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禹轻笑一声,看向了萧旖:“小幺,你二哥常说你不同于一般女子,是个有见识的,要是身为男儿,便是中个进士也不成问题,你说说这件事,该怎么做?”
  萧旖怔了怔,看着父亲不像开玩笑,才道:“爹爹,其实母亲刚刚说错了一样,朝廷拿来威胁大哥的,可不止是爹爹一人,还有我们整个萧家呢!他们还给二哥升了官,其实也是在变相的提醒大哥,我们这些人,都在朝廷的手拿把攥之下,要是大哥不老实听话,随时都能收拾我们呢!”
  “那你说你大哥该回来吗?”
  萧旖看了一眼母亲,低声道:“要是我说,大哥就不能回来。不回来,朝廷能拿我们怎么样?投鼠忌器。真要是回来了,反而失去了依仗,任人拿捏了。眼下看起来爹爹情势危急,其实不然。真要有事,崔昂又何必去大哥那里?”
  萧禹嘿然一笑:“你跟你二哥倒是一个想法,或者说,小幺你从小就受老二的影响更深。”
  “爹爹,我说错了吗?”
  “不,你没有说错,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萧禹叹了一口气:“可我怕你大哥不是这么想的。你大哥重情重义,又极有孝心,而且这一次,被关的可不止是我,还有方琦一大家子呢!”
  “大哥不会这么糊涂吧?就算他这么糊涂,他的那些手下也不会答应的!”萧旖道:“这些人可是与大哥绑在一起,大哥一走,他们的荣华富贵大好前程,说不定就此化为泡影了!”
  “你大哥的性子,真要走,谁拦得住?”萧禹摇头叹道。“算了,你大哥现在都是西军总管,是大人了,又远在西北,真想做什么,我们也管不了,不说他们了,你们过得还好吗?”
  “就是府外有很多人看着。”韩大娘子道:“出事之后,许管家把家里清理整顿了一番,以前一些不好动的人,却是借着这个机会,都清出去了。官家不讲道理,也就别怪我们不讲情面。”
  萧禹点了点头:“你们却放宽心,不管老大是回来还是不回来,我都不会有事的。在这里再住上一段时日,便能回家,权当在这里将养了,这两年的三司使,可是当得我身心俱疲。”
  “出来之后,咱也不当这个捞什子的计相了,给赵家如此卖命,却还被这般猜忌,他赵家闹家务事,牵涉我们萧家干什么!”韩大娘子气啉啉地道:“我给娘家那边也去信了,大伯也说了,正在联络各大家上书朝廷,替你鸣冤呢!”
  能联络一些大家给朝廷一些压力,倒也不错。
  喝了两杯酒,萧禹突然想起一件事,道:“那耶律俊上京了,这段时间,没有上门来闹事吧?”
  他这一说,一边的萧旖可就红了脸。
  耶律俊屡次三番的派人到萧府,这已经是汴梁城中的一段逸事了,茶余饭后常常被当作谈资来讲。
  随着大宋河北兵败,耶律俊的名头就更是响亮,而且汴梁人对他的了解也是更加的清楚了。
  辽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迷恋上了咱大宋的女子,对于汴梁人来说,这可是一件天大的荣耀之事。
  他们倒是丝毫不顾当事人的感受,把这件事情搞得沸沸扬扬,弄得萧家罗家这两年来一直都尴尬得很。
  今年早些时候,罗大娘子甚至提议让两家儿女早些成婚了事,只要成了婚,这些谣言便自然而然地没有了。
  不过罗纲却是不同意,这小子是要脸皮的,当年发下的誓言言犹在耳,他岂能背信弃义,真要这么做了,汴梁人绝对又要嘲笑他一番。
  现在他已经被人指指点点了。当然要考中进士之后,风风光光地娶萧旖进门。特别是听说那耶律俊居然在辽国那边也去考了一个进士,罗纲的这个心思也就更强烈了。
  现在每天都在家埋头苦读呢。
  “那耶律俊现在还被拦在城外呢,不过也快要进城了,说起来这件事,也是愁人。”韩大娘子叹道:“你要是不出来,那耶律俊再上门可怎么办?他们可是不讲礼仪的。你不知道,那耶律俊虽然还没有进城,但礼物却又送上门了。”
  “让许勿言拿大棒打出去!”萧禹有些恼火。“东西都丢出去。”
  探视完的韩大娘子与萧旖离开了台狱,回望御史台那乌沉沉黑漆漆的大门,心里都是无比沉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萧禹才能摆脱这里。
  要是萧定不回来,萧家该如何自处?
  总之,都是问题。
  对于萧家来说,问题就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怎一个愁字了得哦!
  不说萧家满脑门子的官司,城外,辽人营地,却是一片欢声笑语。
  时隔年余,耶律俊再一次见到了林平。
  当初为了挽总策划主持这一切,林平冒着大风险进了汴梁,如今,算得上是功德圆满,他们想要的,基本上都达成了。
  被耶律俊视为最大敌人的荆王赵哲死了。
  大宋最强的边军最后的种子,也在汴梁城中化为了乌有。
  即便是差一些的上四军,在宋国的军队序列之中,其实也算是不错的,这一次更是损失惨重。
  据称五千边军,给上四军造成了数万的伤亡。
  总之,上四军也是伤筋动骨了。
  做下了这等大事的耶律俊,在辽国皇位的继承之上,还有谁能与之相抗呢?
  回去之后,就收拾耶律喜去。
  这便是耶律俊现在的想法。
  “只差最后一击了!”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林平看着耶律俊道:“宋廷最后的一口气,便是萧定的西军了。一旦西军离宋廷而去,宋国基本上也就只能苟颜残喘了。”
  “都安排好了吗?”耶律俊问道。
  “自然!”林平道:“如果一切不出意料,萧禹在这个世上还能活上个十来天吧!我现在最想看到的是,萧禹死后,宋国朝廷会怎么做?”
