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对路易丝来说却意义非凡。女人的心思总是很敏感,在男人眼中看来无所谓的一举一动,她们却能从中寻找到想要的意义。再加上曾纪泽很擅长哄女人开心,几句简单的话饱含体贴与温情,这让路易丝更加的开心,所以她忍不住,低头在他的额头上轻吻了一下。
    这似乎是一种明显的信号,曾纪泽心头一热,觉得身为一个纯爷们儿,在这个时候,有必要大胆的采取进一步亲昵的举动。而他确实也有一种将眼前这个漂亮的金发美女,按倒在床上的冲动。
    但可惜的是他生病了,他浑身虚弱无力,连说话都略感吃力,除了下半身本能性的反应之力,他没有多余的体力哪怕去做一个俯卧撑。
    所以,尽管他脑海是暇想无不已,却只能神色恍惚的盯着路易丝诱人的身材,望梅止渴,大抵如此吧。
    路易丝见他表情有点怪异,眼神直勾勾的,便将手在他眼前晃了晃,问道:“曾,你怎么突然不说话了,是又不舒服了吗?”
    曾纪泽从幻想中回归,无限感慨的轻叹了一声,“我在想,如果我现在有力气做三百个俯卧撑就好了。”
    路易丝一脸茫然:“俯卧撑?那是什么意思?”
    曾纪泽觉得她那无知茫然的表情特有趣,便接着胡言乱语:“俯卧撑我最近在思考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是由两人协作进行,有利于锻炼身体的局部肌肉,增强节奏感,舒筋活血。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很耗体力,当然,如果你只是协助一方的话,那就省力多了。”
    路易丝被他忽悠的来了兴趣:“这听上去是很有意思的一项运动,它到底是怎么做呢?”
    曾纪泽实在想笑,但他还是憋住了,一本正经的说道:“你要是想学的话,等我病好已后我教你,我们两个一起来做这个俯卧撑。”
    曾经泽忍不可忍,捧腹大笑起来,路易丝一脸的莫名其妙。
第八十二章 同文
    程学启没有辜负曾纪泽对他的信任,他凭借着先进的枪炮优势,以及顽强的战斗力,先后击败了无锡太平军的三次猛攻,程学启守住了宝带桥,并协助胡雪参部攻下了五龙桥等苏州外围多数要塞。
    与此同时,吴长庆团也成功的击退了由忠王李秀成亲自指挥的数次成功,进占虎丘、浒墅关,完全切断了苏州与无锡之间的联系,至此,淮军彻底完成了对苏州城的战略包围。
    与此同时,左宗棠的楚军也在浙江战场节节胜利,迫使侍王李世贤不得不率军撤回浙江。
    浙江是李世贤的封地,金华作为太平军占领地的首府,是左宗棠进取的最终目标。从1861年初楚军建立之初,左宗棠即选择以严州为进攻金华的突破口,与太平军在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但在李世贤出色的指挥下,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楚军都无所作为。
    今年初,湘军对天京的围攻,迫使李世贤不得率大军与李秀成一同回援天京,这就给了左宗棠绝佳的机会。而左宗棠对火器的作用也相当的重视,其部楚军虽较淮军、湘军为少,但装备的洋枪洋炮颇多,仅次于曾纪泽的淮军。
    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左宗棠重新发起了对严州,及金华外围汤溪、兰溪、龙游三城的进攻,至5月末,攻陷四城,如此,则金华外围的防线完全崩溃。
    而就在左宗棠集结大军,准备向金华这座李世贤苦心经营的要塞发起进攻时,守将刘政运动场却因感到势孤力单,竟是弃城而去,左宗左不战而得金华重镇,这多少令人感到出乎意料。
    左宗棠在浙江战场上进展之神速,甚至超出了曾纪泽的意料。大约是因为淮军在苏州一线的攻势太过凌厉,本就超前于历史的进程,故而促使李秀成要求李世贤不顾浙江战场的形势,在离开天京之后,随调大军同归保苏。也正是因此,使得金华等地的太平军守军数量更为减少,从而为左宗棠的进兵减轻了难度。
    曾纪泽意识到,他的穿越而来对历史的大走向之影响,已经是越来的越明显,也许再过不久,整个历史的发展也许就要完全的摆脱原先的版本,到了那个时候,他还会有那么敏锐而准确的判断力吗?
