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樊莺说,“我说话当然算话,再说你只算从犯,没有死罪。不过你得与我进城,等见过我师兄以后,他让你走你才能走。总比你跑回黄峰岭山庄去安全。”

    她又将这人捆起来,点了穴,然后靠坐在树下等时间。

    天色渐渐放亮,火也熄了。

    樊莺隐入树丛之后,再出来时又换作了陪高峻出行的装束,戴了大沿帽子,不仔细看就是个跟班的差役。

    如果他们此时就回城的话,在半路上一定会遇到赶着上朝的李士勣和高审行,樊莺只能拖在这两个人的后边进城。

    但这么一来,大约也就不能在师兄上朝前见到他了。不过能够证明李士勣阴谋的人证俱在,晚一点也无所谓。

    樊莺认为,她给师兄拣了一支杀手锏,在接下来与李士勣或高审行的较量中一定大有用处。

    ……

    高白和菊儿、雪莲送鹞国公上朝以后,又过了一个多时辰,三夫人樊莺才回府,而且还带回来一个人。

    原来她将此人点了穴道,让他坐在马上进城,而她是牵着马走回来的。

    樊莺吩咐高白,一定要看紧了此人,万万不许逃脱了,一切等尚书令回来之后再作发落。

    高白将此人拖到偏院,就在厨房边上的一间小仓房里关好,派了得力的两名家丁在门口看住了。

    樊莺来到后宅,本想补补觉,因为她这一宿都在忙了,谁知躺下来说什么也睡不着,又爬起来问,“高大人出府时带刀了没有?”

    雪莲说,“带了,我看见国公走时带乌刀了。”

    樊莺先是放了心,旋即又说道,“带了也没用啊,又带不到朝堂上去!”

    雪莲很奇怪,樊夫人为何说带了也没用,带着乌刀上朝是违制的。雪莲不便问,但鹞国公今日的上朝,就也令她担心起来。

    樊莺打扮了一下,换了一身胡服马裤,这是丽蓝从沙丫城带给她的。她骑马出府,对雪莲说,“我去尚书省都堂。”

第1158章 樊莺甩链() 
证人招供的情况,高峻还一无所知。

    走在去都堂的路上,樊莺就感觉,李士勣简直就是个心术不正的天才,庭州刺史王达,在李士勣面前连摆都没地方摆。

    高峻的履历、崔嫣去西州的切入点,再加上崔夫人三次回西州、最后一次滞留着、坚决不回长安的事实,居然都被李士勣“入情入理”地编造到一个谎言中来。

    如果樊莺不了解实情,说不定也相信了!

    何况身处迷局中的高审行呢?

    依着昨夜她在“梅韵阁”听到的、高审行那副气疾败坏的样子,万一他在朝堂上经不住李士勣的拨弄、先发制人地要揭穿师兄的身份,那怎么办?

    而且以高峻说到做到的脾气,万一在早朝时提出让高审行去国子监,那么高审行太有可能失控了。

    她深知这件事只要一捅出来,朝堂上一定会掀起轩然大波,连皇帝都有可能被惊动、从温泉宫赶回来。

    那么师兄是无法招架的。

    而她辛苦得来的人证,若等高审行发疯后再拿出来、除了能证明英国公的奸诈之外,仿佛也没什么用。

    你要证明英国公说的不对?那好,你便说说看,英国公哪里说的不对?

    这不是越描越深了!

    高峻隐瞒真实身份的事一旦被高审行指证,极有可能因欺君之罪被当时下狱,那师兄不跑还等什么呢!

    朝堂上除了文武大臣,侧殿里还有成群的金甲卫士,可他手里没有家伙!

