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鱼,但是这么大规模的鱼群,只要我们把渔网扔到海底,随随便便就能捕捉一船的海鱼回来。”

    东方平仿佛看到了函馆港兴盛的希望了。

    不说函馆外面到处都是这样的鱼群,只要隔三差五可以碰到这种规模的鱼群,就可以把登州一半的捕鱼船队给吸引过来。

    到时候伴随而来的就是各种商家来函馆修建作坊,处理各种各样的鱼获。

    毕竟,哪怕是现在已经有了硝石制冰的技术,大规模的海鱼,也是不可能全部冰镇下来的。

    不过,想到函馆四周的天气都很寒冷,听说内陆的高山上,可能还有积雪,东方平对函馆港变身为大浴港的期待就更高了。

    到时候,可以考虑安排一批人专门去采冰,为港口的渔业发展服务。

    毕竟,这里地处北方,一年四季,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在一些山上是有积雪的。

    再加上哪怕是夏天,气温也不高。

    修建冰窖的难度就要低了许多。

    “放网!全部放网!”

    这个时候,也不需要东方平这个都督亲自下令,自然有各船的船长开始指挥着水手麻利的干活。

    捕鱼对于这些渔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现在这么大的一个鱼群自投罗网,他们要是不把船舱给装满了,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啊。

    很快的,几艘渔船就朝着鱼群相向而去。

    然后,不过是瞪了十几分钟,大家就发现自己被鱼群包围了。

    不说渔网之中到处都蹦蹦跳跳的海鱼,就是甲板上,也时不时的会有鱼儿直接给跳到了甲板上。

    而船身上也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鱼群冲撞的声音,那种感觉,让渔船上的水手们,激动的差点直接就要不能呼吸了。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顺畅的捕鱼过程啊。

 第1231章 这么快就回来了难道出事了

    “青鱼,这些都是青鱼。东方都督,对于难波津的捕鱼船队来说,青鱼是最有经济价值的。,其鱼群之密,个体之多简直无与伦比,可以说是难波津产量最大的种鱼。

    但是,难波津外海的鱼群规模,却是没有这里的这么夸张。

    成群的青鱼在海中游动,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我们只要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立马就会吸引无数的渔船过来。”

    东方平身边,一名经验丰富的船长满脸激动。

    捕鱼业已经不是东海渔业的主业。

    但是却也还保存了一定规模的大型渔船,用来在外海捕捉一些深水海鱼,跟其他船队形成互补。

    像是青鱼这样的鱼群,不是东海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

    因为李宽喜欢吃生鱼片,东海渔业都是把金枪鱼和三文鱼作为主要的捕捞对象。

    所以那名船长倒是一点也不介意其他渔船知道了消息之后,会过来抢生意。

    “东方都督,这一网下去,船舱估计就直接爆满了,我们还要继续出海吗?”

    看着忙碌的海员,李耿发现似乎渔船已经没有了继续往外走的意义了。

    大家是出来捕鱼的,如今船舱里面已经装不下那么多鱼了,自然就要返航了。

    “先回去一趟,把海鱼都送回去,然后明天我们继续出海,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鱼群。”

    捕鱼不是东方平这一次的主要任务。

    不过既然已经捕捞上来了,直接放回去就说不过去了。

    “那行吧,这些青鱼的肉质色泽洁白,质地坚实,滋味鲜美,用来制作咸鱼制品倒也很合适,今晚也可搞点松木炭火,来一场烧烤盛宴。”

    李耿对海里面主要出产的一些鱼获,还是有所了解的。

    青鱼这个东西,并不是函馆这里独有的。

    哪怕是在登州、扬州、明州外海,亦或是泉州和南洋,也都算是比较常见。

    区别只是鱼群的规模大小。

    “不错,这里的鱼获那么丰富的话,我估计你们在前往北美洲的途中,应该也会有机会碰到鱼群,到时候补充一些新鲜的海鱼,也能保持船舱里一直都有充分的食物储备。”

    东方平很清楚,对于远航的探险船来说,淡水和食物是最主要的两个东西。

    特别是对于探索新航线的船队来说,这两样东西的重要性就更加不用提了。

    ……

    兰乔生是函馆港修建的负责人。

    他来到这里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对于函馆四周的情况,他虽然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是也算是大唐最了解这一片情况的人了。

    要不是手中的人手不够,他都准备安排一支探险队,往函馆岛的内陆进发,好好的把这座岛屿的地图给画出来。

    今天,他亲自送东方平他们的船队出海捕鱼之后,就跟往常一样开始监督匠人们干活。

    一座新港口的修建,需要考虑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好在东海渔业已经有一些经验,他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干活就行了。

    水泥作坊和碎石作坊,是函馆港最开始修建的两座作坊。

    如今虽然产能不算高,但是已经不需要东海渔业继续往这里运输水泥了。

    要是人手更多一些,那么码头也好,码头上的建筑也好,修建的速度都可以快很多。

    “兰掌柜好!”

    “兰掌柜,吃了么您?”

