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你试试医用酒精,最高能百分之九十五,那是好酒么?
这次拿出来的主要有五种酒,价格最低的就是高粱玉米和红薯酿造的,主攻低端市场。
第二种就是以小麦大麦豌豆等酿制,主攻中端市场。
第三种也是以小麦大麦豌豆等酿制,主攻高端市场。
第四种第五种还是以这些原料酿制,区别是啥?配方、酿造工艺、窖藏时间等等。
当然最终要的还是皇家特供和御酒这些牌子。
口味如何?皇上都说好!你还不信!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最后一个系类,那就是铁器,中原王朝对付这些草原民族最有效的制裁就是盐、茶和铁的管制。
特别是铁历朝历代都是重点管控的物品,大明也是如此,但是现在时代变了。
第435章 赢在细节
在以前的时代,铁器代表的是兵器,代表的是生产力,代表的是兵力多少。
两军拼杀,考验的就是谁的刀更锋利,谁的盔甲更牢固,谁的铁箭更多!
所以限制了草原上铁的获得,那么草原民族实力就会大大降低。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军队开始火器化之后,无论对方的刀再锋利,大明不跟你拼刀了。
所以朱慈烺决定放松铁器管制,顶多是限制优质铁的出口。
大量向草原倾销铁锅、割肉刀、镰刀、马蹄铁、马掌、铁钉、车轱辘、车轴等等。
其实这也是永平钢铁产量增长不得不找新的销路的原因。
特别是下半年之后,邯郸和莱芜的铁厂开始出铁,那么朱慈烺手里的铁产量还会翻番上涨。
那可是四亿斤铁,一年六七百万两银子的生意。
这个还是生铁块的价格,如果加工成成品在出售,价格还会上涨。
之所以选择卖给草原部族,因为他们出价高啊!在大明境内每斤铁价格也就在十文左右。
但是到了草原,那至少就是二十文起,一口铁锅用铁五斤在大明紧紧卖六十文左右,到了蒙古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百二十文以上。
正看呢,外面李若琏回来了:“禀告太子殿下,最新的蒙古方面统计结果。”
朱慈烺接过,从多尔衮撤退以后,锦衣卫就开始鼓动投靠建奴的蒙古部落南迁。
这既是对人口的争夺,也是对建奴战争潜力的消耗。
到了今天已经有一百多个部落南下,人数大概有五万多人,加上河套等地这两年收拢的蒙古部落。
在大明治下的蒙古人总数突破了十五万,约占所有蒙古人的三分之一。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有一半是科尔沁部族,另一半才是投靠建奴的其余部族。
眼看春暖花开,大明把防线北迁到归化城答鲁城一线,那么整个漠南蒙古想要再回到他们过去的草场,那么就必须仰大明的鼻息。
科尔沁人已经得到了皇太极的许诺,将会把沈阳西北的所有草场都划拨给他们,再加上他们手里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足够他们生息。
建奴势力的收缩导致科尔沁人无心也无力南下帮助这些部落讨要草场。
沈阳争夺的白热化,没有建奴愿意挑头帮他们夺回草场。
甚至皇太极干脆派人堵住他们南迁的道路,把南迁的部落都打上私通大明的标签,然后打散了跟科尔沁人瓜分。
而剩下的十多万蒙古人,仅仅能组织一万余的骑兵,这些人自保尚且不足,如何还敢南下争夺。
科尔沁占领了最肥美的草场,不许他们放牧,他们只能被迫西迁。
今年大明正进行军改,没有决战的打算,但是朱慈烺也绝对不会放任他们休养生息,发展壮大。
科尔沁人好像感觉到了他们风雨飘摇的命运,那些蒙古同族已经不足以成为他的屏藩,明军两次决战都有部队企图偷袭科尔沁部。
虽然两次都没有成功,但是大明灭亡科尔沁人的心已经昭然若揭。
所以科尔沁也不讲什么道义了,不惜跟皇太极合作,对同族下手。
说白了还不是这种不安全感,让他们想要增强自保之力。
其实他们的担心是正确的,朱慈烺有时候比起讨厌建奴本事更讨厌科尔沁,这个助纣为虐,甘当建奴鹰犬的蒙古部族,其罪过比起汉八旗更甚。
如果不是科尔沁的投靠,建奴怎么能稳住西线,从容数次南下大明入寇。
如果不是科尔沁人的投靠,林丹汗怎么会败的这么惨,如果有林丹汗的牵制,建奴何至于膨胀到这个地步。
每一次建奴南侵都有科尔沁人当向导,冲锋在前,科尔沁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
朱慈烺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要不然一定让他们受到惩罚遭到报应!
