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还是骑兵,前几天参谋部接到周遇吉的文书,他们想进行新编制试验,编练五千骑兵,参谋部还在考虑可行性还没有上报。”
  朱慈烺看着地图摇摇头:“大明现在控制了这么大的草原,三个师已经捉襟见肘,要是再调走一个,草原民族闹事怎么办?
  况且咱们的骑兵组建的都是北方骑兵,不仅人不能适应热带气候,估计马也不能适应,到时候水土不服哪有什么战力!
  草原民族?对啊!草原民族,这不是巧了么!额哲部现在还赖在科尔沁草原呢?第三师是不是也在科尔沁呢?”
  李通嗯了一声:“是的,第三师为了就近获得草料补给已经移驻科尔沁,一个是支援北海城方便,另一个也是监事额哲部的需要。”
  朱慈烺哈哈一笑:“此乃一举两得!不三得四得也,立刻给额哲部发函,要求他组织一万骑兵精锐,并且从南部蒙古人中挑选退伍骑兵和蒙古勇士。
  组建临时第四骑兵师,前往莫卧儿帝国。这些人不必带马匹了,他们也没有马。
  同时给周遇吉下令,让他想办法就近收集马匹,咱们用莫卧儿当地的马。”
  李通不得不感叹还是皇上的手段高明,即解决了额哲的隐患,又解决了莫卧儿缺少骑兵的窘迫。
  比起前三个骑兵师,临时第四骑兵师,皇上就完全没有考虑不适应的问题。
  李通拱拱手:“陛下,那是不是可以招募一部分科尔沁人和女真人奴隶前往莫卧儿那边,给他们一个打仗立功脱去奴籍的机会,毕竟这么好的骑兵在北疆种地有点浪费了。”


第777章 朕的担忧呢
  如果三年前谁要是敢提给科尔沁人和女真人脱去奴籍的机会,朱慈烺一定会把他列为明奸,然后全家发配荒岛。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当初的大明,现在的朱慈烺也不是当初的朱慈烺。
  当你拥有绝对的实力的时候,那些曾经的敌人现在看来不过是个笑话。
  所以这次朱慈烺听到李通再提此事,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生气,而是这样做的得失。
  确实这些人留在北疆种地确实有点浪费,特别是女真人,搞偷袭这一套可是一把好手。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问一边的桂喜:“现在北疆还有多少科尔沁人和女真人?”
  桂喜被问的一懵:“没……没有多少了吧,去年好像还有二十多万,今年应该还剩下十几万吧?”
  朱慈烺自然知道这是被虐待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开矿矿场,死人是常有的事情。
  朱慈烺摊摊手:“看来不能用了,这是解不开仇恨,估计送到莫卧儿那边不投敌都不错了,别指望打仗了。
  这两个民族的事情以后不准再提,销毁从他们被贬为努力之后的档案吧,除了编号不要保留,就当他们不曾存在过吧。
  北疆那边加强监管,莫要让他们死灰复燃。”
  桂喜和李通都谨慎拱手:“是!”
  李通见两部彻底废了也就不再想,本来就是顺嘴一提,既然没了就没了。
  其实元朝对大明百姓的伤害不比建奴少,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部族,但是唯独皇上对建奴特备厌恶,完全不知道因为什么。
  朱慈烺其实已经不那么恨了,每次看地图,朱慈烺都会抱怨,西北还缺一块没有拿到,总感觉地图不完整!
  即使拿到了澳洲,拿到了北疆,拿到了新大陆的土地,但是就是觉得西北这一块缺的不舒服。
  不过大明地图上确确实实是没有这一块的,后来准噶尔汗国崛起,是建奴打下的那里,虽然建奴后期腐败丢掉了大片土地,但是人家也没少剩下,剩的比大明后期多。
  为啥朱慈烺的立场变了?因为人家都没有了,死者为大嘛!
  所以还是要往前看,有这么一次机会,那么就把该拿的都拿到手,不留遗憾就好。
  现在建奴已经消失了,倭国也被分裂了,高丽也被训得跟哈巴狗一样听话,剩下的就是争霸世界了。
  以前朱慈烺以为,把大明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剩下的就是一路平推就行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跟强大起来的大明为敌。
  但是真的掌控国家之后才发现,治国这种事情真的是千头万绪,大明空有百万军队,但是每次动用个三五万都要算计来算计去。
  这也想要,那也想争,到处都是战场,敌人总是能轻易的集中几十万人,大明确只能集中十几万,二十万都是战略级的力量了。
  就像莫卧儿帝国这边,现在有七个藩国的十四万左右军队,加上大明的第一师和锡兰的第二旅,不过十八万人。
  就算再来一个陆军师和一个骑兵师,也不过是二十四万兵力。
  而莫卧儿帝国打了十万又来八万,灭了八万估计后面还有,锦衣卫传来消息说沙贾汗已经开始扩军,他觉得自己作为全天下的王,怎么能只有一支世界第二多人数的军队呢?
  所以沙贾汗已经决定把军队规模扩大到一百一十万!超越大明十万人,让大明知道他才是世界第一强国!
  虽然这些军队战斗力未必如何,但是数量可是实打实的,以二十万对上一百多万,想想都糟心,朱慈烺一直玩的是大战略大势碾压流,以绝对的数量平推敌人。
  现在怎么打着打着变成走精品路线了?北疆的兵没有沙俄多,莫卧儿那边的兵没有莫卧儿人多。西北的兵力还没有西北的几个部落多。
  新大陆那边一个师的兵力刚到,勉强跟法兰西和西班牙实力相当。
  想要扩军又特么的没钱了!想要打仗又没粮食了!为了防止中原不产生暴乱,也不过驻扎了四个师的兵力。
  朱慈烺有一种自己随时都会玩崩盘的感觉,只要哪一路出了问题,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为什么欧罗巴人区区十几万兵力就能扩张成日不落帝国,大明都一百万了,还没有日不落!
