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9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易高兴,工匠喜欢研究是好事儿,要鼓励,自己不需要争。
  何况人家先‘研究’出来的,自己最多是加个拢线器。
  “好!”李成器认同,工匠研究出一个新东西被认可,会得到奖赏。
  工匠最害怕的事情便是自己琢磨的东西被别人说成别人的,尤其是上面的管事或工部的人。
  工盟因此收拾下去二三十个管事了,抓起来,研究吧,单独干活,一钱工钱都木有,徒刑。
  研究出来新的,减刑,研究不出来,继续徒。
  “兄长,你看看图纸上的东西,还有没有工匠做出来差不多的,稍微提醒一下。
  我不需要名望了,奖励的钱财看不上眼儿。
  没有的话,与工匠说,能够改进,一样属于功劳。”
  李易一经提醒,思路展开,他自己无所谓从图纸上获得什么。
  工匠看到他的图纸,加以改进,他属于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寿命。
  “易弟,你要做多少草鞋?一双卖一钱?”
  李成器看出来问题所在,这样编草鞋,质量并不好,优点是速度快。
  “免费送,京兆府我管了,没鞋的随便拿,不准拿去烧火,逮到往死里收拾。”李易笑着说。
  “你不要钱,卖鞋的怎么办?”李成器蹙眉头。
  “不要钱的鞋多,要钱的才更好卖。兄长,我给你讲消费心理学。”李易笑容不变。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公主高才重食粮
  轮班休息吃饭的侍女一听李易说什么学问,立即放下筷子,拿本子与笔。
  “先不说,吃饭,下面的人都在吃,估计全麦的过水面和籼米饭多。”
  李易自己一直没吃好,现在不能继续说了,侍女和自己,都需要吃饭。
  “小易你说,吃饭不急。”毕构喝酒,不耽误。
  “我急,你又不记,你光听,当然舒服了。”李易拒绝。
  “李郎,这个你不知道啦!他们不吃籼米饭,他们吃米粉,用籼米制作的米粉。”
  永穆公主终于发现有自己懂的地方了,赶紧说。
  “怎么不吃米线?”李易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
  “米线要求大米含淀粉高,制作工艺多。即便东市,大家也不愿意把好大米给弄成米线,那不如吃大米饭了。”
  永穆公主给李易上课,你得知道淀粉含量的重要性,新的籼稻生长周期短,淀粉少。
  “吃小米、高粱米、大黄米、青稞的多不?”李易还是求教的模样。
  “青稞的不多,以前种青稞的地方都种别的作物。
  咱们……你忘啦!有试纸,知道土地酸碱度,然后调整。
  加上天然化肥,产量都高,大黄米在土地不好的情况下,如今产量跟青稞差不多,那谁还种青稞?
  喂牲畜,大黄米牲畜又不是不吃。
  蒸麦饭的看不到了,手动的磨面机,瓷芯子坏了,如今有专门的窑烧,便宜,不用上好看的釉。
  东市见不到全麦的面条、馒头,他们会把不好的拿来制作黑面包,卖面食的自己不磨面了。
  还有面条都放鸡架汤与鸭架汤,除非你吃炸酱面,家禽……”
  永穆公主刚才没说上几句话,眼下终于遇到她熟悉的领域了。
  她根本不管坐在她面前的人掌握多少知识,反正她得讲解。
  李易配合着,疑惑、思考、恍然、欣喜、不解、省悟、认同……
  “差不多就这样。”永穆公主过瘾了,拿起啤酒给李易倒。
  大臣们知道李易在陪永穆公主玩儿。
  然,他们却不得不承认,永穆公主确实跟其他的公主不同。
  在文学方面,差不多,书法与绘画更厉害一点,人家有牛逼的‘师傅’教,包括姓钟的给写字帖。
  佛教、道教的,比不了上一代的公主,她们掌握得多。
  涉及到政治、民生、技术、经济、外交等问题上,永穆公主碾压曾经的才女上官婉儿。
  这点与座的众人都有发言权,他们就在武则天时期当过官。
  上官婉儿才貌双全,政治手腕厉害。
  不过永穆公主师从李易,李易把各种关系给列出来,尤其是政治上的勾心斗角,背后的东西他摆在了明面上。
  故此大家都不跟李易玩那一套,所有的手段在李易的表格中皆化作利益,红果果的。
  好在永穆公主不具备野心,她只想着嫁给李易,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日子,不,是幸福美满的生活。
  “那是卖卤味儿的?哎~~~有猪耳朵和猪尾巴吗?”
