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山的煤山上面,几十号西山村民挥舞着矿锄将黑色的煤炭不断的开采出来,有专门挑煤炭的搬运工,几乎是连口气都不舍得歇一下,这边将空的箩筐挑上来,那边又立刻挑着装满煤炭的箩筐下山。
至于挖煤的矿工,一个个的身边都对着满满的一堆煤炭,一看到有人挑着空的箩筐上来,也是立刻赶紧给对方将箩筐装满煤炭。
刘晋这边为了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的制度是后世最简单、最有效的制度,那就计件制度。
这挖煤的不仅仅要挖煤,还要给人装满煤炭,每装满多少箩筐煤炭就有几文钱,只要够给力,一天下来,轻轻松松的赚上好几十文不成问题。
至于挑煤炭的,所有的箩筐都是标准重量的,挑一担煤炭能够赚上几文钱,一天下来虽然累,但是同样赚钱,跑的勤快一些,赚上百文都不成问题。
煤炭挑到了西山村这里,首先进入的就是碾压粉碎作业区,有村民赶着骡马将这些煤炭给粉碎,粉碎之后这煤炭就进入了洗煤区,进行洗煤。
从煤炭开采、运输、粉碎、洗煤、混合、搅拌、压制成型、晾晒等等诸多的步骤,刘晋全部采用了流水的工作方式,采用简单有效的计件工作制度。
蜂窝煤炉这边的制造也同样如此,一个个陶窑修建起来,开采泥土进行混合踩熟,然后塑形,晾晒、烧制、蒙皮等等,分成了很多的步骤,同样也是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整个西山村都变的无比忙碌,上千号的劳动力,一个个都忙的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有些年轻的汉子甚至于在大冬天光起了膀子,干活非常的卖力。
这样赚钱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以前冬天的时候,大家都会闲着没事做,这里可不像刘晋老家的下河屯,即便是冬天也都还能够煮盐,这西山村这里的冬天,几乎所有人都是窝在家里面没有事做。
这一家老少,天天要吃要喝的,只有出没有进,以往的冬天,家里面当家都是脾气最不好的时候,负责做饭的婆娘也都是最精打细算的时候。
但是这个冬天就不一样了。
自从西山村纳入了西山煤业之后,原本大家以为以后的日子可能会很惨,却是没有想到,这西山煤业当家的刘公子为人非常的不错,给大家活干,关键是给的钱很足,竟然还包一顿午饭。
这样的好事往哪里找去,村里人一个个挤破了脑袋想要进西山煤业做事,这起初的时候,西山煤业雇佣的人还不算多,但是自从蜂窝煤大卖之后,整个村里的人都被雇佣起来,非常的忙碌。
“这个洗煤一定要洗干净,要反复多洗两次,一定要监督好,煤炭里面的硫如果没有洗掉的话,可是要出事的。”
刘晋带着赵二虎,非常悠闲的在西山煤业的各个作坊区域巡视,遇到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也是对这个负责人进行再三的叮嘱。
“这从山上运煤下来还是太慢了,光靠人来挑,一次也顶多挑个几十斤而已,看来还是要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见个缆绳,加快煤炭的运输。”
“还有这运输蜂窝煤到城里面也是太慢了,以后要设计个四轮货运马车来,不过这个轴承却是不好做,这四轮马车要是能够做出来,一次拉个几千斤货物完全不成问题。”
“这个铁太贵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忽悠弘治皇帝让西山煤业这边自己炼铁,这样的话还可以将成本大大的缩减下来,只是这盐铁专营,不好弄啊。”
一边巡视,刘晋也是一边在思索着如何提高效率,扩大产能的事情,其中最让刘晋烦恼的就是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实在是太弱了。
基本上都是靠肩挑手提,好一点的有独轮车来推,或者是牛车、马车来运输,但是牛马都是金贵的东西,价格昂贵,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
第69章 妥妥的暴利
北京城皇宫弘治皇帝办公的乾清宫内,这天,弘治皇帝和往常一样见三位阁老留下,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近来鞑靼和瓦剌南下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让弘治皇帝非常的忧心,一连好几天都睡不好、吃不好。
“这鞑靼和瓦剌始终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如果不能将他们给除去,我大明则永无宁日,今天抢你一番,明天咬你一口,一旦有机会的话,甚至还会伺机再图谋进占我中原的大好江山。”
弘治皇帝很是忧心,明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非常的被动,游牧民族有马匹,机动性非常强大。
进可攻、退可躲避锋芒,也可以犹如附骨之疽一般死死的黏住对手,像狼群捕猎一般,慢慢的消磨猎物的精力,直到最后将猎物给生吞活剥。
农耕文明面对游民文明,天然上就具有太大的劣势,只能够选择修建高墙大楼来被动的进行防御,纵然是有朝代一时强大能够压服北方的游民民族,但是等到中原王朝一衰弱,他们很快又会再次入侵。
“陛下不必过于忧心,我大明带甲百万、天子守国门,北方的鞑靼和瓦剌休想再次染指中土。”
刘健看了看弘治皇帝,近来边关的事情让弘治皇帝憔悴了很多,所以他也是少不了出声安慰。
“是啊,陛下。”
“我大明威服四海,兵强马壮,陛下贤明堪比唐宗宋祖,朝廷之上皆贤者,君臣一心,天下万民又思忠君报国,区区北方胡虏不足为虑。”
谢迁也是跟着开口,这既拍了弘治皇帝的马屁,又八面玲珑的将所有人都夸了一遍。
“唉,希望如此吧~”
弘治皇帝不可否置的说道,要是以往听到了这样的话,多般还是很宽慰,真觉得这天下河清海晏,自己雄才大略中兴大明。
但是现在,他的脑海中始终还在思考着刘晋所说的那个事情,所讲的那个故事,再结合自己在坊市之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
他知道,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这大明看似歌舞升平的表面之下潜伏着无数的危机,外部北方鞑靼和瓦剌的事情都还不是最忧心的,这内部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就在几人聊天之际,有小太监进来给房间内的煤炉换上蜂窝煤,这弘治皇帝一向勤俭,自从发现这蜂窝煤好用又省钱之后,它就开始用蜂窝煤,不再使用木炭了,并且下令整个皇宫内都用蜂窝煤,不再使用木炭,可谓是非常节约了。
看到这蜂窝煤和煤炉,弘治皇帝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去过问这蜂窝煤的事情了,于是对着萧敬问道:“这蜂窝煤卖的怎么样?”
