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旅明-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也没想到刚才被推到一旁看热闹的卜大醒居然又跳出来了。提着手枪顶在卜大醒额头的刘旺,张嘴欲答,却满嘴苦涩。
这么说吧,在参加革命工作这些年里,但凡刘旺遇到过的穿越众,在他看来,都属于博学多才,有霹雳手段,却偏偏对自己人很亲和,平易近人的那种人。
可就在这一次任务,昨天到今天短短几个小时内,刘旺接触到的这位李大人,却真真让他感受到了什么叫盛气凌人,什么叫难缠。
刘旺对“天子近臣”这个词,现在有了深刻认识。
其实刘队长很清楚李大人发怒的原因:每在这里多一秒,就危险一分。这位大佬从一开始就流露出了浓厚的怕死情节。
现在李大人怒了,刘旺就极度郁闷:其他系统的人肯定不认识卜大醒这货。现场能说清楚卜大醒来历的,偏就只有北京站的土著。
再加上自己又负责现场安保,这一出头解释,刘队长不确定事后会不会被大佬记住……难缠的人通常都小心眼啊!
张了张嘴,本欲介绍一番卜大醒资料的刘旺,突然意识到,再啰了吧嗦可能会被屌。于是他用尽平身所学,结合最新从报上看到的流行趋势,对卜大醒的生平做了个一句话概括:“皇上的黑粉头子。”
这里的皇上,肯定是指曹皇上了。
“他妈的我说咋回事呢,原来是个黑粉头子!”
气呼呼的李大嘴秒懂。下一刻,李老爷恶狠狠轮起胳膊,给卜老爷来了个大逼兜:“啪……黑是吧,老子今天就控个评!”
扇完这一把,李老爷气也消了不少。原本已经将手枪扳机抠到击发位置,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将一脸视死如归的卜大醒就地爆头的刘旺,却听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命令:“把这碍眼货赶远一点。”
“我真是看不透你啊?”
就在刘队长一回头之间,两个膀大腰圆的壮汉“薅”过卜老爷,抓小鸡般将他推搡到山顶旁,一脚,卜老爷就从煤堆上骨碌碌滚了下去。
“好了好了,抓紧。”
“刚才那段掐了啊!”小插曲过后,李大嘴赶紧整了整衣领,站回原位,朗声念道:“大明亡国公证书。”
“经现场证实,大明第十六任皇帝,名朱由检,帝号崇祯者,已于丙子年、戊戌月、甲子日、末时二刻,自尽于煤山,弃国实锤。”
“嗯哼。以上内容,皆有现场视频为证,不容置疑。”
“故:从此刻起,我宣布大明国祚断绝。凡年满十八岁的纯正汉人,都有权利继承汉家法统,鼎故革新,开立新朝。”
“以上,公证人李汉。”
“公证人张冬东。”
这一刻,李大嘴的语言,伴随着现场滴滴嗒嗒的发报声,传遍了神州大地。
简单潦草的仪式匆匆完毕后,李老爷侧头往西南面张望,莫名感觉闯军又离皇城进了一些。
脸色顿时有点白的李老爷,一马当先,急急往山下跑去:“快走快走,别忘了把内存卡收好。”
这边厢一群人分工明确。端着SCAR突击步枪的特种士兵,迅速护着大佬先行走人。其余大佬带来的人,分出几个将崇祯抬上了折叠担架,还有两个人左右架起王承恩,大家一股脑下山了。
煤山脚下,负责警戒的骑兵望见人下来,急忙解开拴住的马缰。很快,李大嘴这些人上马,皇帝和王承恩也被塞进了单独的一辆四轮马车。
骑兵队长紧接着一声唿哨,马队便排出一个箭头型,护着中间的大佬和马车,向宫外冲去。
就在马车将将启动那一刹,跌跌撞撞不知从哪里钻出了浑身煤灰的卜大醒:“贼子休走!皇上,臣来护驾……!”
扒住车辕的卜大醒,赶上了去天津的末班车。
目送马队远去,北京站刘队长,和几个一身补丁的手下,终于长吁一口气:“爷爷奶奶祖宗们终于都送走了,也不知皇上那里能不能挣一份人情。”
“都散了吧,把武器藏好,按照四号预案潜伏。”
“是。”
……
实际上,怕死的李大嘴多虑了,眼下的境况远没有那么危险。
李自成部是从城西进门的。巨大的京城,即便是外城,也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一一占领。进城的部队还要顺便灭火:李闯王如今不是流寇了,要经营天下了。
而李大嘴是往东边去的,这一路上能跑的人现在都跑光了,反而没什么事。
一柱香功夫,李大嘴团队绕行至东便门,大摇大摆出了京城。沿途打家劫舍的乱兵和混混看到轰隆隆的马队过来,纷纷星散,后者连枪都没有机会开。
当天入夜时分,李大嘴至廊坊。
到了廊坊,所有人先松了口气:天津方面派出的两个骑兵连,正在这里接应。
骑兵连带有足够的替换马匹。这时候也不可能在廊坊留宿,所有人只好咬牙赶路。
就在这个混乱的夜晚,大地上有许许多多人家彻夜无眠。更有某势力麾下的城市,沿着电报的蔓延,陆续开始了躁动。
漫长的一夜,终将过去。当赶路的人望见天边鱼肚白时,华夏大地上,也同时孕育出两个刚刚分娩的新生政权。
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晨时,大顺皇帝李自成,穿着连夜赶制出来的龙袍,缓缓坐在了皇极殿内的龙椅上,开始接受百官朝贺。
同一时间,位于上海港的行在,礼官对着麦克风,念出了曹川称帝的第一道诏书。
行在内,大燕皇帝曹川一身龙袍,端坐于上。行在门前至港区大道长长的水泥路面,跪满了密密麻麻的官绅、士民乃至军人。
与此同时,所有曹氏控制区内的城市,无论北方寒冷的东江诸岛,还是极具工业风的广州新区,抑或是南洋热风下的立锥堡,各地政府连夜组织起来的万民叩拜活动,在这一刻统一开始。
曹川登基当天,共发了三道诏书。
第一道登基诏书,先是将崇祯自尽一事公告天下。其后诏书言明,尽管崇祯被救,但自他上吊那一刻起,大明国祚就此断绝。
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值此神州板荡之际,有燕人曹川上承天命,下孚万民众望,在臣民拥护下,得以自立为帝。
