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工业中华-第1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克华沙,这意味着德国足以将俄国的力量逐出波兰地区,但问题是,侧翼的奥匈帝国能否在关键时刻转入反击,收复被俄国突入的东线格尔巴仟山地……

    2月7日,北京内阁召开了关于欧战立场的紧急会议,参会对象除了内阁大员外,还包括军方十余名高级将领,鉴于德国已经作出的战略变化,军政部总长许寿山作了一场超过2小时的战况预判报告,而得出的结论也让所有人开始担心起来。

    军方在充分预判后认为,法金汉上将在西线的作战。由于英美的全力介入,这两国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在西线法国战场上投入了超过50万的陆军,其中美国已经迅速成为了法国地面的最强力外援。到1月底,潘兴将军所辖的美国海外军团已经膨胀到前所未有的30万人,这数量上已经超越了英国远征军。

    这意味着,德国西线作战的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士气低落的法国人……同时,西线突然胶着的波尔多战局。也显露出德国方面攻势的疲软,原本预期在两个月内完成对法国的最后一击,如今已经拖了足足4个半月,法金汉上将显然不愿意将手中的军队彻底葬送在波尔多这个堑壕、铁丝网的绞肉机中。

    但同时,法金汉上将显然没有更多的办法,以促使整个西线战场的迅速胜利,这一点从德皇威廉二世以及德国参谋部迫不及待的发起东线战役中,也得到了应证,德国方面甚至还私下开始征询中国的意见,寄希望中国能加入同盟国以形成新的外部优势。

    这一点显然与中国当前的国策不合。所以北京方面很明确的表示了拒绝!

    周瑞东对于大局势的判断和掌控,如今已然颇为拿手,欧战进行了一年多时间,对远东的影响事实上也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经济上的刺激,国内不仅仅是军品,甚至民间贸易产业,当年外贸几乎达到了超过70%的巨大增长,这其中针对同盟国、协约国以及其他中立国的贸易,几乎都达到了这一增幅。

    这意味着。欧战拖的越久,对国内经济的助益将越大,这一点,作为阅历丰富的他自然看得一清二楚。但是,这一切都需要维系欧战的均势情况下才能获得最大利益,也正是因为这一利益,如今也驱使美国迅速选择了加入战争,因为,这将使得美国能最大化获取来自欧洲的订单。

    远东。在过去二十年内迅速成为中国市场的附庸,即便北京方面非常慷慨的同意了一系列自由贸易条款,甚至将东南亚大批地区开辟为前所未有的巨型自由贸易区……但很显然,来中国中国本土强大、竟然的工业产能,迅速成为了击溃欧美产品的巨大优势,自贸区促进的,更是程度上是整个泛亚大中华的经济锁链。

    那些自由贸易港成为了整个世界贸易的焦点,但更多的利益则被留在了整个庞大中华帝国的内部,英国试图通过印度、非洲的低端产业倾销,获得利益远低于预期,反倒是美国借助强大的工业产能,尚能从远东巨大的人口基数中获取到不错的利益。

    7日夜,秦铠接到了周瑞东打来的电话,两人简短而愉快了讨论一番后,德国驻华公使布吕克很快向国内拍发了一封加急密电,到了10日上午,北京政府已经得到来自德国方面回应,立刻照会各国驻华公使,内阁大佬、军政部总长许寿山宣布了一个让世界震惊、却显然并不突兀的消息。

    中国政府已经同意升格加勒比海上重要的军事港口太子港防务,将原有的1500名驻军大幅度提升,这包括派驻一支常规舰队和15000名海军陆战队,这一消息立刻震惊了世界,也同时让美国政府感受到中国切入大西洋的巨大压力。

    要知道,而原本驻防可不仅仅是中国人,事实上原本中国在美洲的海外投射力量,几乎都被布置在最重要的巴拿马运河口科隆城,较远的太子港虽然有中国海外军团,但主要是为国内通过巴拿马的贸易提供还是支援,而当地驻防的真正军事力量,则是的德国美洲分舰队。

    但开战以来,仅仅拥有2艘大型装甲舰和7艘驱逐舰的德国美洲舰队显然也是极度的紧张,近在咫尺的美国佬,虽然算起来只是世界海军俱乐部的新锐,而且战绩也善乏可陈,但是……美国如今下战列舰的速度和十余年间建成的战列舰,只要拿出十分之一,都足以完爆德国布置的太子港的海上力量!

    这种巨大的威胁可是实实在在存在、并且压制着整个德国美洲舰队,而身后浩瀚的大西洋上,则完全是大英帝国主宰着海上的控制权,之所以这个联合防务的海外军港能够幸存,最重要的原因,毫无疑问是因为中**事力量的存在,此外,西班牙因为古巴危机与美国交恶,完全不同意美国海军进入自家的美洲地盘,也是重要的原因。

    之后不到两天时间内,英国驻华公使鲍尔、美国驻华公使威利都拜会了北京外交部,向中国政府就提升加勒比海防务问题进行的磋商,陈季同和伍廷芳分别与两国进行了激烈的磋商,最终三方都是不欢而散,来自北京的消息,让欧美两国都立刻意识到一点——中国正在构筑进入大西洋的跳板。

    17日,华盛顿,威廉?塔夫脱总统与英国特使威尔逊勋爵进行了闭门会谈,美国人向盟友表达了对家门口不安定局势的巨大担心,而这一威胁却恰恰来自于美国一直来都无法单独对抗的远东中国,与会的战争部长亨利?史汀生提出了一揽子解决中国问题的三个方案。

    但是,与执政英国自由党关系密切的威尔逊爵士显然更在意于英国的利益,而非美国的感受,这位老成的英国绅士除了带来阿斯奎斯首相的同盟承诺外,但却并未对美国的建议提出任何的认可!

