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7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易看着李隆基:“谁去谁留下?三哥提要求,陛下一定会应允。”
  “易弟说谁留下比较好?”李隆基一时间想不出来。
  “老宋和老张都行,他俩全看过海,老毕老毕也见到过海,就苏颋没到过海边。”
  李易一看,你们都知道大海啊!
  毕构当过广州都督,在广州当都督,不去海边瞧瞧?
  “他们唉!”王皇后一声叹息。
  她羡慕其他人,以前的时候,她没考虑过去海边,始终在斗争。
  泰山封禅,理论上能看到海,其实好几百里,又没有望远镜,一片云雾,没雾还是看不见。
  曾经找不到出去的机会,皇后和皇帝能到海边玩儿?朝堂不要了?
  如今一切皆不同,朝堂?有李易的地方就是朝堂。
  永穆公主在旁边露出向往之色:“大海美吗?”
  “夏天游泳比较好,前提是要有细沙子的沙滩,礁石的伤脚,要不我带你飞过去吧。
  长江以北地区的不行,冷,去琼州,那里可暖和了,沙滩还好。
  我教你冲浪,就跟雪橇似的,穿在脚上的那个。”
  李易见永穆公主想去,要直接飞。
  “易弟,不可呀,路途遥远,从冷的地方突然到了热的地方,要生病。”
  李隆基赶紧阻止,别去,咱们的目的地是弘农,不是琼州。
  其他人纷纷劝说,你得留下,你走了我们心里不踏实。
  “李郎,等明年。”永穆公主放弃现在立即看海的心思。
  “好吧,其实快的话”
  “最少要耽误三天吧?三天咱们快点走,能到弘农。”李成器打断李易的话。
  “不去,不去就不去。”李易点点头。
  “东主,王维把那条半生的鱼给吃了,说味道好。”宋德此是赶过来,向李易汇报。
  “小屁孩儿就是小屁孩儿,他要吃拉肚子了,嗯!能见到我。”李易惊愕,又表示佩服。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相间有缘推实官
  王维在吃鱼,他不傻,知道李易的意思,很生气。
  然!他更知道李易跟谁在一起。
  他好不容易得到消息,匆匆追来,想要见李易为假,见那谁为真。
  生气归生气,他看着鱼就尝了一口,哎?味道不错哦!
  他吃得开心,一口鱼肉,一口黄酒。
  吃到一半的时候,李易带着永穆公主过来。
  王维看李易,好奇。
  李易年轻,过了年二十,但是不看眼睛的话,感觉还是十五六岁,皮肤好,脸嫩。
  看眼睛,王维感受到一种压力,即便李易目光平和。
  李易也在看王维,王维感觉有二十岁,不是显老,是相对成熟。
  永穆公主好奇地瞅着王维,就这个叫王维?写点破诗。
  永穆公主如今对于写诗赋什么的不上心,李郎想写就写,写出来的还很好。
  写诗不如助民,许多百姓远远达不到欣赏诗赋的程度,更在乎吃饱饭,要是顿顿有肉就更好了。
  王维看到永穆公主时眼睛一亮,又立即转回目光,对李易拱手:“刚柔兄所赠之鱼,味美非常。”
  “刚才我问了一下,今天从河里穿竿下挂网捞出的鱼,生的熟的半生的都能吃。可知为何?”
  李易现在不怕王维吃坏肚子了,今天的鱼,捞出来就冻硬了。
  有一些病毒冻不死,寄生虫保证死,包括细菌。
  除非王维吃的鱼里面有嗜盐菌,这个低温就不行。
  旁边的是淡水河,哪来的嗜盐菌?
  “两仪刚柔伴,阴阳未成隔。冬鲤雪中钓,明艳绘漕河。”
  王维就习惯这种给人一种画面感的文字,同时带着禅韵。
  不过因为年岁还小,对禅韵的把握有匠气。
  “你说错了,因为刚才有人用同一网的鱼制作了鱼脍,我的人拿设备检查过,没问题。”
  李易没心思跟对方拼诗玩儿,不是拼不过,对方年岁太小,虚岁十七,从四岁开始学,也就是十三年。
  而自己也是从四岁开始学的,背诗有一首没背下来,父亲不准吃饭。
  背的是: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六岁以前的记忆很少,但这个始终没有忘却。
  如今可以随意写诗词,并非天分高,只不过是岁月的积累。
  练得越多,越知道自己差距有多大,同时更热爱自己所在的这个文明。
  “你知道明年的考题吗?”王维咽了下口水,他发现对方比自己还成熟。
  “你想当什么官?我给你安排一下,你一边当着一边考,河东王氏,家学有教吧?”
  李易对王维十分了解,河东王氏,就是太原王氏的分支。
  与郭子仪差不多的身份,都是大家族,山西出人才,世家多。
  “哪里的官?”王维就是想当官。
  “蓝田县第二个县丞,多一个县丞,你来当,如何?”李易给王维机会。
  “不是长安?”王维抵触。
  “李家庄子出去的学子,甲第进士,不过是去蓝田县当个主簿、县尉,给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永穆公主出的声,她越来越讨厌王维了。
  蓝田县的县丞还不行?你河东王氏再厉害,你为大唐做过什么贡献?
  你那么多的侍女和护卫,整天游荡在花街柳巷之间。
  你写诗好有什么用?当朝宰辅哪一个不会写?
  他们能当上宰辅,是因为他们会写诗?
  给你安排一个好县的官儿,你还挑肥拣瘦的。
  第二界的李家庄子学子,一律甲第进士,还不是得到村子里配合村正干活?