  李易看到一个推车的人从下面过,太高,看不清楚,他喊。
  “有,四个耳朵,三个尾巴。”下面的人听到,仰头回喊。
  “买了,全买了,卤猪蹄有多少?”
  李易吃惯了庄子上的卤味儿,想看看别人的。
  “九个。”下面再次回喊。
  “要!哪位兄弟在下面,我扔钱下去,你帮付一下。”李易说着翻兜,顿住,没揣钱。
  永穆公主把自己的小包包拉开,从中拿出一张一百钱的兑换券,再拿两个筷子对着缠,扔下去。
  按照当下的物价,一百钱能买两份,猪蹄子、猪耳朵肉少、油少,猪尾巴还凑合。
  最不值钱的其实就是猪蹄子,一吃全是骨头。
  “四十二钱,我找你五十八钱。”
  下面的人拿到钱,把东西拿荷叶包上交给刚才看马的李成器的侍卫,仰头说价钱。
  “不要了,有冻儿没?你卤这些东西应该有皮冻儿吧?有就切一块。”李易朝下喊。
  猪蹄肉少,但猪蹄可以烀出来皮冻儿,猪皮一起烀更好。
  然后猪皮留下,就是皮冻儿,把猪皮拿出去,叫清冻儿。
  “有,都给你了,那也多,我找你二十钱吧。”卖东西的不好意思。
  “不用,赶紧把东西给他,送上来。”李易吆喝。
  “好!给了!你是谁呀?你太有钱了。”卖东西的人交接完,又搭了一大块猪头肉。
  “我李易,你明天到李家庄子看看眼睛,我都能看清楚你,你近视我送你一副眼镜。”李易觉得对方近视。
  他没好意思认定对方智商不足,这个房子是谁的有几个不知道?
  “李易啊,好姓名,耳熟哇,跟那个……卧槽,李东主你在上面呢?看不真切,我不要钱了,不要了,哎你回来,你别跑,我把钱给你……”
  下面的人拿着钱要追,速度不够快,又被其他人拦下,谁都不收他的钱。
  “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就去庄子,我给你配镜子,今天晚上也行。”李易朝他喊。
  “李东主,不能给钱呀!你吃我的东西,是给我脸。”卖东西的人急了。
  “我不是我给的,是闻恬兰香阁的女主人给的,我将来的夫人,你要送我夫人东西?”李易想到了个办法。
  “没有的事儿,李东主你别误会,我去卖货了,明天我到李家庄子。”
  卖卤味儿人吓坏了,赶紧推车跑,没办法,刚才阻拦的侍卫拔刀了。
  “李郎,吃虾仁。”永穆公主开心,给李易喂虾仁。
  “好!我看看那个猪蹄行不行,给你啃,切一半。”李易嚼着虾仁说。
  “小易,给老夫把猪耳朵切一下。”毕构非常不识时务地在旁边出声。
  李易拿过刀,有人送上砧板,他咔嚓咔嚓切:“卖的猪蹄肉不少,我以为他们养殖的猪蹄瘦呢。”
  “猪耳朵也厚,横着来一刀。”毕构等着吃,眼巴巴瞅。
  “猪的生长周期长,品种、饲料的问题,饲料中添加激素,长得就快,却不健康。
  调整资料营养结构的话,需要更多的粮食,以粮食换猪肉,感觉还是粮食重要,不换。”
  李易横着片猪耳朵,嘟囔。
  他担心猪养着养着死了,粮食能够长时间保存。
  现在大部分分散养猪的人在割猪草喂,节省饲料,宁肯晚半个月给合作商提供猪,也要把粮食省下。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朝廷之务游艇游
  在别人看来属于茫然的东西,李易眼中就是数据,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多长时间出栏。
  需要协调,看是吃肉省粮,还是吃粮管饱。
  “小易,你说百姓在想什么?”
