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7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兰州五天建城,这都不是吹出来的。大宋的军队分禁军和厢军,厢军的作用大部分是辅助作战,其实就是做工的苦力。建造一座城池,这对安惇很有吸引力,这位琢磨着因该是份大功劳。刚要答应下来,又怕被拖死在前线。可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本官给你盯着,你就放心吧!”
仁多保忠见状,又提了个要求:“还有就是援军。”
安惇是章惇的心腹,都事堂谋事,他多有参与。可以说,他是清楚大宋如今根本就无法抽调兵力增援河北的朝堂重臣之一。
可是按照仁多保忠的说法,不求援,也不太可能。只好拖延道:“此时,本官会向朝廷求援,不过……”
仁多保忠心知肚明,当即保证道:“在援军未抵达之前,下官用人头担保,我军绝不退出易水防线。”
“好,还赖仁多节度使多费心!”
只是发现仁多保忠还不走,安惇不解道:“还有事?”
仁多保忠当然还有事,他总不能盯着李逵的名头去和辽军作战吧?如今宋军大营里悬挂的旌旗都是李逵和禁卫军的。虽说是假的,但是大宋工匠的技艺,辽人根本就看不出来。再说了,旌旗这玩意没人会去造假,因为逮住了就要杀头。
仁多保忠也是没办法,他估摸着把自己旌旗挂上帅帐,对面的耶律洪基肯定要忍不住下死手。这对仁多保忠来说都不是说什么好消息。
这种压力,他有点承受不住。
如果李逵在,仁多保忠就轻松多了。
关键是,仁多保忠根本就没有信心战争辽国的皇帝,这场战争对他来说非常不利。皇帝可以无限制地调用一个帝国所有资源,包括军队和武将。但是他不过是个节度使,根本就无法和耶律洪基去比拼的底气。哪怕辽国比不上大宋富有,但辽国拥有大宋也比不上的优势。
辽国的军力要比大宋强大。
别看宋军在涿州和易水接连大胜,斩杀无数。
但这些都无法动摇辽国的根基。
只要耶律洪基还是辽国的皇帝,他就有绝对实力耗死宋军。
但如果李逵在就不一样了,仁多保忠认为,李逵或许有可能破局。
这就是假的和真的区别,仁多保忠还是开口对安惇要人:“大人,你也知道我们对面的是辽国的皇帝。如果没有二十万援军,你我想要守住易水防线难如登天。为今之计,只能尽快的联络李帅,只有他在,我们才有获胜的机会。”
“如果现在退兵?”
安惇也知道联络李逵的好处,可问题是他哪知道李逵在什么地方?飞鸽传书只能朝着一个固定的地方传书,派遣斥候更是有去无回,对岸都是辽军,去了岂不是让辽人知道李逵不在军营之中?
安惇无奈道:“我也不知道李逵在哪里?他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我有什么办法?再说了,你以为我不想让他来?问题是,他能听我的吗?”
这话没错,可是安惇的口气,就像是说一个整日不顾家丈夫的怨妇,那种冲天的怨气,连仁多保忠都觉察到了酸味。
仁多保忠没来由的哆嗦地颤栗了一阵,随即无奈退下。
援兵恐怕也不会来太多,三五万的,根本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李逵……
仁多保忠凝望着易水北岸,目光中满是怨气,你就怎么信不过人,难道就不能说一声吗?
辽军大营,韩君义在一个没有生火的帐篷里,身上套上了镣铐,目光呆滞地看着帐篷顶棚出透出的亮光,外面好像下雪了,天冷的很。
可是更冷的是他的心。
回忆和宋军交战的最近一个月,一开始他率领五万大军,攻入宋国境内,宋人避战,不敢与之交锋。
谁能想到,易水之战,却让他损兵折将,回忆过往,他猛然动了一下手臂,发出金属的声音,身体被镣铐锁住了,但他根本就不在意,反而爬到了帐篷口,对着帐篷外的看守大喊道:“我有紧急军情,要向陛下禀告!”
没有人回应!
韩资让不放弃,一直喊。
直到他想要放弃的那一刻,突然有人在帐篷外低声道:“给他去除镣铐,带他去王帐。”
耶律洪基看着火塘的火苗,琢磨不透韩君义为何突然说有紧急军情?该问的都问过了,他不解。突然,他感觉有种后背发凉的惊颤,不会是……对岸的主帅根本就不是李逵吧?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758章 初生牛犊
并非是耶律洪基没有怀疑宋军的虚实,尤其是李逵是否在军中。
事实上,对方主帅一直没有出面,已经让辽国皇帝产生了怀疑。但……大宋摆在他面前的大军不会是假的吧?
不仅不是假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七万人马。按照常理来说,主帅不跟着主力行动,这等人算什么名将,简直就是个棒槌。
可耶律洪基说什么也想不到,李逵就是这样的浪子。
让耶律洪基不敢轻易下决断的原因很多。安惇带来的步兵不靠谱,但是刘法和呼延灼指挥的步兵战斗力已经让辽军有了很直观的感受。五千步卒,竟然能够让辽军五万人马动弹不得。更要命的是,这支军队,竟然暗渡陈仓,竟然用水攻一举歼灭了一万多的辽军。
在神话没有被戳破之前,广顺军一直是辽国的精锐之师。
这才让耶律洪基坚信,李逵就在易县之中。要不然解释不清楚,为何易县就这么点兵力,竟然敢和五万大军打地有声有色,而且还占尽了优势。李逵要是不在易县坐镇指挥的话,对于辽军上下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或者说是羞辱。
可萧常哥,行营大总管。
耶律陈家奴,南院大王。
这样的一方诸侯出面搦战,可迟迟没有让李逵露面。这让耶律洪基觉得很不对劲。
他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就像是他回头看背后,什么也没有。却直觉告诉他,他背后有个人……还对它阴恻恻的笑着。
这种胆战和惊悸,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存在。
“韩君义,你可知罪!”
