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当他说到人口调查的推进计划的时候,长孙无忌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

    “太子殿下,如果按照您这么说的去执行人口调查的任务,那么朝廷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

    每个道,每个州,每个县,每个乡镇,甚至每个村落都需要有人专门去从事这项工作。

    这里面涉及的人员行动,至少是数十万人的规模,至于花费的钱财,更是数不胜数。

    不可否认,如果能够准确的搞清楚大唐的人口结构,对于朝廷来说肯定是很有好处的。

    但是为了那一点点好处,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到底值不值得,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事情。”

    长孙无忌老奸巨猾,他没有直接跳出来否定人口调查的意义,而是以“很客观”的角度去提出了人口调查执行起来的难度。

    大唐从来没有搞过这么大范围的人口调查。

    甚至可以说朝廷从来没有搞过这种范围的事情。

    这就相当于从中央朝廷到最基层的村落,都需要有人认真的去配合,去执行,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各个县衙里头都已经有了朝廷直接发放俸禄的胥吏,相当于朝廷对于县城这个级别的治理能力是在提高的。

    但是再怎么提高,这个力度也还没有到达乡镇一级。

    像是镇北道、辽东道这些大的道,一个乡镇的面积都非常大,要想搞清楚里面的情况,需要有人专门跋山涉水的去确认。

    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长孙无忌这么一反问,许多人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无忌说的也不无道理,要准确的统计出大唐的人口情况,确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主要是这里面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很可能最终会出现一堆人员应付了事的情况。

    这么一来,我们的调查就失去意义了。”

    房玄龄虽然是支持李宽的,但是长孙无忌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他其实也有点纠结。

    “听说太子殿下这段时间跟观狮山书院算学院的教谕和学员做了很多讨论,这些人算是我们大唐对数字最敏感的一批人。

    这人口调查,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统计与汇总。

    如果没有朝廷安排的人去指挥的话,很多人可能都并不知道要怎么展开这项工作。

    随便瞎搞的话,哪怕他们全力去执行这个任务,最终搞出来的东西肯定也是五花八门,达不到太子殿下期望的效果的。

    所以我们如果真的要搞这个调查,是不是户部跟观狮山书院算学院一些联手,给每个道、每个州安排专门的工作组去指导工作呢?”

    萧瑀虽然已经老迈,不过头脑还算是比较清晰的。

    他的这个提议抛出来之后,立马就有不少人表示赞同。

    “萧相说的有道理,户部和观狮山书院可以一起合作,安排工作组去到各地。

    我们警察总署也可以提供一些警员配合工作组工作。

    与此同时,警察总署也会要求各地的警察署配合人口调查工作组的工作。”

    马周自然是坚定支持李宽工作的。

    不过只是李宽自己的人在那里独自的摇旗呐喊的话,效果要差很多。

    所以他并没有首先站出来说什么。

    现在萧瑀提出了工作组的事情,他自然就顺便把警察署的警员也安排到了工作组里面。

    “除了观狮山书院之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书院,这些书院基本上都有算学院。

    虽然他们算学院的水平肯定是比不上观狮山书院的,但是比一般的胥吏肯定是要强很多。

    如果到时候人手不够的话,可以让各地书院安排算学院的教谕给当地的胥吏做一些培训,甚至可以让他们直接出面带着胥吏去展开工作。

    这么一来,人口调查的难度就立马大幅度下降了。”

    许敬宗也适时的冒出来补充了自己的意见。

    反正大家说的话都很有道理,无非就是把这个事情讨论透彻,然后指定详细的完善计划之后,尽快的开始执行。

    “诸位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通过这些手段的实施,确实可以让人口调查的工作变得更加顺利一些。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解决投入跟产出的问题。

    朝廷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产出的只是一堆数据而已。

    不可否认,这些数据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但是我们大唐之前没有这些数据,也一样发展的那么好。

    我不觉得没有了这些数据,今后的发展就会碰到什么困难。”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口,立马又把大家的焦点给转移了。

    说来说去,朝廷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涉及到一个投入与产出的问题。

    李宽如果没有办法在这方面展示出充分的证据的话,人口调查这个第一把火,还真是有可能给长孙无忌给搅浑了。

    因为很多时候,人口调查的意义是没有办法那么容易量化的。

    并不是说你调查清楚了就能让朝廷的赋税增加多少,或者是让大唐的人口增加多少。

    但是展开人口调查的花费,却是相对容易测算的。

    只是简单的估算一下,就知道这肯定是需要花费至少几万贯,甚至是几十万贯钱财的事情。

    甚至在这个调查过程之中,有些胥吏为了准确的去到一些人迹罕见的地方,还会出现性命危险呢。

    “父皇,长孙司空关注的无非就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朝廷的每一文钱赋税都要花到刀刃上。