  耶律俊摸了摸下巴,道:“其实不管怎么做,萧定都不可能回来了,如果再好一点,就是萧定举旗造反,出横山,打陕西,那就真是再美妙不过了。”
  林平大笑:“正是如此。殿下,我刚刚听说你送的大笔礼物,又被萧家给丢出了府门?”
  “习惯了,习惯了。不过不要紧,等我进城之后,再找机会去拜访吧!”耶律俊笑道。
  “只怕殿下没机会去拜访萧府了,不过萧家三娘子,我们是一定能带回大辽的。”林平道。“我没有见过这个女子,到时候倒要好好见识一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能让殿下您念念不忘。”
  “你没有见过人,应当读过她的诗和文章吧?这可不是一个寻常女子能写出来的。”耶律俊微笑道。“见了她,你就知道这世间,当真是有才貌双全的女子的。”


第三百零三章:萧禹之死
  老大萧定能做到现在这个成绩,是萧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便是在梦里也不曾。
  萧定如今也不过二十五岁罢了,就已经是一路行军总管,放眼大宋立国以来,就从来没有这么年轻的行军总管。
  即便是以军功起家的萧家老太爷,在这个年纪之上,也不过是一区区的正将呢!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好长一段时间,萧禹的耳边,听到的都是赞誉之词,他自己也深以为傲。
  但渐渐的,这种赞誉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同僚们有些古怪的眼光,甚至是官家那充满戒备的神色。
  这,当然来自于萧定的变化。
  西军还真没有拿朝廷多少钱。到现在为止,西军的正式编制,仍然只有三个军。广锐军,定边军以及镇戎军,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万人。
  但萧定纵横西北,麾下能够指挥动用的兵马,超过了十万人。
  朝廷只给了萧定三个军的军饷,剩下的,都由萧定自筹。
  控制军饷粮草,本来是朝廷控制下面军队的一个极有用的法宝,但到了西军这里,失效了。
  因为朝廷对西北,特别是对横山以北的地区,从来没有拿到过真正的控制权。
  李续时代是这样,到了萧定时代,仍然是这样。
  但这些地方的百姓是,照样也是要交税的。
  税去了哪里?
  当然是被拿来养兵了。
  萧定控制下的军队,比李续更多,实力也比李续更强,因为相比起李续来,萧定对于地方上的经营,也更加的有序。
  更重要的是,萧定击败了青塘地区的土蕃部族,完全控制了青塘,又不停地向着西域等地发起攻击,一个又一个的西域城池归服于萧定的旗下,青塘商路,西域商路,如今全都控制在萧定的手中。
  萧定修路建渠,鼓励农桑,横山之中大量的党项人被动员下山,定居于土地肥沃的兴灵平原,无数的土蕃游牧部族被鼓动放弃了以往流动的放牧生活,也拿起了锄头开垦起了田地。
  用萧定的话来说,就是要建设一个塞外江南。
  无数的工坊立了起来,无数的商人蜂涌而去,盐州所产的食盐,已经将陕西路上的官办食盐打得溃不成军,而且这些西北盐商,现在正在向河东路、秦凤路等地扩展。
  没有人敢拿他们怎么样,因为谁都知道,他们的背后,站着的是萧定这个庞然大物。
  兰四新在陕西路与萧定的较量全都以惨败而告终,这使得这位安抚使在陕西路颜面尽失,说话基本上没人听。堂堂安抚使还没有延安知府程德潜的话有用。因为程圭程德潜是马兴的旧人,在萧定的面前说得上话。
  萧定的跋扈之名传扬天下。
  朝廷对之无可奈何。
  不像李续反意昭昭,总体上来说,萧定对朝廷还是表现出了忠心的。至少,萧定对辽人的恶意满满,就让朝廷对其能更加容忍几分。
  一直以来,萧定就没有放弃对辽人的进攻,辽人西京道的耶律环苦萧定久矣。而且在河北路大败的时候,也正是萧定大举向西京道的进攻,也有效地牵制了辽人更大规模地向河北路投入兵力,这才让宋国有了喘息一口气,从河东等地调集更多部队进入河北的机会。
  看起来萧定是忠心的,但他的跋扈也是朝廷不可能长久容忍的。
  把他收回来,高官厚禄养起来,同时派遣一个能受朝廷控制摆布的将领过去统领西军,便成了朝廷一力想要完成的事情。
  荆王谋逆,萧禹牵涉其中,便成了朝廷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名正则言顺,以这个借口招萧定回来,让朝廷站在了道德、大义的上风口。
  萧定不回,不忠不孝的名头,便可以套到他的头上,这时节,名声还是很有用的。
  萧定回来了,朝廷当然是得其所哉。
  高官厚禄,虚头爵位,可以不要钱的往萧定身上堆,以体现朝廷对萧定的看重以及无以伦比的奖赏。
  当然,前提是萧定再也不可能回到西军当中去。
  不管是官家赵琐,还是首辅夏诫、枢密陈规,都认为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萧禹并不知道大儿子会不会回来。
  做到了萧定这个程度,他其实已经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他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萧定在乎他这个老子,但这个利益集团在乎他这个老子吗?
  现在事实上的西军集团的二把手,那个过去的教书先生张元;
  曾经的横山党项领头人拓拔扬威、南仁忠;
  在京城被排挤、陷害到几乎活不下去的如今已经成为西军举足轻重的大将的辛渐;
  还有吐蕃贵族禹藏花麻;
  还有那些萧禹根本就不知道名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