诏书明示,曹川称帝后,立国号为“大燕”,改元“天华”。定始皇历(大燕历)为国家公历,划江北特区为首都。以五等爵分封群臣。
诏书明示,大燕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首任宰相为保守党党魁、天下兵马大元帅夏先泽。
诏书上还明示了大燕国旗、国徽、国歌等一系列早已准备好的内容。
……
第二道诏书,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大燕国尚未有效行使管理权的前大明地区所下的。
诏书中首要强调的,是各地原大明官府,在接收人员尚未到位前,必须维持好境内社会稳定,所有官库仓储账籍,也要封存扎账,以待核查。
其次:自登基日起,之前官府和大明户部的赋税,一笔勾销。
接下来的内容,更是晴天霹雳。天华帝曹川对天明誓:凡大燕国旗下官民人等,自即日起,终身免除农税。若有违誓,国灭族戚。
当天的最后一道诏书,是针对前朝的。
诏书首先表明,大明朝之所以外忧内患,最终得以悲惨收官,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封建王朝的自然腐烂。即便没有小冰河时期的各种灾害,朱明最终还是会倒在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之下,无非是拖延一些时间罢了。
而朱明做为得国极正的汉人王朝,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刚烈,是汉人风骨之所在。大燕皇帝对此极为推崇,认为这种精神应该继承下去。
对明王朝盖棺定论后,诏书中写明了对朱家皇脉的处理决定。
其一:即日起,朱明皇室分封在各地的王公,一律贬为庶民。其官宅田地,除少量浮财外,全部收归为国有。与此同时,朱明皇室堪称规模浩大的各级吃皇粮的子孙,也同时贬为庶民。
不过,贬为庶民的同时,朱明子孙自即日起,就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做商人,考公,不受身份限制。
其二,关于崇祯。
鉴于皇帝在位时并未失德,兼承上启下之缘故。天华帝决定优待前朝君王。遂封崇祯为乐寿公,食邑万户,行明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许遍览河山。
以上三封登基大诏,曹川登基当日,明发天下。
此事造成的结果可谓空前绝后。就反贼坐稳江山的速度来说,这次曹贼认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
三大诏以闪电般的速度传遍了大明国土。各地无论官绅士民,尽皆喜大普奔,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喜迎曹贼,哦,曹皇帝为天下共主。
人性都是自私的。只要能免了老子粮税,哪怕过几年曹皇帝收不上税官府发不了工资倒台了,那大伙这几年也不亏不是。
话说,一路逃命的李大嘴团队,终于在次日上午,赶回了天津。
天津方面闻听皇帝驾到,在家的大佬几乎全员出迎,在天津老城门前,摆足了阵势。至于李大嘴……这人憎狗厌的货,捎带着说句辛苦就完了。
崇祯皇帝这边到埠,先是做了整理。天津方面体贴的给包括王承恩卜大醒在内的皇帝三人组,送上了洁面的湿手巾,还有新衣冠。
良久,在王承恩伺候下更换了袍服后,崇祯帝被王承恩和卜大醒扶下了车。
这时候,经过了半天一夜的调整,之前浑浑噩噩的皇帝,已经缓了过来……大脑重启了。
而因为已经自杀过一次的原因,皇帝现在表情还算平静:自杀那一刻,什么王朝霸业祖宗社稷都已经化为飞灰。现在大脑重启,自然是求生欲占了上风。
要知道,这个位面的崇祯皇帝,还是一个仅有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要是对生命不向往的话,当日也不会率领一群太监去闯宫门逃命了。
说白了,上吊那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但凡有条生路,皇帝能不走嘛。
那么,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从皇帝到凡人之间的巨大落差。
好在,今天出迎的穿越者,大多都是对皇帝抱着一点好奇和善意的,纯粹厌恶的人家反倒不来了。
所以甫一见面,大家还是乱哄哄地抱拳躬腰行了礼,并没有摆出盛气凌人的嘴脸,给皇帝了充足的缓冲:“参见皇上。”
“众钦……诸位免礼。”
在艰难适应着新身份的皇帝,最终免不了还是深深一叹:“诸位想必都是新朝权贵了,就不要拿我这亡国之君开玩笑了。”
“皇上,事情远没有您想像的那么糟。”
在场地位最高的北伐军司令韩小波,微笑着道:“旅途劳累,您先休息。等明天见到圣旨,您就知道结果了。”
崇祯不以为意。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也不怎么怕不好的结局。他现在无非是求个全身而退,如若事有不谐,也不过再死一次而已。
就这样,草草一个迎接仪式后,满足了好奇心的穿越众,马上纷纷散去。而崇祯一行,则换了车队,被安置在天津最好的四季宾馆顶楼总统套。
刚刚拉开老式的煤气电梯铁网门,崇祯就“啊”地惊叫了一声:“皇嫂!阿九!你们……”
穿着一身素色裙装的“前”皇后张嫣,正揽着小阿九,站在电梯门前迎候皇上。
“皇上。”
“父皇!”
劫后余生,复又相见,情难自已。崇祯揽尚不懂事的阿九入怀,仰面朝天,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