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工业中华-第1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正是之前奥军一直来都发挥欠佳的重炮火力。

    奥匈帝国陆军虽然在欧洲大国中战力不佳,但奥匈帝国的重炮火力,却是在整个欧洲仅次于德军的存在,兴登堡显然早已把自己的底牌算的清清楚楚,而且将出牌的套路也早已谋划好了,需要的。或许只是俄国人的配合……

    鲁尔斯基大公赶到塔尔劳指挥所时,糜烂的前线战局让他大吃一惊,一线10个师建制在一天内已经损失4成,其中担任正面抵抗的第七集团军伊戈尔师、谢苗斯基师几乎全军覆灭,正面的防线已然如同虚设,这意味着,他必须在一夜之间重组防线,而防卫的范围,却因为德军攻击点的契入,更被拉长了数千米。

    当然,德奥联军契入的多个节点上,鲁尔斯基大公也有另外的选项,那就是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打击德奥联军在防线上的凸起部……但这样的大规模军团作战,要组织一场会战,绝对不可能一夜间就出现在台面上的,更何况,糟糕的俄军消息传递机制,导致当天从伊万诺夫将军那里汇聚的信息根本不可能传递到到鲁尔斯基手上。

    这位俄国大公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遭遇到进攻是所有攻击节点上最猛烈的打击,而他当天作出的选择,在战后看来也是中规中矩,但却毫无疑问的陷入了兴登堡战略的大坑之中!

    22日第一抹阳光照耀格尔里斯之时,对于此刻紧握步枪蹲守浅浅堑壕中的俄国第七集团军士兵而言,毫无疑问成为了生命中最后一抹光芒……接下来,德国人再次为他们上了一堂炮火覆盖的教学课,德军依托在昨天俄国人丢失的工事中,静静的等待着从头顶越过、发出轰隆隆巨响的己方炮火停歇。

    远处,俄**团微弱的防线上,不断腾起数十米高的巨大黑云,那是奥军轨道200mm重炮从10公里外进行发射带来的震撼效果,以往如同鸡肋的奥军重炮,在德军的指挥下,却发挥出让对手崩溃的效果……当天炮火覆盖强度,兴登堡上将显然选择了与昨日同等的强度,但将覆盖范围却扩大了一倍。

    俄军微弱的防御工事在长达4小时的炮火打击中,完完全全的彻底消失了,当天德奥联军突击迅速演变为一场让兴登堡上将也惊讶的追击战……东线唯一一支装备了豹A型装甲车的集团军装甲旅出现在战场上时,昨天刚刚布置在突破口的三个俄国陆军师,出人意料的迅速崩溃了。

    猛烈的炮火撕裂的俄军的防卫工事,也同时撕裂的俄军的战斗意志,即便是战斗民族,在钢与铁的威能面前,也毫无反抗的能力,更何况,东线战场上从未出现过的钢铁机器,原本就是兴登堡使出的杀手锏,这型豹A型装甲车,并未装备火炮,火力为4门MG系重机枪,显然并不具备西线法国战场上的突破能力,但对于俄国人支离破碎的防卫体系,却毫无疑问是致命的威胁。

    俄国第七集团军在格尔里斯、塔尔劳一线的防卫,仅仅对抗了德奥联军不到72小时,即告全线被切割,这意味着,兴登堡集团军面对的将是陷入绝境的大批俄国散兵,而非一个有组织的军事集团,这让前线的中国顾问陈岩上校惊讶并惊喜的写下了当天准备发回国内的战斗报告。

    但等他准备前往集团军电报部门时,一场出人意料的大暴雨却毫无征兆的突然袭来,东线寒冷的天气远未到结束,兴登堡选择在气候转暖前发起的突袭,显然也是充分利用了俄军在这一档口的松懈,战果也表明,这一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只是,这不也正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

    27日,持续大雨略有缓解,德奥联军接到了来自兴登堡上将的命令——我们将在菲尔城庆祝联军军东线的胜利,并向德意志帝国献上最荣誉的礼物——东普鲁士的安全!

    泥泞的道路使得突击速度变慢,但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整个攻击线上的战斗,已经变成了一场一面倒的追击战,该死的道路,却使得双方不得不整天与烂泥搏斗,大批俄**队四散溃逃,持续到3月10日,整整半个月内,兴登堡上将所辖东线联军已经彻底毁灭了俄国人的防守计划。

    超过15万俄**队被俘,还有更多数量的俄军正丢弃装备,试图在泥泞的道路上跑到德奥联军的前面,让兴登堡更高兴的是,战前还让他略感担心的重火器储备,因为迅速突破俄国防线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德奥联军缴获了超过2000门的俄国火炮和惊人数量的炮弹……

    所以,尽管连续的降雨极大的影响了德奥联军的推进,但兴登堡上将在3月15日向德皇威廉二世拍发了电报,“我认为,现在是寻求波兰独立的最佳机会!”

    同日,因为法金汉上将深陷法国战场泥潭而闷闷不乐的威廉二世,显然很高兴来自东线的胜利,他立刻签发了对兴登堡集团军的嘉奖令,并且电告兴登堡上将,他将敦促参谋部加大对东线的支持,争取扩大对俄国的胜利,奠定全面战争的胜利!

