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7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赛伯温无奈的摊摊手:“坊间的话也能信?坊间还说咱们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辅佐陛下成就千古帝业的呢!”
  吴启晨点点头:“那到也是,所以你到底有没有?”
  赛伯温坚决否认:“没有!绝对没有!什么屠龙术!都是瞎传的!”
  吴启晨掠过这个话题问道:“有人提议让陛下弄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种东西,搞一个中兴名臣录,你觉得怎么样?”
  赛伯温吃着桌上的花生米:“不怎么样,这抬得越高摔的越狠,咱们自己什么水平自己知道,也就是跟着陛下,才能有今日的成就。
  要说有功那也是陛下的功劳,给活人立碑那不是好事,那折损阳寿的!”
  吴启晨没有想到赛伯温会这么反对,他还以为赛伯温会同意这事呢。
  赛伯温也问了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我听说北疆那边的政策可能因为这次叛乱有重大调整?这会不会影响咱们这些有封地的?”
  吴启晨认真思考了一下:“要说影响肯定也有,不过这次叛乱主要是暴露赏金猎人团的监督不严。
  陛下有意对赏金猎人团加强监督,也许下一步会禁止贵族和各王室还有军人投资赏金猎人团,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赏金猎人团也会取消吧。”
  赛伯温叹了一口气:“要说叛乱这事,历朝历代都时常发生,总有些人脑子不好,喜欢搞事情,翻开宋史,鲜有一年不生乱的。
  这次暴乱,明面上看是赏金猎人监督制度不严格的原因,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北方异族崛起的问题。
  大明想要开发北疆,但是汉人百姓不够用,只能依托北疆的异族,这异族一旦手里有了钱粮有了刀枪,肯定有人心中生出不该有的贪念。
  这个问题不止是北疆有,新大陆那边情况也应当提醒陛下注意。”


第1417章 馊主意
  吴启晨皱眉思考:“新大陆?那边有什么事情?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赛伯温叹了一口气:“大明往新大陆移民不到三百万,而新大陆当地土著确有超过两千之多。
  当初大明初到的时候,奉行的就是同种同源共同对抗欧罗巴人侵略的基调,所以对当地的土著可谓是非常的宽容。
  不仅承认当地土著的土地私有,甚至矿山都是以赎买为主,而且同化政策最宽容。
  这些土著昨天还在部落里数蚂蚁,今天就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大明的诗书礼仪了,昨天还在为冬天的食物储藏不足担心,今天就不愁吃喝了。
  昨天还是被欧罗巴人撵的如伤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今日就能加入保安团跟欧罗巴人分庭抗礼了。
  这好东西来的太容易,人往往都不珍惜。
  大明在新大陆无论是开发还是种植,方方面面都要依靠当地土著,那里的情况比起北疆更甚一些。
  最起码北疆受过汉文化的熏陶,知道南面又一个强大的大明,威慑了绝大部分人。
  但是新大陆那边,对于大明这些漂洋过海的人,他们认知并不那么准确。
  大明在新大陆有四个师的驻军,新大陆北的极地师,西海岸的一个师,东海岸的两个师,这个四个师的兵力防守的地域比大明关内地区还要大。
  那里的兵力真空,比起北疆还有严重。
  而且北疆生乱,毕竟在大明内陆,欧罗巴人就算想插手,那也是鞭长莫及,但是新大陆就不同了,且不说法兰西和西班牙的殖民地跟大明相连。
  整个北大西洋的海域都控制在欧罗巴手里,敌人的船队能顺着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到新大陆的绝大部分地方,人家随时都能跟土著接触,鼓动叛乱。
  这些都是大明需要重视的,别战争还没有开始大明自己的后院先失火了。”
  吴启晨没有绕弯直接开口问:“既然你发现这些问题,那你为啥不自己跟陛下上个奏章说说,你跟我说有什么用?内阁又不管这个。”
  赛伯温摇头:“说也没用,你以为陛下不知道么?陛下清楚着呢,只不过陛下要关心的地方多了,所以只能哪里紧急先顾及哪里。
  北疆、中亚、新大陆、北非、南非、西亚、莫卧儿、南洋这些地方哪里不潜藏着危机,哪里不是汉人占据少数而异族占据多数?
  大明占据多数的地方才叫关内,这个是核心!是一切问题的关键!
  缅甸和孟加拉湾区划给关内容易,但是想要把那里变成关内就难了。
  三千万异族是什么概念?就算是统计整个大明关内,把这三千万异族算上,汉人的比例就能直接下降十个百分点!
  你从哪里搞三千万以上的公民填平这个差距?”
  吴启晨对于这个问题也很纠结,上哪找人填平?他没有办法,陛下也没有办法,虽然陛下提出了一面吸引公民定居,一面转化新的公民,但是十年的时间,汉人的比例能增加到百分之三十都难。
  更不要提超过百分之五十了。
  而且陛下还不许驱赶当地的土著,这就让这个比例扭转难上加难了。
  赛伯温给吴启晨夹了一块牛肉:“就像一个简单的吃牛肉,为了牛的问题,那边可是叛乱了两次了,这要是关内地区谁敢?
  那边又连接着西南,西南本来就稳定没多久,这两相连接,西南地区的山林可是一下子扩大了将近一倍,这不就等于动乱之源也扩大了一倍?
  别忘了当初缅甸是怎么没有的?不就是因为包庇西南地区的土司才被陛下灭的么?
  所以看着这缅甸和孟加拉湾是一块蜜糖,可要是内阁吃不好,消化不良了,那以后再想新划关内那可就难了!
