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唐如今跟二十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陛下有心去各地好好的视察一下,看一看我大唐的如画江山。”

    对于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长孙无忌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进行了分享。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御史台那帮人为何这一次还要那么激动呢?

    他们就不怕把李宽给得罪了吗?”

    长孙冲很是不解的问了一个问题。

    “弹劾官员,这不就是御史台该干的事情吗?这一次能够弹劾当朝太子,正好可以彰显御史台不畏强权的形象呢。

    要不然你以为那些人真的愿意在这个时候跟我们府上合作吗?”

    长孙无忌很是憋屈的说道。

    什么时候,自己居然感觉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

    朝中不少曾经是自己的铁杆人员的官员,态度都开始有了变化。

    甚至很多人对上长孙无忌的眼神的时候,都开始选择了回避。

    这其实比什么准确的表达出了他们内心的变化。

    “那我们还要在《长安晚报》上面不断的刊登相关的报道吗?

    我担心这样的报道说的多了,会影响报纸的公信力。”

    “先让《长安晚报》那里收敛一点吧!我们先看看陛下会有什么行动再说。”

    ……

    李宽被兰和亲自带进颐和园了。

    被烦的不厌其烦的李世民,也觉得需要跟李宽面对面的好好的深聊一番才行。

    要不然李宽继续这样子下去,御史台的那帮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父皇,您找儿臣有什么事情吗?”

    很快的,李宽就来到了李世民跟前。

    已经年满五十的他,如今苍老了很多。

    哪像是后世五十岁的官员,人生的巅峰都还没有来到呢。

    历史上,李世民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去世的。

    可想而知,此时的他,身体状况已经不怎么好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开始生出了要把皇位禅让给李宽,自己带着几个臣子周游天下的想法。

    “那个角落上的奏折,你自己过去随便拿一本看看。这段时间,你总共都没有参加几次朝会,朝中很多人都有所不满。”

    李世民拿着烟斗,很是恰意的吸了一口,然后示意离开看着房间角落里那堆了挺高的一堆奏折。

    不用李世民多说,李宽也猜到了那些肯定都是弹劾自己的奏折。

    看来大家没有少浪费纸张啊。

    “父皇,朝中有您这根定海神针在,儿臣参加不参加朝会,没有什么影响的。

    趁着现在还有一点时间,儿臣想亲自在实验室里头带着大家再搞出一些对于百姓,对于大唐来说有着实际意义的东西出来。

    以后可能想要有这样的时间,就越来越困难了。”

    李宽自然清楚,李世民这么说了,其实也表示他自己也对这个情况有点不满了。

    所以这个时候自然要大概的解释一下。

    “那茶叶蛋和卤肉,虽然对百姓有点用处,但是用处也很是有限。

    也就是火柴的作用稍微强了一点,但是也不值得你天天往观狮山书院跑。

    宽儿,你现在是大唐的太子,那就要起到应用的表率作用。

    人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这一把都还没有烧呢,你想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李世民显然是不打算继续放羊了。

    李宽今天要是不搞出点什么东西出来,显然是没有办法那么容易过关了。

    好在进宫的途中,兰和也把今天李世民找他的背景和目的大概的说了一下。

    心中有底的李宽,说起话来自然也是游刃有余。

    “父皇,其实儿臣这段时间经常去观狮山书院,除了跟化学院的人在研究一些新的物质之外,也跟算学院的人在谋划一件大事,一件跟大唐统治息息相关的大事。”

    既然李世民想让自己少一把火,李宽觉得有些事情也可以先抛出来。

    反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事情,早点传开来也没有什么影响。

    “哦?此话当真?那就说来给朕听听吧。”

    很显然,李世民觉得李宽这是在忽悠自己,随便找的一个借口。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观狮山书院算学院集中了一批我们大唐最厉害的算学家。

    不过这些人很多时候都是埋头于算学之中,没有很好的把算学跟实际生活给联系在一起。

    正好儿臣最近在谋划一件大事,需要大量的使用到算学院的教谕和学员,所以就跟他们交流的多了一些。”

    李宽快速的将原本自己登基以后才准备干的一个事情给提到了今天说明。

    反正这个事情早点做也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自己早点把握清楚大唐的实际情况,以后的政策也能更加有的放矢。

    “什么大事?”

    “人口调查!”

    “人口调查?”

