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0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冬天百姓们餐桌上最经典的菜肴,菘菜是长安城百姓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

    特别是从楚王府中流传出了菘菜的窖藏方法,哪怕是不使用暖棚种植,大家也能在冬天吃到一些新鲜蔬菜了。

    “七八斤一颗?那倒是真的不错,已经基本达到我的理想状态了。”

    李宽当年可是亲自主导了菘菜的培育,自然对它的变化很是熟悉。

    不管是晒制菜干,还是制作腌菜,亦或是窖藏起来冬天吃。

    长安城百姓已经把菘菜给玩出花来了。

    今年辣椒大规模的种植之后,楚王府的厨娘甚至开始制作辣菘菜,如今已经是海底捞里面最受欢迎的一个小菜了。

    “您看!这个,这个,还有那一片,都是我们正在培育的几种菘菜。明年开始就可以提供一批种子给到农户种植,到时候大家都种上新式的菘菜之后,产量至少可以增加三四成,让菘菜成为真正的家家户户都能够吃得起的蔬菜。”

    唐同人是真的喜欢农业,要不然也不会一头钻到这个领域之中。

    要知道,研究农业的,哪怕是你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所,哪怕是你已经是这个行业的翘楚,它的工作环境,也注定是比较恶劣的。

    亲自下地,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天到晚在田地里面记录数据,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变化,这也算是日常工作了。

    好在观狮山书院对于农学院颇为重视,在各种经费和补贴方面,会向农学院的教谕和学员倾斜,要不然这几年农学院的学员数量肯定要大幅下滑。

    “很不错,这些菘菜比我想象的长的还要好!”

    恍惚之间,李宽感到自己好像回到了后世。

    这一排排的菘菜,跟十几年前长安城中的菘菜相比,完全就是两个东西了。

    反倒是跟后世的长得几乎一样了。

    “前面我们还试种了各种各样从胡人那里买回来种子,如今正在确认哪些东西是可以食用,哪些东西是可以用作观赏使用,哪些东西是可以入药,您要不要去那边参观一下?”

    观狮山书院农学院不仅研究粮食作物和蔬菜,也在跟医学院合作研究各种药材的大规模种植,还面向市场推出了一些花卉盆栽,也算是慢慢的有了一些商业气息。

    “走,去看看!”

    听唐同人这么一说,李宽立马就提起了兴趣。

    当年,从各个胡人那里高价收购种子,可是他李宽的最爱。

    如今这个任务落到了农学院的头上,他也想过去看看有没有惊喜。

    “这是从一名羌人那里买回来的种子,种出来的花非常鲜艳;这是一名西域胡商那边买回来的种子,似乎牛羊很喜欢吃这种草。

    旁边这一小片是从南诏国的商人那里买回来的种子,据说这东西在南诏国的一些巫医那里是重要的药材,我们还在跟医学院一起研究它的用处。

    还有这些是倭国人主动送给我们的种子,说是一种独特的百合,不仅颜色跟我们大唐的有所不同,还能散发出比较浓郁的香气。”

    唐同人一种一种的给李宽介绍着暖棚里面的作物情况。

    很显然,他是真的沉下心来好好的搞研究了,要不然这些东西他不可能那么的熟悉。

    “咦,这花是从哪里来的?”

    很快的,李宽跟着唐同人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暖棚之中,放眼望去,却是一片黄色的海洋。

    “楚王殿下,这些长得跟黄色菊花有点相似,但是花朵要大很多倍的东西,是从一名海员那里买回来的种子。

    据说这个海员是今年最早一批从南美洲回来的呢,当时人家还讹了我好几十贯钱,才愿意把种子卖给我呢。”

    唐同人显然对这个东西印象深刻。

    虽然观狮山书院发出了悬赏,所有从海外带回来新奇作物的人员,都有希望获得丰厚的赏赐。

    但是,并不是你随便找点花花草草,然后就说这是海外找回来的,就立马可以拿到赏赐。

    像是眼前这个东西,在唐同人看来其实就是比较特殊的菊花,当初自然是不愿意出天价去购买。

    而那名海员也是随手在南美洲的路边采摘了一些种子,只是顺手而为,所以也没有寄予太多的期待。

    “什么菊花,这是向日葵!”

    “向日葵?这个名字起得还真是贴切。这东西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还真的是是向日的。

    它的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等到太阳下山之后,花朵又慢慢往回摆。等到下半夜的时候,又开始转向了东边,等待着太阳的升起呢。”

    唐同人这话,让李宽非常坚信眼前的就是向日葵。

    前世的时候,虽然经常嗑瓜子,但是亲自见到向日葵的次数,其实不算多。

    但是得益于梵高的名作,向日葵的模样实在是太容易记住了。

    如果唐同人种的这些向日葵还没有开花,那么李宽还真是认不出来,指不定就真的错过了。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个向日葵,不管是当成是花卉种植,还是当成一种全新的经济作物来种植,都是很有意义的。你可以把它作为今后的重点推广作物,扩大它的种植规模。”

    向日葵可是个好东西。

    它的种子其实就是大家平常经常吃的葵花籽。

    不管是看歌剧的时候,还是打麻将的时候,嗑瓜子可是很适合的一个互动。

    一帮人喝酒聊天的时候,它也是非常好的一种东西。

    “这向日葵虽然长得漂亮,但是大规模种植的话,愿意买的人应该不是很多吧?”

