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京禁军,大部分都召自京畿地区,他们的家人,要么在城内住,要么就在周边,这些被驱赶来的百姓,相当一部分便是东京禁军的家人。
  你说要让这些人向自己的家人开弓射箭,泼下滚油、金汁,只怕大多数人是下不去手的。
  而现在新宋北伐,自觉是占了道义高点,是要去收复故土,去解救沦陷的百姓,自然也就不能采取这样的措施了。
  于是花费一些时间来打造填壕车便成了必选项。
  当然,魏武不紧不慢,也有着更多的整个战略之上的考量。
  下邑,只不过是这一次整个大棋之中一个爆点而已。
  引爆这一次的战事,但重点却不在这里。
  所以,魏武不着急。
  但他这不经意的举动,却是让刚刚投降过来的士卒们归心不少。
  毕竟愿意花时间打造填壕车,巢车,还用边角废料为不少没有盾牌盔甲的士兵们打造了一些木盾,进攻的时候,举着这个家伙遮当羽箭,总是比光着膀子强吧。
  要说你真要被强弩干上了,别说是木盾,你便是举副大铁盾,照样一弩把你干翻。
  这是一个机率问题。
  打了这些年仗,有几个人是死在强弩之上的呢!
  鼓点声中,旌旗招展,单看这些正在逼近城池的士卒,你很难相信这是一只投降才刚刚不过十来天的军队。
  当然,现在也由不得他们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毕竟投降这些日子来,魏武给他们的待遇相当的不错,更何况,在他们的身后,亦步亦趋的便是头插白羽的魏武本部士卒。
  那种密如蝗群的弩箭,谁也不想尝上一尝。
  冲击的速度加快了,到了壕沟的边上,半蹲在地,竖起了手中的铁盾或者是粗制滥造的木盾抵御着来自城上的箭羽,偶尔有人运气不少被射中,一个倒栽葱落下壕沟,本身也做了填壕的材料。
  战后,这些壕沟自然是要被填平的,倒也省得了挖坟坑。
  身后的填壕车终于被推了上来,伴随着隆隆的声响,填壕车被推到了壕沟之中,上部被依次展开,宽达一两丈的壕沟之上,便多出了一道木桥。木桥之上的板子钉得稀疏,但这并不妨碍士卒们能踩着它迅速地越过壕沟。
  嗷嗷叫着的宋军们迅速地向前奔跑,这是一段死亡之路,因为这段路程,完全被羽箭覆盖,倒是跑到城墙之下会显得更安全一些。
  而白羽军则是在壕沟的另一侧,齐唰唰地举起手中的神臂弩,与城墙之上的赵军对射。
  城上城下,不时有人中箭倒下。
  张藉举着盾,猫着腰,带着他麾下的一百人向前迅速冲锋。
  他是会亭镇人,在白羽军攻击会亭镇的时候,营将很聪明地选择了投降。
  但那营将的智慧,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落在后面的营将,眼里闪过一丝鄙夷。
  都到这个时候了,还贪生怕死有个卵用啊!
  上得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难不成现在你还指望过去的同僚对你手下留情吗?
  当真是笑话。
  此刻,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只能奋勇上前,如果能立下功劳,或者还能往上爬一爬。
  家人都在会亭镇,还能有什么想法,这个时候乱来,只怕不但自己要死,还会连累家人。
  “止!”他收回思绪,一声大喝之后,他麾下的一百人,齐唰唰地都停了下来。
  这一百人,大多倒都是会亭镇的乡党,这也是他们能有着极强凝聚力的原因。
  “举!”伴随着他的呼声,一百人中的二十名弩手齐唰唰地举起了手中的弩箭。
  也就在这个时候,看起来平坦的地面之上突一阵翻滚,一批赵军从地下冒出头来,挥刀冲杀向他们这些越过壕沟的攻击者。
  “射!”张藉怒喝。
  二十支弩箭伴随着嗡的一声响射向了对面,双方此时只不过相距二十来步,羽箭一出几乎没有一支落空。
  “杀!”张藉没有半分犹豫,一手提盾,一手持刀,一个纵跃,跳过了前面的盾手,杀进了那批埋伏在城下的赵军之中。
  城下陷入到了混战之中。
  在整个攻击面上,黄海埋伏了大约五百精兵,还别说,这一支奇兵立时便给攻城者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谁也没有想到城下居然还藏着有人。
  也就是张藉他们这一段,因为他的提前预叛,反而是占得了上风。
  将面前的赵军倒逼而回的张藉所部,耳边突然传来了嗡的一声响,几乎是下意识的,他便一矮身子,将盾顶在了头上。
  唰唰羽箭落下,将他周边几乎插满。
  “狗娘养的!”张藉怒骂。
  城上居然对城下进行无差别的覆盖性射击,这下头可还有他们自己这么多人呢!
  伴随着远处白羽军的凶猛还击压制住了城上的箭雨,张藉趁机收拢了自己麾下的人手。
  一下子便少了近二十人,这让他红了眼睛。
  “队将,队将,胡营将被射死了!”有人大声喊道。
  “死了就死了!”张藉怒喝,“接下来都听我的!”
