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10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属于长安城中仅次于顾盼盼的女富婆了。

    “哎呀,紫霞姐姐你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嘛。听说顾氏成衣作坊现在开始扩大蒸汽机的使用范围了,我们要不要也跟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合作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蒸汽机也引入到作坊之中?”

    思思赶紧把话题转移了。

    紫霞倒也没有继续调侃下去,而是很认真的跟思思探讨起了这个问题。

    “金郎君,大唐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我们国内连制作兵器的精钢都不够的情况下,他们居然已经用精钢铺设了这么长的一条铁路。

    我看这个蒸汽机,也基本上都是使用大量精钢制作而成,实在是超出我等的想象啊。”

    明作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这么重要的时机,金胜强和金大棒自然不会错过。

    “哎,我之前跟圣骨建议全面学习大唐,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字语言,全部都照搬大唐。圣骨虽然听进去了,在一些领域开始改革,可是那个金通非要搞什么新罗钱庄和新元,直接就将我们新罗多年积累的财富给毁掉了。

    没有个几年的时间,我们新罗是恢复不了元气了。可是几年后,大唐的强大恐怕要更胜现在了。那个时候,估计南高句丽、北高句丽和百济都已经迎头赶上了。”

    金胜强现在绝对算是亲唐派。

    虽然他也是为了新罗的利益着想,但是却是主张对于大唐的东西全盘接受。

    甚至他还跟金胜曼建议,让金城所有勋贵家族的子弟,都必须强制性的派遣到长安城学习。

    哪怕是进不了观狮山书院这种顶级学府,去到国子监、渭水书院之类的地方也是不错的。

    “金郎君,我听说金城那边前段时间发生的祸事,跟楚王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可能就是那个王有才带人去做的。”

    金大棒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说道。

    虽然他们在长安城谈不上有多大的势力,但是经营了这么多年,打听一些基本的信息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有才从新罗搞回来那么的人参、皮草,登州那边的物价都下跌了一些。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传出来。

    再说了,楚王府也没有要隐瞒自己跟新罗的新元贬值事情有关。

    “嘘!”

    金胜强示意金大棒不要继续说下去了。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继续纠结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

    治啊金胜强看来,新罗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恢复元气,怎么全面的学习大唐。

    这样才会有前途,才能得到大唐朝廷的认可。

    “这事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你我就不要再去乱打听了。倒是说服金城所有勋贵富商子弟来长安城学习的事情,要尽快的行动了。”

    伴随着大唐铁路的股价慢慢的上涨,长安城的股民们对于买股票的热情上涨了不少。

    而大唐股票交易所也在不断的完善股票交易的制度,不管的给各个上市公司和作坊增设一些管理规定和要求,以便更好的保证股民的利益。

    好在这个年代的商人,普遍都还是在乎名声,讲究信誉的。

    不会轻易的干出后世那些自己挣得盆满钵满,公司却是亏钱的事情出来。

    “师父,您觉得财富周刊上面发表的这个论怎么样?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利润表给推广开来,让所有在大唐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作坊都定期对外公布这个利润表?”

    楚王府中,李宽刚刚闲了下来,王有才却是兴致勃勃的过来请教自己这个刚刚拜下的师父。

    “利润表?”

    李宽愣了一下。

    这几天他还真的没有去看财富周刊,不知道哪里突然冒出来是你们新东西。

    不过单单听名字,却是让他感受非常熟悉。

    好歹自己也是个资深韭菜,对于上市公司的三大报表,他还是看过不少的。

    别管看不看得懂,一些最基本的认识,他还是有的。

    “是的,经济日报的主编陈斌在财富周刊上面发表了一篇章,专门介绍了利润表的作用和制作,我觉得似乎很有意义,可以让大家非常直观的看到一家作坊的经营情况。”

    王有才补充说明了一下。

    “给我看看!”

    李宽从王有才手中接过了财富周刊,快速的浏览了一下。

    果然,这个利润表跟自己见过的利润表,还是很不一样的。

    应该不是突然又冒出了一个穿越者。

    不过,这个思路显然是没有错的。

    “现在大唐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越来越多了,为了保证股民的利益,让这些作坊公布更多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利润表不错,只要稍微再完善一下,可以作为各个作坊标准化的公布内容之一。”

    后世经过无数经验证明过的东西,李宽自然是想都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要不我改天带着陈斌一起过来,请教一下师父您具体的修改方向?”

