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重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蹈历史的覆辙?
万历正叹气时却突然闻到一股香味抬头一看见王皇后不知什么时候进了殿正蹑着脚走上前来看到自己被万历现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走到书桌前将手中的热汤轻放在桌上行了礼说道:“臣妾见过皇上。”
“皇后你怎么来了怎么没见他们传告?”
“是我叫他们不要作声的皇上批阅奏章一定很累了本来臣妾不想打扰皇上只是担心皇上龙体所以煲了汤来……”
万历笑道:“皇后有心了。”万历看王皇后煲的是一小碗蜂蜜柏子仁汤清香怡人他也正好有些渴了端起来连喝了二口觉得入口甘甜不由赞道:“还是皇后的手艺好若是换作尚膳监那些人只怕没有这等韵味。”
王皇后嫣然一笑接着又像想到了什么问道:“皇上刚才为何叹气可是因为国事操劳?”
万历微微点头有心要跟王皇后讨论一下又觉不妥他知道历来后宫不得参与政事只得说道:“也没什么只是张先生不在朝中大小事都要朕批解有些累而已。”
“皇上既然劳累就更不能忘了时辰臣妾这汤管不得饱应当按时传膳才是。”
万历一听看了殿外的天色见已到酉时他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传了殿外太监进来下令传膳。
王皇后入宫已有三月三月以来她对万历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以前担任这个角色的是李太后如今大婚已过王皇后接替了这个职责比之李太后她的细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两位太后曾提过要大选嫔妃宫女入宫但都被万历婉拒了事实上大选民女入宫历来是劳民伤财之举有这么一个体贴入微的皇后目前万历再无他求。
望着眼前这位与他朝夕相处三月的佳人万历心头一暖端起那蜂蜜柏子仁汤喝干放下碗来想到刚才王皇后所说的“汤不管饱”心想自己在宫中自然衣食无忧但不知宫外的百姓他们在往后的日子里是不是能吃上饱饭还是……连不能管饱的菜汤都喝不上呢……想到这里未来即将生的连年天灾又浮上心头……
万历看着王皇后突然问道:“皇后你来自民间可曾遇过天灾?”
王皇后疑道:“臣妾在京城之中并未遇上什么天灾……”万历心头恍然他知道王皇后毕竟是出身小京官之家没有田亩在京城之中何来天灾不料王皇后又接着说道:“但臣妾小时候在余姚家中遇过水灾。”
浙江处于长江中下游遇上水灾并不是什么怪事但万历知道在古代农业体系脆弱一点小小的灾变可能就是百姓的大难他问道:“那水灾具体如何?你说给朕听听。”
“皇上余姚是水稻之乡当时正值初夏百姓田中秧苗长不过尺余大水一来尽数淹没水积十余日不去秧苗大多萎死。百姓没了粮食自然便遭了灾因此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万历惊道:“不过一水灾而已换了季节仍然可以再种其他作物怎么会这么严重百姓还要离乡去做难民?”
“皇上……百姓的粮食全靠这田中水稻收成每年收割完粮食先要上缴一部分给官府剩下来的只能堪堪果腹根本就没有余粮存下来年年如此……依臣妾看并非是大水恐怖实在是粮食来之不易啊。”
王皇后说完惊讶地看到万历皱着眉头沉思她说道:“皇上是不是臣妾说错了什么?”
………………………………
第五十二章 :粮食大计
万历回过神来说道:“没有自古民以食为先你没有说错并非是天灾可怕实在是粮食难得……如果一年丰收的余粮能吃两年百姓还怕它明年大旱不成……”
王皇后见万历依旧在思索着什么问道:“皇上为何突然问起这些?莫非是哪里又生灾情?”
“也没有朕只是偶然想起罢了”万历见尚膳监太监陈奉带了一队小太监抬着膳桌后面还有很多宫女手捧装着各式菜肴的金龙朱漆盒已经候在了殿门口他又说道:“皇后想必也没进过膳就与朕在这乾清宫中一起用膳吧。”
“不了皇上两位太后这时应该看完剧目了臣妾已经答应了过去陪她们用膳呢。”说完王皇后示意了殿外陈奉等人进来然后向皇上告了退出了殿去。
万历并不加挽留实际上当皇帝六年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用膳皇后、太后等人都各有自己专用的膳食想要跟她们一起用膳只怕要费好一番周折。王皇后刚进宫一心致力于搞好婆媳关系所以经常去慈宁宫甚至一起用膳对此万历已经见怪不怪。
陈奉进了殿来熟练地招呼了太监宫女摆满了满满一桌菜肴一个小太监上来尝过膳陈奉又下令撤了银牌然后退到一旁。
长长的膳桌当中是一个大火锅这是李太后特意嘱咐的当归羊肉火锅说是皇帝大婚不能不补具体补的什么不言自明。在羊肉火锅周围总共十八道菜分别有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肚柿、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樱桃肉山药。(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驴肉炖白菜、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烧茨菇、肉片焖玉兰片……
晚膳是主膳按规定应该是十八道大菜十八道小菜还另有一桌点心、米膳和粥品共有三桌。万历登基后经过裁减仅剩一桌但仍有十八道菜考虑到皇家排场是再也缩减不了了。
万历看着这一整桌五花八门的佳肴却无从下咽心中百感交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自己在这宫中锦衣玉食而供养这些锦衣玉食给自己的百姓却要在数年后遭遇连绵的天灾……天灾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粮食太难得粮食难得自然是因为产量太低那么应该怎么提高产量?
