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近代国士-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不提倡民族主义的。

    而我们新军,也必须在军中大力弘扬民族主义,必须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让他们敢战、能战、不怕战!”

    一席话说得张茂不住点头,他拍了拍刘裕的肩膀,说道:“如松这些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这民族如果没有了国魂,那便什么都不是了。”

    “那些在站军姿中被淘汰下来的文化人怎么处理?”

    “统统编入训导部;就从一开始的助教做起吧~”

    “如松看到那个高个子青年……喏就是站在最右边第三排的那个……他是个日本政法大学的大学生。”张茂指了指吴训。

    “这个人?嗯……大学生倒也难得,看样子也颇能吃苦,当一个训导部正式寻道员应该是没问题了。”虽然刘裕显得不怎么在意,但他却记住了这个吴训;日本政法大学十个中国留学生有八个是加入了革命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如今孙文的左右手,革命家汪兆铭,也就是后来的汪精卫。只是为什么同盟会给自己的名单上却没有‘吴训’的名字?

    这边刘裕还在思考着,那边半个时辰终于到了。

    吴训异常艰难地成了最终坚持下来的四百九十人之一,有鉴于他的大学生身份,最终被分配到第二队第三排(排长李虎子)成为了一名训导员。当然,在上任前必须先通过简单的培训……

    &1t;ahref=。》。
………………………………

第四十二章 论辩(一)

    第四十二章论辩(一)

    第二天,吴训一大早六点就来到了刘裕的办公室,正好在门口遇到了拿着文件准备开始办公的刘裕。

    一见来者是昨天那个通过考验的大学生,再一联想到此前张茂告诉自己的信息,刘裕便立即确认了他九成九是革命党人。这样一来,自己也大致明白了他来的目的……无非就是找组织来了。

    “长官早上好。我有些问题想问您。”

    “进来吧。”

    房门打开,安静的办公室稍显阴暗。刘裕把文件往桌上一放,走到窗口把窗帘拉开,房间便亮堂了许多。

    “说吧,日本法政大学的毕业生找我有什么事……或者应该称呼你为……同志?”

    注意到刘裕友善的微笑,吴训松了口气,暗自庆幸自己赌对了……看来这管带还真是革命党人:“我是19o9年在东京学校里加入的同盟会,两个月前归国准备参加和筹划明年的广州起义。在回老家的路上被满清走狗认了出来,只得到刘兄这里暂避风雨……”

    刘裕笑了笑,和善地拍了拍吴训的肩:“呵呵,欢迎啊……过几天东京总部将会派十几名革命志士前来五十营协助兄弟我的工作;哪里不是闹革命?若是吴兄弟不嫌弃,就留在这教导士兵们革命思想吧。”

    “就是那个……训导部么?”

    “没错,兄弟我准备以教授文化的名义设立了训导部,目的是在士兵与军官中展革命思想,而这就需要忠于革命、理解革命的同志来展开工作了。”

    吴训稍作思考,觉得这个主意比较新辟又巧妙……如此一来必然能够增加士兵们对革命的了解,也能招揽跟多同情革命的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想到这里,他倒是觉得在训导部工作比前往广州要有意义一些……

    “这个训导员,我干了!”

    “哈哈,我代表五十营欢迎你!”

    两个年轻人,又都是革命党人,这一见面互相感觉都不错。一来二去便成了朋友了。

    “谦荐(吴训的字),你当初是怎么加入革命党的?”刘裕还真是有些好奇者百年前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去干这掉脑袋的买卖,他们可没有自己的先知先觉啊。

    “如松兄,你也知道我是东京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成班的……”见刘裕点头后,吴训继续道:“那你应该知道我的不少学长都是革命者。”

    “嗯,有‘猛回头’的陈天华、有志士宋教仁、胡汉民、汪兆铭、沈钧儒……”

    “那些都是我的前辈……在我跨洋渡海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居然亚东有一个国家能够开化到那种程度。但到了东京,我才真正了解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巨大展。中国与之相比,在方方面面无论是制度还是国民精神上,都全方面的落后了。遇到了这些前辈学长们,我才知道想要改变这落后,唯有推翻满清朝廷!他们教导了我革命的道理,以及满清的腐朽。所以在学长季新兄(汪精卫的字)的推荐下,我便参加了革命,参加推翻满清复兴中华这一伟大绝伦之目的!”

    说到革命,吴训爆出了强烈的狂热,眼神中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刘裕默默地观察着这个热血年轻人;这是一个典型的清末愤怒青年,他们热血、不怕牺牲、为了心中的梦想可以走上极端的道路。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而自己想要展势力,这类人是不可或缺的。想到这里,刘裕心中便有了主意:“说得好!革命之事业乃是救国救民!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但是兄弟问你一个问题;谦荐,革命如何才能成功?”

    吴训哈哈一笑,有些兴奋地挥了挥膀子,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如松兄可难不倒我;我们同盟会不是历来提倡暴力革命么?我们众多同志们将会展更多的同志加入我们,在会党、在新军中扩展和宣传我们革命的力量,等最后力量强大的时候,用一场大起义来推翻满清完成革命!”

    “说的不错……但是革命成功了之后呢?”