    王有才看到李宽认可了利润表,心中也很是高兴。

    这段时间,他跟陈斌的交流很充分。

    以前他没有主意到观狮山书院商学院还有一个这么有想法的同窗,现在发现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之后,两人立马就成为了好朋友。

    “也行,到时候我顺便把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也跟你们说一说,看看怎么结合各个作坊的实际情况,推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出来。”

    既然利润表已经有人搞出来了,李宽自然不介意把另外两个经典的表格给搞出来。

    反正这些东西的推出,对于大唐股票交易所的规范发展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而股票交易所越繁荣,就越能促进各个作坊上市融资,促进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这跟李宽的大计划,是完全相符合的。

 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

    伴随着呼啸而来的西北风,长安城正式的进入了冬天模式。

    不过,今年的冬天却是一天也不冷清。

    隔三差五的,就有从美洲、澳洲回来的船队停靠在渭水码头,给大家带来各种各样的惊喜。

    虽然暂时还没有玉米跟地瓜的消息,但是辣椒和土豆这种已经被证实的东西,却是被带回来了不少。

    更让李宽和李谚开心不已的是大量的橡胶被带回了长安城。

    其中据说还有一批橡胶树幼苗被留在了蒲罗中和崖州那边,已经开始种植。

    这为蒸汽机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王爷,有了这几万斤的橡胶,我们未来一年的密封件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还可以敞开来展开各种试验,到时候第二代的蒸汽机,肯定会更快的研究出来。”

    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李谚很是激动的跟李宽在讲述着研究所里的安排。

    自从明作铁路正式开通之后,李谚就重新一门心思的扎在了研究所里头,想要制作出更好蒸汽机出来。

    “嗯,这个橡胶的用途非常广大,不仅是密封件制作最好的材料,也是一些减震的零件中可以检讨替代的东西。回头可以在化学院下面专门成立一个橡胶研究所,开发更多的橡胶产品。”

    李宽可是知道橡胶工业在后世是地位颇为重要的一个工业分类。

    不管是密封件还是轮胎,亦或是其他一些日常用品,都有许多地方是大量使用橡胶的。

    甚至渣男居家旅行必备的套套,也是使用橡胶制作而成的。

    “王爷,长安城中,现在找我们购买了蒸汽机使用授权的机构,已经有超过十家了,不用几年时间,大唐的蒸汽机年产量肯定可以达到百台,甚至是千台。

    到时候需要的橡胶密封件,肯定会多很多,对它的性能要求也会高很多,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所,确实很有必要。

    其实在我看来,不仅有必要成立一个橡胶研究所,还可以专门成立一个铸造研究所、锻造研究所,甚至是冲压研究所,为各种零件的生产提供帮助。”

    蒸汽机研究所虽然是一个研发机构,但是现在也修建了属于自己的蒸汽机作坊,用来大规模的开始生产蒸汽机。

    这生产一两台蒸汽机跟生产几十上百台蒸汽机,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之前,很多东西都是依靠着匠人一个一个的制作出来的。

    虽然作坊城不少的作坊都开始推出标注化的零件,但是在蒸汽机上面,却是回归到了比较原始的状态。

    所有的零件都几乎是纯手动打造,成本高不说,生产效率还低。

    现在李谚自然要考虑改变这一个局面。

    “没问题,到时候刘界你安排一下,组织教谕和学员成立相应的研究所。”

    观狮山书院现在想要拥有自己独立研究所的教谕,可是有大把。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培养,也算是发掘了不少的人才,为大唐的工业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现在蒸汽机的技术已经开始扩散开来,再过个几年,大唐的工业革命可就真的要开始显示出属于自己的威力了。

    到时候,纯手工的作坊,肯定会经历一波倒闭潮。

    能够适应变化的,肯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故步自封的,可能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没问题,属下立马就去安排!”

    一直跟在李宽身后没有说话的刘界,这个时候自然是要站出来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态度。

    “听说农学院现在把暖棚建设规模搞得很大,这蒸汽机研究所看完了,我们去农学院的研究所转一转吧。”

    到观狮山书院各个研究所里视察,是李宽非常喜欢的一个活动。

    随手指点一下那些教谕,大唐在某方面的技术可能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农学院的地盘是整个书院最大的,他们不仅在书院内部占据了上百亩的地方,还在书院旁边的渭水岸边有上千亩的试验田。

    其中有一百多亩的试验田,都是采用了玻璃制作的大棚,用来给农作物的育种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刘界没有什么创新能力,但是执行力很强,对于书院的情况也很了解,妥妥的一个大管家。

    很快的,他就带着李宽出现在了农学院的暖棚之中。

    “楚王殿下,您怎么过来啦?”

    李宽刚刚进入到暖棚,迎面而来就看到了唐同人。

    这位唐俭的三儿子,不好好的过自己官二代的生活,反倒是迷上了农业。

    虽然现在已经被李世民提拔为司农少卿,但是整天却还是往观狮山书院跑。

    作为观狮山书院最早的一批学员,唐同人如今也算是农学院里头的资深教谕了,有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

    不过,这两年他的兴趣慢慢的转移到了新作物的培养方面,整个他负责的暖棚,种的都是稀奇古怪的植物,跟猛兽园那边的合作比较多。

    “听说整个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新作物,都在这一块大棚里头,本王自然要过来凑凑热闹,看看你都培养出了什么新作物。”

    李宽跟唐同人算是比较熟悉了,说起话来也很是随意。

    “那您可是来对了,我们这几年培养的新式菘菜,一颗就有七八斤,绝对跟外面售卖的菘菜不同。”

    作为冬天百姓们餐桌上最经典的菜肴,菘菜是长安城百姓们日常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