  毕构在那里切黄瓜,有两根完整的黄瓜,蘸酱吃的。
  毕构自己要吃细的猪耳朵,他不服老,亲自操刀切黄瓜丝。
  “老毕,猪耳朵不用非要拌别的东西,你这黄瓜切心儿啊?都是水了,黄瓜丝不是这么切的。”
  李易过去帮忙,别浪费黄瓜,即便现在黄瓜不值钱了。
  “百姓所虑多为物质方面的事情,有足够的粮食、能吃到肉、住结实的房子、穿舒适的衣服、娶媳妇儿、多生娃儿、不生病。”
  李易知道目前大唐百姓还没考虑能整天出去旅游玩耍的事情。
  “如此,我等多为朝廷赚钱,满足百姓需求即可。”毕构看李易干活,自己抿一口酒。
  李易诧异地看向毕构,又瞅瞅酒盅。
  ‘嗯哼!’宋璟咳嗽一声:“关键在于推动新的生产技术研发,并转化为生产力。”
  苏颋跟上:“继续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开民智,至少能够看懂朝廷的官方公告,提高学习能力。”
  张九龄放下筷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物资运输量,社会资源调度。”
  三人说完,一同看毕构,意思是你赶紧换个说法,你这又该惹李易生气了。
  毕构吧嗒下嘴儿:“对对对,要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李易黄瓜不但切好,连着猪耳朵一同给办好,露出笑容,对嘛!这才是大唐宰辅应该说的话。
  啥就为朝廷赚钱?没有东西,钱多,那不通货膨胀了嘛!
  ……
  “他们跑到东市找小易了,小易会去南方种东西?”李旦跟一群儿子吃饭。
  天热,李旦没什么胃口,餐盘中放十几样菜,量少,主食高粱米水饭。
  与座的四个儿子有一个非亲生,李守礼,李旦是他的叔叔,六王庄的六王有他一份。
  他们挂一堆虚名,平时帮李成器弄六李庄、工盟、衣盟、海边的事情。
  他们都搬来住,包括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双胞胎哥哥王守一,这两个人住在皇庄。
  一个个怕死啊,有个头疼脑热的立即找护士帮忙看。
  李守礼接受按摩,还有缓和旧伤的药物治疗。
  他能预测天气,下雨之前挨打的地方疼,等天晴的时候则舒服。
  武则天把他们姓李的给折磨惨了,各种杀、各种打。
  李隆基不嫌热,吃大米饭、热菜:“应是派人种,琼州之地,明年种的大量胡椒可结果。”
  他没忘胡椒种植的事情,琼州和雷州那边,琼州生长得好,天热,雷州等地冬天还是冷。
  李隆基他哥申王李成义胃口也不错,吃了好几块红烧肉了。
  他咕嘟咕嘟喝一大口汤:“如今夷商贩卖胡椒,所获颇丰。陆州那里也运胡椒到长安,才使长安有所供应。
  待琼州胡椒下来,可使劲压低夷商胡椒之价,不叫其轻易拿走我大唐好货。鸭架汤鲜啊。”
  他最近情况不错,夫人怀孕了,他的问题。
  男性病,吃的药。
  历史上他没孩子,过继李成器的儿子。
  李易出海,他到李家庄子,经过检查,有药,吃吃看看,果然好用。
  如此他更不能离开了,要等孩子成功出生,再长大。
  不然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孩子又没了咋办?
  “鸭架和上面的肉哪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