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口迁移在北方几乎可以说跟家家户户有关,京城百姓感觉到压力也很正常。
  更何况北方三万人的战争,就要动用十万人的民夫调运物资。
  每一次军队调动都要征发徭役,虽然尽量避免,但是物资总需要转运。
  虽然大部分都给钱了,但是百姓没得选择,被征调者必须应役,民力确确实实就这样被消耗了。
  而且根据锦衣卫的情报显示,随着大明收缩过冬,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又开始活跃起来,不少人开始串联,他们对于大明的突然到来表现出了极强的戒备。
  这里面还有沙俄的探险队游走在山林中,大明虽然尽量让雅库茨克城把人员集中,不过对方对于这些人的号召力并不怎么高。
  根据档案显示,整个勒拿河以东依旧有四五千个登记在册的拓荒者在荒原上游荡。
  除此之外,在远东还有沙俄流放的几批重犯大约两百多人半路上听闻雅库茨克城被明军攻占,他们逃入山林。
  锦衣卫去他们逃跑的防线寻找,发现他们已经袭击了几个土著部落然后不知所踪。
  所以朱慈烺今天审阅的文件主要就是关于大明推行职业赏金猎人的可行性报告。


第612章 赏金猎人
  赏金猎人这种职业,大明是不存在的,虽然古代有游侠以此捞外快,但是职业赏金猎人确鲜有。
  朱慈烺之所以提出赏金猎人这个职业,也是被北方流串的沙俄游骑、探险队、强盗还有重刑犯给逼的!
  当然还有那些不服王化的游牧部落,他们偷袭哨卡,抢掠小股的明军,还有锦衣卫哨探也被这些人攻击过数十次。
  北方的地方实在太大了,一两个师攻击足够了,但是想要靖安地方,就有点力有不怠了。
  大规模出兵不仅后勤压力巨大,而且付出跟收获不成正比,浪费了人力物力还未必能达到效果。
  毕竟大规模军队出动,这些人都知道避让,等军队一过他们又从深山老林里跑出来,该干嘛干嘛。
  参谋部预计想要完全清缴北方,至少要出动五个到十个师,进行拉网式的搜捕,并且要持续三年,才能断绝对方的生路,逼迫对方放弃游击战争。
  显然这样规模的军队到北方明显超出了大明国力的承受范围,如果垦殖公司都建成还好,现在可是每一口饭都是从数千里之外运来。
  出动锦衣卫也是一样,大明锦衣卫也不是无限膨胀的,要是整出‘锦衣卫师’这种疯狂编制,估计崇祯会非常不舒服。
  而且军队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做事要讲原则,俘虏可以屠杀不行,军队就是军队,不是刽子手。
  所以大明对赏金猎人的需求就应运而生。
  首先赏金猎人将依靠大明朝廷发布的奖赏生存,这个雏形已经出现,也就是当初朱慈烺发布的悬赏。
  现在北疆有不少这样的部族依靠抓捕沙俄人获得赏金。
  第二大明有不少地方都需要这种赏金猎人,而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需要。
  北疆只是一个开始,规范赏金猎人制度,可以防止这些人的盲目扩张。
  经过参谋部的反复讨论,最后给出了最后的建议,认为可行。
  大明赏金猎人入行标准很高,规定也经过了细化。
  第一条:赏金猎人要求自身必须是大明籍百姓,或者成立的赏金猎人团团长必须是大明籍百姓。
  第二条:该赏金猎人必须有恒产,无恒产者只能加入赏金猎人团,而不能单独注册赏金猎人。
  第三条:赏金猎人注册必须要缴纳一笔保证金,成立赏金猎人团必须向朝廷购买驻地,并且缴纳足额的保证金。
  第四条:赏金猎人不得相互攻击,不得自相残杀,不得杀死持有大明户籍的百姓,否则将以大明律治罪。
  第五条:赏金猎人持有武器必须报备,在安全区内武器必须上缴赏金猎人团封存,若是不在驻地则由当地官府保存。
  第六条:赏金猎人的行为均属于个人行为,不得假借大明朝廷之名义进行单独宣战、议和、结盟等事务。
  第七条:赏金猎人在大明境内有权审判、俘虏、击杀大明指定的敌对势力和对大明不友好部族。在大明国境之外,攻击大明指定之敌人受到大明保护,攻击大明指定之外敌人则属于个人行为。
  第八条:无论大明国境内外,非大明户籍百姓主动攻击赏金猎人的行为都是战争行为,赏金猎人有权还击,直至解除威胁为止。
  第九条:赏金猎人可以购买使用大明现役轻武器、部分战术级重武器、战船。
  第十条:赏金猎人和赏金猎人团在大明境内发现的矿场资源上报之后,可以获得开采的百分之十到三十不等的收益。若不能立即开采也可以一次性获得一笔不低于矿产价值百分之一的赏金。
  第十一条:赏金猎人获得之战利品,不得在市场上兜售,必须在大明规定的专门行市,在官府的监督下交易,若是有争议的战利品则需要辨明之后在销售。
  第十二条:赏金猎人和赏金猎人团在大明境外获得的无主土地,成功防守两年,即可上交大明皇室,获得赏金。
  第十三条:赏金猎人团在大明境外获得土地,想要自己经营者,可成立垦殖公司,例同卫所垦殖公司。但是大明国境之内之土地开发必须向大明朝廷购买。
  从规定中可以看出,朱慈烺对于赏金猎人的定位,类似于佣兵团。
  这样的组织除了能协助大明处置这些内部的敌人,还可以受雇佣帮助大明解决一些不方便直接出面的战斗。
  在对敌人的处置上,赏金猎人团也更有自主性,即使出现恶劣的屠杀事件,大明也只需要进行重金处罚或者解散该团就行了。
  赏金猎人将会由大明主导,然后加入游牧民族的勇士、高丽的游侠、倭国的流浪武士等等,组成一个个准军事组织。
  除了北疆之外,大明的南疆将来也需要这样的赏金猎人来清除那些雨林内的威胁。
