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铨脸色变了变:“所以我等要劝皇上对所有东西进行备份?还是要求东宫交出这些产业的控制权?”
杨嗣昌看了看孙铨:“交出来?上面要是能收回来,还用你在这办什么军报?
要是圣旨有用你为啥要窝在我这里办这份军报!还只有区区一千张!噗嗤!”
孙铨不悦的问道:“大人何故发笑?一千张已经足够将领学习忠君思想,我们这些文章偏偏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品!”
杨嗣昌忍不住悄声说道:“我跟你说个你不知道的,其实自从皇上任命你为军报总编之后,知道新军和东宫那边为啥没有在争么?”
孙铨哼哼:“还不是因为他们以为只要不配合我就办不成报纸,不过他们确想错了!我孙铨岂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的人?”
杨嗣昌同情的看着他:“并不是,那是因为皇上任命你为军报主编之后,东宫就另外出了三份新报纸‘军人报’‘陆军报’‘海军报’。
而且人家的报纸第二天就已经开始印刷,第三天各部就陆续能看到了,你印出第一期的时候,人家已经出十多期了。
而且现在军人报每期印十几万份,陆军报印刷也超过十万份,海军报印刷超过四万份。
你说你拿什么和人家比?
你们写的文章是花团锦簇,平仄押运,骈俪华美,但是那些军人也看不懂啊!有道是曲高和寡。
所以你这个报纸办不成,也就是给上面,给那些朝臣乐呵乐呵,送到军队那边,估计也就是练字上茅房用的着。”
孙铨脸色涨红,然后又颓然坐下:“按照大人的意思,我这事是失败了?”
杨嗣昌点点头:“所以说,上面的跟东宫差的不是一份报纸,也不是一点军心,而是差着一个体系。”
孙铨眼色复杂的看着杨嗣昌:“大人,我该不该相信你?”
杨嗣昌呵呵笑着:“我要是想要坑你,何必跟你说我去参谋部之事?
信不信并不重要,我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思路,至于你上面的人怎么想,你也管不到,我也管不到。”
孙铨也颓然叹气:“确实,大人的话振聋发聩,让人犹如醍醐灌顶,但是臣就是觉得,这里面有哪些地方不对。”
杨嗣昌继续涮着火锅:“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此心但求天地知。
你做不了决定,也不是你能决定的,报上去就是,最后如何还是你上面的人自己去判断,你终究只是一个军报编辑,不是大明阁臣!”
孙铨想想也是,心情也放松了:“那我在问大人最后一个问题,此题何解?”
杨嗣昌哈哈笑着:“何解?你真是当局者迷啊!我来问你,大明朝廷的职责是什么?大明朝廷又设置这么多朝廷部门是为了什么?”
孙铨呐呐回答:“为天子牧民……管理地方……哦!我明白了!多谢大人!”
杨嗣昌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这就对了嘛,大明自有法度,朝廷自有衙门,东宫之所以能窃据公器为私有,正是因为朝堂诸公在其位,不谋其政。
然后皇上对朝臣失望,东宫做事有法,处事得当,所以才能崛起。
现在上面要是想集权于自身,只需要整朝纲,严法度,使得满朝文武各司其职,百官各局其位,这样一来,东宫行动必然受限。
然后在收军权,控财政,到时候东宫岂能不俯首帖耳?”
第645章 五年计划
东宫里,李若琏悄悄的在朱慈烺耳边说道:“杨嗣昌已经跟孙铨提了相关的建议,孙铨今天也把这些传到了内廷。
相信这个时候,皇上已经知道了。”
朱慈烺微微一笑:“做的好!派人告诉杨嗣昌许诺的征西大都督决不食言,奥斯曼帝国将会是大明西域的主要敌人。
让他在奥斯曼帝国那边好好学习、观察、掌握那边的情况。
五年之后大明五年计划一旦完成,那么征西计划就会提上日程,他也就可以回来了!”
李若琏拱手:“是!明天我亲自去跟他说。”
朱慈烺点点头:“也好,这种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若琏有些不解,犹豫着要不要问,朱慈烺看着他:“你是不是疑惑,孤送的这个办法正好切中命脉?岂不是自寻死路?”
李若琏连忙拍马屁:“不是,臣只是没有这份智谋,不能理解殿下的深谋远虑。”
朱慈烺呵呵笑着:“其实这不是什么阴谋,这是阳谋!
这个就像是你在校场跑圈比赛,十圈定胜负,你已经跑了一圈了,这时又跑来一个人。
你是希望他中途加入比赛从头跑呢?还是半路拉住你,给你使绊子打黑枪,让你跑不成呢?”
李若琏一下子就理解了:“殿下,思虑周全,臣佩服。”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不是我思虑周全,而是现在形势所迫,咱们不得不这么做。”
李若琏小心的问:“那要是被追上了怎么办?臣说的是万一?”
朱慈烺听到这个就笑了:“如果是另起炉灶,从头再来孤还担心,但是要是在朝堂用这些朝臣做事,那么孤是一点都不担心。
大明的这些官员,简直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李若琏想想也是,指望这些官员成事,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朱慈烺继续说道:“大明需要时间调整自己的方向,孤也需要时间成长。
大明现在看着强大,但是实际上不过是建在海滩上的沙堡,一旦潮水到来,顷刻间就土崩瓦解。”
李若琏不理解?大明会土崩瓦解?李若琏觉得不可能,大明明明很强大好吧?
