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辽宁1950-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为什么要帮我?我以为你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谈条件的。”摩萨台看完刘晓林提供给他的证据之后,皱着眉头问道。

    “摩萨台先生,我们会争取一切可能的朋友,您想必也不希望看到伊朗人民继续生活在巴列维王朝这种反动的买办政权手下。”刘晓林说道。

    这样的回答在摩萨台的意料之内,冷战两极不可能不争取伊朗这个重要的石油产地,更何况伊朗能够把控霍尔木兹海峡这个中东石油出口的咽喉要道。北约和中苏之间的攻守易势自然会让中苏两国试图把伊朗拉到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过摩萨台本人却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者。

    “说起来,我所代表的政治诉求在你们的定义中一样是反动政权。”摩萨台打算试探一下对方,他得衡量一下倒向中苏阵营会不会得不偿失。

    “我们主张具体环境具体分析,您所代表的势力在这个国家足够先进。我们不会要求你们改变自己国家的社会制度来迎和我们的政治观念,我们只希望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即使是较低限度的合作。”刘晓林严肃地说道,这套说辞其实是我党内部商议过后决定出来的,对之后的大多数落后国家的相对进步政权都是有效的。

    “我得提醒你们,我一点也不希望我们的国家成为你们对抗美国人的工具,我们是很弱小,但我们希望能够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做出什么选择才能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个问题您应该是清楚的,我们不会干涉伊朗人民的选择,更不会要求在你们的国土上驻扎军队或者享有什么特殊权利。我们只要看到美帝国主义不会利用伊朗作为扰乱中东局势的基地,经过这么多次的刺杀,您应该明白美国人不会允许伊朗人民作出自己的选择。”

    通过这些谈话,摩萨台依旧有些犹豫,他接受中国秘密使者的拜访,就是为了了解一下中国方面的态度,然而对方说明白之后他还是有些犹豫。对方的条件确实有些诱人,但是摩萨台内心一直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中苏两国表现出不想从伊朗身上获取任何额外利益的态度让他深感怀疑。

    另一方面,摩萨台也觉得刘晓林说的话没有错,美国人筹划的这个第四次刺杀行动已经极度凶险,很难想象只要自己赢得选举美国人就愿意善罢甘休。而如果自己反而倒向美国人的话,似乎中国人的那支无敌舰队此时就停在伊朗南部的阿曼湾上,国家安全也是他不得不考虑的。

    “你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摩萨台低沉地说道,“我会认真地考虑这件事情,但就现在而言,我必须想办法躲过美国人的下一次刺杀。另外,我想我们已经谈了很长的时间了,我平常不会花太多时间和自己的私人医生说话。”

    “好的,最后我还是要提醒您,您的安全事关伊朗人民未来数十年的命运,这绝对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刘晓林站起身来,和摩萨台握了一下手。

    “我会注意的,如果顺利的话,我想下一次我们可以换个地方更详细地讨论今天的话题。”

第237章 微末代价

    一枚纺锤状带尾翼的物体从深蓝色的天空中飞快地落下,站在地面上的一群人正在用大大小小的测量设备注视着那个难以用肉眼分辨的东西。从半空中可以看到,这片沙漠平地上有一个被人为划出来的白色大圈,纺锤状物体正是向着那个大圈落下。

    弹道导弹以数倍于音速的速度精确地落入预设靶点的圆圈里面,巨大的爆炸将数吨重的土壤掀飞到半空中,爆炸的声响过了几秒种后才传到远处的观察所里面。

    这里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实验基地,他们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弹道导弹的试射,不过这仅仅是一枚短程的弹道导弹,弹体在飞行的时候甚至没有突破大气层。正站在半埋入地面的混凝土观察所的顶部的是美国陆军某研究所的成员,今天这枚成功试射的导弹正是他们的杰作。

    在这群因为试验成功而非常兴奋人当中,有一个人却表情严肃,他直愣愣地看着远处爆炸产生的蘑菇云,手里也不像其他人一样在记录数据。

    “布劳恩先生,为什么不高兴?”一名参观了本次试射实验的陆军将领走到了这个人的身后,拍了一下对方的肩膀。

    冯·布劳恩转过头来,摇摇头说道:“我没有不高兴,克莱尔将军,这次实验本来也就应该成功。”

    亲临现场观察这次试射的这个人自然就是美国陆军弹道导弹研发部分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冯·布劳恩,这个在短短几年之前还为纳粹德国服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投入实战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工程师与科学家,现在正为自己的新老板做一模一样的工作。这之间的一小点区别就是,几年前布劳恩是出于某种爱国主义的理念才为第三帝国鞠躬尽瘁,而现在为新老板美国人服务,则是为了美国政府之前给与他的承诺。

    “我知道你在烦恼些什么事情,布劳恩先生,请您相信,美国政府一定会实现之前的承诺的。我们一定会在外层空间探索上领先的,但就现在而言,自由世界首先需要保护自己,你和你的同事们的工作,将会决定这个世界的未来。”

