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鱼饭,顾名思义就是把鱼当成饭来吃了。

    也不用煮米饭,也不用再煮其他什么青菜,每个人几条鱼,一顿饭就算是解决了。

    就跟后世二十世纪初的上海穷人,以大闸蟹为饭,算是吃的是蟹饭。

    这种生活,到底是贫穷还是富裕,还真是要看情况。

    “可以啊,正好函馆这里现在所有的粮食都要从难波津运输过来,大家如果都吃鱼饭的话,也算是减轻了运输压力了呢。”

    东方平觉得鱼饭这个词,似乎很不错。

    以后函馆这里,说不准就要流行吃鱼饭了。

    毕竟,别的鱼多不多还不知道,但是青鱼是肯定很多的,要不然不可能出现今天那样大规模的鱼群。

    虽然几艘渔船都装满了,但是捕捞上来的鱼获,连千分之一估计都没有。

    海洋的富裕,绝对是超出人们想象的。

    “嗯,不过估计要立马安排人去难波津,运输一批食盐过来。要不然把仓库里的食盐全部都拿出来腌鱼的话,就没有盐巴可以吃了。”

    看到不断往下搬运的青鱼,兰乔生虽然很高兴,但是也为怎么处理鱼获而烦恼。

    函馆港现在也就一千多号人,哪怕是加上昨天过来的船队,整体也就是两千多人而已。

    对付几艘船的鱼获,两千人的力量,显得不是那么强大。

    当然了,拿一部分晒干,拿一部分腌制,剩下的大部分用来给大家当鱼饭,倒也不至于浪费鱼获。

    不过,要是以后每天都有这么多的收成,那就不一样了。

    “可以,到时候直接让人运两船的盐巴过来,然后再散布消息出去,就说函馆港四周,有着非常巨大的渔场,随便一网下去,就能捕捞到大量的鱼获。

    只要在函馆这里捕鱼,不仅可以免费停泊海船,东海渔业还保护大家的安全。”

    东方平很清楚对于捕鱼船来说,鱼获的吸引力是致命性的,但是安全问题也是大家担心的。

    如今有了东海渔业做保,大家心中的顾虑就会少了很多。

    再说了,东海渔业都在函馆修建港口了,航线显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

    只不过捕鱼的钱,人家不屑于去挣而已。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安排。”

    兰乔生听到东方平这话,就知道函馆要迎来一个大发展了。

    别看现在只有一千多号人,估计过个几个月,这里就要有上万号人了。

    只要有了人,就有了一切。

    不管缺什么,都会有商家运输过来,函馆港就算是彻底的进入了正轨。

    “这里有非常多的螃蟹,是那种大唐沿海没有的大螃蟹;如果能够冰镇之后运输回长安城的话,绝对比捕捞海鱼的利润还要高。

    到时候让难波津那边也运输一船的硝石过来。”

    东方平想到昨天吃的巨蟹,不仅口感不错,重要的是视觉冲击力还很强。

    长安城的勋贵,肯定有许多人喜欢。

    毕竟,对于这些勋贵来说,新鲜感比什么都重要。

    物依稀为贵,越是提醒巨大的螃蟹,就越是稀奇。

    “没问题!我会让人在难波津宣传,函馆这里不仅有大量的鱼群,还有非常多的螃蟹和海胆,就连鲸鱼都时不时的回来港口出没呢。”

    兰乔生听了东方平的话,自然知道要怎么抓住机会去宣传。

 第1233章 函馆渔场

    函馆港的匠人和奴仆,在东方平来的第二天,就过上了好日子。

    鱼饭管够,吃多少都行。

    这种生活,哪怕是长安城的小福之家,也享受不到啊。

    特别是吃的还是新鲜的海鱼,更是要海边的州县才有机会了。

    不过,东方平第二次出海的时候,就没有第一次那么顺利了,转悠了一天,也没有再碰到鱼群。

    “东方都督,其实不一定非要找到鱼群才可以捕鱼,我觉得只要把渔网扔下去,多少都会有收获的。”

    李耿觉得东方平有点贪心了。

    鱼群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到处都是?

    对于大部分的捕鱼队来说,一个月能够碰到一两次鱼群,就算是很不错了。

    其他时候都是在自己比较熟悉的海域,放网捞鱼的。

    这种捕捞方法虽然没有直接对着鱼群捕捞来的轻松,但是却是比较稳妥,最常见的方式。

    “捕鱼不是我的主要目的,确认函馆港四周的渔业资源情况,看看这里到底值不值得东海渔业进一步的加大投入,这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

    东方平显然一点也不着急。

    虽然渔船已经在海上飘了一整天了,但是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正常情况,哪个船队出海捕鱼的时候,能够当天回来的?

    “鱼群的数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过这一片海域的鱼获到底多不多,其实也不能单纯的看鱼群吧?

