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文官还会经常遭遇弹劾,一旦被弹劾了,最先倒霉的肯定是商人。所以,文官背景的商人,是最差的合作伙伴。”
没想到在李逵口中,大宋的官商勾结是常态,但是鄙视链出现了问题。
官场是:文官鄙视武将,武将鄙视太监。
但在商场:将门是最可靠,最值得信任的合作商。其次就是太监,最差的就是文官。
李逵突然想到差不多应该发邀请函了,要是再耽搁下去,铺货就成大问题了:“小师叔,我们合作的商户有多少?”
“七家。”苏过抬头道。
李逵想了想,道:“这样,这七家商户都发邀请,下个月底来颖州,签订契约。其他……我找人琢磨琢磨,多邀请一些商户来。”
“我们不是已经开始卖货了吗?”苏过大为不解。
李逵却无奈道:“这么卖,太慢了。而且大宋还有很多地方我们根本就没有售卖,有必要让市场进一步开拓,眼下的状况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尤其是太医院的消息,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这一波,再去宣传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听李逵这么说,苏过都懵了,他来帮忙才几天时间,货栈就已经收到了快两万贯的货款,加上之前曹家和王家的货款,都快三万贯了。
听高俅说,这才不到一个月,就挣了这么多钱。
苏过踌躇道:“人杰,这钱挣的让人心惊胆战,会不会出事?”
“大宋不倒,这钱就绝对安全。”李逵有这底气说这话,但要是雪花盐的利润迟迟没有送去宫里,就两说了。但是这一次送钱,不能扣扣索索一次送两万贯,按照李逵的计划,十万贯才是一个保险的数字。
无奈之下,他只能出下策:“小师叔,干脆你和高俅直接给给地的将门写信,每一路选两个,太偏僻的就算了。”
相比惊恐无比的苏过,高俅显得非常淡定,拍着苏过的肩膀道:“叔党,放心,这钱可不是人杰的,更不是刘家的,会送去宫中,到官家和刘贵人手中。”
苏过终于懂了,为什么李逵敢如此做。
也同时明白这厮为什么不想读书了,对李逵来说,他想要当官似乎并不难,只要把宫中的那位哄好了,将来还愁不能当官?
这比苦读来的容易多了。
突然,苏过瞪大了眼珠子,后知后觉的想到,李逵这厮的所作所为,怎么有点像是奸佞啊!
他犹豫着要不要回去告诉老爹?
第135章 义仓
太监比文官靠得住,武将又比太监靠得住。
这是什么歪理?
可苏过听了李逵的分析,却无法反驳。说什么道德仁义,这些东西都是飘渺且有虚妄的海市蜃楼,举的越高,掉下来之后就会摔的越碎,越丑陋。
这个问题,苏过是说什么也无法解释得通的,只能寄希望于父亲能够给他答案。
回到家中,姨娘端来清水,苏过谢过之后问:“姨娘,父亲呢?”
“去州衙了。”
王朝云往苏过的身后张望了一阵,不死心道:“他们俩个呢?怎么没来?”
“许是听说父亲今日回家,估计怕考校学问不敢回来了。”李逵就不说了,让这厮发奋图强的玩命读书也不现实。至于李云,连他这个当老师的都不指望,也只能……由他去了。
王朝云怨道:“你们父子,没事也别逼孩子们太紧了。李逵和李云多老实的孩子,家里的活抢着干,从来没有埋怨过。你们倒好,天天逼着人家读书,就算是聪明们也读傻了。”
“姨娘,要不您劝劝父亲吧?”苏过犹豫道,李逵的学业似乎成了苏门眼前最大的难题。
王朝云懈气道:“你爹也是个不听劝的主,说多了恼人,说轻了根本就不在乎。”
苏过无奈,只能转移话题道:“父亲怎么就想到去州衙?”
“听来的公人挺着急的,似乎出了乱子。”
苏过仰着脑袋细想了一阵,才发现自己家的老爹似乎有半年多没去州衙办公了,太神奇了。可在大宋是常态,欧阳修被贬滁州的时候,也不住在州衙,更没有住在滁州城内,而是住在城外的山里,还修了一个亭子,写了一篇文章叫《醉翁亭记》。大宋这样的官员很多,苏轼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苏轼是正儿八经的龙图阁直学士,颖州知州。可是苏轼自从上任颖州自后,将所有的政务都一股脑的丢给了通判徐让,而他去做自己擅长的事了。
颖州位于运河和淮河交汇之处,由于运河淤塞,近些年来多有水患发生。苏轼瞅准了机会,上书朝廷要疏浚河道,治理水患。
为什么说他擅长治理水患呢?
一来,水患治理是大宋所有官员的必修课,就连太监们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大宋有一套完整的治理灾害的应对措施,苏轼自然也有过系统的学习。其次就是,他之前在杭州已经成功治理过西湖,对疏通河道,非常有心得。
其实,苏轼不擅长政务工作,但并不代表他没有为百姓做事的心思。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也是苏轼的夙愿。
可谁让他只会这一招呢?
就连苏轼的儿子苏过也觉得父亲做的挺过分的,哪有官员主政一方,然后将所有的政务丢一旁,自己出城找个地方躲清净的道理?
