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关高平一战的快马报捷在一天后终于到了东京,而详细的军报则是在两天后才到的东京,因为就在决战的第二天,也就是三月二十这天,高平忽然下起了大雨,全军休整,并非急报的也相应推迟。

    在郭荣将身边的殿前司禁兵全数投入反击以后,北汉军就彻底崩溃了,其先锋都指挥使张元徽被阵斩,北汉主刘崇无力收束军伍,被迫逃至高平县南许河北岸驻营整队,契丹骑兵畏惧王师之强,不敢救援北汉军,只是悄然远遁。

    当郭荣率军追至许庄时,刘崇已经收拢了万余残兵,阻许河而列阵。虽然许河并不宽深,水流也不甚湍急,完全可以徒涉,但是王师也是厮杀了半天,疲惫之下在敌前渡河并非良策,于是两军又隔着许河对峙了一段时间。

    到薄暮时分,王师的后军河阳节度使刘词终于赶到战场,以生力军强行涉许河,全军随后向北汉军发起总攻。北汉军又一次崩溃,其枢密副使王延嗣被阵斩,王师分兵追袭四散逃窜的敌军,连夜追击至高平,北汉军僵尸弃甲填满山谷,委弃辎重、兵器、驼马、伪乘舆器服无数,俘虏北汉兵数千,北汉主刘崇仅以身免。

    “北汉主刘崇仅以身免”,郭炜在军报中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响,整个过程似乎和历史重演一般,就连刘崇得以逃脱都是一模一样,看样子郭荣并未接受自己的建议,既没有持重缓进等到和刘词合兵以后再去会战,也没有在派出泽州刺史李彦崇堵截**岭的时候加上一个重要监军。

    自己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啊,但愿这一战以后会好许多,毕竟自己给出了那么多的好建议。这就是郭炜看了高平大捷具体情况之后的主要感想。

    在随后的日子里,捷报频传。

    郭荣在三月二十三晚率军进驻潞州,在得到殿前司部队的支持后,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在三月二十五这天对侍卫亲军司部队进行了大清洗和大改组。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等人,在高平之战时临阵脱逃,而且逃亡路上还剽掠本军辎重、杀死前来宣谕的郭荣使者,罪无可恕。这等人却敢在获知本军胜利之后又踅摸回来,不得不说是侍卫亲军司的积习所致。

    来到潞州休整,郭荣本来就是打算整军,目标就是侍卫亲军。经过和殿前司都指挥使张永德的密谈,获得了殿前司部队的明确支持,郭荣于三月二十五收斩侍卫亲军樊爱能和何徽以下、军使以上将校及监押使臣七十余人,没有临阵脱逃的几个侍卫亲军高级军官如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李千、龙捷右厢都指挥使田中、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张顺、龙捷左第二军都指挥使孙延进等人则升赏官衔的同时罢去军职,因此出现的所有缺额,中高级军官几乎都由殿前司将校升职担任,低级军官则由侍卫亲军作战有功的军卒和殿前司诸班直有功军卒迁转。

    当然,其余有功将士即使官职不升,官阶都有升赏。

    经过赏罚分明不行姑息的初步整顿,侍卫亲军部队将骄兵惰的风气稍有改变。随后,郭荣决心给刘崇一个教训,不能让北汉军想来就来,想跑就跑,把进出中国当成了习惯,这一次,周军必须集结力量北征,观兵于晋阳,耀武于太原城下。

    大周显德元年三月二十八,以天雄军节度使、卫王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镇宁军节度使郭崇副之,宣徽南院使向训为行营兵马都监,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李重进为行营马步都虞候,华州节度使史彦超为行营先锋都指挥使,整个河东行营共领步骑二万,自潞州出发进讨河东。仍诏令高平之战前的西路军河中节度使王彦超、陕府节度使韩通率兵从阴地关入河东,与符彦卿合军而进。又以河阳节度使刘词为随驾都部署,保大节度使白重赞副之,在潞州卫跸。

    四月,北汉盂县降,符彦卿进军至晋阳城下,周军大集河东境。随着周军的逼近,北汉汾州防御使董希颜、辽州刺史张汉超、宪州刺史韩光愿、岚州刺史郭言、沁州刺史李廷诲等均以城归顺,王彦超、韩通所部攻下石州,俘获北汉刺史安彦进。

    北汉州县的连续投降,尤其是北汉境内百姓沿途箪食壶浆迎接周军,向周军哭诉刘氏赋役残酷,切盼周军攻取晋阳消灭刘氏政权,为此愿意供应军需。这种种有利局面,让郭荣生起了即时消灭北汉的想法,至于郭炜曾经有过的忠告,还有召集众将会商时诸将的异议,都已经全不在话下了。

    大周显德元年四月二十七,车驾发潞州,趣晋阳,亲征刘崇。

………………………………

第八章 班师振旅

    

    第八章 班师振旅

    大周显德元年六月二十四,郑州新郑县嵩陵。

    郭荣在车驾一行刚刚能望见嵩陵的时候,就已经是悲从中来,来到陵前祭拜处更是哭倒在地,心中百感交集。

    想那刘氏当初无故灭郭家满门,只有出镇邺都的养父和自己,以及赴河东谒祖陵的三妹和宗谊,还有去潞州公干的四妹寥寥数人得以幸存,此仇不共戴天。可惜养父登基以后身负天下之望,不能肆意恩仇,河东地势险要难以攻拔,只能让刘氏余孽苟延残喘于此。

