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0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候你羊同人要建国,四周响应的部落也肯定会越来越多。

    我们大唐再给你册封一个王位,你们羊同国就算是站稳了脚跟。

    逻些城到这里,距离那么远。只要你使用这个战略来对付他们,折腾个几回之后,他们就彻底那你们没办法了。

    在战斗中,你们还可以不断的发展壮大。撑到了今年冬天,这个高原,又是你们的天下了。”

    席君买这话,说的让桑巴热血沸腾。

    “好!那我先现在就安排下去,派出斥候去探查吐蕃国大军的动向。到时候还要麻烦席总镖头您帮忙再联系商队购买一批刀剑呢。”

    “没问题,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

    当席君买在羊同人的地盘上跟桑巴商量着怎么对付吐蕃国的时候,同样在思考开春之后要做什么事情的薛仁贵,却是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都督,今年要是继续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等到秋收的时候,所有的粮仓都要爆满了,到时候很可能粮食价格会大跌呢。”

    宋坚现在作为薛仁贵的助手,负责水稻种植的事情。

    “历朝历代,就没有谁会嫌弃粮食太多的。只要大家能够多开垦良田,肯定是全部都要种上水稻,一亩地都不能浪费。”

    薛仁贵曾经也是吃过苦头,甚至是饿过肚子的。

    如今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出产的水稻,不仅可以满足辽东道各地驻军和官员的食用,还有大量的剩余。

    从辽东道往关内运输粮食,肯定是不划算的。

    毕竟运输费太高,而粮食价格却是一直都不高。

    再说了,关内也不缺粮食,你就是运输过去了,也卖不上价钱。

    所以现在宋坚才会觉得有点尴尬。

    谷贱伤农,谷贵了,伤国。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开春之后立马就要考虑修建粮仓了,否者秋收之后就没有地方存放了。”

    薛仁贵做了决定,宋坚肯定是要坚决执行的。

    “仁贵,其实也不用专门去修建粮仓了,有这个人力物力,倒不如把米酒作坊给扩大一下,让它们去消耗掉更多的粮食。

    与此同时,陶瓷作坊也要扩大规模,生产更多的酒坛子。”

    一旁的李雪雁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扩大米酒作坊?”

    薛仁贵听了立马眼前一亮。

    这是个好主意啊。

    酿酒是非常消耗消耗粮食的。

    特别是酿制高度酒。

    偏偏在辽东道,乃至靺鞨和室韦人的部落,高度酒非常受欢迎。

    普普通通的一瓶两斤装的高度酒,差不多可以消耗掉五斤的大米,但是却是可以卖出五十斤,甚至是一百斤大米的价格。

    这相当于让粮食的附加值一下就提高了几十倍。

    这样不仅可以维持辽东道的粮食价格在一个相对高位上,吸引更多的百姓移民过来开垦土地,还可以从胡人那里换取大量的皮草等特产。

    “没错!我们可以在每个屯田附近的小镇上修建一座米酒作坊,这样就不需要把粮食运来运去。而大量的米酒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来这里做生意,让生产建设兵团下面的各个村镇变得更加繁华。”

    李雪雁当年也是经常在楚王府转悠的人。

    对于李宽的一些本事,她虽然没有完全掌握,但是见识绝对比一般的女子要高。

    在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李雪雁已经起到了挺重要的一个作用。

    “都督,夫人的这个主意我看行!反正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米酒作坊,现在只要扩大规模,多修建几个酿酒作坊,就可以将今年新增加的粮食给消耗掉。

    到时候,不仅挣了更多的钱财,还开垦了更多的良田呢。”

    宋坚听了李雪雁的建议,自然是万分支持。

    “那行吧,就优先安排酿酒作坊的扩建,到时候多余的粮食我们全部都拿来酿酒。”

    薛仁贵对自家娘子是非常信任的。

    再说了,李雪雁的这个提议也不复杂,只是他以前没有想到而已。

    “除此之外,酿酒作坊附近还可以修建一个养猪场,把那些酒糟拿来喂猪,应该可以让猪仔长得更快。当然,养猪场的距离肯定要离酿酒作坊远一点,也不能污染了水源。”

    李雪雁既然已经开口了,干脆就把这个计划给完善了一下。

    不把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搞出规模来,李雪雁觉得自己是没有机会跟着薛仁贵一起回长安了。

 第1205章 国内城的变化

    国内城。

    从去年开始,一种以喝酒闲聊为主的小酒馆开始流行了起来。

    特别是进入了冬天之后,这种小酒馆的生意更是火爆。

    作为辽东道东北部的城池,国内城的冬天来得很早,去的很晚。

    基本上每年十月下旬,这里就开始下雪了,一直要等到第二年的三月才会融化。

    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除了打之外,可以做的事情少。

    而打这个事情,对于国内城的普遍百姓和商家来说,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郎君,这小酒馆的酒水,质量非常一般啊,不知道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来这里喝酒。”

    在国内城靠近北城门的一间小酒馆里头,朱彪跟程处亮坐在那里,要了一壶酒,一叠炒黄豆,有样学样的跟着其他人一样坐在那里喝酒聊天。

    “在这种小酒馆,你就不要指望这里的酒水能够跟你平时喝的相比了。”

