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芝龙打着哈哈:“众位原来是客,辛苦一路风尘仆仆,我们先准备酒宴给众位接风,具体事情明天再谈,来人,摆宴!”
  刘光宗虽然着急做事,但是想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要跟郑芝龙打交道,也没有驳对方的面子。
  酒宴上郑芝龙好奇的问道:“这皇太极先后吃了这么大的亏,人都快死一半了,是谁给他的勇气,让他敢僭越称伪帝?”
  刘光宗放下酒杯淡淡的说道:“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其疯狂的行径,正是其灭亡的预兆。
  经过这一个冬天的攻势,建奴实力大损,皇太极的汗位受到了挑战,多尔衮手里的兵力现在已经达到了他的百分之七十。
  而且建奴之地,说他失德导致天罚,才降下瘟疫的流言已经深入人心,加上冬季战争失利,导致大家对于他失去了信心。
  为了挽回人心,他诈称获得传国玉玺,天命所归等,匆忙称伪帝,目的就是为了重拾人心。”
  一边的郑芝豹喝的嗨了,哈哈一笑:“我听小道消息说,这次的瘟疫是锦衣卫在辽东散布的,要不然怎么辽东有,蒙古有,大明和高丽就没有。”
  刘光宗看了他一眼:“小道消息不可信,小道消息不可传,锦衣卫无孔不入,小心你的话传到他们耳朵里,他们待你去喝喝茶!”
  郑芝豹尴尬的举起酒杯,提到锦衣卫,他的酒也醒了一半,现在的锦衣卫可不是以前,其威势无双,特别是他们这些出身不好的,更害怕。
  郑芝豹呵呵笑着:“玩笑,玩笑,下面乱传,回去我就骂他们,咱们不聊这个,喝酒喝酒。”
  郑芝豹说道瘟疫,郑芝龙倒是突然想起有个问题没有问清楚:“刘参谋,您也知道,我们这马上就要进攻辽东,但是辽东的瘟疫还没有过去。
  要是我们打过去惹上瘟疫怎么办?朝廷不是有防疫军么?为什么我们这边不派一点,还有药,我们这边也没有?”
  刘光宗微微一笑:“郑总兵不必担心,这些东宫都已经准备好,药品和医生到时候会跟随新军一同到皮岛。
  以前没有,不是你们没有直接参与对建奴的进攻么,众位放心,只要你们上前线,太子殿下会解决你们所有的后顾之忧的!”


第314章 海权还是陆权
  京城里,朱慈烺念念不忘的马球和蹴鞠比赛终于开始举办,虽然说马上就要打仗,这个时候搞这个有点着急。
  但是现在要是不干,岂不是又要再等一年,鬼知道这一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这个时候的建奴,就像是即将被关进笼子里的野兽,它会拼命的左冲又突,试着去挑战牢笼,期望能冲破牢笼再次回归自由。
  所以这个时间,能腾出一两个月的空闲都是难得了,而且因为是第一届朱慈烺也没有搞的太大。
  马球方面新军每一军派出一支代表队,凑出了七支代表队,锦衣卫代表队一支,东厂代表队一支,勋贵代表队一支,讲武堂代表队一支,东宫代表队一支。
  之后还有京营代表队,京城民间代表队,曹文诏的骑兵代表队,蒙古的额哲代表队。
  这十六支队伍角逐冠军,蹴鞠也是一样,到明年朱慈烺还打算组建各省队,皇亲队,藩国队等等。
  比赛场地方面因为京城内找不到这么大的空地,所以朱慈烺特意选了南城外划出场地。
  这样的比赛第一次举办,大家都是简单的熟悉了规则,然后训练了十几天之后就匆匆上场。
  可以说是一场菜鸡互啄之战,一打起来要么是靠着个人武勇,要么靠蛮力,要么就一拥而上。完全没有一点竞技体育的团队精神。
  不过对于京城百姓来说,这可是一场难得的盛会,都不用刻意宣传,每天观看的人都是人山人海。
  朱慈烺也没有建什么大型体育场,也没有搞什么观景台,那玩意万一站的人多了垮塌了,容易造成事故。
  而且像这种耗资巨大,消耗大量资源的东西,只能在和平年代搞,现在有点东西,都想用在战争上转化成战斗力。
  所以比赛场地采用的是堆土成丘围住四面,这样能最大程度上让更多人看到比赛的情况。
  朱慈烺自然不可能每场比赛都去,不过一些重要的比赛,朱慈烺还是便衣去看了,例如每次有东宫队的比赛,朱慈烺都会到场加油。
  东宫队当然是朱慈烺亲自挑选,亲自训练的队伍,队员选择的就是东宫个衙门各工坊里面会骑马会踢蹴鞠的人才。
  虽然朱慈烺对于足球的理解也是业余水平,但是俗话说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么!
  朱慈烺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指导一下这些连猪跑都没有见过的菜鸡,每次去看东宫的比赛,一个是给他们加油打气,另外一个也是制定相应的战法。
  今天东宫队马球对上曹文诏的骑兵,曹文诏的部下跟曹文诏一样,都是是敢打敢冲,一副彪悍的气势。
  骑术也是个顶个的优秀,左右腾挪,那叫一个帅气,但是帅不过一刻钟,在连丢两球之后,脸也黑了。
  他们也逐渐收起了对东宫队的轻视,但是战术上的失误不是重视就有用的,他们根本不管什么队形,一看到球就包围上去,结果等人冲到,球又飞远了。
  气的哇哇大叫,就是摸不到球,东宫队虽然马术上不如他们,但是依旧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场地边上,朱慈烺坐在椅子上,微笑着看球,突然他转身问身边的郑森:“郑森,你爹最近有没有给你写信?”