  那南大陆和南洋最后只能成为画饼,看着近在眼前,结果就是吃不到。”
  吴启晨听着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不看好内阁收缅甸和孟加拉湾,看着碗里的牛肉,吴启晨抬头问道:“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赛伯温微微笑着:“你这是请教问题的态度么?”
  吴启晨切了一声,然后站起来认认真真的行了一个礼:“还请先生教我!”
  赛伯温哈哈一笑:“孺子可教也!”
  吴启晨翻了个白眼:“快说,哪那么多废话!”
  赛伯温正了正身子:“我给你夹这块牛肉还不明白么?莫卧儿地区思想派别林立,思想冲突往往发展成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械斗。
  陛下当初又把儒家和道家放到那边,还有大明佛教也回传给莫卧儿,导致原本就混乱的思想冲突问题变得更加混乱。
  这孟加拉湾区有四个思想最强,一个就是伊派,一个就是佛,一个就是本土教,最后这个就是儒教。
  其中佛教和儒教受大明扶持,信众最少,但是发展最快,本土教因为大明的持续打压,虽然群众基础最好,但是形式最差。
  这地方就这么多,大家都想发展,你强他就弱,他想要反弹只能跟伊派进行争夺,这个才是思想冲突的根本原因。
  儒教和佛教有大明官府支持,跟这两家争,那只有吃亏的份,所以最后两派只能相互争,这才导致那边那么乱。
  想要稳定孟加拉湾区,就要拉弱克强,扶持一个打压一个,弱者只有依托大明的支持才能生存,只要当地有了偏向,那么弱者肯定很快就能投入大明的怀抱。
  而对其中一派的支持,肯定导致另一派的迁出,被支持者的迁入,总的人数不会变,但是心向大明的人就变多了。”
  吴启晨怎么听怎么不靠谱:“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陛下最讨厌的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更不要说扶持一个打压一个了。
  你这样只会让一个地区的某个思想迅速做大,那就算他心向大明,这些人还是会以信仰为重,搞不好最后弄巧成拙了。”
  赛伯温眉头一挑:“那里不还有佛还有儒么,怎么会让你一家做大?
  而且投靠大明,大明自然扶持听话的,你忘了当初陛下修改佛家道家教义的事情了?”


第1418章 预算案通过
  朱慈烺看完两人的聊天内容,从字里行间都能看出赛伯温心中浓浓的不甘心,想要复出再当首相的心是迫切的。
  吴启晨知道自己的任期可能是这一个五年就要结束,也可能是下一个五年结束,这并不意外。
  不过朝堂上因为一直没有确定下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执行人,所以这下一任首相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
  朱慈烺也在犹豫,很明显,下一届内阁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好大明的战争,太强势不行,没有能力也不行,最好还是那种即懂军事又能处理内阁事务的最好。
  新生代里面,能做到兼顾的并不多,也可能是大明的军事和内阁分离的政策让人没有发挥的空间。
  当吴启晨来吧赛伯温的话汇报一遍之后,朱慈烺直接点头:“那就按照这个办法办吧,至于利用那边的信仰,还是算了吧,这个事情稍微控制不好就会出乱子。
  短时间看着有点好处,但是后患无穷。”
  人口问题的制约对于大明来说除了利用时间几乎无解,不过这大部分地区都稳定了,就差欧罗巴那一块了,再乱还能乱到哪去?
  就算关外地区都乱了,那也未必是坏事。
  首先关外一直动乱才能显得关内地区的安宁的可贵。
  再有就是一个居安思危的意识,如果大明一统全球之后,全大明都会觉得既然没有战事了,那么是不是可以大规模裁军了?
  所谓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真的是军人懒惰了么?并不是,那是国家不给钱了,不拨款了,军人被裁撤回家种地了,所以刀枪才会入库。
  如何一直保佑一支强大的职业化的军队,是战争之后一个重要问题,想要保留就要证明他们还有用,否则还谈什么保留?
  北疆动乱会不会影响封地?这赛伯温也真会联想,朱慈烺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明真的跑到封地的封爵也就郑芝龙自己。
  不过听说最近在封地也待腻了,想要回关内住一段时间,福建老家就不用想了,京城的宅子正在翻新,估计奏章要不多久就会送来。
  这些人在京城待着对封地进行遥控管辖,那里又没有啥人口,又离关内那么远,就是让你闹你能闹出什么花来?
  吴启晨得了命令不就,军部要增加军费比例的事情就被捅了出去,不说世人皆知吧,内阁中高层官员还是都知道的。
  对于军部的狮子大开口,内阁不满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大明各项事业正在高速发展的时候,你确要拿着宝贵的税收去生产武器?
  你修条路,大家能走,你挖一段河土地能灌溉,你造个大炮战舰百姓能得到啥实惠?
  大明今天还不够强么?军部每年花费的军费还不够多么!
  这里面既有公心也有私心,朱慈烺也不能因为人家反对增加军费就抓起来吧?这么搞也不用征求意见了。
  然后吴启晨代表着内阁跟军部进行疯狂的口水战,每天朱慈烺能收到相关的奏章都有三五车之多。
  这些奏章朱慈烺懒得批,也批阅不过来。
  看到这一车车拉来的奏章朱慈烺不禁感慨,怪不得以前只要一党争,皇上就把这些雪片一样的奏章留中不发。
  这玩意真的没法发,因为没有处理意见怎么发?想要写处理意见你最起码要看吧?这根本看不过来好吧!
  不是朱慈烺懒,实在是这些人太能说了!
  朱慈烺这边一留中不发,双方就知道,自己在这次争斗中都没有占据到优势,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