  还有就是大明需要培养一批海盗,但是又不能明着说自己培养了海盗,相信以百姓的领悟力,看到朱慈烺开放了战船购买许可就会明白。
  赏金猎人除了战争之外,还能用在情报收集、刺探敌情、抢掠、刺杀、驱逐等等事务上。
  用得好会是大明一把锋利的剑。
  当然要是用不好,也会伤到自己,所以朱慈烺自然不会把全部武库朝着这些人开放,部分重武器也只会包括一些迫击炮等等。
  除了限制武器之外,朱慈烺还会限制人数,限制异族比例等等。
  总之人是要用,但是政策随时都会调整,就算到了将来和沙俄争夺西伯利亚,和奥斯曼帝国争夺中亚,和欧洲争夺非洲和美洲,都需要这样一支先遣力量帮助大明做一些战争之外的事务。
  当然这也是朱慈烺想的减少战争的方法,这种反复宣战,虽然都胜利了,但是确实挑动了大明百姓脆弱的神经。
  既然不宣战,大明完全可以把一部分殖民地的争夺任务交给赏金猎人来办嘛。
  这也解决了一部分大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去年锦衣卫着重打击了一阵游侠,但是随着锦衣卫南下,各地游侠又死灰复燃。
  这些人留在境内确实是不安定因素,当然放到境外也是,但是别人不安定,大明不就安定了么!
  所以说‘没有什么没用的庸才,只有没放对位置的天才。’
  游侠看着是大明的祸乱之源,但是一旦转化成赏金猎人又成为了大明的一把宝刀。


第613章 皇明银行改组
  大明境内的游侠问题解决了,奴儿干都司南边乱串的游牧民也进行了行为规范,高丽那边因为裁军而失业的士卒又从新找到工作。
  除了这些之外倭六国那边因为国内局势稳定也有一大批浪人武士和士卒需要安置,这次也给解决了。
  大明不用费一兵一卒,只需要拿出一百万两不到的悬赏银,这些人就嗷嗷叫的冲向北方广袤的原始丛林,为大明探路。
  他们拿到赏金也罢,发现山水秀丽之地定居也罢,发现矿产上缴也罢,对大明都是有利的。
  哪怕他们空手而归,那也不用担心,各垦殖公司都会热情的接纳他们。
  这种能在深山老林里走一圈,还能活着回来的人,对于每一个垦殖公司来说都是财富。
  当然对于那些不能回来客死异乡的人来说,大明虽然也很心疼,但是只会从赏金猎人团缴纳的保证金中拿出一笔钱,然后再由赏金猎人团再出一笔,给予家人以安慰。
  如果被团灭了,大明会用赏金猎人团的保证金为他们发布悬赏,相信有人会愿意替他们报仇的。
  当然大明会另外拿出一笔钱抚恤他们的家属。
  所以保证金,实际上是一种保险金,即是他们生命的保障,也是他们家人以后生活的保障,大明会委托皇明银行管理经营这笔基金,确保赏金猎人保证金能按时足额发放。
  在赏金猎人可行性报告上附上自己的意见之后,朱慈烺把这个交给桂喜:“递到暖阁去!”
  桂喜走后,朱慈烺再次看下一个文件,这个是一个查抄造假币作坊的案子,这个作坊原本是造‘花钱’的作坊。
  因为和造币的工艺相近,很容易就转产假币,所以皇明银行上折子请求取缔‘花钱’作坊,免得再有后来者学习。
  ‘花钱’就是一种民间的玩钱,自汉代开始就有,到了大明的时候这种铸钱种类繁多。
  民间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喜欢铸此类花钱。
  又多见于寺庙道观铸钱开光。百姓花钱兑换求吉利保佑,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吉语。
  取缔花钱作坊看似不会有啥大影响,按照皇明银行的观点,百姓没有吉钱可以以其他物品代替。
  但是要是一直有人以铸花钱为名,私铸假币,若是铜币还好,若是假金银币,对百姓危害太大。
  朱慈烺沉吟了半响没有下定论,一刀切固然能解决问题,但是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呢?
  民间有此需求,本身人家铸造吉语钱又不违法,多少人赖此为生,突然禁绝,多少百姓因此失业。
  官府总喜欢出这样的馊主意!为了不让摆摊夜市等影响道路通行,干脆不让摆摊。
  政令一出多少百姓因此失去生计,这些官员稳坐大堂是不用风刮日晒,可是他们确不想想百姓但凡有点办法谁又愿意顶风冒雪的在街头叫卖?
  归根结底,还是庸政!懒政!为什么城市规划的时候不想着给贫苦百姓留条活路?为什么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即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下让百姓得以维持生计?
  为什么不想办法派人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派出大量人力物力去堵截去抓捕那些商贩?
  什么时候代表贫苦百姓利益的官府,现在变成了站在人民对立面的敌人?
  什么时候和百姓血浓于水,变成了百姓避如蛇蝎的仇寇!
  想起当初的不快,朱慈烺对皇明银行提出的这个禁止铸造花钱的提议很不快!
  什么时候大明的政令轮到皇明银行来指手画脚了!这难道不应该是票号稽查管理司的职责么?
  看来是有人位置做久了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了!可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了!
  朱慈烺眯着眼睛,这皇明银行太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