连他都不记得父亲有多久没有去州衙办公了,苏轼恐怕更糊涂。
颖州州衙。
推官徐让打开州府中门,迎接苏轼的到来。大宋很多州府的一把手,也就是知州、知府的身份都很高,比如说苏轼,他是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的高官。虽说是加官,没有具体的职务。本质上还是颖州知州。但是官场就高不就低的规矩,让他成为了颖州地面上一言九鼎的超级官僚。
至于推官徐让呢?从六。
沂州知州章惇基本上也是这样的情况。
金鱼袋,紫袍,这也是大宋最高级的官员才有的排场。徐让连大红袍子都没有混上的小官,只能捏着鼻子听苏轼指挥。
更让他糟心的是,明明自己把知州所有的工作都做了,但功劳是苏轼的,苦劳是自己,错了板子也要落在自己身上。谁让他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小官呢?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苏轼和徐让,不仅仅是一级的差距,而是五六级。
自从苏轼上任以来,徐让一直被压的死死的。
任劳任怨,从来不抱怨工作的辛劳。
可是这一次,事发突然,他发现自己有点兜不住。也不知道该不该说,瞒着又怕自己担干系,只好派人将苏轼请过来了:“学士,下官无能让学士受累了,只是治下有一桩麻烦事,需要学士定夺。”
说完,让书办将卷宗,账本等送到苏轼的案头,低声下气道:“学士,出事了!”
“要民变?”
苏轼听完,勃然变色,这么多案宗,难道是他修大堤动用民力太多,导致百姓怨怼,开始对他,对朝廷不满起来?
要是百姓过不下去了,要造反,能力出众者可以将百姓的怨气在短时间内就消解,但能力着急的官员就不好过了。
弄不好,会成为朝廷平息民怨的替罪羊。
苏轼已经做过一次替罪羊,再也不想干了。
徐让也被苏轼的反应镇住了,随后苦笑道:“学士误会了,不是民变,是义仓出事了。”
“义仓有什么问题?”苏轼这才把提着的心放在了肚子里,心说:吓死本官了。尤其是对徐让说话说一半的举动非常讨厌,嫌弃道:“宝叔,把前因后果都说清楚了,别总说一半。”
徐让道:“学士,下官也是无奈之举,自从学士来颖州之后,体察民情,治理水患,为国操劳夙夜不敢懈怠。真要是些许小事,下官也不敢叨扰学士的大事。只是前些日子,春雨连绵,响水河河水暴涨,冲毁了一处义仓。损失大小粮垛二十余个,粮一万五千多石。”
“这么多?”苏轼也开始头痛起来,疏浚河道清理淤泥,就需要大量的徭役,不给钱,但食物总该安排一些。
颖州虽说也是产粮地,但一下子损失这么多的粮食,岂不是会影响下半年入冬之后的疏浚工程,可是没有粮食,总不能上书朝廷要求别的地方调集吧?
徐让凑近道:“损失粮食也就罢了,可是下官担心我颖州的义仓亏空严重,甚至仓内粮食,是虚数字。水灾之后,下官第一时就去了案发地,发现粮食都是陈米,且多有腐败,不是水泡的迹象。用盘查损失查封了账本和控制了管仓差役,就立刻向学士禀报。”
苏轼愣住了,这事他似乎不太擅长啊!
没办法,只能让高俅抱着账本等上了马车,唉声叹气的回到了家中。
看到儿子在等他,立刻招呼儿子苏过到跟前问:“过儿,你最近可是在货栈帮忙?”
苏轼不喜欢经商,但对儿子帮忙的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也是听说儿子在帮忙记账,也不知道水平如何,指着一大堆的账本对苏过道:“为父有一道题目考考你。”
第136章 死局
苏过瞄了一眼账本,和高俅确认过了眼神,顿时心知肚明。
可他能说啥?
自己在李逵的货栈里帮忙记账,也就是充数而已,真不当大用。看着堆积起来一大摞的账本,脑子隐隐作痛。
对于查账,苏轼一点兴趣都没有。
一开始,他见儿子愁眉苦脸的样子,还有心帮忙。可是目光落在了账本之上,又头痛起来。账房记录好的账本,本就是让人查的,想要从中找到问题,真不容易。
听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苏轼发现自己有点倦意。
小心翼翼的离开了书房,在回廊下暗暗埋怨徐让,为什么不查明了之后禀告自己?
非要出问题了,就让他定夺。让他萌生中被陷害了的感觉。
想一想,都觉得脑壳疼。
“哎——”
苏过打了一夜的算盘,也查了一夜的账目,毫无头绪。
苏轼大清早就起来,想要看儿子有没有找到结果。随后却发现,儿子正对着账本怔怔发呆,苏轼咳嗽一声,走进了书房之后。
苏过这才警醒过来,抬头对苏轼道:“父亲,孩儿让父亲失望了。”
“算了,这不是你的长处。”苏轼要是章惇那样的性格,早就骂上去了,章惇是见不得儿子是个无能之辈的心高气傲之人。但苏轼心态一直很好,好到,他这时候已经开始安慰儿子,并且还偷偷安慰了自己一把。
辛亏不是民变。
真要是民变,他更抓瞎。
别看苏轼曾经写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类豪放到让人欣然神往的诗词。可真要让他平叛民乱,恐怕一点办法都没有。很可能最后他只能表决心上奏朝廷,人在城在,城亡人亡,仅此而已。
好在苏轼运气不差,没遇到让他无所适从的大难。
仅仅是一个义仓出现问题而已,就算是查不出来……
苏轼捋着胡须惆怅不已,要是真的没办法找出问题,岂不是说明自己是个糊涂官?
下定决心,苏轼决定鼓励一下儿子苏过:“过儿,再耗费些精力,你我父子荣辱就在此间。”
把一生荣辱都赌了上去,苏过顿时压力倍增,可是查账是技术活,他一个毫无经验的生手,怎么可能在账房先生做出来的账本中找出纰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