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宋朝当太子-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纯仁一边在前头带路,一边朝着身后的赵昕说道。
。。。。。。
一张朴素的床榻上,范仲淹正陷入昏迷中。
赵昕上前瞧了一眼,而后朝着一旁的御医问道:“太医,先生的病情如何了?”
御医皱着眉头回道:“范尚书的身体打开春一来就一直不好,需要精心调养才行,然则范尚书一直操劳国事,一刻都不肯闲下来,导致如今病情已入五脏六腑,伤及七经八脉,实在是药石难医,就算华佗在世只怕也是无药可救!”
赵昕看着床上被病情折磨的范仲淹,良久方才开口问道:“太医你就别跟朕绕关子了!但请直说先生还有几日光景吧!”
御医忙回道:“回官家!好的话还有三两日,不好的话很可能过不了今夜!”
“父亲!”
范纯祐,范纯仁,范纯礼三人一听御医的话,都不由得跪下来泣声道。
“哭。。。。。。什么。。。。。。哭,为父。。。。。还没死呢?”
许是听到了三人的哭声,范仲淹忽然从昏迷中醒了过来,而后红光满面的看着三位儿子。
三人都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哭声反而更大了。
“先生!朕来看你了!”
这一刻,赵昕多么希望不是回光返照。
“官家!臣治家不严,让官家看笑话了!”
范仲淹先是朝着赵昕赔不是,而后朝着三个儿子吼道:“不成器的东西,还不快滚出去!”
三人知道父亲有话要单独和官家说,便恋恋不舍地看了父亲一眼,方才走至外间等候。
待三人离去后,范仲淹才朝着赵昕说道:“官家!臣自知臣已经是病入膏肓,药石难医了,今之大限将至,臣有几句话想对官家说。”
赵昕忙道:“先生有何言,但请直说,朕必洗耳恭听!”
“咳咳咳!”
短暂的咳嗽之后,范仲淹方才说道:“官家是我大宋百年难得一遇的英主,臣有幸能在官家手下效命,是臣的福分,官家对臣的礼遇之情,臣一直都是铭记在心,但臣向来不是阿谀奉承之人,臣认为官家对臣越是看重,臣就越应该尽心竭力的为大宋江山谋福。
大宋即便没有臣,也依旧会屹立于这天地之间,因为有英明神武的官家在,但臣所担心的不是眼下的事情,而是以后的事情,自古历朝历代,不乏明君英主,但为何最多不过三代,最少也仅一代而已,臣一直在想这其中的原因,直至今日弥留之际,方才想清楚。”
………………………………
第二百九十章 遗言
“咳咳咳!”
许是说得太急呛到了,范仲淹不停的咳嗽。
赵昕忙上前轻轻地锤着范仲淹的后背,关心的说道:“先生莫急!慢慢说!”
范仲淹好转之后忙道:“官家!臣怕再不说就来不及了!国家若想一直都出现明君,其一,必须重视诸皇子的教育,要让诸皇子全面发展才行,不能只专心于学问,经世致用之学也必须傍身,如此一来,才不至于让朝堂小人蒙骗。
还有就是万不能让国之储君养于深宫妇人之手,这样的话,君主虽然仁慈,但也同样将妇人的优柔寡断给学了来,而在处理国家政事上吗,优柔寡断是最忌讳的,仁慈也是要有底线的。
其二,就是臣斗胆之言了,若想大宋江山万万代,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如此一来,即便继位的君主才能平庸,也不至于朝令夕改,胡作非为,将历代帝王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
臣之言句句发自肺腑,还望官家三思!”
“先生尽请放心,今日,朕是以学生的身份来见先生的,所以先生之言,朕定谨记在心!先生累了!还是好好休息吧!先生放心!大宋朝有朕在,一切安好!”
赵昕安慰道。
范仲淹强撑着身体朝着赵昕行了一礼,而后说道:“官家请回吧!臣就不留官家了!人之大限将至,理应儿孙陪侍在一旁才对。
臣这一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臣此刻可以说是问心无愧,然则臣对得起江山社稷,对得起黎民百姓,对得起官家和先帝,但臣却对不起臣的家人,这最后一点时光,让臣好好看一眼家人吧!”
“先生保重!学生告退!”