    所以,他必须要尽可能的加强淮军的实力,当他的实力强大到足以左右大局的走向之时,即使没有那所谓的“先知先觉”,亦可以随心所欲的按照自我的意愿主宰形势的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的扼制楚军的发展,曾纪泽在苏州战场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向南下的淮军九、十、十一团发去命令,命陈庆国、郑爽杰和许冠容三人立即对嘉兴展开进攻。
    而这三位被曾纪泽亲手提拔的黄浦系将官也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三个团就分别肃清了嘉兴外围的太平军防御要塞,从北、西、东三面对嘉兴完成了包围。
    淮军的南下攻势立即引起了左宗棠的不满,虽然嘉兴仍为太平军占领之下,但作为浙江省的巡抚,左宗棠当然不能容忍淮军进入他的地盘。
    他这人一向自恃才高,名义上虽属曾国藩属下,但对待淮军入浙这件事上,却并没有事先向曾国藩提出意见,而是直接一道折子送到了北京,参奏曾纪泽的淮军越境争功。
    目下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事已经到了收关阶段,曾、左的淮军楚军都是清廷依靠的地方武装,此件事涉及到两军之间的矛盾,清廷自然不好在这个时候责难任何一方。
    不久之后,朝廷分下了两道书,分别对曾、左二人大为嘉奖一番,并强调两军要同心协力,凡事务必要以剿灭发匪为纲,不可妄逞私人意气。
    清廷是以调和者,而非评判者的身份处理他二人的纷争,明面上并没有偏袒,但其实却是默认了淮军的入浙是以“剿灭发匪为纲”。这也难怪,他曾氏父子掌握湘、淮二军,是为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主力,而浙江毕竟不是主战场,西太后在与恭亲王商议之后,从大局着想,也只有委屈左宗棠的份了。
    在调兵入浙的同时,苏州战场的淮军攻势反而暂时停止。淮军在连续数月的作战中,士兵颇有伤亡,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以养精蓄锐进行下一步对苏州的总攻。更重要的是,全部进口枪炮武装的淮军,弹药消耗极大,每月从美国而来的军火运输船只有十艘之多,尽管这样,弹药的库存依然在不断的减少,这也是曾纪泽下令暂时停止进攻的最主要原因。
    从常胜军到淮军,弹药一直是制约军队作战的重要因素,尽管不久前成立的上海武器制造局,已经开始国淮军生产弹药,但由于制造局的规模,人员数量并不宽裕,所以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每月生产的弹药,甚至还不够两个团一场战斗的消耗。
    曾纪泽最终的目标是能使弹药全国国产化,但在容闳从美国购买回下批的生产机器之前,除了督促技工们日夜轮班赶制弹药之外,丁日昌的武器制造局并无其他提高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淮军的弹药供给,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依然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
    巡抚府。
    前线战事渐止,曾纪泽抽空回到了上海,等待他的是堆积如山的批文,这些批文都涉及到了军政要事,周馥等人无权替曾纪泽批复,故而只攒到他回来。
    令曾纪泽稍感欣慰的是,除了令他头痛的批文之外,等待他的还有几名他欣赏已久的人才。其中之一就是广东人伍廷芳,这是曾纪泽开幕之初选定的精通英语的留英法学博士,早在年初曾纪泽就派人前往香港寻访,并邀请他加入幕府,一直未有音询。曾纪泽原以为他是不愿意,而今秋末之时突然抵达上海,无疑是一个惊喜。
    几乎与伍廷芳同时抵达上海的还有另外三名曾纪泽迫切需要的人才,他们分别是李善兰、徐寿、华蘅芳,此三人俱是当世杰出的西学人才,不但通晓英语,所学还涉及几何、力学、矿产、医学、天文等多个学科。
    如果说冯桂芬可以为曾纪泽的变革大业提供理论支持的话,那这三人便能将理论化为实际,以所学的科学知识操办实业。他三人原在曾国藩的安庆军械局下工作,是在曾纪泽再三的请求之下,曾国藩才放他二人来沪助曾纪泽操办洋务。
    曾纪泽设宴为他四人接风洗尘,以前曾纪泽与那些保守的清国官吏们谈话时,总有一种在和原始人说话,对牛弹琴的感觉。而这四人虽不如曾纪泽这般眼界开阔,但思想却远较那些迂腐保守的官吏们开化,所以把酒攀谈之间,分外的投机。
    “曾大人,我等从安庆来之前,听说北京在恭亲王的主持之下,开办了一所‘同文馆’,专门培养精通欧美语言的翻译之才。所以我想请大人奏请朝廷,在上海也开办一家同文馆。”李善兰迫不及待的向曾纪泽进言。
    徐寿附合道:“西学学科极广,而我国目前所有的西学书籍却少得可怜。大人一力主张‘师夷长技’,而师夷的根本就是要培养精通西学的人才,而培养西学人才,就如我们读四书五经一样,必须要有大量的西学书籍。竟芳的建议,也正是我的想法,还请大人能够准允。”
第八十三章 复旦
    同文馆是恭亲王奕&;#59460;在今年7月所建立,附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教习等职,由总税务局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该馆目前的招生对象限于十四岁以下的八旗子弟,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以为培养翻译人才。同文馆的建立,也是北京以恭亲王为代表的朝廷准备开始洋务运动的标志。
    李善兰、徐寿极立建议上海也开办同文馆,伍廷芳、华蘅芳也持相同意见,他们四人能有这样的想法,也正是曾纪泽所乐见的,因为建立一所翻译机构,培养翻译型人才,本就是他的变革大计中的一部分。先前因为身边缺乏李善兰等相关人才,所以一直耽置,而今却正是付诸实施的时机。
    曾纪泽欣然道:“各位的建议非常好,我也正有仿效朝廷之意,只是跟前一直未有足够的西学之士,眼下几位云集于此,正是开办同文馆的最佳时机。”
    曾纪泽的肯定,令李善兰等人倍加鼓舞。曾纪泽道:“既然咱们要开办同文馆,自然要依靠几位精通西学之才,各位有何建议,尽管说来大家一起讨论。”
    李善兰道:“北京同文馆自有先例,咱们只需仿照便可。不过我建议应该扩大招收学生的范围,不但要招八旗子弟,汉人子弟也应当招收。”
    徐寿也道:“至于语言班的科目种类,我觉得不应该局限于英、法、俄,还应该开设德文、日文,这两国一个是正在崛起的欧洲强国,一个是我们的近邦,学习这两个国的语言还是颇有益处的。”
    曾纪泽听着各人的意见同时,心里也在盘算着,最后说道:“各位的意见都很中肯,也很有实际意义,我完全同意采纳。不过,我觉得咱们上海同文馆的步子应该更大一点,各位的目光也应该更长远一些。”
    众人一听,便知曾纪泽有话要讲,都集中精神,洗耳恭听。
    “学生的年龄,十四岁的限制太过苛刻,我以为当放开到30岁以下。选拔的范围应当更广一点,凡是会读书写字者,择优而选,都应当有机会入同文馆学习。至于课程的话,单学语言太过狭窄,要同时开设算学、天文、化学、物理、外国史地等基础科目,咱们中国人又不笨,没必要像教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