    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人口调查的数据对于大唐将来的民族政策、鼓励生育政策、移民政策、劳役政策、兵役政策以及医疗健康、教育推广、救灾赈灾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

    不客气的说,一份准确的人口调查数据,就是一座无价之宝,哪怕是在史书之中,也是可以留下非常重要的一笔。

    上千年来,这个数据一直都很暧昧,模糊不清。

    朝廷管理天下,自然是希望信息越清晰越好,政策越精准越好,这样我们大唐才能维持长盛不衰。

    当然了,长孙司空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个任务委托给观狮山书院,由户部和观狮山书院联合设立一个人口调查中心。

    针对今后的人口调查花费,全部由观狮山书院负责筹集。

    相应的,观狮山书院也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并且依托于这些数据来给朝廷制作一些政策参考。

    如果户部觉得这些参考意见有意义,那么就可以花费一定的金额来购买相应的报告。

    这么一来,基本上就解决了投入产出相关的担忧了。”

    这是李宽成为太子之后,在朝中提出来的第一件大事,怎么可能因为长孙无忌的胡搅蛮缠就不搞了?

    再说了,人口调查的重要性,他们可能有疑问,李宽能有什么疑问?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相当于将这个调查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由观狮山书院展开这个工作,户部进行配合,今后从观狮山书院购买相应的报告。”

    房玄龄立马就表示了同意。

    作为一个宰相,他虽然不是非常确定人口调查的具体意义,但是这是一件对大唐有好处的事情,这个他是非常确定的。

    至于李宽将调查的成本转嫁到了观狮山书院,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

    倒不是说李宽不差钱,就随便给朝廷补贴钱。

    而是这笔花费,李宽要想办法让朝廷补给观狮山书院的话,有的是办法。

    最简单的就是到时候教育部划拨经费的时候,直接多划拨一部分就是了。

    关键是长孙无忌哪怕是知道了李宽的这种做法,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人家玩的是阳谋,我有这个权利这么晚,还没有破坏规则,你能怎么办?

    很快的,萧瑀也表示了支持。

    这么一来,长孙无忌就没有办法说什么了。

    不过,论起恶心人,他还是非常擅长的。

    “虽然这样对于朝廷来说是没有花费什么钱财,但是观狮山书院终究也是我大唐的一份子。

    如果将资金花费在一些意义不是很大的事情上面的话,其实他的价值也是值得商榷的。”

    这么酸不拉几的话,显然大家都选择性的无视了。

    很快的,人口调查中心就成立了。

 第1523章 舆论争夺

    “李忠,你觉得宽儿搞出来的这个人口调查,意义到底有多大?”

    当众人都从颐和园中散去的时候,李世民忍不住问了一下李忠。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世民也很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

    说实在的,他是很想知道大唐各个州县的人口结构的。

    特别是涉及到镇北道、辽东道、岭南道、陇右道等边疆的州府,如今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是非常感兴趣的。

    但是要想把这个事情搞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肯定是非常广泛的,这个他也是能够理解的。

    “陛下,微臣不是特别理解人口普查的好处和坏处,但是纵观最近二十年太子殿下的做事风格,他基本上都不会做没有用处的事情。

    特别是最小十几年,大唐的许多变化都是因为太子殿下而引起的。

    很多时候,一些我们看起来可能觉得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太子殿下看来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一次的人口调查,我觉得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也是这样的。”

    李忠自然是不会去说李宽的坏话的。

    本来他的态度一直都是倾向于李宽的,现在李宽都已经是大唐太子,很快就要成为大唐的皇帝了。

    他就更加不会去说李宽的坏话了。

    再说了,这个事情本身就没有答案的,不管你怎么说明,都是差不多的。

    “希望如此吧,按照宽儿的规划,这么多州县要同时展开人口调查,又要防止。

    按照朕的估计,大唐有几千个县,至少要有几十万的胥吏一起出动才能顺利的完成这个任务。

    观狮山书院估计要花费几十万贯的钱财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虽然最终形成的报告也可以售卖给朝廷,但是一份报告肯定不可能卖出很高的价格,最终这门生意,十有八九是亏本的。”

    李世民虽然同意了李宽的方案,但是在盈利方面却是并不看好这一点。

    当然了,李宽不差钱,这一点李世民倒是非常清楚的。

    “陛下,这个事情,属下倒是有点稍微不一样的看法呢。”

    李忠很是谨慎的观察了一下李世民的反应,看大他并没有什么不悦,便继续说道。

    “这么多年以来,属下还没有看到过太子殿下在钱财方面吃过亏。

    很多大家看起来不挣钱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中就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就是修建颐和园这个事情了,明明花费了上千万贯,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件绝对亏损的事情。

    但是太子殿下却是通过作坊城的修建和房屋的售卖,不仅把这一千多万贯给挣回来了,还多挣了不少。

    到现在为止,作坊城的房子都还没有卖完,每隔一两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