易有关的大学!”

    “老臣愿拿毕生积蓄,老臣在官营产业之宏利,为大明培养更多懂钱法的才俊,如此也算是造福乡梓,老臣认为,乡梓若有名校,便会人杰地灵,从而富庶起来,另外,老臣也欲将平生所知之钱法传授于人,恳请陛下准予。”

    朱由校承认,毕自严的确算是这个时代很卓越的经济学家,已是著作等身,如果真要去教书育人,也的确利于国家和民族。

    于是,朱由校笑了起来:“难得你有如此心思!准!把奏疏都拿来了吧。”

    说着,朱由校就令道:“朱笔!”

    王承恩便将朱笔承了来。

    朱由校接过朱笔后就开始亲自批阅毕自严的奏疏。

    第一本奏疏,是毕自严上疏议定国本的,朱由校直接批了个“真是年老昏聩,罢官夺职,保留爵位,致仕回乡!”

    第二本奏疏,是毕自严恳请准他在山东建国立经济类大学的,朱由校也直接批道:“准!着山东督抚、学政与地方府县官予以配合。”

    至此,天启朝的第三任首辅便这样离开了朝堂。

    只是这次不是殉职,而是被罢官还乡。

    不过,这个罢官还乡是令毕自严欣喜的,当他出来时,就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在看见依旧围堵在宫门外等他的一帮文官时,他倒也不再感到害怕。

    “元辅!如何?”

    张天植问了一句。

    “元辅不会没有提立国本的事?”

    王崇简也跟着问道。

    毕自严则直接把自己被罢官还乡的奏疏递给了他们:“自己看看吧,老夫已直言立国本,方使天下安的事,陛下龙颜大怒,我这奏疏刚一上,就被批革职!”

    “告辞!”

    毕自严说着就离开了这里。

    “没想到,元辅真的敢言!”

    “元辅果然是大事不糊涂,忠直正派,真是吾等楷模!”

    “我们误会元辅了,元辅并非尸位素餐之辈!”

    许多比较单纯不知事的文官因此交口称赞起毕自严来,甚至开始同情毕自严被罢官夺职。

    不过,张天植则面色有些难看起来,且因此瞅了王崇简一样,不由得对王崇简低声说道:“你信吗?”

    王崇简苦笑:“白纸黑字,还有朱批,不信还能怎么办?”

    “可是这样的话,我们还怎么逼人替我们出头!这一下子,陛下成功将立国本的事变成了换首辅的事!”

    张天植说道。

    王崇简脸色也非常难看,说道:“那就只能让陛下任命一个就不得不换一个!和神庙朝一样,先是申时行,接着是王锡爵……直到他逼不得已立定国本之时,倒要看看,他还要不要大明江山,使天下国本不定,辅臣也跟着不定!”

    毕自严这里也在离开后看了张天植等文官一眼,冷冷一笑,心道:“等着瞧吧,陛下可不是那么好惹的,老夫走了,陛下正好收拾你们!”

    说着,毕自严就对自己的心腹幕僚吩咐道:“吩咐下去,先去青州,拜会泰西算学大儒龙华民龙先生。”

    ……

    毕自严被罢官回乡后没多久,刘鸿训就继任为首辅,而温体仁经廷推,递补入政事堂,担任辅政大臣。

    和毕自严一样,刘鸿训在成为首辅后也被许多文官逼着对立国本的事表态,向皇帝建言定国本,也是拿皇长子来威胁。

    刘鸿训倒是不愿意像毕自严离去。

    这一世,他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被流放,身体也就没受到什么损害,所以还活到现在,且依旧健朗。

    也因此,刚刚做首辅的刘鸿训还想有一番作为呢。

    毕竟如今的皇帝是支持首辅做事的。

    所以,刘鸿训也就不得不对朱由校直言道:“陛下,臣实在是没有办法,他们把臣逼得太紧,以致于,臣已无法做事,故请陛下念在为天下安定的份上,还是对立国本之事给个说法吧,如此百官心安,皇子们也心安,天下人皆跟着心安啊!”

    “朕已经想好了立储之事,你替朕去传谕群臣,让十五岁以上皇嗣与郡王以上宗室,伯爵以上勋贵,以及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到勤政殿听宣。”

    朱由校早就想好了对策,就等着刘鸿训来。

    朱由校倒也不想让大明因为这事一直处于朝局不稳的状态,而因此首辅不停的换,甚至首辅权威也跟着下降,文臣间内斗加剧,甚至皇子和天子之间也会出现隔阂。

    所以,朱由校知道自己得结束这一切。

    刘鸿训听朱由校如此说,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家陛下没有万历那么任性,忙很感激地说道:“臣谢陛下!”

    接下来,刘鸿训就忙积极地去传了谕。

    而没多久,宗室、勋贵、大臣们就都急赶慢赶地来了勤政殿,都很好奇,皇帝陛下是不是真的要立皇长子为储君。

    皇嗣们自然更加好奇。

    连后宫的妃嫔们都因此紧张起来,派了心腹女官去宫门处打听消息。

    而当这些人都到了勤政殿后,朱由校则说道:“朕知道你们都很关心立太子一事,但立谁为太子,太子该怎么立,是立长,还是立贤,朕拿不定主意,以致于拖延到现在,如今朕倒也确立了人选,且亲自拟了诏书,但未给任何人看,如今在这里给你们传阅,是让你们知道朕已定了太子!但朕对太子的名字已糊名!”

    群臣们听到皇帝说已经定了太子后,都高兴不已,心道:“这下子不用纠结会不会站错队了!”

    但当他们没想到陛下接下来居然会说太子的名字已糊名。

    一个个因此一下子就收住了笑容。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你们肯定觉得奇怪,朕为何这样做?因为朕担心让你们提前知道太子是谁后,让这些皇嗣中的人提前知道自己是太子后,而不再注重自己品性能力!也避免你们当中一些人趁机结党,巴结太子,蛊惑太子!所以,朕糊名,当着你们的面,把诏书放入勤政殿正殿的牌匾后面,等朕百年后,你们再一起来这里取下诏书,昭告天下,储君是谁!朕会根据皇嗣们的表现,随时更换太子之人选。”

    朱由校说着就道:“现在立储之事宣布已毕,退朝!”

    “陛下!立储当立以长,如此宗社方稳,请陛下立皇长子为太子!而非是现在这样,名义立储,实则未立储,如此只会使天下人心更加难啊!”

    刑部右侍郎戴明说这时候忍不住站了出来。

    因为皇帝陛下实在是太过分了!竟然把他们当猴耍,用这种秘密立储的方式,搞得他们还是没法知道后世之君是谁,所以,他也就一时忍不住站了出来,直接要求陛下立皇长子为太子。

 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辅乞骸骨皇帝赐直名

    毕自严则将两份奏疏举过了头顶:“陛下误会了!”

    “老臣这两份奏疏,一份是奉旨拟的,一份是老臣上的一道,关于请陛下准臣回山东,立一所与经济贸易有关的大学!”

    “老臣愿拿毕生积蓄,老臣在官营产业之宏利,为大明培养更多懂钱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