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0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渊盖苏毕竟是高句丽曾经的大人物,还是有点眼光和本事的。

    “阿耶,我们之前的对手不是一直都是北高句丽吗?现在把矛头转向了北边的话,战斗就更难打了。

    那些靺鞨人,可是整天在山林里厮混,比北高句丽那些人要难对付的多了。”

    渊男生对自己阿耶的这个提议感到有点意外。

    “北高句丽是比较好大,但是打了两年了,哪怕是我们每次都能打赢,也没有什么用。北高句丽人背后有大唐支持,只要大唐不想他们灭国,我们就灭不掉他。

    在鸭绿江的江口,可是驻扎着大唐的水师,他们水师可以背上,从我们背后给我们一个重大打击。”

    折腾了几年,渊盖苏也基本上看清了大唐在这一片区域实行的战略了。

    半岛上的南北高句丽、高句丽王国、新罗、百济和倭国的飞地,这些势力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之前新罗算是最厉害的,但是渊盖苏知道他们去年遭受了一个重大打击,而这个行动背后却是明显有着唐人的影子。

    新罗可是大唐的盟友啊,当初一起对付高句丽,现在大唐对付起新罗人来,一样一点也不客气。

    这让渊盖苏彻底的认清了局面。

    “可是我去了国内城的话,唐人就会同意售卖兵器给我们吗?要知道,这些年我们虽然跟他们也做生意,也有买卖兵器,但是双方的合作谈不上愉快呢。”

    渊男生倒不是怕去国内城,只是对自己的行动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有点疑问。

    “他们会的!”

    渊盖苏现在知道大唐是不希望周边任何一个国家太过于强大。

    如今高句丽王国在半岛上占据的地盘是最贫瘠的,资源是最匮乏的,国力也是最弱小的。

    只要他愿意对大唐表示臣服,有非常大的可能性获得大唐的支持。

    反正这种支持又不是无条件的。

    唐人售卖军械,卖给谁也是卖啊。

    “那那我明天就去一趟国内城,跟他们守将好好的谈一谈。听说国内城守将程处亮是大唐国公之子,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主的。”

    渊男生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是渊盖苏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他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到时候你跟他们谈的时候,尽量使用奴仆来兑换他们的刀剑,然后最好就是他们也能售卖一批粮食给我们。”

    渊盖苏想要扩张高句丽王国的势力,就必然需要侵袭周边的部落和国家。

    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俘虏怎么处理,就是一个问题了。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这些俘虏换成物资。

    毕竟高句丽王国现在最缺少的其实不是人,而是各种各样的物资。

    “我听说辽东那里这几年种植了大量的水稻,粮食根本就吃不完。只要我们提供奴仆跟他们交换,应该是可以成功的。”

    高句丽王国自然有不少的探子在辽东,所以对于那里发生的变化也是很清楚的。

    “辽东可以种植水稻,我们这里也可以试一试。听说大唐的水稻产量比粟米要高不少。”

    渊盖苏没想辽东回到了大唐手中之后,居然焕发了这么强大的活力。

    原本他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恢复高句丽巅峰时期的统治范围,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嗯,我们高句丽的商家最喜欢去国内城购买酒水,据说这些酒水都是在辽东本地酿造的。”

    “这一次你先去国内城探探路,下一次我也去看一看国内城的变化。”

    渊盖苏显然还是有点担心自己去到国内城之后,会不会给扣下了。

    真要是那样,那可就倒了大霉了。

    所以他觉得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先去探探路吧。

    “杨大哥,没想到只是简单的把辽东城那里的货物运输到国内城,就能挣这么多钱啊。”

    在国内城的一处小酒馆之中,郑化很是激动的坐在那里跟杨洋喝着小酒。

    作为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最早的成员,杨洋和郑化是第一批尝试经商的人员。

    楚王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薛仁贵当了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都督之后,自然也不会忽略商业的发展。

    除了鼓励外面的商家来到生产建设兵团的驻地经商,他还鼓励兵团成员在辽东站稳脚跟之后,同步做起了小买卖。

    “把朔州运输过来的棉布,还有我们兵团下属的酿酒作坊生产的酒水运输到国内城,就能获得至少翻倍的收益。这帮胡人,比我们有钱啊。”

    杨洋今天的心情也很不错。

    去年秋收以后,趁着还没有下大雪,他跟杨洋组织了一个小商队,直接携带着十几辆马车的货物来到了国内城。

    这么一个冬天,就挣了他们这辈子都没有挣到的钱财。

    现在总算是不用担心向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钱财还不上了。

    “不止翻一倍呢。我们把棉布和酒水过过来,再从胡人手中换各种皮草和特产回去,又能挣一笔。我估算了一下,单单这个冬天,我们就至少挣了一千贯钱呢。”

    郑化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府兵,从来没有想象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挣这么多的钱。

    “等回到辽东城,我们就可以专门组建一个商队,就在辽东道的范围活动,就足以挣到超出大家想象的钱财了。”

    杨洋心中也有了决定。

    虽然在兵团里种地也能过上好日子,但是见识了经商的利润之后,他显然已经没有办法安安分分的种地了。

    作为辽东道最繁华的三个城池之一,地处东北的国内城,是商机最多的城池。

 第1206章 橡胶园

    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

    李谚连过年都只是在家里吃了个饭,立马待不住,跑回了蒸汽机研究所。

    在他这种废寝忘食的折腾下,蒸汽机的改进速度非常的快。

    从去年年底明作铁路开通,到现在刚刚开春,也就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蒸汽机换代的研制工作。