  印度能成为大英皇冠上的明珠,为啥就不能成为大明的,成为朕皇冠上的流苏!
  为啥大英碰到的就是衰弱的莫卧儿帝国,大明碰到的就是强盛的?
  朱慈烺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太着急了,不是才十四岁么,有必要么?稳一手不好么!你看大明都有蒸汽抽水机了!
  只要稳上二十年,大明就能搞蒸汽铁甲舰了!不会像现在这样,各种问题不断,刀尖上跳舞的感觉并不好受。
  李通和桂喜并不知道朱慈烺看着地图在想什么,他们以为朱慈烺在考虑大明新的战略方向,皇上总喜欢盯着世界地图发呆。
  每天听到有新的疆域被加入大明版图,皇上总是飞奔到地图旁,然后亲手找到这块地方,把那里涂成红色!
  所以他们觉得看地图的皇上应该是快乐的,毕竟现在大明的国土远迈汉唐,开历代之未有,仅从疆域面积来说,朱慈烺当得起千古一帝的称呼。
  正在朱慈烺心里发苦的时候,外面李若琏欣喜的跑进来气喘吁吁的双膝跪地:“陛下,经过锦衣卫四年的努力,牺牲了失踪了六百七十六人各种海船九艘之后,陛下说的檀香山群岛找到了!
  今锦衣卫第三寻图组刚到倭国千代港就飞鸽快传回来,臣特地来跟陛下报喜!”
  朱慈烺开心的接过报喜文书展开:“桂喜,快拿尺子圆规过来!”
  等桂喜拿来尺子圆规问道:“陛下,是不是让制图太监来把檀香山群岛标上?”
  朱慈烺摆摆手:“不用!朕要自己来!搬梯子过来,千代港东南……赤道北……就是这里……群岛斜向东北西南,最南端有大岛上面多檀香木……这就是朕要找的夏威夷……现在他是大明的了!”
  朱慈烺看着地图开心的咧着嘴:“众位爱卿,你们看,有了这个中继岛屿,以后大明到新大陆的距离将缩短。
  而且整个北太平洋地区,都在大明控制之下,有了这里大明就有了半个太平洋了!”
  李通等人都乖乖拱手:“恭喜陛下!”


第778章 想忽悠我
  李通趁着皇上高兴赶紧说道:“陛下,既然太平洋舰队的母港驻地已经早到,那么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是不是也可以开建了?”
  朱慈烺大手一挥:“好!建!”
  等高兴之后,朱慈烺反应过来,翻白眼瞪了李通一眼:“不准!不建!”
  李通被噎了一下,:“陛下,您刚刚都同意了,陛下金口玉言出口成宪,怎么能出尔反尔?”
  朱慈烺哼哼道:“就不能惯着你们的毛病!朕刚刚是同意了,但是现在又暂停了!缓建!等商船建好之后再说!”
  李通苦笑:“陛下,天津船厂说一等战列舰从建造到舾装完成要耗时两年以上,而且大明从来没有相关经验,需要至少先造一艘积累经验。
  而且这种大船,海军也没有操控经验,如果加上海试训练等等又要耗时一年左右。
  即使今年开建那么海军那边真正形成战斗力也要等到复兴五年以后了,到时候第一个五年计划都结束了。
  这个船晚造一年,大明将来就晚用到一年,这种国之重器宁可备而无用,不可到用时无备啊!”
  朱慈烺敲着桌子:“想造可以,你们军部自己筹钱,不就三百万两银子么?明年的预算内阁不是多拨付三百万两么?正好造船。”
  李通苦笑:“陛下,那三百万两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这点钱仅仅用来维持正常的军衔升迁多产生的职级军响都不够。”
  朱慈烺摇摇头:“朕已经停止了环太平洋计划,能省出来不少军费,你们明年的军费绝对有的减少!”
  李通拱手:“陛下,明年的军费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
  明年大明将迎来第一个退伍高峰,从崇祯九年开始入伍的士卒到今年都到了第五个年头。
  从崇祯九年到十年新军共编练了三十五万新军,明年到后年更是军改之时,大约还有三十多万人要退役。
  参谋部要安排新兵招募,要安排新兵训练,还有老兵退伍安置等等,这些已经是一笔大开销。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新装备的更换,燧发枪换代,火炮换代,还有后勤部的马车军马也要更新。
  新兵老兵交替,其难度不比重新编练一支军队差,这些钱参谋部已经省了又省,但是依旧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朱慈烺这才想起,确实有这个问题,崇祯八年的时候朱慈烺只编练了防疫军一万人,后来又让曹变蛟编练了永平新军两万,接着就是京营新兵两万。
  崇祯九年开始为了对建奴作战建立兵力优势,大明新军疯狂扩军到十多万再到二十多万。
  到今年已经五年了,按照当初制定的五年服役计划,这个时候如果不想在服兵役,或者经过综合考评之后认为不再符合服兵役条件的士卒,就会安排退役了。
  但是一年退役二三十万?朱慈烺皱眉:“这么集中的退役会不会对各部的战斗力产生影响?
  军部有什么计划?退役怎么安排的?”
  李通拱手:“按照参谋部的计划,从年后十五开始,新兵就开始入营训练,三个月之后各部接收新兵退伍老兵,在不影响战力的情况下对新兵开展适应性训练。
  为了防止老兵退伍对各部战力产生影响,各师会把到服役兵龄老兵中的三分之一转化成预备士官。
  这也是明年声衔之后军饷开支增加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一次退役超过军队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