    就在当晚,另外的消息传来,则再次让德国兴奋不已!(。)

第1313章 新的威胁() 
第1313章

    1912年3月1日,北京,中国复兴党第六届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包括海外南华联邦在内的37个行省代表团聚集北京,听取来现任政府以及党内高层的新决策,当然,面上对外公开的信息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东西,而各行省代表更关心的,则是这个越来越强势的中国政党,将会把如何继续推动中国的复兴。

    内阁总理周瑞东报告了未来五年教育、科技、民生、法律四大体系的发展规划,而如火如荼的欧战,似乎完全没有被列入当天政府报告的主要内容,只是蜻蜓点水的表示,中国将稳妥推进国家影响力,确保中国的国际地位。

    反倒是工业部长徐建寅的报告,透露出了不少干货……鉴于国内工业产能的迅猛发展,截止1911年底,大中华本土钢铁产量已经达到突破性的1800万吨,这数字让在座所有人都兴奋不已,徐建寅特别指出,随着在北澳、南亚大批优质矿区的投产,预计在未来5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的钢铁霸主。

    而同期隔海相望的美利坚,依托着比中国早数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依旧还维持着这时代2000万吨的最高的钢铁产量,但这其中的差距,相比十年前近50%的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减,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张,大中华地区一些外围重工业区也正悄然崛起,其中就包括南华重工业区、南亚工业区,这些地域,相比本土大陆,有着更多的成本优势,唯一缺乏,仅仅是技术和工人。

    然而,更让党主席秦铠感到满意的发展成果,则是来自于电力、汽车、原油产业的迅猛增长,前两个五年计划内。国内电力覆盖范围在沿海省份已经达到近90%的覆盖率,内陆省份也已经覆盖县级城镇,由于开放了地方水电产业,各地民资电力投资热情高涨。复兴党已经将电力覆盖全国村镇的总体目标,写入了国家发展纲目,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

    最重要的发展成果,则来自于国内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作为全球率先推出汽油机车的国家。过去17年间,中国产的民用汽车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而且已经进入欧洲、美洲市场参与竞争,若非各国如今依然还对这一暴利产业进行关税壁垒保护,以国内如今的汽车产能,足以摧毁欧美的汽车市场。

    徐建寅在报告的最后,提出的新政府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只有一条——继续全力提高产能,应对大中华地区和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同时,也给出了新政府在未来十年内大力扶持本土机电产业的减税利好。尤其是在国内民资产业上,政府将加大让利,避免国内四大重工下辖产业的产能垄断弊端。

    持续十天的大会,除了宣布了一系列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愿景和产业规划蓝图外,也为整个国家的产业发展给出了明确的道路,立刻引爆了国内股市融资和产能升级的狂潮,同时,复兴党主席秦铠在最后宣布了一个让全球震惊的重磅消息。

    秦铠将名下所有产业无偿转为国有,只在相关产业内持有名义上的一股黄金股,以确保在必要时刻能对产业发展提出意见。而内阁也在当天宣布了一项国有产业管理改革方案,对除涉密产业外的国资产业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以应对已经出现的国企效率滑坡以及管理弊端,全面实现董事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

    这一系列的新改革措施。毫无疑问引发了整个国内媒体的广泛讨论,但这一讨论刚刚兴起,即被来自大洋彼岸的重大突变打断……

    3月27日,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在获得英国的秘密支持后,向中国提出了划分海权范围的6点要求,其中包括。美国要求获得南太平洋以及对大西洋势力范围的承诺,否则,美国政府将和大英帝国一起阻止中国海上力量进入大西洋。

    当然,作为政治妥协的条件,美英两国显然都意识到不可能将大西洋据为己有,尤其是面对一个来自东方的海权大国,所以,威廉?塔夫脱总统的提案中,承诺中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但这只能是中国唯一的大西洋利益,英美两国已经摆出了坚决抵制中国进入大西洋的态势。

    驻美国大使黄遵宪在第一时间就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的抗议,3月28日一早,他亲自拜会了美国国务卿费兰特?诺克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磋商,双方显然都无法让对方让步,黄遵宪随后代表北京方面提出了最终的表态,“中国将坚定的捍卫所应该拥有的海上权利,这自然包括进入欧洲的海上通道和安全,所有试图侵犯中国权益的行为,都可能引发最严重的后果!”

    最严重后果……这意味着什么,费兰特?诺克斯自然是一清二楚,但他显然有备而来,并没有进一步提出任何缓和局势的建议,而是十分明确的向黄遵宪表示——美国无法接受中国将军事力量投射到加勒比海意外的地区,这将有可能加剧局部的军事对抗危机,中国政府将要对此负责,而这也是英国的大西洋立场,所以,诺克斯建议,立刻展开中美英三国的磋商,以确保三方不会因为大西洋的权益而陷入战争!

    等黄遵宪于当天下午将消息向国内报告之时,威廉?塔夫脱总统已经与战争部长亨利?****生达成了共同意见,3月30日,英国驻美公使查克列顿爵士获得了与塔夫脱总统的秘密会面,两天后,他带来阿斯奎斯首相的回应——皇家海军将派遣由最新战列舰大胆号组成的战列舰队进入北大西洋。

    这一消息,显然并未被北京方面获悉,但就在黄遵宪发回美英谈判要求的同日,正在旅顺军港观摩海军军演的秦铠已经意识到世界局势的突变,稍晚些时候,周瑞东内阁作出了立刻筹备谈判但同时进行军事动员的决定,北京政府可从未将进入大西洋视作什么容易的军事行动,实力——才是让中国能最后站稳脚跟的根本。

    很快,美国方面在筹备三方谈判上的态度就引起了黄遵宪的注意,尽管北京已经在4月初就原则上表达了通过谈判解决大西洋上争议的意向,但至始至终未曾得到英国方面任何的消息,而美国政府则始终未作出进一步的沟通,很快,新的消息就证实了黄遵宪的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