  你以为你是谁?河东王氏?世家现在不值钱啦!整个京兆府的百姓都在学写字。
  “不敢,永……用学识去考才可,我,我当,多谢李大夫。”
  王维一看永穆公主怒了,赶紧改口,差点说错话。
  “用学识好,这个‘用’用得好,既然如此,过去一次吃饭。”
  李易就喜欢这种识时务的人。
  历史上王维就比较识时务,被人抓了,就委曲求全,然后写点诗抱怨。
  “谢过李东主。”王维赶紧道谢,称呼都变了。
  他知道过去吃饭是啥意思,能见到想见的人了。
  不容易呀,自己带着一群人闯荡,孤苦伶仃的,终于……
  “剩下的鱼,李东主。”王维还挺爱吃那个半生不熟的鱼呢。
  “给你的人吃吧,谁吃坏肚子了找我。”李易拉着永穆公主的手往回走。
  李易的行为属于失礼,他应该跟王维并肩走,永穆公主在他的侧后方,一言不发的那种。
  李易却不愿意,对自己家的人不应该比对外人更好么?
  家里的人心情不好了要哄,不管是父母还是妻子丈夫,孩子不用哄,给点东西就行,或者带着玩一会儿。
  外人,对自己态度不好,直接怼回去。
  人这一辈子,谁都不欠谁的,凭什么对别人低头,大不了匹夫一怒。
  王维不觉得自己被冷落了,人家那是永穆公主。
  以前不知道什么情况,现在懂,闻恬兰香阁,自己想给心仪侍女买点东西,还得等人家开业。
  永穆公主一出来玩儿,不营业了。
  三个人回去,见到李隆基等人,王维鞠躬,然后站在角落处。
  角落处一直站着的青松二号往旁边让出一步,角落有人。
  王维对青松二号露出歉意的笑容:“边角影如柱,未知身所顾。”
  青松二号回礼:“倏忽难得分,似若垂帘布。”
  王维:“……”
  他有一点怕了,现在随便拿出来一个太监都这个底蕴?
  关键人家是配合自己的风格,张口就来?你确定你是太监?
  “摩诘,到这来。”李易一扭头,发现王维没了,赶紧过来拉他去大家面前。
  王维有一点点紧张,但还能应对。
  李隆基问几句话,王维应答如流。
  “易弟,你方才说是安排……”李隆基忘了,始终在想着出海弄粮食回来的事情。
  “蓝田县县丞,加一个,蓝田县如今发展得好,人手不足。”
  李易按照说好的事情来安排,说给县丞就给个县丞。
  有时候历史资料未必准确,万一人家王维能够帮百姓过更好的日子,因为资料事情耽误了,那不是太自我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人类发展底层谋
  大家一起吃饭、喝酒。
  武婕妤不喝酒,她还要奶孩子。
  王皇后更不能喝酒,肚子里有孩子。
  王维应对得体,他本就是大家族的人,连这点场面都应付不了,凭什么称河东王氏?
  “县丞品低,责任却大,如守烽火之决绝,若行斥候之死志。心不在民间,胸何怀天下?”
  李易对王维进行教育,别以为你能写点诗,你是河东王氏,你就牛逼了。
  告诉你,在我眼中,诗赋就是个精神明建设中的一个小环节。
  你落实下去,跟百姓互动,百姓笑,你才可以傲。
  “维受教。”王维向李易施礼。
  旁人说此言,他定会嗤之以鼻,觉得对方做作、虚伪。
  话从李易口中说出来,他承认。
  李易确实就这样做的,针对百姓的时候,始终坦诚。
  要说李易有什么缺点,感觉可以欺之以方。
  实则想对李易用大义、德行来攻讦,李易直接就怼回去了。
  按照李易的说法:我不是君子,所以不能欺之以方;我不是小人,故此不可诱之以利。
  “没有本事的人追求自我,有本事的人追逐大同。即便这个大同不怎么现实。”
  李易又对王维阐述一种理念。
  他说的大同就是什么主义?
  之前他那时一直喊,喊着喊着,就再没有人提及。
  因为欲望。
  有欲望才有发展,没有欲望,那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欲望即思想,我思故我在,我若不在,哪管他洪水滔天。
  真大同了,不符合人类发展的本质。
  按照唯物主义理论,其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还是先过好日子为重。
  潮汐澎湃,因月所在。阴晴圆缺,日地成切。
  月小,故绕地而转;地小,遂围阳而旋。
  日出星消,月满星暗。
  自然如此,怎么就要弄成大家变成那种不现实的大同?
  “唉!”李易重重地叹息一声。
  “李郎!”永穆公主发现李易心情不好。
  “闻恬啊,人类的发展最终要变人治成智能治。但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抗争与牺牲。”
  李易想到的是更长远的事情。
  整个世界,就没有一个律法是真正地落实下去,总有人要受到各方面影响,然后做出唯心的判决。
  社会发展到某一天,估计就是每一个人的思维都被收集。
  法官的存在仅仅是一个吉祥物。
  就跟皇权一样,在皇权的大唐,给一个人说以后没有皇帝了,大家都不信。
  永穆公主不晓得啥是智能,人治却明白。
  “李郎,用别的东西代替人?”永穆公主想不到什么东西。
  “庄子里的监控,那个有人会报警,有更厉害的,发现人,不但能报警,还能判断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若是敌人,装上武器可以自己攻击。
  控制一些工具,又能帮人干活,既然能如此,就可以当衙役和县令。”
  李易仅仅是幻想以后的事情,他认为绝对能够变成真的。
  也许几十年,也许几百年。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似乎能理解:“如那般,咱们干活可就轻松啦。”
  “干活轻松,怕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