    “英国无法独立承受来自远东的压力,尤其是德国仍旧占据着欧洲大陆主导权的情况下,与中国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都将为同盟国制造有利的国际局势!但英国绝不坐视美国陷入与中国的冲突!”在塔夫脱总统的强烈追问下,他最终带来了英国的表态。

    等英国人走后,国务卿诺克斯带着塔夫脱总统的信息拜会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黄遵宪,他提出了美国对加勒比海的几点担忧,尤其是担心中**事过渡介入,会影响美国在当地的利益,同时委婉而隐晦的表示,美国不会坐视这样的改变,尤其是明显偏袒德国的做法。

    当天看似平缓的对话,对迅速催化了美国的态度,黄遵宪十分明确而又平静的告诉这位律师出身的美国国务卿,“中国必须、也拥有保护本国海外贸易线的力量,强化太子港的军备,只是中国对海外贸易保护的一个小小动作,肯定不是针对美国、也不针对英国!”

    黄遵宪的外交辞令显然早已如火纯青,委婉的措辞后面他很清晰的表明了一点,美国政府也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中**力介入加勒比海,并非如今才发生的事实,而是古巴危机后中国早已经布下了一个棋子,只不过,今天,中国终于动用了这枚棋子!

    战争部长史汀生则给塔夫脱总统带来了更糟糕的回应,“总统阁下,中国人认同我们的观点,但对于中国增加太子港防卫力量的担忧,中国显然不会进行任何都变更,因为,都是中国内部的军事行为,中国要保证通往大西洋的权益……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美利坚合众国已经陷入了中国的海上包围网!”

    正当白宫陷入来自中国的巨大压力时,另外一个糟糕的消息再次来临,(。)

第1312章 东线、东线() 
自1911年2月上旬开始,德国在对法作战的西线展开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法金汉上将显然并不愿意给予英美更多的时间,寒冷的冬季即将结束前,他必须为后续的作战取得更多的战略资源,彻底夺取法国的控制权,毫无疑问是这位德国将军至始至终在考虑的问题。

    几乎只相差两天,已然完成战前动员、准备的东线,冯?兴登堡上将终于挥舞起已然秘密武装起来的左翼铁拳,狠狠的砸向正面的俄国的波兰防线……为了取得既定的作战成果,他与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元帅进行了秘密沟通,这一次,一向喜欢自己动手的康拉德大公终于接受了德国人的建议。

    21日,当法金汉上将挥舞的钢铁巨剑正陷入法国佛兰德斯泥沼之中时,兴登堡上将所辖的德国东线军团狠狠的打出了一连串的组合拳……

    21日凌晨,兴登堡所东线德军在长达500公里的漫长防线上,同时发起了侧翼八个点的佯攻,而选择了格尔里斯作为突破口,这里虽然密布了俄军第七集团军多达25万的防卫力量,但是微弱的堑壕和铁丝网,注定这里的防御强度已经远远落后于这时代的炮火。

    长达4个小时的密集炮火投射,兴登堡上将亲临距离前线不到3公里的观测哨,他满意的看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结果……远处俄军几乎所有能被观测到的掩体、堡垒、营房、制高点,都在自己精心准备的1200门炮火的怒吼下惊恐的战栗着。

    而他选择了早先奥军统帅康拉德相同的方向进攻,很显然也是精心布局的,奥军的失利,正为自己的猛烈攻击奠定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俄军在取得击败奥军胜利后的自大,显然也正品味苦果!

    上午8点20分,德奥联军先头部队8个师已经在围绕格尔里斯、塔尔劳一线的俄国防线上契入了多个攻击点,而延伸的德国火炮,则彻底将俄国第七集团的指挥系统瘫痪。俄国人还依赖的有线电话系统几乎分崩离析。

    集团军指挥官鲁尔斯基大公在战争爆发时,尚在70公里外的菲尔城,准备前往参加伊万诺夫将军的防卫会议,而在最初的6个小时里。这位前线总指挥只能呆在菲尔城到塔尔劳之间泥泞的土路上,迎接他的,则是不断崩溃、蜂拥而至的前线溃兵。

    截止到21日深夜,当兴登堡上将下达了停止夜间突击的命令时,整个东线格尔里斯方向上。俄国第七集团军构筑近半年的工事,已经荡然无存,在深夜封冻的土地上,俄国溃兵不得不重新组织、重新武装,并且重新拿起该死、质量低劣的圆镐去挖掘冻成冰块的土地。

    而此时,兴登堡上将则紧锣密鼓的安排攻击梯队来日的打击方向,并且将火炮阵地连夜向前推进、确保晨曦降临之时能给与俄国人更大的惊喜……当天派驻东线的中国顾问团军官陈岩上校并没有机会参与到兴登堡的战略策划中,但他却亲临一线,记录下德军集团攻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俄**队在防卫上的能力,已经完全落伍与迅速崛起的集团炮火打击。德军采用的定向炮火衍射与火力扩散打击,能够迅速形成对密集防卫地区的毁灭性打击,并形成对俄军防线的致命撕裂,而很快他得到的战报,则让他立刻意识到,东线的战争,将会是一场震惊欧战双方的高爆弹。

    短短一天的攻击,德奥联军已经突破了计划中27个战略点中7个,这意味着,俄国人能够在一夜中重新组织起来的防线。将是一条完全无法封闭的战线,兴登堡上将显然并不在于直接突破俄国的战线,而是要在东线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歼灭战,而德奥联军依仗的。显然正是之前奥军一直来都发挥欠佳的重炮火力。

    奥匈帝国陆军虽然在欧洲大国中战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