    程处亮作为国内城守将,算是亲眼目睹了国内城这几年的变化。

    像是眼前的这个小酒馆,有一半都是各色各样的商家。

    当然,经常在小酒馆厮混的商家,一般都不是什么大商家。

    偏偏程处亮喜欢从这些小商家口中了解一下整个城池的变化。

    当初李宽离开辽东道的时候,可是三番五次的叮嘱他一些注意事项。

    作为最靠近大唐扶持起来的北高句丽王国和渊盖苏残余势力继续支撑的所谓的高句丽王国的城池,国内城有着自己的特殊任务。

    不管是半岛上的几个国家,还是辽东道东北部的靺鞨和室韦,都是国内城需要考虑平衡的力量。

    与此同时,它也是一座吸引这几个国家的百姓的磁铁。

    国内城越繁华,对这些国家百姓的吸引力就越强。

    不说其他的,单单去年冬天,拖家带口的从高句丽王国逃难到国内城的百姓,就不下五千人。

    这些人口,当然不会被安置在国内城,而是会等开春之后,安排到镇北道或者朔州道去。

    不能让国内城的外族人口占据过高的比例,这是李宽当初留给程处亮的指示之一。

    这几年他很好的执行了这个指示。

    “郎君,您说的也对。虽然这些小酒馆的酒水很一般,不少都是一些小的酿酒作坊出品的。而作为国内城快速增加的酒水贸易,如今靺鞨、室韦的商家携带着皮草来到这里,最喜欢的就是兑换成钱财之后去买酒水呢。”

    朱彪作为当初高句丽的将领,对国内城附近的情况都很熟悉。

    投靠了大唐之后,为了取得程处亮的信任,对付原来的高句丽人,那绝对是心狠手辣。

    他全家老小都已经安排大长安城生活,就自己一个人跟几个小妾在国内城,自然也是一心一意的为大唐服务了。

    “自从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在这片黑土地上大规模的种植水稻,辽东道的粮食产量就迎来了一个飞跃。

    如今连我们国内城都不需要其他地方运输粮食过来,可想而知整个辽东道的粮食产量有多高。

    这个时候,酿酒这个事情,朝廷自然就不会怎么去管控了。

    朝廷不管控,酿酒又有比较高的利润,各种各样的酿酒作坊星罗棋布,也就是一个必然了。”

    大部分的封建王朝,都是不鼓励酿酒,甚至是施加各种各样的限制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酿酒太耗费粮食。

    在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年代,浪费粮食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

    “城内现在至少有五万的番邦属国商家、百姓,这些人的数量一年比一年高,也是一个问题啊。”

    虽然朱彪不知道李宽给程处亮什么指示,但是他却是知道国内城现在的人口不断增加,其实是有隐患的。

    “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比我们更加担心的,应该是室韦、靺鞨这些部落的首领。

    原本他们的日子过的很困难,除了少量种植粟米之外,主要还是依靠放牧哈打为生。

    可是自从那些部落的普通牧民、手发现在国内城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一门营生,填饱肚子,呼朋引伴的来国内城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程处亮现在的自豪感绝对是慢慢的。

    事实上,整个国内城中,大唐百姓的自豪感都是非常强列的。

    “郎君,如果我是靺鞨这些部落的首领,肯定不会放任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呢。”

    朱彪这话,很显然隐含着别样的意思。

    “你说的没有错!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也把国内城的情况跟楚王殿下私下里沟通过,他给出了一些建议。

    等到开春之后,我准备安排人去到靺鞨、室韦的各个部落,拉一批,打一批。

    对于愿意依附在我们大唐身边的部落,采取一定的支持态度,对于一心想要跟我们大唐过不去的部落,那就不好意思了。”

    程处亮这几年基本上都没有怎么打仗,早就心痒痒了。

    如今得了李宽的建议,自然想要早点动手。

    像是今天他专门带着朱彪来到小酒馆里,听着其他胡人商家的谈话,其实就是想要印证一下自己收到的情报到底准确与否。

    “早该如此了!这些胡人,留在那里也是一个威胁,趁着我们现在没有什么事,把他们都给灭了。”

    作为国内城的将领,没有军功的情况下,是很难有升职的机会的。

    特别是朱彪这样的投降将领,更需要战功来证明自己。

    高句丽王国。

    渊盖苏跟渊男生站在一处粥棚之中,面色有点难看。

    “阿耶,我们占据的这些地方,实在是太过贫瘠了。百姓们除了上山挖一些人参,打打,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谋生手段。

    这样下去,北高句丽那些人很快就要把我们给吞并了。

    渊男生作为渊盖苏的儿子,现在也算是高句丽王国的实权人物。

    不过,自从高句丽被大唐打败之后,原本辽东的地盘成为了大唐的辽东道。

    而半岛上的地盘则是被分割成了三个国家。

    北高句丽、南高句丽和高句丽王国。

    其中前面两个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大唐扶持起来的傀儡。

    就连朝堂上的大政方针,都是按照大唐的意思在执行。

    “男生,我想让你去国内城走一趟,跟那里的守将商讨一下,就说我们高句丽王国愿意跟他们合作。

    只要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刀剑和箭矢,那么我们就可以冲在前面跟靺鞨人作战。打下来的战利品,全部低价售卖给他们。”

    渊盖苏毕竟是高句丽曾经的大人物,还是有点眼光和本事的。

    “阿耶,我们之前的对手不是一直都是北高句丽吗?现在把矛头转向了北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