朱慈烺忧虑的说道:“大明的强大是拔苗助长,大明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这一切的成就不过是因人而兴。
既然能因人而兴,那么自然就能因人而亡。
就如大明新军,每年消耗白银五千万两有余,若是没有皇明系挣钱,那么这样一支军队就能拖垮朝廷。
大明目前的税收依旧是赤字状态,挣得没有花的快,这四年之所以没有出现问题。
靠的是变卖抄家所得的财产,但是大明总不能一直不停的抄家,若是几年之后,大明财政不能好转。
那么大明赤字就会掏空国库,掏空内库,最后国家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
李若琏听的迷糊,这些东西他都不懂,但是太子显然不会乱说。
朱慈烺像是给李若琏讲解,又像是自言自语:“其实这些还只是表面的,大明真正的危机是新旧学派的冲突。
现在还没有暴露出来,但是已经初现端倪,以后这种冲突只会越来越激烈,直到一方击败另一方为止。
但是新学仅仅出现四年,还如蹒跚幼童,他要面对的确是有着几千年斗争经验的儒家。
这一战的意义不仅决定了孤的将来,更是决定了往后五百年的大明国运!”
所谓的新学旧学之争,确实一直都有,新学官员主要供职于东宫,而且东宫之中也有不少旧学官员。
而且仅仅出现四年的新学,第一批学生连小学都没有生完呢!还不足以独当一面成为国家中流砥柱跟旧学对抗。
现在跟儒学对抗的那些只是半路出家的新学学生,他们只是专精某一项,或者读过太子的某本著作,或者在东宫任职期间接受了太子的新思想。
就算是半新半旧的新学生这些儒学士都容不下,那么以后的新学生,想要取代旧学。
这里面的艰难曲折确实很大,不过关乎五百年国运是何意?李若琏有些不明白。
李若琏不明白,但是朱慈烺确很明白,推广科学,这是未来五百年称霸世界的基础。
若是新学站住脚了,那么大明将会继续强盛下去,以大明目前的体量,只要自己不内乱,很难有外敌能消灭。
但是如果要是新学失败了,那么大明就会陷入沉沦,大明的科学依旧会被视为奇巧淫技。
到时候大明必然继续闭关锁国,最后被别人用舰炮敲开国门。
跟后世的满清不会有什么不同,走老路是肯定的。
朱慈烺呵呵笑着:“你以为这样就完了么?这只是刚刚开始,后面还会有更惨烈的新旧利益集团之争,地主阶级为首的旧式贵族和以工厂主为代表的新式贵族。
有一天这两伙人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必然会爆发激烈冲突。
那个时候大明才是最危机时刻,也是大明最大的考验。”
李若琏担心的看着朱慈烺,太子殿下是不是因为太紧张说胡话了,为啥他都听不懂了?
朱慈烺也摇摇头:“算了,不说这个了,如果明天皇上参赛,那么咱们以后就只需要好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一路狂奔把他们甩开就是。
模仿只会让对方的路更难走,关键是还要成倍的消耗金钱,然国库跟内库尽情的燃烧吧。
他们把越多的钱花在这件事情上,那么就越少能关注到更多的事情。”
李若琏不解:“但是要是皇上真的又建立了一条军火体系,招募了新军,那殿下当如何?”
朱慈烺嘴角上翘:“咱们需要的是时间,只要把这最艰苦的几年熬过去,那么后面的大明,将会是咱们说了算!”
李若琏迷惑的站在一边。
朱慈烺坚定的看着远方,五年!我只需要五年!五年之后我就十六岁了,可以出来工作了!
如果崇祯十七年皇上能安然度过,那么以后是不是该去享乐了?
因为对于崇祯来说,剩下的生命难道不是都是赚的么!
第646章 争相揽事
最近这些天,朝堂上在对大明五年计划做最后审议,只不过因为皇上和太子之间的微妙氛围,导致整个五年计划审议疑云重重。
第二天上朝,当朱慈烺准备再提五年计划的时候,户部尚书李待问慢慢悠悠的走出来:“陛下,臣有话说。
太子殿下五年计划制定的很好,确实有利于指导大明发展。
但是臣觉得,这些计划制定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朝堂的作用,把很多本该朝堂来做的事情,分给了皇明商号来做。
臣不是觉得皇明商号做的不好,但是朝堂就是朝堂,商号就是商号,商号岂能代替朝堂来决定大明的政策方针执行问题?
所以臣觉得五年计划应该重新审议,把应该朝堂做的事情交给朝堂,把商业上的事情交给商号。
除此之外,朝堂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专门监督各衙门和商号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朱慈烺眯着眼睛,果然这些人的动作好快!而且一下子击中要害,果然不能小看这些老狐狸。
其实五年计划本身朱慈烺把他视为东宫势力的一次延伸,而且为了五年计划实行,朱慈烺打算成立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司。
这样就能插手很多朝政事物。
但是没有到自己跟崇祯之间的风云突变,朝堂这些人又开始跳了起来。
如果由朝廷主导这次五年计划,那么不仅朱慈烺延伸东宫势力的企图破产,甚至还会因此丢掉很多权力。
崇祯对于这位户部上书的提议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那就朝议一下,哪些可以放在朝堂,哪些又可以放在商号。
李爱卿身体有疾,赐坐!”
户部尚书李待问得了痿病行走不便,而这位户部尚书又有善名,颇得崇祯尊重。
李待问谢恩之后,继续说道:“陛下,首先这一条农业规划,我户部就当仁不让,按照五年规划要求,确保大明关内粮食种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