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信在等两年造船业将会更加繁荣。
除了造船数量之外,船只存量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大明海船存量仅有八千多艘,其中郑芝龙登记了二千余条海船,大明海军后勤部登记了海船一千多艘。
剩下的十二个商会登记的海船四千多艘,这个数量仅仅是欧洲海船数量的三分之一而已。
不过朱慈烺这次趁着荷兰郁金香事件经济大萧条,从欧洲买回了两千多艘荷兰海船,还招募了不少破产的船匠还有无业的海员。
这些人会在明年年底陆续到达大明,到时候大明无论是船只存量还是造船工业都能取得进步。
买船的钱是各商行和皇明海贸从皇明银行借款完成的。
现在荷兰经济大萧条,船厂破产、商船主破产、市民破产、船员破产。
大明以救世主的姿态来到荷兰,疯狂收购这些资产,这无异于对荷兰人的恩赐。
荷兰政府也急需甩掉这个包袱,大明因为垦殖移民等政策,有大量的船只缺口。
而且朱慈烺也想更全面的吸收欧式帆船工艺,毕竟大明造船也已经停步了百年以上,需要这些新思想来冲击一下,让大家产生新的火花。
第602章 大明的远交近攻
这个时代也没有大明威胁论,也没有技术保护主义,也没有白人至上。
相反大明作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帝国,能看上欧洲的技术欧洲人反而觉得是一种荣耀。
商人们已经带回了大明帝国的消息,一点五到两亿的人口,足够西方文明仰望,就算是欧洲的阴影奥斯曼也不过只有不到三千万人口而已。
国土面积超过千万平方公里,欧罗巴最强盛的罗马帝国其国土面积也不过不到六百万平方公里。
大明帝国进行了伟大的裁军和军事现代化行动,裁撤了一百多万军队之后,大明的军队规模依旧超过百万,这是欧罗巴这些国家不可想象的。
经济上更是繁荣的让人羡慕,人口百万的城市都有三五个,人口五十万的城市更是多达数十个,要知道就算是这个时候的君士坦丁堡在大明也紧紧算是个大城市。
而马德里、巴黎和伦敦的水平也不过相当于大明的省会或者大一点的州府驻地而已。
东方的传说和东方的游记成为了欧洲接头最时髦的话题,从大明运回的每一船货物都能带来一股流行风潮。
而那些标着皇家字样的商品,更是贵族们趋之若鹜的必需品,相隔万里体验亿万臣民的庞大帝国的皇室的享受,哪怕只是一杯茶、一件手帕都足以成为宴会上的宠儿。
不少人购买翻译们翻译的大明故事话本,历史读物疯狂的学习大明文化,一个能说中文的汉语老师都能在皇室获得最高规格的接待。
欧罗巴各个争相组织使团,打算前往大明去瞻仰一下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巴黎和伦敦市长都表示要亲自前往大明学习!
去向他们的官员学习超大城市的管理经验,就算他们抽不出身,他们也会派出最得力的心腹前往。
没有任何时候能跟现在相比,欧罗巴人面对着大明敞开的大门,他们全都疯狂了!
这些使者将会在明年夏天之后陆续到达,并且不少国家都想往大明派驻留学生,学习大明文化。
朱慈烺的宣传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大明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发展速度给所有参与者带来财富。
取得财富的那些人带着对更多财富的渴望,这些人自然化身明吹,不遗余力的鼓动更多的欧洲人前往大明,这样他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为他们驾船操帆。
而对于朱慈烺来说,只有更频繁的东西方交流,大明才能从欧洲吸收到更多的科技知识,大明正需要用科学武装头脑,完成最终的改革。
只要手里握着强大的军队,朱慈烺并不害怕跟别人交流。
看虽然我现在拿着火枪,但是我想跟你好好说话。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我将捍卫我说话的权利。
当然你要是实在不同意,那咱们来打一架吧,只有胜利者的话才是被证明的真理。
除了国内的准备之外,朱慈烺也进行了外交准备,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纵横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范雎就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
帮助秦国加速完成了统一华夏的壮举,大明自然也需要自己的‘远交近攻’战略。
对于大明来说,最大的敌人来自三个方向,一个是北方的沙俄,一个是南方欧洲,还有一个就是西方的蒙元余孽。
看着是三个不同的区块,相隔天南地北,但是这些国家最后都绕不开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北方跟沙俄争夺黑海高加索的领土,往东跟哈萨克汗国争夺中亚控制权,往西又在跟欧洲争夺巴尔干半岛和维也纳以及北非地区。
所以大明跟奥斯曼帝国有着共同的敌人,确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奥斯曼帝国被明朝人称为鲁迷,据记载,嘉靖三年、嘉靖五年、嘉靖二十二年、嘉靖二十七年、嘉靖三十三年,鲁迷曾五次遣使前来大明朝贡,人数最多时达九十多人。
所以两国很容易再次沟通成为好伙伴,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这个时候使者应该也到达了伊斯坦布尔,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史可法和魏平安带领的使团在奥斯曼军队的护送下,一路从波斯湾过巴格达,沿着幼发拉底河溯流而上,经过叙利亚地区最后在大马士革登船前往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人似乎有意让大明的使者观看一下奥斯曼的强大,一路上经过了巴士拉、巴格达、大马士革、到达地中海之后,船只还特意在开罗以补给的理由停留了两天,最后才北上到达伊斯坦布尔。