万历面对着满桌美食心里盘算了起来:在现代全国耕地是十八亿亩正好是明朝的两倍但这十八亿亩田却能养活十三亿人口与明朝的六千多万人口相比可以算出现代的粮食产量是明朝的十倍还多……万历第一时间想到了著名的杂交水稻他知道杂交水稻可以亩产八百斤而明朝的亩产在丰收年份北方大多是一石多南方水田也不过二石到三石也就是说不足两百斤。万历兴奋地想着这要是能种上杂交水稻明朝只有六千万人口一年产的粮食可以吃四年了……
然而一个最大的问题出现了万历不是农学院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万历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必须另辟蹊径但任凭他想破了头也想不出自己能有什么改良产量的方法正苦苦思索间只听旁边一人轻声道:
“皇上?”
听到声音万历一看原来是陈奉在一旁看皇上呆忍不住问。(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万历示意自己知道了陈奉连忙退到一边被他这么一提醒又闻到菜肴的香味万历也的确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举箸吃了起来只吃了四五个菜便有些饱了这十八道菜如何能全部吃完万历又用了一个汤后下令撤膳。
看着陈奉等人张罗着撤膳的身影万历心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一桌膳食的作用只是让自己一个人吃饱而实际上它至少可以让十个人饱餐一顿因为跟粳米不同这些膳食以肉为主比较容易吃饱……
对了既然产量没有法子上去可以从作物种类着手啊只要能吃饱的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粮食。水稻不行那就小麦?玉米?土豆?红薯?对了!就是土豆和红薯了这两种东西生长于地下山坡丘陵都可以种植不与水稻、小麦等争地而且耐暑抗旱容易成活特别是红薯历来有“一季红薯半年粮”的说法如果能全国推广不知道能在灾年救活多少人。现在明朝还没有传入这些东西但印象中这二种作物都是恰好在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的……想到这里万历心中突然有种很怪异的感觉难道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是命运大神刻意安排来救大明的不成……
万历唤过来一个太监说道:“传锦衣卫佥事林志章来见朕。”
虽然不知道土豆、玉米、红薯等具体是怎么传入明朝的又或者早已传入明朝但万历相信只要下令锦衣卫全力调查不久自己就会得到结果。
……
第二天早朝皇极殿上。
文武大臣们一片喜气洋洋前线大捷的消息已经众所周知很多大臣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如果宁王像当年燕王朱棣那样攻入北京他们这些大臣恐怕是凶多吉少难免自己不会成为第二个方孝孺。
“殷爱卿”万历坐上龙椅说道“前线战况如何可一一呈报上来。”其实战况万历早已知道叫殷正茂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复述一遍实是另有深意让那些反对加银在整饬军备上的大臣们知道花那些钱是有必要的。
殷正茂出列奏道:“皇上大军出榆林南下庆阳共九万多人。环县、华池等城斩共五百余人收降七千三百余人。庆阳城一战斩一千九百余人收降九千一百余人。驿马关一战斩叛贼四千九百余人收降一万四千一百余人。如今大军兵分二路一路由叶梦熊率领主攻宁夏一路由麻贵率领继续南下收复平凉、西安。”
“殷爱卿这斩一千余人和四千余人可否算的上是大功?”万历又进一步问道。万历这么问明显是想和殷正茂一唱一和以弘扬武功殷正茂会意说道:
“回皇上永乐以来最高只有辽东总兵刘江指挥的望海大捷那次斩一千六百余人如今庆阳前线两战都斩过千人驿马关一战更是斩四千余人自然算是大捷。”
“既如此朕应当好好封赏才是……”
“皇上”申时行突然打断了万历的话说道:“望海大捷打的是倭寇去年李成梁将军在辽东斩数百也斩的是蒙古兵微臣认为这次只是镇压叛贼实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万历听到这点心头咯噔了一下:不错与蒙古倭寇相比庆阳之战说到底还是打的自己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吹嘘的……
申时行又说道:“而且如今宁夏未平叛贼未除此时封赏还为时过早待最后扫尽逆贼大军凯旋之时再行封赏不迟。”
万历深以为然说道:“申爱卿所言极是是朕过于欣喜只想着要行赏犒劳将士不曾想到这一点。就依申爱卿的吧封赏一事以后再议。”
“皇上英明。”
“皇上”户部尚书王国光出列手捧一张奏折说道:“去年的全国赋税已经全部入库请皇上过目。”
“呈上来吧。”
一个太监走下丹陛接了奏折回呈给皇上万历翻开仔细一看现总量是四百七十多万两不由得大惊问道:“前年还有长江水患赋税是四百八十万两去年一年风调雨顺怎么反而少了?”
………………………………
第五十三章 :赋税之辩
自隆庆六年以来全国施行丈量土地清查出田亩总数为七亿九千二百多万亩比嘉靖末年多出了十之七八已经快赶上洪武年间的田亩数目了。虽然万历知道这近二百年下来全国实际田亩数只可能比洪武时期多不可能反而变少但是土地兼并已经积重难返了能查出这么多花分诡寄的“暗田”也是得益于张居正的雷霆手段。
除了隆庆六年的黄河水患外万历登基这几年各地并没有生特别大的天灾加上“一条鞭法”的实施官员们措手不及还没有钻太多的空子。天灾少了官府贪的银两少了百姓的负担就大大减轻自力更生也就没有问题所以土地兼并被暂时抑制住了。
田亩一多赋税自然就多了起来万历二年比之隆庆六年多了三十多万两万历五年又比万历二年再增二十多万两田赋的总数达到三百一十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