相比起大明,额哲部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因为粮食不够减少了不少,这位额哲汗现在统治的人口不足两万,骑兵不足八千,俨然已经退出了舞台。
现在额哲依靠为大明防守河套西面和北面的敌人来获得大明的照拂。
朱慈烺一直计划的畜牧证制度也正在有序的推进。
朱慈烺翻到下一页,上面统计的是汉人部落的情况。
自从改革了马政之后,朱慈烺一直都在尝试建设汉人部落,这些部落除了马政中愿意北迁的汉人之外,还有从蒙古解救的奴隶等。
汉人跟蒙古人学习放牧,蒙古人跟汉人学习种田,粮食和牧草都要提前种植,最好让蒙古过上半耕半牧的生活。
目前每个区域仅有三个到五个这样的汉人部落。
第三页则是宗教,后世喇嘛教在蒙古兴盛,然后蒙古就再也没有崛起过。
所以朱慈烺大力推进了佛教进蒙活动,为了这个活动朱慈烺从各寺庙选择了不少有才能的和尚。
然后集中培训他们医术和天气预报等知识。
草原上最值钱的人才是什么?当然是能治病的巫师还有能提前预测天气,寻找草场的人。
这些和尚已经培训了近一年,能熟练的辨别常见病症,并使用皇仁堂的成药。
还能解决常见的牲畜疾病。
如果解决不了的?显然一个是因为你心不诚,或者心太诚,佛祖召唤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了。
第四页则是招募服役蒙古壮丁计划的成果。
新来的五万多蒙古人,为大明带来了六千多名壮丁,这些人目前主要用来建设那些新城。
蒙古方向已经不足以威胁大明,备战已经不是第一要务,所以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青壮都投入军队。
如果是去年,这些壮丁肯定会被编入军队,但是今年,先干活吧!要是真的需要打仗,这些人也不是优先选择。
降低异族在骑兵中的比例,是朱慈烺一直重点关注的事情,先是祖家骑兵入河套,接着招募汉人骑手,现在大明边军中蒙古人的数量依旧维持在两万多,但是汉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三万。
这次军改之后,这个数量还会增加,而且朱慈烺已经明确下令,禁卫军和前十番号的师将不允许使用外族战士。
第436章 投机取巧野猪皮
李九华、魏平安、李让三人正在船仓中喝酒,边上李定国帮他们倒酒。
李九华是崇祯七年的进士,授福建安南知县,因为任上疏鸳鸯浦以通溪潮,筑锦亭隘,增设戍兵,修学宫,建金鸡桥。
户部考评‘知兵’被推荐入京。本来准备升任兵部主事。
不过朱慈烺看到这个人之后想到了当年经过获鹿看到的那个取义祠里的故事:
崇祯十一年九月,定州有警,朝廷主兵者悉令所有保卫畿南的部队北上保卫京都。李九华委托其妻刘氏守城,自己亲自率师北上,敌人见获鹿城内无备,便趁虚而急攻,刘氏督兵民登城死守。此时,获鹿被围得水池不通,李九华又因定州防卫所牵,不能返援。
刘氏无奈,便咬破手指以血书募敢死队进京请求援兵。敢死队冒死沿绳索从城垛上滑下,觅间道突围急奔京城请援。然而,援兵始终未至,八天后获鹿被攻破,刘氏向北再拜,然后率子李亮生引火自焚;李九华妾张氏。怀抱才五个月的儿子李囊生投井自尽。获鹿妇女从刘氏而死者数十人。李亮生已聘尚未成婚的妻子蔡氏,年方十五岁,当在家乡听到噩耗时,七日不食而死。
家中男人怎么样朱慈烺不知道,但是女子确称得上忠烈。
正好倭国理藩院院正还没有合适人选,朱慈烺就把他叫了过来。
通过聊天,朱慈烺觉得这人还不错,虽然仅仅在泉州安南干了三年,但是对海洋确有着自己的看法,很多地方都能讲的头头是道。
所以正式确定人选,进行培训。
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虽然号称是大明属国,但是他们并不像高丽越南那样视大明如父母。
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们就敢杀大明使臣,后来虽然称为藩属,但是确是为了互市利益而已。
到后来倭国战国时代,大批倭寇骚扰大明沿海,大明应对失据,大大的丢了一把脸。
之后倭国对大明更加轻视以至于丰臣秀吉生出了借高丽为踏板入侵大明的野心。
之后万历发动支援高丽的战争,这一战过程曲折,虽然大明和朝鲜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大明多次以议和为诱饵欺诈对方。
所以倭国觉得大明胜利靠的不是实力,而是计谋,更何况因为对倭国战争,大明失去了辽东。
看着是胜利了,但是因为与倭国战争,大明辽东军队伤亡惨重,失去辽东兵力优势,被困七年,坐看努尔哈赤做大。
最后整个关外土地都丢失,还导致京畿数次被袭扰,可谓是丢了大脸。
消息到了倭国,倭国就觉得努尔哈赤的后金能取得这个成就,完全是因为他们消耗了大明国力。
大明丢失比倭国总面积都大几倍的国土,看着是胜利了,但是胜利的代价太大,跟失败也相差不多。
事实上野猪皮能安稳的发展到威胁到大明的地步,并不是大明朝上下都是一群猪。
我们之所以能对其进行各种批判,不过是站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历史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它是很多事件的集合体,困在局中跟局外去看完全不同。
以当初的形式来看,单说当时的丰臣秀吉,如果让他入侵高丽成功,那么造成的威胁可比建奴还要大。
建奴才几十万人口,倭国可是几百万上千万,而且统一的倭国战争潜力绝对不是当时还未统一女真的建奴能比的。
不过按下葫芦浮起瓢,大明国力衰退,对关外的不重视不可避免的使建奴做大。
所以虽然倭国战败了,但是在倭国看来,大明并没有讨到便宜,反而比倭国损失还大,这样的大明怎么能让他们尊重?
所以在倭国设立理藩院,除了需要出色的文治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军事素养。
李九华这个进士出身,又知兵的知县被启用。
魏平安自从那次争权事件之后,一直被朱慈烺不喜,朱慈烺可不希望自己身边再出一个魏忠贤。
特别是他的年龄小,很多事情都不能亲力亲为,这就使得对手下的控制尤为重要。
所以魏平安不能姑息!
幸亏朱慈烺实在无人可用,山西汉奸晋商被抓之后,魏平安负责处理山西事物。
这次做事还算用心,朱慈烺才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担任皇明商号驻倭国大使。
李让就是当初赵安东手下的那个李让,他很幸运的活了下来,并且再次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