    要是来一个羁押大理寺候审,真正对师兄有利的就不是乌刀,而是她腰间的“缠莺剑”了。

    有多么久了,樊莺脑筋都没有像今天这么急速地转动过,简直是一点也不往好处想了。

    因为此时在永宁坊的,就是她和高峻两个人,万一高峻出现什么差池,姐妹们全都身处远地,所有的内助之责都在她身上。

    尚书省官署,把门的人都认识尚书令的这位三夫人,也没有人拦阻,樊莺下马直接进去。

    她发现尚书省各部中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所有遇到她的官员都十分尊敬地见礼,樊莺的心里这才稍稍安心。

    有人引着三夫人进了都堂,高峻还没有回来,往常到了这个时候早该回来了,这有些反常。

    樊莺猜测,师兄对这把刀是很在乎的,去候朝时一定不会将乌刀放在都堂里,而极有可能让随行护卫带去承天门,让他们在承天门外等候着,待他散朝之后,一出来便可接刀在手。

    高峻樊莺在都堂里看过,又问了人,证实了这个猜测,于是又匆匆出了都堂,往承天门来。

    承天门外是一条东西向的宽阔横街,属于皇城内街,街东由延喜门、西由安福门通往皇城之外,有南北向的承天门大街与横街相交。

    在十字路口的南侧,东边是门下外省、殿中省和左千牛卫的署衙,西面是中书外省、右千牛卫、监门卫的署衙。

    所有上朝官员们的护卫、随从,只能跟到承天门,就不能再往门内去了——连皇家的大批禁卫都驻扎在门外,何况他们。

    这里有他们专门等候主人的地方。

    樊莺很快找到永宁坊的二十几个护卫,他们的马拴在一边,有监门卫为他们专门准备的茶水、点心。这类人很辛苦,天不亮便准备着随大人出行,根本来不及吃早饭。

    但此时,他们等的已经有些心焦,因为时间已经快中午了,早朝居然还没有散,这是许久不曾有过的事了。

    护卫们见到樊夫人找过来,纷纷站起来。有一个人怀里抱的正是高大人的乌刀,他悄悄与樊夫人说道,“鹞国公临入朝,曾让小人记着一件事。”

    樊莺问,“是什么事?”

    护卫看了看身后的左千牛卫署衙,低声说,“国公说,如果夫人有急事赶来这里的话,他让你立刻去左千牛卫找薛将军。”

    “再也没有别的了?”樊莺问道。

    护卫摇摇头,“再也没有了,不过他说薛将军也正忙着修缮玄武门的大事,不要夫人过久耽搁。”

    太极宫和大明宫的北宫墙上,各有一座玄武门,都是防守的重中之重。

    因为两大内宫的东、西、南三面门禁重多,又朝向闹市,有个风吹草动很快便能知道。

    但在北边,只是各以一座玄武门把控出入,进了玄武门便可直入内宫,再无一丝阻挡,自然玄武门便成了防卫的重点。

    大内各宫门的守卫通常只是安排一位郎将,而两道玄武门却是由左千牛卫大将军薛礼亲自掌管。

    高峻临入朝,没头没尾地吩咐护卫这么一句话,樊莺以为大有深意。

    因为修缮玄武门的事根本不须尚书令掌握,也不是他的职责范围。

    再说,如果此事真有多么急促,那他上朝前何不就近移步、直接去左千牛卫的署衙与薛礼说?

    那一定是另有意思、而且有什么不便了。

    樊莺要过乌刀,由她自己带着,让护卫们接着在此等候高大人,而她自己往左千牛卫署衙而来。

    左千牛卫外边的人、可没有人认得鹞国公府的三夫人,在大门外,她便让一丝不苟的军士给拦住了。

    他们戒备着问道,“这位夫人,你有何事来闯禁卫重地?还带着刀?”

    “我找薛礼将军有点事。”樊莺说。

    “找我们薛将军?你是他什么人?薛将军怎么一句也未吩咐过?”

    樊莺当然不能以师兄的原话告诉他们,万一此事被传出去会如何?尚书令越职插手皇宫守卫之事,与禁卫大将勾勾连连,想造反是怎么的?