    毕竟不是所有的海鱼,都会形成昨天那种规模的鱼群的。

    一些小的渔群从我们旁边经过的话,除非它们浮出水面,要不然我们也不见得能够发现。”

    李耿知道一些海鱼是什么活在毕竟深的海里面,等闲不会在水面活动的。

    而瞭望手能够看到的,只能是水面上的情况。

    “在转两天吧,如果还是没有收获,那就放网捞鱼,看看效果怎么样。”

    东方平显然不死心。

    在他看来,昨天既然能够出现那么大的青鱼群,那么说明附近海域是比较适合海域生长的。

    这个时候,继续碰到一些其他的鱼群的可能性,应该非常高的。

    就这样,船队在海上过了一个相对平淡的夜晚。

    虽然夏天的飓风是比较多的,但是到了函馆这里,很少会受到飓风的影响。

    反倒是冬天的西北风,时不时的会给函馆大量大降雪,给各方面都带来许多的影响。

    苏铁生是东方平身边的专用瞭望手。

    每次东方平出海,不管乘坐什么海船,苏铁生都会作为其中一名瞭望手。

    这里面,不仅仅是因为苏铁生是苏成冠的堂弟,而东方平是苏成冠的好友。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铁生的航海天赋真的非常发达。

    登州船舶学院毕业的他,还在学院里的时候就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要不然也没有机会那么容易就进入到了东海渔业。

    今天,他跟往常一样,天还蒙蒙亮就起床了。

    然后像是猴子一样熟练的爬上了桅杆,从怀里掏出一块鲸鱼肉干,慢慢的咀嚼着。

    他已经习惯了桅杆上的孤独生活,鲸鱼肉干是他补充能量和打法时间最好的伙伴。

    “咦?”

    苏铁生刚刚咬了一口鲸鱼肉干,就发现前方似乎有点情况。

    虽然大部分船员都还在睡觉,但是苏铁生使用望远镜确认了一番,发现前方居然有一支鲑鱼群,也就是楚王殿下口中的三鱼群的时候,立马就不淡定了。

    鲑鱼这种东西,出来在产卵的时候比较容易看到它们成群结队。

    其他时候,你要在海上碰到他们的鱼群,还是比较难的的。

    最关键是这种鱼的价值比较高,要是冰镇之后送到长安城,那就是最美味的鱼脍材料了。生鱼片这种东西,不是只有倭国人喜欢吃,唐人更加喜欢。

    论语之中,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说法,而这脍,其实就是生鱼片。

    只不过中原王朝那边,普遍是使用淡水鱼来制作鱼脍,材料就稍微有点欠佳。

    自从登州的捕鱼业发展起来之后,鱼脍立马又受到了勋贵富商的欢迎。

    长安城中,你要是能够请大家吃一顿鱼脍,那绝对算是顶级的招待规格了。

    “呜!呜!呜!”

    再三确认,发现前方规模虽然不算很大的鱼群,真的是三鱼群之后,苏铁生立马就吹响了海螺号。

    再小的鱼群,也是鱼群啊。

    只要把网放下去,船舱就装满了。

    “铁生,有什么发现吗?”

    东方平很快就从船舱中跑出来。

    虽然还没有睡醒就被人叫起来了,但是想到有大的收获,东方平心中一点怨气也没有。

    “都督,三鱼群,前方两点钟方向发现三鱼群,我们需要调转方向,要不然很可能就跟鱼群失之交臂了。”

    林铁山简单明了的汇报了现在的情况。

    很快的,在东方平和各个船长的吩咐之下,船队开始缓缓转向。

    “函馆港外面,鱼获真的这么丰富吗?前天发现一个巨大的青鱼群,今天又发现一个三鱼群,这太让人感到意外了吧。”

    李耿有点不敢置信的拿起望远镜,看着远处的三鱼群。

    在海上讨生活那么多年,李耿很清楚三鱼群在海上是比较稀少的存在。

    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小规模的在活动。

    你要碰到一个像样的三鱼群,难度非常高。

    可是现在自己这边却只是空等了一天就有了新收获。

    这个消息要是传到登州,估计那里的船队至少有一半要跑到函馆来找机会了。

    毕竟,一船舱的三鱼,价值可是青鱼的好多倍呢。

    “李郎君,现在看来,北太平洋的航线开通,希望更大了。函馆附近有三鱼群的话,在你们去北美洲的海上,很可能也会有鱼群。

    到时候大量的渔船在这一片海域活动的话,肯定会寻找一些其他的补给点,这对完善北太平洋海域的航线,是非常有好处的。”

    东方平的心情也非常好。

    至于接下来的捕鱼,他反倒是没有那么关心了。

    哪怕是这一群三鱼跑掉了,他也不会怎么伤心。

    捕鱼,毕竟不是他的目的。

    他想要确认的是,函馆附近,是不是一个天然的大规模渔场?

    函馆渔场的名气,是不是可以打出去?

 第1234章 有钱挣的地方就会有人涌入

    难波津码头,何余生有点纠结的在一家小酒馆喝着浊酒。

    他有点不是很甘心啊。

    原本,他在登州开着一家杂货铺子,生意做得还不错。

    特别是他之前趁着半岛战乱的时候,捡了便宜,买到不少低价的东西,很是挣了一笔钱。

    但是,有了一些积蓄之后,他就有点不甘心守着一家杂货铺子了。

    特别是他的妹夫杨七娃,如今已经是蒲罗中市舶提督,在海外颇有影响力。

    所以何余生一咬牙,也买了一艘渔船,准备出海捕鱼。

    去新大陆探险,他是比较担心的,他婆娘也不同意他这么干。

    但是只是在登州外海或者倭国南边捕鱼的话,虽然出海一次,经常也要好些天才能回来,他婆娘勉强还能接受。

    其实,何余生有点后悔自己当初拉不下面子,没有直接去南洋。

    有杨七娃罩着,自己的日子肯定好过。

    不过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渔船已经买了,在登州那边竞争太激烈,跟着一部分人转移到了难波津这边。

    但是发现竞争也不弱。

    这个时候,他就有点进退两难了。

    何余生并不是多么擅长捕鱼的能手。

    如果这一片海域的鱼获很多,那么他可以跟着满载而归。

    如果要选择合适的海域捕鱼才会有收获的话,他就经常折腾了半天也没有捕捉到几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