“回陛下的话,这蜂窝煤销售非常的火爆,每天都有很多人抢着购买蜂窝煤,现在京城里面的薪柴和木炭的价格都开始大幅度的降低了。”
萧敬自然是每天都有关注这事,弘治皇帝一问,他也是能够马上就回答出来。
“现在大家无论是做饭还是烧水、取暖什么的都喜欢用蜂窝煤,便宜又非常的方便,这京城最近都没有听说有人冻死了,老百姓的日子也更好过了,这一切都是托陛下的洪福。”
“总算是听到一个好消息了,这功劳算不到朕头上,主要还是这个刘晋。”
听到萧敬的回答,弘治皇帝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接着想了想说道:“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有些天没有出宫走动、走动了。”
“谨遵陛下旨意~”
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一看弘治皇帝心情转好,一个个自然也是很高兴,赶紧答应下来。
和上次一样,弘治皇帝一行人简装来到了西山煤业位于廊东崇南坊的煤炭店,弘治皇帝看着街道上面排起的长龙,再看看煤炭店这里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
对于他来说,这西山煤业根本就没有想着赚钱的事情,他希望的是给老百姓提供廉价的取暖、用火的东西。
现在销售火爆,薪柴、木炭的价格降下来,他的目的达到了,他也是有一种成就感,脸上的笑容不知觉的就流出来。
“朱先生,里面请、里面请~”
来到煤炭店内,正在忙碌的钱有财一看弘治皇帝一行人,自然是不敢怠慢,赶紧将弘治皇帝一行人迎到后面的会客厅当中。
“生意还不错嘛~”
弘治皇帝看了看钱有财,笑着说道。
“托先生的洪福,这生意还可以,取账本过来给朱先生过目。”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钱有财还以为弘治皇帝是过来看账的,所以也是赶紧让人将账本拿了过来,这西山煤业当中,主要负责人是刘晋和钱有财,弘治皇帝作为最大的股东,萧敬这边也是派了几个太监来参与管事。
弘治皇帝本来只是过来看看,根本就没有想着查账,但这钱有财既然将账本拿过来了,他自然也是看一看,好歹也是自己的产业,关系到自己的内帑。
“这,有怎么赚钱吗?”
拿过账本,弘治皇帝随意的翻看起来,接着很快有些难以置信的对着钱有财问道。
“朱先生,这数是不会有问题的,您也是有人在里面的,更何况这数也是绝对不敢作假的,我只能说这生意确实是还可以。”
钱有财笑了笑点点头说道。
“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加起来竟然差不多赚了有5万两白银,这……”
弘治皇帝都有些傻眼了,这半个月赚5万,一个月差不多就是10万了,而且弘治皇帝还知道,现在仅仅只是刚刚开始,很多人都还没用上蜂窝煤,因为煤炉不够,这要是全面铺开的话,这赚的还要更多。
“5万两白银,这一个月是10万两,这一年算下来岂不是可以赚百万两白银了?”
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个一听,顿时也是一个个都傻眼了,原先觉得这2文钱一个蜂窝煤能够赚什么钱,不亏本就算不错了,没想到这竟然妥妥的是暴利行业啊。
第70章 皇帝也穷啊
“这2文钱一个的蜂窝煤,它竟然能够年赚百万两银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弘治皇帝也是不敢相信这个数字,他原先都估摸着可能指不定还会亏本呢,2文钱一个蜂窝煤,要从山上开采回来,还要碾碎、和黄泥混合、压制成型,再加上运输等等,各个方面的开支都很大,能够维持运转就不错了。
没想到仅仅只是开始的半个月竟然赚了5万两白银,这可是五万两白银啊,可不是5万文铜钱,这个时代的白银购买力还是非常强大的,来自美洲的白银可还没有大规模的流入。
“朱先生,这蜂窝煤一个卖2文钱,看似不赚钱,这一个蜂窝煤,我们的利润其实也不高,但是要看数量,量一大,利润就非常可观了。”
“这蜂窝煤配上蜂窝煤煤炉,它既可以用来烧水、做饭,也可以用来取暖,还可以用来煮茶,可以说即便不是冬天,大家对它的需求依然非常的旺盛。”
“家家户户每天都要用到它,别的不说,单单是我们北京城,这有几十万户,上百万的人口,这一家一户,每天即便是烧2块蜂窝煤,也就是4文钱,这一天整个京城就要用掉几十万块蜂窝煤,近百万文钱的生意。”
“算下来这一天整个北京城要用掉的蜂窝煤它就花掉大几千两银子,我们半个月的时间赚5万两真心不算什么。”
“现在我们的产量还有限,煤炉还不够普及,等到大家都使用蜂窝煤,我们的产量也能够跟上的时候,这每个月能够赚到的钱还会更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