    李世民以为李宽会说出点什么特别的东西出来,结果就冒出了这么四个字出来。

    单单从字面上看,就能够知道李宽大概想要干什么。

    这个事情在李世民看来,虽然也还算是重要,但是没有重要到特别的程度。

    “是的!大唐经过了二十一年的告诉发展,如今已经彻底的进入到了贞观盛世之中。

    但是在这种盛世的情况下,大唐到底有多少人口,每个州县的人口构成是怎么样的。

    各个年龄段的人员数量和性别结构如何,大家的识字水平怎么样……

    这些东西,如果朝廷能够搞清楚的话,那么对于许多政策的制定,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的。”

    人口调查的重要性,李宽比任何人都清楚。

    来到大唐十几年了,大唐到底有多少人,李宽从来都没有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数据。

    哪怕是以百万为单位的数据,也没有哪个人可以给出来。

    所以他要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人口调查。

    先把大唐的家底搞清楚了再说。

    “大唐那么大,要想把这个问题真的搞清楚的话,难度可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很多勋贵家中的奴仆,以及一些山民的信息,要想调查清楚是非常困难的。”

    李世民自然也能够意识到人口调查的意义,但是他显然不认为这个工作有那么好做。

    “没错!正因为难度比较大,所以儿臣才迟迟没有提出来,而是想要跟观狮山书院算学院的人商量好了方案之后,再正式的提出来。”

    李宽这么一解释,李世民就不好再指摘什么了。

    不过,人口调查的事情,也算是正式的摆在了台面上。

 第1522章 人口调查

    人口调查,听起来好像是一件比较普通的事情。

    但是作为天子,了解了李宽希望达到的目的之后,就知道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了。

    大唐地域辽阔,这个调查要怎么搞?

    来?

    因为这个工作如果踏踏实实的去做,是非常花费人力物力的。

    但是如果弄虚作假的话,那么只要一个胥吏闭门造车的搞个一天就搞出来了。

    关键是有些数据你还很难分辨真假。

    就比如说豫州的人口实际上可能有五十万,但是人家胥吏凭借着感觉写个四十万,你怎么知道真假?

    你就是想要去核实,难度都超级大。

    最麻烦的是核实来核实去,还涉及到时效的问题。

    按照李宽的设想,这个人口普查工作,在贞观二十二年底要完成。

    这里面就已经给出了一年的时间去调查了。

    如果后面还涉及到各种核查工作的话,就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了。

    再说了,在这一年内,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人口出生、死亡和流动,这无形之中又给人口调查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所以哪怕是李世民了解到了人口调查工作的好处,心中其实也是没有底气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宽儿,你给诸位大臣再解释一下人口调查的意义和推进计划吧,这不仅涉及到户部,还跟各个州县的衙门密切相关,也需要警察总署和观狮山书院算学院一起配合执行。”

    在召见了李宽之后的第三天,趁着李宽难得的来参加了一次朝会,李世民把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等大臣留了下来,商讨人口调查的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人口调查在李世民看来,就是李宽烧的第一把火。

    只不过这把火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对象而已。

    “儿臣遵旨!”

    李宽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众人,知道李世民其实是支持自己的。

    这就够了!

    现在是封建时代,可不是跟你们讲究所谓的民主的时候。

    当今天子和当今太子同时决定了要做的事情,是不可能做不下去的。

    现在说明清楚,只不过是为了让这项工作更加顺利的做下去。

    “大唐如今正处于贞观盛世之中,连续高速发展了二十一年之后,各个州县的情况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就像是登州,以前是一个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的州府,但是现在却是大唐有数的上等州,不管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规模,都已经不是当年可比了。

    再比如镇北道,当年那是突厥人的地盘,如今已经正式的纳入到了我大唐的统治之中。

    再比如海外的蒲罗中和难波津,以前那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我们唐人的活动踪迹,但是现在已经有数十万的唐人在海外生活。

    朝廷要制定一个政策,肯定是需要结合每个地方的情况,分门别类的制定方针来展开推进。

    具体举一个例子,教育部如果要在各地修建书院和学堂,那么肯定是要结合人口数量来综合考虑相应的规模。

    我们不可能跑到一个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州府去修建一个可以容纳上万人的书院,那是对朝廷人力物力的浪费。

    但是如果像是凉州这样的大州府,如果修建的书院只是可以容纳几百人的小书院,显然也是不够用的。

    再比如,吏部要考核各地官员的政绩,除了对比赋税的绝对值收入以及各地自己上报的人口数量之外,每个地方的具体人数,自然也是有必要核实清楚的。

    历朝历代,虽然都在做人口统计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一直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出来。

    虽然我们搞人口调查也不可能得出一个完全准确的数据,但是能把这个数据的精度提高到大家能够接受的程度,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大唐那么大,到底需要养活多少人,这里到底生活了那些民族,哪些番邦属国的人员呢。

    这些问题,都是希望通过这个人口调查来搞清楚。

    与此同时,我们也想通过这个调查,确认清楚每个地方的人口构成。

    一个州府是以汉人为主,还是以突厥人为主,亦或是其他人为主,这对朝廷制定一些政策,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除此之外,人口的年龄结构,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李宽已经做好腹案的工作,如今说起来自然是头头是道。

    他整整花费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将人口调查的目的和好处给说明清楚。

    不过,当他说到人口调查的推进计划的时候,长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