    “啊……?”吴训没有听明白,双目微张。

    见状,刘裕补充道:“我是问,当革命成功了,把满清推翻了,接下来怎么办?”

    “这……呃,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啊!”吴训不解地摸了摸头;他不明白为什么眼前的革命志士要问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

    “好,那我们就从建立民国来看;这民国建立后,谁当总统?谁负责内阁?这政府究竟应该是内阁责任制,还是总统制?对待满清遗老们应该一视同仁,还是赶尽杀绝?这民国究竟是十八省,还是包括了满洲、蒙古、新疆、西藏?中央政府应该采用美利坚的联邦制,还是德意志的中央集权制?如何与列强打交道,保证他们不出兵干涉?北方掌握了北洋六镇重兵,武力冠绝中国的袁世凯怎么安抚?这些问题你考虑过么?”

    吴训张了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一直以来他都从为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只是想当然地认为革命成功了,中国就复兴了,一切都好了,万事太平了。这突然一下问他一个他从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一时间有些呆也是很好理解的了。

    刘裕继续道:“我们再看平均地权这个政策;民国建立了,那么如何平均地权?拿什么来平均?是把地主的地全部没收然后平均给所有人?是政府花钱从地主手中购买再分配?前者是死路一条,后者若是不肯卖地或者政府没有钱买地,怎么办?以现在的情况看,民国成立后各地议会必然以士绅为主,而他们又大都是有土地的人。这也是必然的,因为有文化的人不是士绅便是富农……他们若是在议会反对平均地权怎么办?”

    “……这个……我说不上来,但我想孙先生和黄先生应该能够处理好这些事……”实在回答不出来,不得已,吴训只得把皮球踢到同盟会的领导人身上。

    “孙先生与黄先生自然有他们的想法,但现在关键的是谦荐,你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我不知道。”吴训被逼问急了,只得用摇头来回答。

    “兄弟我觉得,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到如何革命,也应该要考虑到革命成功后我们所面对的局势。当前的状态是革命思想在南方和西北的新军那里宣传的不错,心向革命的人不少,可是东北和北方直隶诸省的新军,也就是所谓的北洋六镇,却一直没有怎么接受革命思想。而北洋诸镇却偏偏又是新军中的精锐……说句实话,南洋十镇加起来也不是北洋军的对手;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都是不如人!更不用说北洋有一个袁宫保,虽然被摄政王赶跑了,但北洋上下各个服他,随时都能复位的。南洋新军有谁?没有一个手握兵权的人有威望去号令南洋……更何况谁又能保证那些统制(师长)能够忠于革命?他们可都是满清培养出来的旧军人啊!所以如何处理北洋军与新军之间的关系?打是打不过的,所以只有用政治手段来解决了。”

    “可是如松兄,这北洋真有这么强么?“吴训不可置信地问道。

    “北洋六镇十万人,南洋十镇加十余个混成协,共兵力二十万。但是先装备上北洋都是国外最先进的洋式快枪、快炮,南洋新军却主要以国产兵器为主。此外你也知道,每年的南北大操练,北洋都是稳胜南洋,二者的训练程度无法相比……就比如浙江的二十一镇,才刚刚成军二个月,北洋最年轻的镇也有三年了!以十万上下指挥有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去进攻分散在各地,互不听命、一盘散沙的南洋新军,这结果还需要解释么?”

    不懂军事的吴训再一次被镇住了。若是北洋真如如松兄所说一般,那岂不是不可战胜的?不会!革命一定会成功的!吴训在心中给自己打气,感性的他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只是心中理性的那一面却不断地告诉他刘裕所说很有道理……

    “如何处理与袁世凯和北洋的关系,那是孙先生和黄先生所要担心的事,但是我们作为革命的先锋,却必须做好份内的事;那就是让我们所掌控的部队成为革命最可靠之武力!”

    “只有团结、联合才有力量!兄弟不奢望所有新军都能够统一思想,但是身为五十营的管带,兄弟会尽己所能去影响这个小团体,让所有官兵们在思想上被凝聚在一起。若是千五百人一心一德,则它将是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若是千万万人一心一德,必能让革命之目的达到!”
………………………………

第四十三章 论辩(二)

    第四十三章论辩(二)

    “如松兄所言、所想、所料……实在是让我惭愧……”吴训自嘲地笑了笑,继续道:“我所见过最有远见的人,非如松兄莫属了!”

    “只是这统一思想一事……会不会与我们同盟会所提倡的民主精神不符啊?”吴训不无忧虑地问道。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在踏入这个房间之前,与绝大部分革命者,乃至绝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吴训对中国的未来只是有着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但是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刘裕,给他的感觉却是第一个对未来有着清晰思路的革命者。无论是黄兴、宋教仁还是孙文都不曾让吴训产生如此的想法。

    此刻他虽然问出了这个问题,内心中却有些期待刘裕是否能够把自己驳倒。

    刘裕笑了笑:“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先你认为美利坚算不算民主国家、英吉利算不算民主国家?”

    “算。”吴训肯定道。

    “那为什么这样民主国家的军队,却也提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试问这符合他们的民主精神么?”

    “你能找出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有议员、军事行动由军官或士兵们投票决定么?不可能!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