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旅明-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端端的一场工业之旅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马车当即将老爷送回了宾馆。在回去的路上老爷一言未发,到了宾馆后他便吩咐下人:去柜上定票,回福建。然后第二天一早,方唐镜便在赤崁码头送别了卜老爷一行。
  目送着船只远去后,站在台江边轻摇折扇的方唐镜最终还是无奈摇了摇头。事实上卜老爷的一举一动,包括他到此地后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以及为什么有这种变化,方唐镜都一清二楚。
  作为缙绅人家的幕僚兼秀才,方唐镜见过太多卜老爷这种“硬核士绅”了。
  晚明尽管道德日下,世风不再,大批士人开始明晃晃将钱财田产挂在嘴边;但是依旧有很多恪守孔孟之道,行事作风方正古板的君子人物——卜老爷就是其中的典型。
  所以卜老爷一路行来对此地的种种看不惯,方唐镜是能理解的。甚至卜老爷昨日跌倒的原因,方唐镜也能猜出个七八分——无非看到曹氏有钱有粮有军械有壮丁,被吓住了呗。
  然而理解归理解,至于其他的……也就那样了。抛开自己心下那一点鄙视不谈,他方唐镜一个秀才可没资格管得了卜老爷发疯。现如今既然老爷要走,那他也不好阻拦,只好恭送。走了最好,他方秀才还有事要办呢,时间很紧迫的!
  ……
  俗话说一样米养白样人,这种情况在窑区的工业参观之旅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无论是木纳的农夫,还是精明的商人,抑或是卜老爷这种顽固派缙绅,总之,穿越者发现,只要这些明人参观一趟窑区,就一定会做出各种应激反应。
  这些事后的反应,有像卜老爷这种变得更加顽固,更加“反曹”的,然而更多的明人则是被工业化的伟力所震撼,从而变得更加倾向于穿越势力,乐意服从,乐意交流,希翼在这种工业伟力中分到一杯羹。
  所以一直以来穿越众都是大力支持窑区工业旅游项目的,这种实打实的震撼,对明人的改造效果,远远超过了文字和语言的煽动效力。
  至于说卜老爷这种人……讲真,帝国的掌权者们压根没把他们放在心上。每一次的社会变革,会造就弄潮儿,也会产生遗老遗少,这是不可避免的。卜老爷那点能量,还远远不到穿越众操心的地步。
  这么说吧:假如明天崇祯和他手下的大臣要来窑区参观,那么穿越众不但会热情欢迎客人,而且在皇上参观完后,还会恭送皇上回朝,绝不会玩阴的。
  ……几年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不是这帮穿越众战战兢兢在大员岛登陆的年代了。
  就像后世七八十年代实力冠绝全球的美帝一样,在这个位面已经拥有了全方位经济、政治、科技、军事优势的穿越帝国,现在早已充满了自信,根本无惧土著的窥伺和敌意。
  无论土著使出何种手段,哪怕明天崇祯和建奴联手杀来百万大军,这些统统都会在战舰、巨炮、后膛枪、化肥和电子夜视仪面前被绞杀,被粉碎。
  所以卜老爷走了,轻轻地,没有带走一片云彩。繁华的赤崁码头依旧人潮如织,轰鸣的窑区依旧在喷吐出巨额的财富,没有人在乎卜老爷带走了什么样的阴谋和不甘。
  至于说方唐镜同志……这位不第秀才,依靠聪慧和潇洒颜值混社会的幕僚,他还有东家交待下来的很多事要办。所以他这次不会再回福建了,等所有事都办完,他会登上去杭州的客船,直航自己老家。
  送走老爷后,方唐镜带着小厮转身又去了窑区。
  和卜老爷不同,方唐镜只是一个家道平平的落第秀才,他前半辈子没有感受到多少皇恩浩荡,也没有享受到任何权利——秀才就像参公编制一样,看上去也是读书人,但是内核很软,其实并不是统治阶级的一员。
  所以方唐镜毫不掩饰对大工坊的兴趣。他没有历史包袱,他喜欢这些精妙的机器,他能感觉出这些机器背后巨大的,能改变社会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他不但不排斥这种力量,还想从中获得好处。