  怕死的营将,终究还是死在了前头。
  张藉知道城墙之下有藏兵,是因为他在河北边军中干过,辽军这么对付过他们。不过辽军不是在地下挖坑,那些辽军是在城墙之上开很多暗门,在宋军攻城的时候,这些只容一人一马进出的暗门打开,里面的骑兵一跃而出发起冲锋,这样的打击,对于攻城的步卒来说是极其致命的。
  而这些骑兵并不回城,他们一阵扫荡之后,如果没有死,便会打马扬长而去。而宋军根本就追之不及。
  当然,一击得手之后,这些暗门旋即就会被填死,不会给攻击者任何可趁之机。
  刚刚张藉只是下意识地防了一手,没想到黄海还真在城下埋伏了一支兵马。
  只不过辽军使这一招,是因为他们是骑兵,突袭之后,还能破围而去,而黄海伏下的这支人马,差不多就是有死无生了,张藉可不相信黄海敢开了城门,让这些人逃回城去。
  五百人而已,虽然对攻城者造成了一些损失,但马上便被稳住了阵脚的攻城者们给包围起来砍杀殆尽。
  后方突然响起了鸣金之声,张藉为之怔,这才刚刚开始呢,怎么就鸣金收兵了!
  像现在这种攻击,勉强算是热了一个身吧!
  但军令便是军令,而且张藉觉得现在撤退也不是一件坏事。
  因这一次是他们打前锋,下一次就该换另的战营了。
  自己的兄弟,能不死或者少死,那是最好的了。
  “撤退!”
  张藉在这个战营之中,相当的有威信,在他的组织之下,这支军队互相掩护,交相撤退,稳打稳扎,与其它地方的一窝蜂往回退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不是白羽军就在壕沟的对面严阵以待,指不定城中的黄海还真敢开城门来冲杀一阵子。
  可是黄海不敢。
  因为这个撤退有些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守城一方,也担心这里头有诈。
  撤退回来的张藉看到,他们刚刚冲过来的壕沟,现在已经基本上都被填平了。
  不过,他回头看了看城墙之下,
  那里也被挖出了一段壕沟,虽然不深,但却是自己这边是个斜面,想要攻城,巢车也好,云梯也好,都架不上去。
  黄海这个军二代,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黄海还是有几分能耐的嘛!”魏武笑顾身边副将周光,“这一轮攻防,有模有样,更有出乎我预料之外的反击之举,算不得是虎父犬子啊!”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周光嘀咕道:“也说不准城内有高明的家伙。”
  “也是,对了,刚刚西边那个战营表现很不错,回头你把他们主事的给我叫来!有本事的,咱们得赏。”魏武道。
  “明白!”
  “收兵回营,今儿个都打得不错,晚上,今天上阵了厮杀了的兄弟,杀猪宰羊,有酒水吗?只有醪糟,也行,每人弄一碗不成问题吧!”


第六百零五章:当真不一样
  张藉成了营将。
  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队将只能带一百人,而营将,却足足能领五百人。
  当然,如果是实额的情况之下。
  早先在赵军之中,一个战营五百员额,能有四百人,这个营将就算是良心得了。
  可现在,他发现,配到自己麾下的,结结实实就是五百条大汉。
  而且,是刚刚从战场之上活下来的五百条大汉。
  昨天的一场进攻,有的营被打残了,有的营因为表现不好,则直接从内里挑出来一些人之后,将软脚蟹全都发配到了后勤辎重队伍里。
  那些人还欢天喜地的,可张藉觉得这事儿,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现在这些人觉得讨到了好处,可这样事没有做好居然还得了好处的事情,只怕事后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张藉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新宋军队的军纪,似乎有之前有些不同。
  在自己成了营将,部队被整编之后,张藉便拿到了厚厚的一本有关军纪方面的册子。
  而随着册子一起到的,还有一名军法官和一名负责后勤的军官。
  自己负责的是训练,作战等具体事宜,军纪是军法官管的,整个营的财务,则是另一个专门的军官管理。
  吃空额,只怕在这里是不可能的。
  不过张藉也明白,从现在开始,自己才算是真正地被新宋军队所接纳,不再是他们眼中的另类,降军了。
  也许,自己曾在河北边军之中服过役,也帮到了自己。
  主将魏武,那个铁脚将军,也在河北当过边军,听说一双腿,就是在战场之上被辽军砍断的。
  这让张藉对他很是佩服。
  张藉先去看了战死的兄弟的葬礼。
  没有棺木,只是用破席子或者麻布将人裹好,然后放进了挖出来的坟坑,坑很大,一共两百多个人战死了。
  属于张藉的这个队的有八个。
  葬礼很简陋,但却很庄重。
  锣鼓家伙什居然一应俱全,吹奏的也都是士兵,看起来军中一直都备着这些东西。
  乐曲很哀伤。
  但张藉并没有太多的伤心。
  这些年来,看过的死亡太多了。
  现在这些死去的人,还有人为他们下葬,也许还是幸运的。
  很多人,甚至暴尸荒野,被野兽啃咬,尸骨不全呢!
  如果有一天自己战死了,也希望能有这样的一个葬礼。
  张藉想道。
  军人的葬礼,是在战胜之后才会有,或者是在相持阶段,要是战败了,那就甭想了。
  很多时候,战败者的脑袋都会被砍下来作为军攻。
  守东京城的时候,辽人便将很多脑袋垒成了小山,让城墙之上的宋军,观之无不战栗。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当年在河北,赵宋边军也干过。
  双方军队越境互相打草谷,下手可是全不容情的。
  只是最终,还是辽人赢了。
  赵王,说起来好听,其实不过是辽人的傀儡而已。
  “敬礼!”伴随着一名军官的厉声怒吼,所有出席了这个葬礼的军人们都同时右手抚心,欠身为礼,包括铁脚将军魏武本人。
  礼毕,魏武操起铁铲,洒下了第一铲土,然后军官们集体上前,往坑里铲土。
  作为一名营将,张藉也有份。
  反倒是士兵,此刻成为了观礼者。
  这是新宋的新规矩,以前可没有,一边铲着土,张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