    不想那刘崇在苟活之余竟然不思感念天地恩德,竟然还欺自己年少无军望,在养父宾天、举国重孝之际,悍然勾结契丹胡虏来犯中原,让自己都无暇给养父出殡,一切殡葬事宜只能交托山陵使冯道以下诸大臣,这真是恨上加恨。

    高平克捷,河东诸伪州县望风披靡,河东百姓箪食壶浆迎接王师,自己本以为可以就此一举雪恨,于是不顾众将的劝告,临时决定攻取晋阳兼并河东。

    自己终究还是没有从军经验,也没有认真听取手下将帅的意见,还忘记了亲征之前宗谊做出的分析,忽视了攻取坚城所必须准备的器械辎重粮饷全无准备,唐末以来剽掠积习深重的禁军也从未整顿。

    结果,顿兵于晋阳坚城之下的十余万军卒又不免痼疾复萌,在军士四出剽掠之下,本已归附的河东民心也是渐渐丧失,河东百姓不再供应粮秣不说,还退而各自保聚山谷劫掠粮道,这就更加重了河北河南等地输运的负担,加上五月以来正值雨季难于攻城,契丹援军又逼近忻州、代州,再迟疑下去,师老兵疲之下就难免有所不测了,最终自己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老天送上门来的消灭刘氏余孽的良机。

    出击忻州以驱逐契丹军的军队在符彦卿、郭从义、向训、白重赞、史彦超等人率领下战而无功,即使加上前去增援的李筠、张永德,周军也无法将驻守忻口的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挞烈部驱逐歼灭。北面行军都监、度支员外郎王著虽然能够约束住众将的恃勇轻进,却变不出辎重军粮来,无奈之下符彦卿等人只能领军退回晋阳。而随着这支偏师的失利,全军撤退也就势在必行。

    所以现在郭荣在嵩陵前哭倒了,他为了击退刘崇的侵扰,没能亲奉养父棺椁,没能亲临葬礼。虽然他将来犯之敌一举歼灭,却没能报仇雪恨将刘氏余孽彻底消灭,而且无奈之下的退军还使得之前收复的州县全部前功尽弃。郭荣在养父郭威的陵前,既有悲痛愧悔,又有坚定的决心——消灭刘氏余孽的路看来很长,那就从一统天下开始,一统天下则从目前治下的国阜民安军旅振作开始,治国理政整顿禁军则从这里开始,从现在开始。

    六月二十八,郭荣率随驾群臣回到了东京。

    六月三十,郭荣召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西河郡侯皇子宗谊滋德殿奏对。

    七月初一,以河西节度使申师厚不俟诏,擅弃镇入朝,署其子为留后,责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以前泽州刺史李彦崇高平之役守**岭失律,责授右司御副率。

    七月初三,天雄军节度使、卫王符彦卿进位守太傅,改封魏王;天平军节度使郭从义加兼中书令;河阳节度使刘词移镇永兴军,加兼侍中;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加兼侍中;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移镇许州,加兼侍中;许州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李重进移镇宋州,加同平章事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以武信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为滑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典军如故;同州节度使药元福移镇陕州,加检校太尉;鄜州节度使白重赞移镇河阳,加检校太尉;陕州节度使韩通移镇曹州,加检校太傅。

    七月初四,以前礼部侍郎边光范为刑部侍郎,权判开封府事;以度支员外郎王著充翰林学士。

    七月初五,以前亳州防御使李万金为鄜州留后;以前华州节度使孙方谏为同州节度使,加兼中书令;以前永兴军节度使王仁镐为河中节度使,加检校太尉。

    七月初七,郭荣驾幸南庄,以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西河郡侯皇子宗谊进位检校太尉,改封虢国公,知军器监事;建锦衣卫亲军司,以镇南节度使、检校太尉、虢国公皇子宗谊权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选取禁卫诸班直年少者、内外武臣勋戚及殁于王事者子弟入武学整训,以备充锦衣卫亲军将校,皇子宗谊权督武学。

    同日,郭荣以侍卫兵士老少相半、强懦不分,涉于人情不能选练,终至侍卫诸军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下令大阅禁军,选优汰劣,并且诏募天下壮士赴东京参选。届时郭荣将亲临检阅,精锐者升为上军,羸弱者遣归田园,中选军士则由各统军将帅依殿前司殿前诸班、铁骑军、控鹤军、侍卫亲军司龙捷军、虎捷军的顺序依次选取。

    七月二十一,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范质为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以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三司李谷为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以中书侍郎、平章事王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景范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枢密使、检校太保、同平章事郑仁诲加兼侍中;以枢密副使、右监门卫大将军魏仁浦为枢密使、检校太保;以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刘温叟为礼部侍郎,判馆如故;以宣徽北院使吴延祚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充职;以枢密院直学士、尚书右丞边归谠为尚书左丞充职。

    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司各级将校也在高平之战后逐次变更。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以下七十多个将校临阵脱逃,均已收斩;而坚持作战的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李千、龙捷右厢都指挥使田中、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张顺和龙捷左第二军都指挥使孙延进均已经罢去军职,出为蔡州防御使、密州防御使、登州防御使和郑州防御使。

    殿前司散指挥使都校领溪州刺史慕容延钊,在高平一战后转为侍卫亲军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回到东京又转回殿前司升职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

    殿前司亲卫都虞候石守信,高平一战后升任殿前司亲卫左第一军都指挥使,回到东京再升迁殿前司铁骑左厢都指挥使。

    殿前司铁骑第二军都指挥使领吉州刺史高怀德,在高平一战后升任殿前司铁骑右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

    殿前司控鹤第二军都指挥使张铎,高平一战后升任殿前司控鹤左厢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