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旅明-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午后,快马而来的军报带来了最新消息:李贼已至房山。
傍晚,快马而来的军报带来了最新消息:李闯王已至丰台。
这个时候,站在城头的守军,已经能看到奔驰而来的敌骑了。
而就在入夜前,士气高昂的闯军,开始尝试以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守军随即或逃或降。
随后,和历史上相似的一幕出现了:兵部尚书张缙彦把守的正阳门,太监王相尧把守的宣武门,相继开城。
已经开始占据京城外城的闯军,连夜和一些守军发生了冲突。及至后半夜,城中已起了火头,火光映天。
站在寝宫前,望着天空中明亮的红色光芒,时年二十五岁的崇祯皇帝,情知大事不妙,心情极度沮丧。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皇帝便于宫中彻夜饮酒,并言道:“苦我民尔。”
见皇帝意志消沉,太监张殷上前劝皇帝投降,却被一剑刺死。
就这样,预示着大明王朝覆灭的十月二十日,以李自成开始占据京师外城而告终。
又是一个黎明。
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一日,晨。
皇帝照常上了早朝。他身穿十二团龙明黄龙袍,端坐在皇极殿前的龙椅上,静静等待着帝国的臣子们前来议事。
皇帝的身边,今天人格外少。除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外,只剩余了一群低品级的小太监。其余宫中大铛,踪迹全无。
不久后,上朝的臣子终于来了。
只见空荡荡广场上,一个孤零零的身影,穿着全套大明朝服,沿着往常群臣上朝的路线,缓缓来到丹陛前,下跪行礼:“臣卜大醒,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
望着唯一来捧场的臣子,皇帝终于破防了:“煌煌大明,却唯你我君臣二人。”
推开案几,神色已然有些癫狂的皇帝,大步来到殿前,扬臂推锥,亲手敲响了景阳钟,召集百官。
悠远的钟声随之荡漾开来,传遍了京城的每个角落,久久未曾停歇。
可是,任崇祯如何奋力敲钟,许久时间过去,空旷的殿前,依旧只有卜大醒孤零零一个臣子矗立在原地。
“亡了,终究是亡了!”
貌似癫狂的崇祯皇帝,仰天大笑,复又悲哭三声。随即,他拔出腰间平时并不佩戴的宝剑,大步向后宫赶去。
一众太监急忙跟上。
到了这个时候,社稷将覆,乾坤倒转,早已准备好殉国的卜大醒,也就不再遵循什么宫中礼仪了。于是他一个外臣也匆匆跟在了皇帝身后。
就这样,一行人径直入了后宫。不一刻,皇帝当先踏进了坤宁宫内殿。
内殿中,早有预感的周皇后,已经穿着皇后正装,和往日得宠的田贵妃、袁贵妃一起,静静坐在座椅上,等待着皇帝的来临。
在皇后面前站着的,还有三个少年人:太子、永王和定王。
原本面露狰狞的皇帝,见到这一幕后,面色不由得缓和了下来。他缓缓走到太子朱慈烺面前,摸了摸太子头顶,然后下令,命太监将三子带去后殿,找些贫民衣物,换装后,将他们送去各自的外戚家中。
安排完这些,皇帝开始履行下一道程序:为避免被反贼凌辱,他要求皇后自杀。
早有准备的周皇后,先是与三子诀别,复又在皇帝面前下跪,行了最后的夫妻大礼:“妾随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
说完,周皇后平静地去了后殿,上吊自尽。
田贵妃也默默地回了后殿,一同上吊。
在这个过程中,面露悲痛的皇帝,拿起桌上的酒壶,连饮十数杯烈酒。
最后,大约是酒量终于麻痹了神经,皇帝遂抽出剑,一剑捅进了尚在哭哭啼啼的袁妃心窝。
做完这一切,袍袖上沾满鲜血的皇帝,去了后殿。看到皇后和田贵妃的尸体后,皇帝又开始在后殿寻找长平公主。
不料,寻了半晌,并没有发现长平公主朱媺娖的身影:“阿九呢?”
一旁宫女瑟瑟发抖,言道公主从早上就不见了。
和历史上不同。这个时间段的阿九,年方六岁,个头很小,大约很容易就找不到了。
未己,寻不到公主的皇帝,又提着剑,去了自己的嫂子,明嘉宗朱由校之妻,张嫣张皇后的寝宫。
结果,寝宫中却是空无一人,遍地凌乱,宫女太监纷纷不知所踪。
长叹一声后,崇祯再出得宫门,命王承恩寻了些马匹和武具,分发给了身边所有太监。就连文臣卜大醒,也分得了一柄短剑。
接下来,崇祯手执三眼火枪上马,与数十名太监组成的骑兵队伍,同至东华门。
不料,东华门上守军见到身穿黄袍的人影,当即乱箭射下,硬生生阻止了皇帝出门的想法。
到了这一刻,皇帝终于醒悟:臣子们今天是决不允他出逃京城的了。
带着不甘和不能置信的心态,崇祯之后又绕路文华门,一路奔行到了朝阳门前。
预料之中的结局再一次出现:世受皇恩的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
眼看着最后一丝逃命的希望破灭,万念俱灰的崇祯,调头回到了皇城内。
这个时候,皇帝身边,随从早已星散,只余二人在侧:卜大醒和王承恩。
而已经变得浑浑噩噩的皇帝,一路摇摇晃晃,只往后宫处行去。
不知不觉间,皇帝穿过了神武门,登上了后宫的制高点:煤山顶的寿皇亭。
站在寿皇亭旁的一刻歪脖树下,业已浑身虚脱的崇祯皇帝,扶着树桩,最后一次观览了他的大明江山。
当其时,远方黑云笼罩,京城内外火光映天,遍处狼藉。隐约间飘来的滚滚浓烟,混合着喊杀声,活脱脱一副末世景象,却是大明江山的真实写照。
见此惨状,崇祯厉笑一声后,长叹道:“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说完这句,崇祯解下了腰带。一旁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哽咽着接过,替皇帝在树枝上绑好了绳环。
这边厢,皇帝脱下明黄外袍,然后咬破手指,在蓝色中衣上写下了那封血书:“朕自登基八载,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全程,东宫太子讲读长跪不起,以额头覆地。
待到皇帝写完血书,王承恩跪倒在地后,皇上先是以发覆面,然后抬脚,踏上了王承恩脊背。
这时候,卜大醒开始行三跪九叩的送君大礼:“皇上且先行片刻,臣随后就到。”
下一刻,皇帝将腰带套进脖颈,然后脚下一使力,蹬开王承恩,将自己挂在了半空。
第728节 历史(三)
“嘭”的一声炸响后,半空中绷直的腰带,应声而断。
崇祯随即滑落在地。
“啊!?”