    “师父,这个橡胶真的是太好用了,不管是用来作为防水使用,还是用来隔绝空气,都能起到非常非常好的密封效果。”

    赵小二现在在蒸汽机研究所里头,专门负责密封系统设计这一块内容。

    对于蒸汽机来说,这算是看起来不大起眼,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最开始的蒸汽机,就是因为密封效果差,倒是机械转化效率非常的低。

    明明是一座小房子一样的蒸汽机,却是跟几匹马一样只能来一点点货物。

    也就是经过了多次改进之后,才有了明作铁路上使用的蒸汽机。

    “确实很神奇,我们也试过了其他的一些树胶,虽然也有一些具备橡胶相似的性能,但是没有一家可以跟橡胶真正的媲美。

    小二,这橡胶研究所已经从蒸汽机研究所单独独立出来,我觉得你不仅仅可以考虑在蒸汽机上使用橡胶,在四轮马车,在永久自行车,在其他的一些设备上,其实都可以考虑橡胶的用途。

    特别是楚王殿下去年教授我们的橡胶硫化方法,对于提升橡胶的性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我看来,橡胶的深加工,应该是一个值得你研究一辈子的事情。”

    李谚的见识,显然是不差的。

    虽然接触橡胶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对于橡胶的前途却是特别看重。

    “嗯,上一次楚王殿下在我们研究所视察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以后可以考虑使用橡胶来制作车轮,我准备把这当成是橡胶研究所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要让橡胶研究所变得更重要,自然就要寻找更多的应用橡胶的场所。

    并且,要让橡胶的需求进一步的增加。

    很显然,不管是四轮马车上面使用的车轮子,还是自行车上使用的车轮子,一旦改为橡胶制作,那么对于橡胶的需求,绝对就是一个天数字。

    到时候,去南美洲购买橡胶,割橡胶的事情,将变得有利可图,将从一件小众的事情变成许多人追捧的事情。

    当然,种植橡胶的事情,也将进一步吸引大量的勋贵进入。

    “楚王殿下虽然只是随口一提,但是他的见解往往总是能够超出大家的认知。你把橡胶研究所的其中一个研究重点设定为车轮的研究,我觉得是没有错的。

    不过,橡胶在密封件上的应用,对于大唐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你不要落下了。”

    李谚虽然支持自己徒弟往新的领域去寻找应用机会,但是蒸汽机的功率越大,对密封件的要求就越高。

    他显然是不想以后哪一天自家的蒸汽机,又因为漏气的原因导致功率没有办法变得更大。

    “师父你放心吧,这几个方向我们都会齐头并进的。如今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里面已经专门开设了一门橡胶学的课程,吸引更多的学员进入到这一个领域。

    当初楚王殿下可不仅仅是随口说了橡胶在车轮上的运用,他还说过可以考虑使用橡胶来制作雨鞋,用橡胶来制作减震零件,用橡胶来制作雨衣呢。

    我准备把这些的东西,慢慢的全部都给研究出来。只是遗憾的是现在橡胶实在是太贵了。

    单纯的依靠船队从南美洲带回来的橡胶,感觉每一次试验,那都是在烧钱啊。”

    想到从海员手中收购橡胶的场景,赵小二就有点肉疼。

    按照他的理解,这橡胶就是从橡胶树上面割下来的树胶,跟松脂那些东西是差不多的。

    正常来说,橡胶的价格也不应该比松脂要高多少。

    但是现在一斤橡胶,在长安城里就需要花费至少一百钱才能才能买到。

    有时候船队带回来的橡胶不多,这个价格还能上涨到好几百钱一斤。

    这要是把橡胶制作成四轮马车的轮子,哪怕是不算加工费用,单纯的购买橡胶材料的费用,估计就要去到十几贯钱了。

    这谁用得起啊?

    “我听说楚王殿下已经在鼓励大家在南洋种植橡胶树了。南美洲的气候,跟那样那里应该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为了检讨在南洋推广橡胶种植的可能性,去年的时候,气象研究所的朱铜还专门去了一趟蒲罗中呢,也不知道现在那里的情况是怎么样了。”

    李谚自然也是知道现在的橡胶价格到底有多昂贵。

    如果只是蒸汽机上少量的使用,那么贵一点也就贵一点了。

    反正蒸汽机不便宜,哪怕是花个几贯钱,甚至是十几贯钱来购买橡胶,也不算什么。

    但是如果要让橡胶大规模的进入到各行各业,那肯定就不能这样了。

    “那看来我得尽快给橡胶多找几种运用场景了,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勋贵去南洋种植橡胶。

    要不然大家就以为蒸汽机上可以使用橡胶作为密封件,就没有什么动力去折腾橡胶种植了。”

    赵小二心中,立马就觉得自己应该加快橡胶研究的进度了。

    哪怕只是先拿出一些不成熟的作品出来,也是可以的。

    到时候办一个展览会,让大家见识一下橡胶的用途,应该会很有效果。

    看来,自己零零七的日子,还要继续啊。

    当长安城才刚刚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南洋这里已经炎热异常。

    尉迟环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