    唐同人显然还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向日葵的用处。

    “观赏作用只是向日葵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作用。这东西的种子,放在锅里抄一下,味道很不错。最关键是它是非常适合的油料植物。”

    “油料植物?”

    唐同人眼前一亮。

    自从炒菜得到一定范围的普及之后,大唐勋贵百姓对油料的需求是急剧上升。

    虽然鲸油、棉籽油、猪油都是大家毕竟常见的油料,但是普通百姓家中还是很少能够用得起油料。

    如果向日葵真的是非常适合的油料植物,那个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我听说这个向日葵适宜种植在丘陵和含沙量较高的贫脊土地、干旱土地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不仅不占用良田,出油率还非常的高。

    到时候完全可以在西北地区大规模的推广,给那里的百姓增加一种更挣钱的作物,也能吸引更多的百姓向西北移民。”

    不管是什么时候,李宽都喜欢鼓励中原地区的唐人向四方移民。

    去辽东道也好,去镇北道也好,去青海道和陇右道也好。

    反正只要能够往四周去,李宽都是大力支持的。

    “等这个种子熟了,我再确认一下。然后在暖棚之中再培养一两季,为明年大规模的种植提供更多的种子。”

    唐同人脸上尽可能装出一副淡定的模样,但是心中的喜悦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虽然这个发现比不上土豆,但是绝对可以让他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这可是比什么赞赏和奖励都来的更有吸引力啊。

    他唐同人放弃养尊处优的生活,一门心思研究农作物。

    除了本身对农作物的热爱之外,最重要的不就是想要青史留名吗?

 第1176章 不断而来的惊喜

    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暖棚规模很大。

    李宽心情激动的参观了向日葵种植的暖棚之后,并没有立马离开。

    对于剩下的暖棚,他反倒是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这个时代,还是有太多后世有,但是现在没有的东西。

    “楚王殿下,这个暖棚里面是我们新培养的一种西瓜,这种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在西域极受欢迎。”

    当看到一个个圆鼓鼓的西瓜出现在视野之中的时候,唐同人很是积极的介绍着。

    西瓜这个东西,其实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从西域传到了敦煌等地,关中也有少量的种植。

    但是它的味道有甜、有淡、有酸,远不是后世那种甜美的西瓜。

    所以在关中并没有得到大量的种植。

    当然,西瓜不好运输,百姓们大量种植了的话,意义也不大,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现在交通比以前方便了,种植经济作物的百姓也比以前多了不少,所以唐同人也想着能不能培养一种个头比较大、味道比较甜美的品种出来,大规模的推广种植。

    大热天的时候,从井水里面捞一个大西瓜上来,吃着应该很是非常爽的。

    “这个培育项目很有价值,可以专门组织一帮人手重点负责各种果树的培育、嫁接,为百姓提供更多的选择。”

    这年头的水果,种类实在是太少了,并且不少果子的口感跟后世的有着明显的差异,李宽自然是支持观狮山书院农学院在这一块下功夫。

    “嫁接?楚王点嫁接是什么意思?”

    唐同人敏锐的察觉到这个词背后似乎别有洞天。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也就是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其实你要是稍微留意一下的,就会发现百姓很早就发现林中树木枝条相互摩擦损伤后,往往就会彼此贴近而连结起来,这个现象称为木连理,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嫁接。”

    唐同人这么一问,李宽才意识到嫁接这个技术在大唐应该还是没有得到运用。

    这对于各种果树、花卉的发展,可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技术,居然还没有得到应用,那肯定要大力推广了。

    “听起来似乎不难,但是嫁接之后的有什么变化,有什么用处吗?并且,我要是把桃子树跟李子树嫁接在一起,最终结出来的果子是桃子还是李子呢?是不是可以把胡瓜跟西瓜嫁嫁接一下,让胡瓜变得更大呢?”

    唐同人立马化身成为“问题少年”,开启了询问模式。

    “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

    举个例子,牡丹花现在是大唐各地最受欢迎的花卉,如果通过嫁接的方法培养出一些独特的品种出来,一定会受到达官贵人们的追捧,为农学院的花卉产业开拓一条商业渠道。

    但是,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嫁接,或者说有些作物之间的嫁接,难度是非常巨大的,不是现在的技术能够完成。”

    李宽可不想唐同人到时候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出来。

    不过,他这么一说之后,不可避免的会给唐同人带来巨大的思维冲击。

    “植物跟植物之间可以嫁接,那么动物和动物之间可以嫁接吗?我要是把嫁接的技术跟林然分享的话,他到时候会不会觉得可以把不懂的动物也进行嫁接呢?”

    李宽:???

    这是什么脑洞?

    就以大唐现在的技术,能把动物之间的不懂器官移植在一起,那就牛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