    “当然,放心吧,我分的清主次。”布劳恩苦笑着说道。

    这两个人所提及的事情自然就是美国的航天事业,布劳恩在二战开始之前就渴望能够用自己设计的火箭探索太空这个人类未曾涉足过的领域。虽然在战争期间参与了各种武器的研发项目,但是布劳恩对自己最初的愿望并没有丝毫的动摇。美国政府在战争末期对他表现出了很大的诚意,这是布劳恩选择美国而不是苏联的主要原因之一,他相信自己只有在美国这样的自由国度才能继续自己的航天梦想。

    但现实给了冯·布劳恩一个狠狠的打击,美国人在将他和其他参与纳粹德国弹道导弹项目的科学家带到美国之后,只关心他们在军事上的研究成果,并要求他们和美国本土的科学家合作研发更新型的弹道导弹。无论是杜鲁门政府还是之后的艾森豪威尔政府,都对他一直以来的参与航天开发的诉求不闻不问,反倒是导弹项目的经费源源不断。

    受限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布劳恩只能重操旧业,一开始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拿出让美国陆军的将领们满意的成果,美国政府或许还会允许他开展航天项目。在他的长时间努力下,美国政府确实有所松口,表示很快就会开展航天项目,但朝鲜战争使得这一切都改变了。

    作为高级军事项目的负责人,布劳恩自然能够得到一些战场上的消息,原本在他记忆力没有任何印象的弱小国家中国,突然拿出了恐怖的导弹和火箭武器,另外还有一些传闻,说此时此刻的地球轨道已经铺满了中国的人造卫星。而中国对日本的核打击也是用了某种先进的弹道导弹,这些新式武器根本不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理解范畴之内,布劳恩亲自主导开发的V2导弹,不仅射程极短而且精度随缘,而中国人拿出手的东西能够在几千公里外精确地命中一条军舰。

    在这种种事情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多次追加了对他的导弹研发项目的经费,这让布劳恩意识到,自己或许离太空梦想更远一步了。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想,美国政府现府在最想要的东西是射程在七千公里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按照艾森豪威尔亲口所言,就是“能从加拿大发射并准确击中北京”的那种,设计这类洲际弹道导弹的工作自然也能成为设计运载火箭的基础。

    于是布劳恩便接受了目前的现实,继续勤勤恳恳地为美国陆军设计各类型的弹道导弹。他知道自己作为前纳粹德国的科学家,在这种地方是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的,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们每天都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如果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问题的话,估计第一时间就会被除掉。

    “这次我们成功进行了五百公里的导弹试射,而且能够携带整整半吨重的烈性炸药战斗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三个月后我们就开始挑战一千公里射程,这就能满足陆军的短程弹道导弹的要求了。”

    “时间还是太紧迫,这次的实验数据完全能够看出弹体在飞行过程中不够稳定,横向的摇摆幅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另外陀螺仪的加工也有问题,这次的准确命中可能只是一个巧合,我们需要更多时间进行改进。”

    收集完实验数据之后,布劳恩和他项目组里面的其他同事们开始讨论本次实验的结果,虽然导弹准确地命中了靶点,不过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而布劳恩则不是很关心这件事,美国陆军对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除了洲际导弹之外他们最迫切的要求就是短程弹道导弹。虽然没有经过证实,但布劳恩听说这是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之后的成果,否则美国根本就用不上短程弹道导弹这种东西。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布劳恩打算先把这些不重要的问题忽略过去,尽快完成美国陆军的要求,然后才能集中精力搞自己最关心的洲际弹道导弹。

    “精度的问题不是那么的重要,我们不需要准确地命中一幢房子或者其他什么小目标,陆军的要求只有射程和威力。”布劳恩对同事们强调了上级的要求,这让众人都有些为难。

    “但如果我们忽略这些问题,导弹发射的成功率也就难以保证了,这可是十分昂贵的武器。”一名工程师担忧地说道。

    “这就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了,陆军的将军们应该能明白自己的需求,我们只要照做就好了。”布劳恩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而与此同时,布劳恩的新老板,也就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在自己的办公室中阅读他们最新的报告,国务卿杜勒斯也在这里。连续几次导弹试射的成功总算让艾森豪威尔得到了几个好消息来平复心情,只要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能够成功,他们就很有可能逆转现在的困局。

    不过布劳恩在这份报告中的承诺是,只要美国政府的经费不断的话,最多再有五年时间他们就能拿出堪用的洲际导弹,这其实是艾森豪威尔难以接受的时间。按照现在的趋势,美国的强权还能不能维持五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至少,布劳恩先生能够及时拿出我们急需的短程导弹。”杜勒斯看到总统的脸色阴晴不定,决定先说点好话。

    “确实,这样子以色列人就能少说两句了,有了这些新武器,阿拉伯国家应该也能掂量一下自己的处境。”艾森豪威尔叹了口气说道。

    美国政府准备执行的“挟犹太人以令阿拉伯”的策略需要以色列能够给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足够的压力,这样美国才能充当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他们认为现在中苏两国对中东的干涉能力还不够强,以色列的军事压迫能让美国在威逼利诱中东国家时更有筹码。

    短程弹道导弹自然就是这种军事压迫中非常有用的一环,如果以色列能随时打击麦加和麦地那等伊斯兰世界的圣城,阿拉伯人的态度多多少少会软化一些。

    而在以色列人那边,由于中苏两国表现出来的对以色列的不友善态度,以色列政府非常地恐慌。他们通过美国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