    一路走在码头上,都有人跟兰乔生打招呼。

    现在生活在函馆的人,全部都是隶属于东海渔业。

    这里如今就是东海渔业的地盘,所有的土地,都归东海渔业管辖。

    要不是东海渔业背后有大唐皇家的股份,估计早就被人弹劾了。

    这种企业跟政府不分,甚至很大程度上,东海渔业已经在行使着朝廷职责的行为,绝对是有问题的。

    只不过这个年代的海外,大家的关注程度,其实还是很低的。

    特别是函馆港这种无主之地,谁占据了就是谁的。

    没看到南洋不少岛屿,只需要花费个几十贯钱,就能直接在蒲罗中衙门登记成为自己的产业吗?

    “兰掌柜,我们这里太缺人手了,下一船帮工,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呀?哪怕是南洋那些土人,也比没有的好啊。”

    一名管事来到了兰乔生身边,开始了日常的诉苦。

    人手不够,这已经是函馆港各处工地的普遍问题。

    由于还不确定函馆这里的前途到底如何,东海渔业现在也没有把所有的资源都往函馆这里倾斜。

    要不然别说是一船的人手,就是再送个几千号人过来,也是有办法的。

    “快了!东方都督刚刚接任东海渔业的都督,就亲自过来函馆视察,就是为了想办法让我们的函馆港发展的更加强大。

    到时候你们都是函馆港建设的第一批功臣,所有人都可以分到免费的房屋和土地,成为港口最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

    别人例行问话,兰乔生也是例行忽悠大家。

    其实,也不能完全算是忽悠吧。

    不过对于唐人来说,除非函馆港很有前途,否者这里的房屋和土地就没有任何价值。

    想要土地,去澳洲,去美洲的话,想要多少都没有问题。

    哪怕是去辽东道或者镇北道,也能分到大量的土地。

    “兰掌柜,东方都督的船队,好像回来了!”

    就在这时,有一名管事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嗯?不是刚刚出海才不到两个时辰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兰乔生愣了一下。

    他也是东海渔业的老船员了,曾经跟随李宽一起在登州外海捕捉过大黄鱼,捕捉过鲸鱼。

    对于捕鱼需要花费的时间,心中也是有数的。

    像是这种两个时辰就回来的,不是没有过,但是绝对是非常罕见的。

    “不知道啊,但是确实是东方都督乘坐的渔船,全部都回来了。再有半个小时,应该就要靠岸了。”

    “这么快就回来了,不会是出事了吧?”

    旁边另外一名管事,忍不住有点担忧的说道。

    “安排一帮人做好准备,不管是什么情况,我们都别搞得手忙脚乱。”

    兰乔生有点担忧的开始吩咐。

    他的心中,也有点怀疑东方平他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这可不是好兆头啊。

 第1232章 鱼饭

    “东方都督,这函馆港,要兴旺了!说不定继续往东的方向,还能有机会发展一两个港口,让我们横跨太平洋的旅途,变得更加安全呢。”

    李耿的心情很不错。

    虽然李家没有参与捕捞业,函馆港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鱼群,对他个人和家族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直接利益好处。

    但是,函馆港这里有望成为一个大的鱼港,这对开拓大唐通往北美洲的新航线来说,意义是非常不一样的。

    从地球仪上的情况来看,北边、中间和南边,要从大唐去到北美洲,基本上就只有这三条海路可以走。

    南边的路,大家已经走过了。

    路途遥远不说,安全性也谈不上高。

    以前李宽担忧北边的航线,因为冬天太冷的原因,风险很大,所以没有重点开拓。

    可是如果只是在春暖花开时节到秋收时分走北边的航线,其实还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

    大不了到时候冬天的时候,两边就不来往咯。

    反正从整体上的时间考虑,北边哪怕是有半年时间不适合通船,整体的运输效率也不会比南边的差。

    至于中间航线的开拓,那就需要重新探索了。

    那么长的海途,一个补给点都没有的话,危险性还是非常高的。

    最好就是等造船技术进一步的提升之后,再来开拓这条航线。

    “兴旺是要兴旺了,但是能够兴旺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四周的海域,鱼群到底有多密集了。像是今天这样的青鱼群,不可能到处都是的,要不然我们过来的时候,怎么就没有碰到呢?”

    东方平虽然对函馆港多了一些期待,但是今天只是简单的确认了一下,还不足以下判断。

    接下去的几天,他肯定都要继续探索。

    “说的也是,不过至少作为一个探险的补给港口,肯定是没有问题了。我对北太平洋这条航线,更有信心了。”

    一行人就这么说笑着回到了函馆港。

    到了码头,自然是各种忙碌了。

    毕竟,这么多青鱼搞回来,肯定要处理一番才行。

    要不然函馆这里的气温虽然不算高,也很快就会坏掉。

    “东方都督,今晚大家可以吃鱼饭了。”

    “鱼饭?”

    东方平愣了一下,有点没有搞明白兰乔生的意思。

    “就是到时候厨子蒸一大堆的鱼,每个人今晚的晚饭都是一大海碗的青鱼。这种青鱼,大部分都不算特别大,不过一只怎么也有一斤左右,每个人吃个几条,晚饭就有着落了。

    甚至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可以吃鱼饭了。”

    兰乔生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伴随着登州捕鱼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大唐沿海捕鱼业的进步。

    一些海边的渔民家庭,捕捉到了大量的鱼获之后,自家的餐桌上,基本上就是鱼饭了。

    所谓鱼饭,顾名思义就是把鱼当成饭来吃了。

    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