原本跌坐在地的王承恩,被吓了一跳。不过多年练就的服务意识,还是令他本能地伸出双臂,接住了皇爷后背。
“咳咳咳。”骤逢变故,崇祯顾不得其他,赤红着脸颊,捂住脖子连声咳嗽起来。
“什么人!?”相对冷静的卜大醒,却是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周遭:“不好,是闯贼!”
在卜大醒眼中,山顶四周,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些零零落落,穿着花衣衫的怪人。
在卜老爷认知中,这种穿束,正是流民为主的闯贼应有的扮相。
与此同时,传统风格的中式寿皇亭背后,急匆匆转出来一伙人,向此处奔来。
定睛一看,这伙人却是奇怪。居中的身穿对襟短衣,一旁却有穿着补丁短袍的随从,还有肩扛着奇怪什物的。
奇奇怪怪的团队,令卜大醒一时间有些困惑。奈何他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也阻拦不了来人。
不过卜大醒这时已经站直了身躯……不论来得是谁,想要加害皇上,得先从他尸体上跨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卜老爷做心理建设这当口,一伙人冲将过来,没等卜老爷说什么,当先壮汉只是伸臂一格,就将卜老爷推到了一旁。
紧接着,一个身穿黑色中山装的胖子,喘着粗气站在了皇帝身旁。另有同样装束的一个中年人,也并排凑到了一起。
……
这二人,一个本名李汉,常用名李大嘴。
另一个本名张冬东,曾多次冒名曹川。
在这个历史时刻,由这二位代表曹皇帝出现在煤山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某势力早就对今天这一幕有了相应预案。
毕竟,原本的大明臣子接班明王朝,最好是要有法理依据的。而刚才被镜头录下的崇祯上吊一幕,就是最过硬的证据了。
之所以派李大嘴,是因为他是内臣之首。由他来见证明王朝结束,是比较合理的。再加上一个张冬东,也算是配置齐全,格外重视了。
当然,对于这种深入险境的危险活计,李大嘴这个贪生怕死的老屌丝,一开始肯定是不愿意来的。
奈何李大嘴身份特殊,这事曹皇帝肯定放心他来……就这,当李老爷哼哼唧唧跑到天津后,北伐军司令部也是给他配齐了特种部队、京城内应、以及外围接应人员后,这货才不情不愿动的身。
这边厢落好位后,小肚腩愈发明显的李大嘴,一边整理衣着,摆姿势,还一叠声催促:“快快快,给皇上把头发扎起来……脸上也抹一把,瞧这一脸煤灰,谁认得!?”
随着胖子话音,马上有两只大手伸过来,将崇祯散乱的头发草草扎了个发髻。与此同时,另外几双臂膀也伸了过来……有拿着汗巾给皇帝抹脸的,还有捏住王承恩固定造型的:“不要乱动,就保持这样,听明白没有!?”
可怜王承恩早已被吓傻,倒是一动没动。而崇祯……套一句台词:一个人受了太大打击,就会进入精神官能休克状态,不再有反应。
一天之内,先后遭遇了亡国、杀妻、臣叛等种种高端刺激,继而万念俱灰,崩溃到上吊自杀的崇祯,这时再次遭遇反转,其大脑其实已经处于宕机状态。对外界刺激,他现在产生不了正确反馈。
这时的崇祯,双目呆滞,脸上全无表情,浑身瘫软,只能由王承恩跪扶着半坐于地。
总得来说,临时出现的团队,效率还是很高的。短短两分钟后,人员呼啦一声散开。歪脖树下,两立两卧的四个人,终于摆好造型,被取进了镜头里。
见一切搞定,李大嘴紧了紧领带,向对面的摄像师叫道:“好了没有,需不需要打光?”
戴了副高度眼镜的摄影师,已经支稳三脚架,将数码摄像机调试好了。闻言,他竖起大拇指:“光线刚好,我开机了!”
“发报,发报!”胖子随后干咳两声,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大声念诵起来:“大明亡国公证书。”
“经现场证实……”
俗话说好事多磨。就在李大嘴朗声念诵一句后,一旁却有人猛地冲进来怒喝一声:“原来是曹贼爪牙!呔,走狗,故布疑阵,羞辱君上,欲待何如?”
刚刚酝酿好情绪,猛然间被打断。李大嘴怒瞪双眼,脸上的横筋都起了两根。
甩着手指头,李大嘴指着已经被抓起来的卜大醒,满脸怒容,左右环视:“不是说就一个太监吗,这老杂毛是谁?”
谁也没想到刚才被推到一旁看热闹的卜大醒居然又跳出来了。提着手枪顶在卜大醒额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