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败家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再会有恶性竞争,也不会再有一再被压价的现象存在。

    这书契就相当于是合同,签了合同,力夫就是沈氏商号专属调配的力夫了,也可以享受每天不断,不管有活没活都能拿到手的一百文钱。

    沈逸也不怕亏,一来这点小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二来按照他的设想,批发市场一旦成型,以后对于力夫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眼前这近百号人,到时候也许还不够用的。

    力夫们大多没读过书,目不识丁,有的人拿着书契去问茶馆的掌柜,在确认了写明了规矩之后,很快有一个平时抢的活最少的力夫团队,愿意签下合同,加入沈氏商号。

    沈逸也在茶馆将银票换成了铜钱,这些力夫只要签字画押,马上拿一百文到手,现签现给。

    望着其他人拿着手里的铜钱大声欢呼,其他人也忍不住了,即使是平时抢活最多的那个大团队,也忍不住了。

    虽然他们平常抢的多,但一旦有水患,那就是一单活都没有,沈逸不管什么情况都照发,这是一个稳定的收入,底层的百姓,求的就是一个安稳。

    最终渡口的近百名力夫,全部加入沈氏商号麾下,归沈逸统一调配,但沈逸派给他们的第一件活,却不是搬货,而是——拆迁。

    洪安和他的四个师弟速度不快,沈逸求的是效率,效率不够,人手来凑。

    渡口商船不多,近百名力夫,只被沈逸留下四十名,接活搬货,其它数十人,全被带去拆铺子去了。

    拆铺子说白了就是搞破坏,不用什么技术,有力气就行,正适合这些力夫,而加入商号的第一天,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白拿工钱,这些力夫也很卖力,干的热火朝天,旧铺子一间一间倒下,沈逸满意地点了点头,按这个速度,大概到今天晚上,渡口的旧铺子就能拆除干净了。

    这时候,渡口处来了一艘特殊的船,一艘来自朝廷的官船。

 第200章 没钱了

    沈逸这会并不在渡口,而是回客栈画图去了,他要规划一番将来的批发市场,力求将来能做到有序不乱。

    一名之前守在渡口的侍卫匆匆回来,叩了叩赵明的房门。

    “何事?”赵明走出了房间,淡淡问道。

    那侍卫道:“朝廷的人来了,官船刚刚靠岸,杜大人正往客栈而来。”

    “杜大人?”赵明疑问了一声,随后吩咐道:“去叫沈逸出来。”

    “是。”侍卫拱手去了,于是图还没画多少的沈逸,只能放下手头的工作。

    “怎么了?”沈逸走到赵明面前问道。

    赵明淡淡道:“朝廷的人来了。”

    来就来呗,你一个皇亲国戚,还能出门去迎啊?

    赵明自然不用出门去迎,还不待沈逸说话,数道人影就从客栈外走了进来。

    “殿下!”当先的是一名蓄着长须的中年人,几步走到赵明面前,拱手见礼。

    “杜大人,”赵明见到人,这才想起方才侍卫说的杜大人指的是谁,惊讶道:“朝廷让你来任沧州县令?”

    “非也非也,”中年人笑道:“沧州县令,将从其它地方调任,下官来此是传新税政和安排替换税关人员。”

    说罢中年人又看向赵明身边的沈逸,笑道:“这位就是沈逸沈大人?”

    赵明点了点头,又给沈逸介绍道:“这位是户部郎中,杜德杜大人。”

    沈逸点了点头,拱手道:“沈逸见过杜大人。”

    “呵呵,英雄出少年,英雄出少年啊,”杜德呵呵一笑,又转向赵明道:“殿下,关于税政的提议,陛下圣裁独断,特许沧州税关,由十五税一,放宽到十八税一。”

    沈逸闻言想了想,由十五税一,放宽到十八税一,也就是从6。6%的税率,降到了5。5%,不算很多,但也聊胜于无吧,起码能让沧州渡口更有吸引力一些。

    “不过。。。”杜德顿了顿,又道:“听说,沧州的商业重整,殿下提名由沈大人来办?”

    赵明点头道:“不错,现在是由沈逸在负责。”

    杜德点了点头,朝着沈逸道:“临行之前,陛下曾嘱咐我,若是一年之内,沧州的税关收税能达到四万贯,这十八税一的新税政便可维持,若是不能,还是会调整回十五税一。”

    沈逸微微一愕,心想好狠的皇帝!

    之前看了税关的账册,一天的税收不过五十贯钱,一年下来也就一万多贯,这一下就提到四万两,直接翻了个倍,真牛啊!

    可是沈逸现在大把的银子投进去了,断然没有放弃不管之理,再者这税收优惠也只是锦上添花之举,哪怕没有,沈逸也有信心将批发市场发展起来。

    沈逸点头道:“如此,沈某知晓了。”

    “不过,有件事想请杜大人帮忙。”

    赵明奇怪地看向沈逸,杜德则笑着问道:“沈大人请说。”

    沈逸试探道:“陛下有没有拨款?比如说给个一万两二万两支持一下?”

    赵明一脸错愕,紧接着便是咬牙切齿,今天刚从自己这拿了钱去,又问朝廷要钱?

    杜德尴尬道:“这个。。。没有。”

    沈逸撇了撇嘴道:“那你们聊着,我还有事。”

    看着沈逸离开,杜德干笑道:“呵呵,沈大人的行事风格,别具一格啊,难怪能使那般手段逼供。”

    赵明不知怎的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转移话题道:“既然杜大人来了,税关的人想必可以替换了?”

    杜德点头道:“正是,下官已安排新人接管,江季等人,已被羁押。”

    赵明点头道:“如此便好。”

    杜德又问道:“来的时候,下官看见渡口旁已是一片废墟,是何情况?”