对此史可法和魏平安都没有吭声,也没有嘲笑对方的虚荣,两人是来结盟来的,不是来挑起战争的。
太子殿下承诺,只要史可法完成了这次出使行动之后就能调回大明工作。
这对于已经在高丽两年多的史可法来说这无疑是好消息,魏平安更不用说了,回到东宫一直是他的梦想。
路上两人听着奥斯曼人的介绍,这个国家正在太后干政的阶段,柯塞姆苏丹身为太后,而他的孙子默罕默德四世苏丹年仅四岁。
奥斯曼帝国现在国内腐败严重,政局混乱,各地叛乱频发。根据锦衣卫的情报,其国家随时有政变的风险。
在这样混乱的政局中,想要跟其建立稳固的两国关系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按照太子殿下的构想,由商业合作来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固,借着这次欧洲流行大明货物的时机,扶持一批奥斯曼商人参与到贸易中去。
而且大明的商品不仅是欧洲的时尚,就算在奥斯曼帝国瓷器和丝绸也是贵族的奢侈品。
在奥斯曼皇宫里,有着数万件精致的瓷器,那些都是嘉靖年两国通商通使的时候交换的。
除了经济之外,大明还可以跟奥斯曼一起对付沙俄,甚至是中亚的威胁。
两人到达伊斯坦布尔之后,奥斯曼苏丹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见他们,史可法也第一次观察这个号称‘世界第一大城’的城市。
第604章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这俗话说谁过年还不吃顿饺子!人家伊斯坦布尔曾经也阔绰过!
伊斯坦布尔背靠黑海,黑海有顿河、多瑙河、第聂伯河等诸如,整个波兰平原,还有中部欧洲都能通航。
而贯穿沙俄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离顿河最近处只有十几里,距离黑海也不过几十里。
面对的则是整个地中海,无论是西班牙的粮食还是意大利的收工,或者埃及的椰枣都能通过海运到达。
只要这里处于稳定环境发展几乎没有屏障。
欧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特别是地中海沿海,还是有不少大城市的。
如果把古代历史上世界上最大的十个城市
长安,到唐朝前期公元七世纪,长安城已成为世地球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有说早在西汉时期,长安便有百万人口。
洛阳,到唐朝中期公元七八世纪,神都洛阳的人口也差不多达到了百万。
建康,一说南朝时期公元六世纪,人口已到百万,一说明朝人口才达到百万。
罗马,罗马帝国都城,其人口何时过百万,说法不一,一说公元前后就有百万人口了,一说要到中世纪时才有百万人口。
巴格达,阿拉伯帝国都城,在公元八九世纪其总人口达到百万。
中国汴梁,也叫汴京、东京,北宋都城,在公元十世纪前后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世界最大都市。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城。人口在公元十世纪前后达到百万了。
中国临安,又叫武林等,其人口在公元十二世纪达到百万。
开罗,埃及都城,历史悠久,从远古来一直是埃及都城,也是非洲最大城市,十四世纪中叶达到极盛时期,人口逾百万。
大明京城,人口在元大都时估计还没到百万,该是明朝前期,即十五世纪方逾百万。
虽然华夏占有六席,但是欧罗巴和西亚也先后有罗马、巴格达、君士坦丁堡、开罗入选。
看!六比四,华夏只是以微弱的优势领先而已!这没啥好炫耀的。
但是要知道这是在拿华夏和整个世界文明在对比,好像大家都觉得理所当人一样。
华夏就天生应该跟全世界去比,并且还有取得胜利,最好是压倒性胜利才是正常的。
不过现在的大明可不止一座超百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但是现在的欧陆可是一个也没有呀!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欧罗巴更是涌现出不少新兴城市,他们的发展速度惊人,在以后的工业革命后迅速后来居上。
不过就现在而言,伊斯坦布尔虽然繁华,但是并不能算是一流的大城市,能给史可法留下最深刻映像的就是这个城市遍布大街小巷的清真寺。
还有那朝圣的人群,蒙着面纱的女人,还有那些狂热的信徒,还有脑满肠肥的贵族,奢侈的富人区,还有衣食无着流落街头的乞丐。
史可法看着这些各个语种,各种肤色的人在一个城市里交流生活,好像奥斯曼帝国也没有描述中那么排外。
转了一圈之后,接待的官员表示,他们的默罕默德四世苏丹身体微微抱恙,不适合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所以请明朝使者在驿馆中暂时歇息。
谁知道当晚,其丞相的家仆就送来了请帖,邀请史可法去赴宴。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这位丞相大人是奥斯曼帝国重要的权臣,也是对太后地位最大的威胁者。
见这样一个人,很可能让太后对大明的使团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不过史可法确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大明使者正因为现在没有明确站队的时候才是最有价值的时候。
只有这个时候这些政客们才会想尽办法把他拉入支持自己的阵营。
至于太子殿下说的意见:‘混乱的奥斯曼才是对大明有利的奥斯曼,谁更昏庸谁更愚蠢大明就支持谁。’
史可法表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是太子这种臆想出来的乱命。
史可法正要开口答应请帖上的宴请,一边的魏平安站了起来:“史可法大人,您在会见奥斯曼苏丹之前不宜接见外臣,还是咱家代劳一趟吧。”
史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