赵昕朝着范仲淹行了一个学生的礼节,而后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房间。
赵昕还未出范府的大门,便听到里头传来了呼天抢地的哭喊声。
赵昕抬头仰望了一下天空,不知何时,天上又飘起了漫天大雪。
赵昕伸出手来,雪花轻飘飘地落在了他的手心,但不出片刻便随即消逝。
人的一生看似漫长,但何尝又不向这雪花一样短暂。
宣武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吏部尚书兼观文殿大学士范仲淹病逝,享年七十岁。
帝甚哀之,辍朝三日,亲自下诏书追封范仲淹为楚国公,赠太师,光禄大夫,谥号文正。
。。。。。。
香妃阁内,赵昕想着范仲淹的遗言,一直在思索着自己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自他登基之后,一直在加强六部的权力,削减两府的权力,简而言之他一直在加强皇权。
宋太祖赵匡胤限制了相权,即两府的诏令必须得到皇帝的许可才可颁布至天下,同样皇帝的诏令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两府也是有权利驳回的。
君权和相权相互制肘,军,政,刑,三权分立是宋朝独有的特色政治制度。
而赵昕登基后,虽然也经常询问两府的建议,但直接下诏的次数居多,宰相庞籍是个老好人,自然是不愿意的罪他的,也不敢同他争夺权力,文彦博先前虽然同他针尖对麦芒,但自从经历了被贬到重返朝堂之后,对他的各种政策也都是持拥护态度的。
但这样真的好吗?赵昕不由得扪心自问,他虽然是穿越者,但也是一个人,是人就会有优点,同样也会有缺点,他的诏令也并非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他自从登基后就想废除两府制度,改为明朝的内阁制,从而加强君权,虽然皇权膨胀是封建社会最终的产物不假,但同时高度膨胀的君权也昭示着封建社会终将走向毁灭。
“你说朕手里的权力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呢?”
赵昕忽然朝着一旁的耶律寒香问道。
耶律寒香没想到赵昕会问她这样一个问题,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良久,耶律寒香才悠悠的说道:“秦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中央集权的皇权,秦朝时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之一是丞相,丞相的权利很大,甚至威胁皇权。
西汉时,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的人,削弱了相权。
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了三省体制,进一步削弱相权。为隋唐奠定基础。
隋唐时,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相权分散,加强了皇权。
北宋时,最高行政机构称为中书门下,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原属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但元朝后期宰相权利越来越大,削弱了皇权。
明朝,正式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耶律寒香说完之后,看了沉默不语的赵昕又道:“其实君主的权利大与否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取决于君主是否贤明,但纵观历史,不论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是虚怀若谷的唐太宗,似乎都有着极大的缺点,但他们的功绩够高,是故这些缺点才没有被放大!简而言之,真正意义上完美的贤明君主是不存在的,而权力依旧是不变的,所以该怎么做,官家心里其实清楚的很!”
赵昕看了耶律寒香一眼,有些无奈的说道:“你千万别高看朕,朕真的没打算限制君权,不得不说,手握大权的滋味真的很不错,朕想,朕有生之年只怕都会揽权不放。”
“那也没什么的,毕竟总体来说,你这个皇帝做的还不错,即使不算明君,但也算是英主了,更何况眼下大宋正是裂变的时候,资本主义刚刚萌芽,需要一个及其有魄力的君主一直坚持下去才行,所以你眼下想要加强皇权是必须的。”
耶律寒香晓得,大宋重文轻武人的政策实行了近百年,想要有所改变,就必须打破这沉重枷锁,而能打破这沉重枷锁的人,是皇帝,而且是一位拥有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的皇帝。
赵昕抬头仰望着漫天星空,自言自语道:“朕如果放弃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怕连朕的家人都无法守护!”
。。。。。。
烟花若殇:新书已来站短,欢迎各位前去投资赚取起点币。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突发事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走了,赵昕虽然很是哀伤,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也不是他所能挽留的。
短暂的哀伤之后,赵昕分析了范仲淹的遗言,将权力重新放回到了中书门下是不可能的,但是皇子们的教育必须提上纲程了。
赵昕眼前一共有四个儿子,除了夭折的二皇子之外,赵昕还有三个儿子,皇长子赵景泽已经六岁了,皇三子赵景毅也三岁了。
赵昕除了选先生教授他们识字,蒙学,懂礼仪之外,对于皇长子,赵昕还亲自替其选了一名拳脚师傅,让其教授武艺。
在赵昕眼里,皇子还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好。
赵昕甚至还让耶律寒香教授皇子公主们后世的广播体操——雏鹰起飞。
短短不到两月,不但吏部尚书范仲淹逝去,而且吏部右侍郎杜衍也去世了,所以眼下不仅吏部尚书一职空缺,就连吏部右侍郎也空缺。
有人提议直接升任吏部左侍郎欧阳修为吏部尚书,但赵昕最终并没有采纳,因为他打算年后让欧阳修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监督黄河改道大海的工程。
赵昕再三思索之后,任命翰林学士范镇为吏部尚书,监察御史王素为吏部右侍郎。
宣武五年,十二月初,婉仪苏八娘怀有身孕,赵昕很是高兴,便升其父苏洵为翰林学士。
但还没高兴半天,宫外就传来了一件让赵昕震怒的事情。
。。。。。。
勤政殿内,赵昕看着站在底下的两位大宋政法学院的学子,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赵昕朝着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问道:“张载!朕问你,你当初立下何等誓言可还记得?”
张载忙抱拳道:“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官家,臣时时刻刻都不敢忘记此誓言。”
“好!既然如此朕问你寡妇可是我大宋朝的百姓!是否就是你口中的生民?”
赵昕怒目道。
“这。。。。。”
张载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是耳聋了吗?回答朕!”
赵昕大声吼道,吓得一旁地程颐一个抖擞。
眼下,隆冬之际,天气最寒,但张载此时的额头上却是冷汗直流。
“是!”
张载小声的说道。
“大点声!朕听不到!”
赵昕大声的说道。
张载方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