    赵明想起沈逸房里那一堆地契,无奈道:“那边的铺子,全让沈逸买下了。”

    “这么大的手笔?”杜德惊讶道:“沈大人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赵明尴尬道:“这,我也不清楚。。。”

    “啊?”杜德吃了一惊,不清楚,那他怎么跟陛下说?

    一天时间,渡口旁的铺子被拆的一干二净,荒地那边的填平和夯实的进度依旧在进行着,沈逸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没钱了。

    “他娘的,老子长的这么帅,居然两手空空,真没天理!”

    沈逸看着画好的图纸,骂了一句。

    虽然两者间没有必然的关联,但没钱的困境是真的,沈大少爷来到大周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经历手上没钱的窘境。

    还得等周二虎回来,算算现在周二虎应该已经到东阳城了,不知道调配工作做的怎么样,有没有返程。

 第201章 织网(求银票!)

    渡口的批发市场,施工进度整整停滞了两天,终于在第三天,周二虎回来了,乘着沈逸的船回来了。

    货船靠岸,周二虎找到沈逸道:“少爷,那艘大黄船我买下了,现在归沈家所有了。”

    沈逸登上船看了看,船身有些年代感了,长约八丈,宽大概在一丈五尺左右,在广陵江来来去去的商船之间,算不上大,但也不是最小的。

    沈逸站在船上蹬了蹬甲板,随口问道:“还不错,花了多少银子?”

    “四千两。”周二虎一边说着,一边从肩膀上卸下两个包袱道:“这个是沈老爷和夫人让我带给您的,另一个是银钱。”

    随后周二虎又拿出一封信给沈逸道:“这是玉钗姑娘让我带给少爷的。”

    二老让周二虎给沈逸带的多是一些防寒的衣物,沈逸打开看了看又将其收好,听见周二虎的话,挑眉道:“哦?给我看看。”

    信封拆开,里面装的却是一张绢帕,一抽出来,便有一股淡淡的茉莉香味扑鼻而来,再看绢帕上,绣着一对连理枝,栩栩如生。

    绢帕里,才包着一张折起的小纸张,展开一看,三个娟秀的毛笔字引入眼帘——盼君归。

    “还挺有情调。”沈逸将绢帕放在鼻尖闻了闻,熟悉的香味让他仿佛感觉到拥着玉钗一般,笑了笑,将之放进怀中收好。

    周二虎又带着沈逸到了货舱,解释道:“香水产量还是不够,东阳城那边越卖越好,供不应求,如今名声已经传到其它城池,有不少人特地赶到东阳城买香水,走的时候我将所有的现货带来,也只有三十多瓶,美人醉有二十瓶,最多的是便是瓷器,足有百余件,除了张闰的民窑外,我还从他处收了一些。”

    “做的不错。”沈逸点了点头,跟着他办事本就该机灵些,有事才做事,那是不行的。

    有了自己的船,宣传随时可以开始,但是在那之前,要将基础的设施都给捣鼓出来才行。

    有了钱,沈逸又开始忙碌起来,先是在清理干净的渡口旁请人按照他的图纸布置,建造全新的展窗式铺子,又在填平的荒地上,建造货仓。

    近半个月后,沈逸的茶楼,以及批发市场的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基础的供应是可以了。

    茶楼既作为消息交流处,也作为沈逸临时的管事处,共分两层,一层留给客人,二层,则是沈逸私人的办公场所。

    到了此时,沈逸的批发市场的构想,完成了初步的建设任务,下面就是招商引店进来的大问题了。

    沈逸没有操之过急,但一直以来都在做铺垫,之前让周二虎记录下来的,那些生意好的食铺,此时派上了用场。

    沈逸找到他们,邀请他们返场——在他建设的大食肆之中。

    所谓的大食肆,就类似于前世的食堂,沈逸将铺子建的很大,又分成各个窗口,邀请这些以前在渡口卖的开的商家进驻。

    虽然做生意的地方变小了,从单独的铺子,改成和别家挨着的窗口,但是地方沈逸是免费提供给他们的,而且如果每个月的利润不到定额的话,沈逸还能补贴连续三个月,三个月之后若是没有还没有起色,可以选择不干,不用赔偿一分钱。

    这等好事不做白不做,因此当初卖掉铺子搬走的食铺,又有许多人重新回到了渡口。

    另外一点,沈逸的茶楼,就设在食肆旁边,只要是在沧州停靠的商人,他都事先安排了专门引路的人,把这些商人都带到茶楼里,又或者是在食肆用了餐之后,自己也会来喝杯茶。

    这些商人们在奔波一路之后,可以喝到便宜的热茶,消消食,聊聊天,谈谈生意,交流交流信息,同时这些信息,都会被茶馆的伙计——“包打听”张山给记下,再统一上报给沈逸,在交流之中,沈逸便能掌握到各地的商户供需信息。

    周二虎则按照沈逸的吩咐,也在做着一件事情,凡是靠岸吃饭或是歇息的客商,他都会主动上前搭讪,从商人的手上,把不同品类的商品,各买几样。

    样品渐渐增多之后,周二虎就在茶楼的外面搭了个硕大的棚子,把这些样品,加上香水、美人醉还有瓷器全都陈列进去,任由过的客商进来观察询价。

    当周二虎问沈逸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沈逸轻声笑道:“一壶茶才卖五文钱,这是近乎赔本的生意,食堂那边,也就是收支平衡,如果只赚几个茶钱和饭钱,我这不是白忙活了一场么?咱们要做就做凤兴郡最大的牙行,甚至可以直接买断一些畅销的货物,自己送货上门。”

    见周二虎还没太明白,沈逸敲了敲桌面,笑着说:“二虎,你见过蜘蛛怎么捕食的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