    但时间紧迫,一时间哪有什么恰当的借口,就连自已这个鹞国公府三夫人的身份,也不便吐露给这些人。

    就算他们要一层层传报,樊莺也容不得了。此时她已经有些明白师兄的意思,他让薛礼入朝,根本不可能是让他进去援手。

    想至此,樊莺伸手探向颈下,一把将那串褚大人所赠的深海红珊瑚项珠摘下来,在守衙军士的目瞪口呆中,一扬手投到里面去。

    “哎!哎!夫人你这是……”

    里面有个郎将,恰好有事请示过薛将军,此时正走出来。

    他听到大门外的动静、再抬头看到凌空飞来一物,一抬手稳稳地接住,竟是一串鲜艳欲滴的精致饰物,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他想了想,拿着珊瑚珠、反身再进去。

    不一会儿,有人跑出来高声传令,“薛将军有请夫人入见!”

    ……

    薛礼从室韦回来之后,与高峻两人只在城外喝过一次酒,那次便有樊莺做陪,郎将将这串珠子拿进来,他一看就知道是谁来了。

    但樊莺没头没尾跑过来,已然与情理不符,又以这么珍贵的珊瑚珠链子投出去传信,万一摔坏了,卖了永宁坊也不够啊。

    那么事就很急了。

    他不可能遣退身边众人、单独会见樊莺,此时便笑着问道,“弟妹此时赶过来可有什么急事?”

    樊莺:“对大哥来讲不算急事,但与我来说,便是火上房的大事了!”

    薛礼笑道,“愿闻其详。”

    樊莺:“我家大人朝服上的腰带玉扣连缀的有些松了,昨晚入寝时我已发现,只是拖了懒、想着早些起来替他修理,谁知等我醒来他已走了。”

    薛礼道,“哦……这可真是大事,万一在朝堂上回太子的话,我兄弟的裤子忽然掉了……”

    他看到樊莺伸手将腰间的缠莺剑解下来,又是一愣。

    此剑连鞘儿,看起来只是一条皮质的腰带,剑把饰金,中间一颗红宝石,围在腰间时,剑把有如带扣,再与鞘头繁复的装饰混在一起,首尾扣起来时根本就看不出来这是一把剑柄。

    但薛礼知道的一清二楚。

    樊莺这么急地赶来,就为送这把剑。

    如果只是等在承天门外、等高峻出来时再给他换上,那么随便一条腰带也就行了,樊莺也不必来找自己。

    既找过来,那么高峻一定有急!腰带一说只算借口,用来掩人耳目。

    但私带利器入宫那可是死罪,薛礼看到樊莺将剑托在手上时,她的脸上也有一丝为难之色。这样的托负,注定是性命之托。

    左千牛大将军没有迟疑,“腾”地一下子起身,皱了眉头说道,“弟妹,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樊莺哑然,无所适从。

    看来不遇大事、看不清一个人的真正底细。

    薛礼道,“你们可不能只顾了自己!这样的大事,可有你这种做法?”

    樊莺心内一冷,面色如冰,一层浓重的失望之色瞬间浮上俊俏的脸庞。

    薛礼埋怨道:“你们晚上要如何的耍,愚兄怎好干涉呢?但兄弟第二天的大事你不替他想着、难道让我来想?万一在朝堂上让他丢了丑岂非是大事!”

    樊莺赧然道,“大哥你教训的是,只是……这条腰带,”

    薛礼道,“唉!要我说你们什么好!在家不理腰带的事,一急了眼乱扔这么贵重的珠子,说不定兄弟的裤子此时已经挂不住了!”

    他说,“正好我有急事入宫奏禀,大不了给他带进去。”

    旁边的军校,郎、偏将佐都在听着,也不知今日来的此女,是朝中哪位大人的夫人。

    但腰带的事他们可都听清楚了,人人觉着好笑。不知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