  另外,即便是只出于工作需要,接受新事物也是他职责所在——幕僚需要随时了解各种社会上的新信息,以便在东家有需要时提供意见和建议。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里,方唐镜就泡在了窑区。
  他不但挨个参观了所有允许旅客进入的工厂,还抓紧一切机会在导游那里咨询,试图搞清楚这些机器运作的原理。
  只有三十岁的方唐镜理解能力还是很强的。在导游的介绍下,他现在至少明白了一些笼统的概念:所有机器都分两部分,冒黑烟的那部分是“体”,是出力的,就像骡马;其余部分则是“用”,负责具体操作,就像马车。
  不光如此,方唐镜还大体计算了窑区一些工厂的产出。结果当然是令他咂舌的:无论什么零件的月产量都是以千或者万计算的,即便是一座普通的轮窑,每月的出砖率也在几十万块……这已经超过杭州附近所有砖窑加起来的产量了。
  越深入了解,方唐镜对曹氏的潜力就越发看好,而这又导致他更加深入地了解此地。所以直到一个星期后,方唐镜才结束了对窑区的调查。
  在宾馆休整的两天里,方唐镜拿起笔墨,将这段时间以来对大员社会的调查结果,数据,以及个人看法等等都详细记录了下来。这是很重要的资料,回去后是要和东家详细讨论分析的。
  休整结束后,已经心里有底的方唐镜,便开始了他来大员的最后一项工作:和将军府正面接触。
  接触的方式很简单,前文也已经说过:方唐镜只需要走进赤崁区政府政务大厅,然后找到大客户窗口就可以了。
  所以他也是这样做的。
  过程很顺利。抛开跟着卜老爷办的对公签证不谈,方唐镜本身代表的也是杭州的一户缙绅人家。
  所以当他来到窗口自报家门,并递上自家老爷的帖子后,他很快就被人请到了会谈,面前放上了清茶。
  穿着对襟短褂的一男一女接待员很热情,他们不但拿出了一些赤崁区政府印刷的招商引资文件,还对着文件上的条款一一给方唐镜做了解释,以便客人能理解诸如“轻工业”这样的新词。
  总得来说,穿越国眼下的招商引资活动是不设门槛的。也就是说只要来的客人有钱投资,那么穿越众是不在乎对方的政治属性的:哪怕对手是卜老爷那样的反动缙绅。
  这种招商思路也是年初在大会上才扭转过来的——这之前由于盘子太小,底气不足,所以商务部是不敢对缙绅放开投资渠道的。
  现如今不一样了:只要老爷们敢来投资,穿越众就敢卖给他们商铺、住宅、田产和商品代理权。这样一直纠缠下去的话,等到摊牌那一天,老爷是翻脸还是不翻?
  翻脸的话,之前所有的投资和生意可就没了;不翻的话,无非是对不起崇祯大大,老爷您自己决定吧……
  方唐镜没这方面的顾虑,事实上他很清楚自家老爷是什么德行。虽说和卜老爷是同年,但和一生坚守孔子之道的卜老爷不同,自家老爷一生最爱得却是孔……方兄,所以在利益面前老爷会怎么选,方某人用脚后跟都能猜到。
  方唐镜接下来又在政务大厅泡了两天。
  这期间他详细吃透了区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并且在办事员的帮助下,方唐镜还试着挑选了几条适合自家的投资渠道。
  这几条投资路线都是关于轻工业方面的,需要两头操作:一边在赤崁投资商铺和住宅,一边在杭州当代理商或者直接投资工坊。
  到了这个地步,方唐镜这次来大员的事项就算全部完成了。剩下的动作需要他回到杭州和老爷商量研究之后,再决定投资何种项目。
  搞定一切的方秀才,终于步卜老爷之后也购买了船票,在这天一早,和小厮两人来到了赤崁码头。
  轻摇着折扇,方唐镜站在码头上,最后恋恋不舍地看了这处在他心底里带来无穷希望的土地:“下半年还会来的,到时先置办一套‘三室一厅’再说!”方唐镜默默地想到。
  然而俗话说得好:无巧不成书。
  就在方秀才准备转身登上栈桥的那一瞬间,他却看到了从街边施施然走过的一个人。
  大吃一惊的方秀才当即便扔下手中的古驰鹿皮提箱,疾步奔过,分开路人,冲到那人身旁后大喊一声:“呔!兀那拐子,今日你事犯了,再莫要想跑!”