  郑森有些不好意思:“写了,他根我问,新军指挥系统的问题,是为了……为了问……。”
  看郑森一副不好意思说的模样朱慈烺微笑着问:“是不是为了问参谋部是不是想夺他的军权?”
  郑森点点头:“是,臣惭愧!”
  朱慈烺笑着说道:“你惭愧什么,老子是老子儿子是儿子,再说你爹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怎么样?你是怎么认为的?”
  郑森正色说道:“太子殿下,臣知道,殿下这么做,是为了军队好,是为了大明好,也是为了我爹好,我已经回信跟他说了,并且劝他不要贪恋权势……”
  朱慈烺点点头:“你是说了,但是你那些叔伯不听啊,郑森啊,你最近学海战,你对未来的海战有什么看法?”
  郑森想到:“就像太子殿下说的,未来的海战是属于巨舰大炮的时代,像以前那样搞点小舢板,用飞索用抓钩跳荡敌船的战法已经过时了。
  我们应该研究更大更快的船,造更好的火炮,这样才能取得海战的胜利,我爹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朱慈烺哈哈笑着:“你可不要小看你的父亲,当年他正是靠着这种狼群战术,把荷兰人赶出了南海。
  而且他并不是不知道变通,他也加强了福船的结构,尽量装更多的大炮,也试过订购欧罗巴人的新船,但是欧罗巴人不愿意卖罢了。”
  郑森点点头,这些以前他都不懂,但是回想起来,他爹确实做过很多尝试。
  朱慈烺接着说道:“那你觉得大明未来的战略应该是什么样的?”
  郑森直言到:“回殿下,我支持海权论派!”
  这个海权论派和陆权论派自然是讲武堂的新课题,在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始这个时间段,海权论并没有形成。
  但是海权论又不是绝对正确的,世界上除了海权论之外,还有一种理论那就是陆权论。
  海权论就不用说了,谁统治了海洋,谁占领的航道节点,谁掌握了更多的贸易航线,那么谁就掌握了世界。
  这对于欧罗巴和美洲人来说,确实是正确的,欧罗巴国家更多,英、法、德、意等国国力相近,领土相当,很难以一国之力取得霸权。
  只有不断的对外扩张寻找更多的资源人力,最后才能脱颖而出,包括美洲也是一样,他们内部市场太小,两面临海,只有航行到世界的中心欧亚大陆,才能获得市场和资源。
  所以他们支持海泉论,但是大明就不一样了,大明一国之力可以横压世界,而且就在欧亚大陆,只要一路西进平推,就算不用海军,也能把整个世界中心纳入麾下,就像当年的蒙古人。
  所以支持海权还是支持陆权,这就变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通过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可以催生出很多的不同战略战法,极大的扩展这些讲武堂学子的思维。


第315章 坐而论道
  当然思维是开拓了,但是每个人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方式和利益所在的不同,他们选择陆权还是海权都是有迹可循的。
  例如郑森,以为他老子是海军出身,他十多年的生活也跟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他是海权论的坚定支持者。
  而像曹忠作为曹文诏家的族亲,他的亲人要么就是陆军强人,要么就是骑兵将领,他的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北方,见过最大的水也就是黄河绝提的时候。
  所以他坚定的认为,大明必然要走陆权之道,而且跟海权论不同,这个时候的海权还紧紧停留在理论上,所谓的欧洲强国在大明眼里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
  所以郑森以说他支持海权论,那么意思就很明显了。
  其实朱慈烺也在犹豫,大明到底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以朱慈烺自己的水平很难做出这样的重大战略抉择。
  比赛结束,东宫队以八比一大胜,成功晋级半决赛,曹文诏骑兵队唯一的一粒进球还是曹文诏手下大将曹三山依靠着自己的武勇硬突围而出得分的。
  下一场东宫队将对战额哲的蒙古队,又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朱慈烺估计整个第一届大明马球赛唯一能跟东宫队一争长短的也就只有讲武堂队了。
  虽然讲武堂队一开始也是一窝蜂,打的毫无章法,但是他们不愧自己的学生身份,在比赛中不断学习改进。
  特别是对于东宫队的学习,现在已经学的有模有样,毕竟东宫这些人也就比他们提前训练半个多月,优势还不是很明显。
  朱慈烺登上马车,掀开车帘问道:“讲武堂今天是不是有一场关于海权陆权的论道会?”
  郑森兴奋的说道:“正是,殿下,今天下午这场辩论我是海权派的第三席。”
  所谓的论道会有些类似欧罗巴的辩论会,但是又不一样,大明有自己的礼法系统,讲究的是坐而论道,畅所欲言。
  规则更随意,胜负不以得分等论,而是讲求一个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开拓思维,最终以理服人。
  论道人数没有特别要求,可以一人舌战群儒,也可以来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更可以三方甚至四方辩论。
  发言模式可以是一正一反,也可以是一人畅所欲言,当然唯一的要求就会不能打断对方说话。
  反正朱慈烺没有制定强制性的规则,在他看来这种辩论就是思想上的碰撞,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学到什么,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朱慈烺听说有论道会闲来无事正好去听听,说不定有新的启发呢:“去讲武堂,中午就在讲武堂吃饭吧。”
  马车直接转道往城西而去,一边的郑森拉过一批战马,飞身上马,动作潇洒,这是一年训练的成果。
  来京城之前,郑森是不会骑马的,因为年龄太小,不安全,用到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没有学。
  在现代人的观念之中好像骑马赶路是古人出远门的正确打开方式,其实并不是,马匹是牲口但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