“陛下,臣罪不可恕,万死难辞。臣近日苦思索易水之战前后,发现一个巨大的阴谋。”
这话说出口,耶律洪基边上地臣子不少都冷笑起来,败军之将,还敢说谋略。要是韩君义懂得谋略的话,会有广顺军的惨败?
南院大王耶律陈家奴却并没有要轻视韩君义的想法。事实上,韩君义能够见到耶律洪基,耶律陈家奴也是帮了忙的。只不过,韩君义实在让耶律洪基失望透顶,想要让他官复原职却是痴心妄想。只能让他有一个自辩的机会,好从轻发落。
“陛下,臣以为确实可疑,不如让韩君义说完。”耶律陈家奴身为南院大王,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的话,即便是耶律洪基也会听,更何况在场不少都是辽国南京道的官员?
这些本来就是他南院大王的下属,难道还敢对上司不敬?
耶律洪基抬起眼皮看了一眼狼狈不堪的韩君义,点头道:“说吧!”
“臣谢主隆恩,末将多谢大王!”
韩君义向耶律洪基和陈家奴感谢之后,这才开始说起了自己的经历:“臣初入宋境势如破竹,真定府宋军放弃小城,将兵力收拢到了城高墙厚的大城之中,臣难以寻觅良机,歼灭宋军。之后,臣接到君命,北上围歼李逵主力。但臣担心宋军尾随追击,为此臣在大军之后留下了两万人马,用来抵挡追兵。”
“果然,仁多保忠带着党项铁骑追了上来,之后还有真定府的宋军,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跟着追了上来。而臣却被困在了易水边上。易县也被宋军攻克。”
“臣数次命令麾下士卒猛攻,却终究是面对城墙徒劳而返。当时臣就认定易守军肯定不是李逵。因为,易县城小,根本就摆不下几万大军,李逵指挥作战,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如果李逵主力就在易县周围……”
……
说到这里,韩君义笃定的看向了皇帝耶律洪基,沉声道:“……臣的五万大军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幸存的可能。但结果,臣麾下的大军活下来了一半人。”
这个理由很奇葩,因为李逵不在,他虽然打了败仗,但幸运的是没有全军覆灭。但是这个理由也很充分,要是当时易水北岸的宋军足够多,按照李逵的性格,早就野战解决了韩君义,根本就不会用守城来消耗辽军。
因为这不符合李逵的性格。
尤其李逵如果带着主力在易县附近,在辽军炸营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给辽军任何机会。
韩君义的话将大辽的最后一层遮羞布给扯掉了,因为宋军不够强,没有将他的兵马全歼,就指责宋军派出了个冒牌货。这样的理由实在让辽国的君臣无法接收,什么时候大辽弱成这副鬼样子?
韩君义偷偷抬眼看向脸色破败的耶律洪基,后者脸色阴毒却咬着牙一言不发,他急忙又低下头,躬身道:“另外,臣以为除了易县的宋军之外,其他宋军根本就和情报上描述的飞廉军不同。”
飞廉军作战,火炮齐鸣,士卒奋勇。
关键是战力,安惇带来的步兵,怎么可能比得上飞廉军。
耶律洪基沉默了起来,良久才看向萧常哥:“你怎么看?”
萧常哥想了想,问韩君义:“可是易县有飞廉军的旌旗。”
“萧总管,我大辽探子传来的消息,飞廉军足足有两万人马,易县根本就放不下啊!”韩君义真不好说,因为在他看来,飞廉军当初五千兵马死扛党项五万大军,而且还是在野战。真要是遇到了飞廉军主力,按照李逵的性格,说不定会对面锣当面鼓厮杀一番,根本就不需要城墙的保护。
耶律洪基再次问韩君义:“那么你认为李逵主力在哪里?不仅仅飞廉军,还有禁卫军,听说这支军队是宋国皇帝亲自下诏组建的军队,虽是新军,但是由李逵训练,不容小觑。即便李逵留下部分兵力,他手上也该有两万兵马,这些兵马去了哪里?”
“臣以为,李逵……或者说宋军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广顺军,也不是涿州,而是燕州。就是我大辽的析津府。”
“析津府?”
“哈哈,韩君义你不是被宋人打傻了,析津府可是我大辽五京之一,城高墙厚,凭借李逵的两万人马,难道就是攻破不成?”
“你们懂什么,宋人对于我大辽南京垂涎欲滴。宋国上下,无一不认为失去燕云十六州乃奇耻大辱。甚至有祖训,光复燕云十六州者,封王。如此大的利益在前,难道李逵不会铤而走险吗?”韩君义不为所动,据理力争。
韩君义的话很快受到了反驳,当然驳斥他的人不用猜就知道,是他的死敌。可这个想法,韩君义不是想了一天了,而是这些天都在琢磨。
涿州失守他听说了,韩资让……哎,这位算是他的难兄难弟。没想到涿州竟然被李逵攻克了,哪怕是韩君义自己指挥的话,在攻克涿州之后,想到接下来目标肯定是析津府。
这座城市对大辽实在太重要了,这么说,这座城池聚集了大辽一半以上的工匠和工坊,几乎大辽的军械都是从析津府的工坊打造出来的。一旦析津府失守,大辽的一条腿就要被打瘸了。而析津府也是辽国大部分汉人工匠的聚集地。
“析津府?”
耶律洪基一个人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