第369节 他乡逢故知
  方唐镜一声大喝后,行人纷纷侧目。被他吼的那人也同样惊了一下,转过头怒视方唐镜。
  此人身材高挑,也是三十来岁的年纪,身穿一条灰色长裤,上身是一件兜帽卫衣。和本地其他人不同的是,这人是留着长发的。长长的马尾被简单扎了起来,恰好落入脑后的兜帽中。
  下一刻那人由惊转喜,张大了嘴,冲过来一把抓住了方唐镜的肩膀:“贤弟,怎么是你!?”
  而方唐镜也哈哈大笑着说道:“兄长,不想在此地你我能重逢啊!”
  两人一边大笑,一边激动地互相打量着对方。不想看过几眼后,方唐镜却突然变得有些伤感:“兄长,你清减了!”
  兄长这时也是长叹一声:“唉,一言难尽,一言难尽。”
  到了这时候,方唐镜自然也不可能再坐船出发。于是他退掉了船票,和自家兄长一起又回到宾馆,重新登记了房间,两人准备好好促膝长谈一场。
  这兄长是谁呢?南望。
  ……
  话说方唐镜的东家姓黄,名韶洲。黄韶洲老爷和那位福建的卜老爷同属万历年间的三甲进士,是关系不错的同年。
  这位黄韶洲老爷世居杭州,是本地土著。当初南望南秀才在杭州给人当清客,这中间他任职时间最长的单位,就在黄老爷府上。
  当时在黄府供职的清客团队里,大概因为年龄和身世相仿的原因,南望和方唐镜这对基友打一开始就很谈得来,到后来哥俩甚至成了铁杆,互以兄弟相称。
  说起来也是巧:两人同属于杭州城里的小市民家庭,又都是不第秀才,最终还都迫于生活压力,跑去黄老爷府上当了清客。
  而他们两人最像的,还是丧妻一事。古人结婚都挺早,南望和方唐镜在二十多岁时就已经成了家,结果他两的原配又都在结婚几年后因病而殁。
  这之后他们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就开始出现了岔路:方唐镜最终被主家黄老爷看中,续弦了黄老爷的远房侄女,升级成了黄老爷的亲信幕僚。
  而南望则在一户盐商家中找到了真爱:他弄大了盐商小妾的肚子,然后拐了人跑路,最终阴差阳错,成了穿越众的手下。
  一言难尽。
  两人回到宾馆后,方唐镜第一时间便拉住南望问个不休——当初南望在匆忙跑路前,由于害怕连累到基友,所以方唐镜只是得到一封寥寥几笔的短信。上面的内容只说南望要去南方游幕,从此便再无消息。
  这之后将近两年的岁月里,方唐镜一直有打听南望的行踪,结果除了一点南望拐人的闲言外,其余都是渺无音讯。不想今天在这远离杭州千里的化外之地,他却与兄长在茫茫人海中相逢,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而南望此刻面对方唐镜,同样百感交集。
  当初他在台湾安置下来后,是有过捎信给方唐镜的想法的。不过一来他怕捎信过去后会引起盐商注意,给方唐镜带来麻烦——南望无法评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