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罄危眠5艟瓦5簟

    如今,经历了人生起起伏伏的章惇已经不在乎这些人小人物蝇营狗苟了。

    之前他唯一的乐趣就是欺负一下苏轼的那个弟子,沂水县县令周元。

    可逮住下属往死里欺负的成就感本来就很低。尤其是这个人还弱的根本让他提不起劲来。

    他欺负周元,更希望看到周元这小子崩不住,去给他的老师苏轼告状。

    可惜,等了很久,苏轼都没有找上门来找他理论。

    这让章惇很失望,觉得周元就是个怂包蛋,欺负这样的怂包,很没有成就感,他都嫌丢人。尤其是周元如今的日子很不好过,已经快成为沂州官场的笑柄。

    他老婆来了。

    他以为能够趁着老婆不在纳妾,生活美滋滋。

    然后他悲剧的发现,家里母老虎来了。自己连县衙都不敢回去,堂堂沂水县县令,却被老婆吓得不敢回县衙。

    这样的软蛋,是提不起章惇的兴趣的。

    但是这天,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从颖州来的一封书信,通过驿站的快马送到了章惇的书案上。

    在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的那一刻,章惇内心是有点复杂的。他曾经将苏轼认为是毕生挚友,甚至不惜让王安石为难,也要维护苏轼。当年为了朋友,他让大哥王安石丢脸,让一干小弟蒙圈,以为二哥叛变了。可是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还是换来了背叛。

    就像是一个痴情的女人,掏心掏肺之后,却被渣男无情的抛弃了。

    章惇的朋友不多。

    他是嘉佑二年和嘉佑四年的进士,其中嘉佑二年的进士身份他主动放弃,拒绝了皇帝的敕诰,因为那一年的状元是他侄子,叔叔居于侄子之下,他羞于做官。准备来年再考,说他持才傲物也好,说他心胸狭隘也罢,反正他是一个干脆的人。于是他在嘉佑四年再一次参加了省试和殿试,这一次,他进士及第。但可惜的是,他没有获得状元。状元被刘几,刘之道夺走了,这让他很生气。

    他侄子章横的学识,他是知道的,和自己应该在伯仲之间。这仅仅是文章诗词的水平,不说治理地方,执政能力,这些没有几个人能和他相提并论。

    但刘几算什么?

    这是一个因为尽孝而出名的家伙,是怙持浅薄之徒。

    在章惇看来,刘几获得状元身份,完全是作秀的结果。

    刘几也是大宋唯一一个因为上任的地方让自己的祖母水土不服而拒绝上任的官员,很奇葩吧?就是这么奇葩,但皇帝和朝臣们都认。天下至孝之人,咱要支持。

    这让章惇很生气,同时也非常鄙夷。孝顺本来没错,但用孝顺来作秀,就过分了。真要是孝顺祖母,干嘛出来参加科举?在老家陪着祖母安享晚年岂不是更好?

    既要名声,又要富贵,岂不是小人行径?

    因为对刘几的厌恶,他对同科的同窗都不假辞色。

    而坚持自己以丁酉科进士的身份来排资论辈,可让他获得官位的却是嘉佑四年的己亥科。

    当然,嘉佑二年丁酉科的人才济济,也可能是章惇更愿意混迹在这一科的原因。曾巩、苏轼、苏辙、程颢、张载、朱光庭、吕惠卿、林希、张躁、王韶、邓绾、蒋之奇,哪一个不是声名响当当的天下英才?

    唐宋八大家,有三人在这一科中进士,还有关东学派的奠基人张载,就是那个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子厚。张载的字和章惇一模一样。

    还有两程之一的程颢,开理学之宗。

    ……

    反倒是嘉佑四年的进士弱的很,根本就无法和嘉佑二年丁酉科的相提并论。

    在交往之中,章惇和苏轼的性格最为对味,丁酉科的进士,要说才学,都是惊艳之辈。但要说性格,他就有点跳脱了,而苏轼比他跳的更欢实,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负担,高谈阔论,每次都是尽兴而归。

    可惜,最后章惇发现,苏轼并不是那个让他引以为毕生知己的苏轼,他变心了。

    因爱,生恨。

    章惇不是女人,不能理解这其中的怨毒。但他对苏轼的恨,其实和女人被抛弃后,对男人的恨差不多。

    他付出了真情,却没想到换来了欺骗。

    这才是横在他们之间最大的一根刺,而章惇因为这些年被旧党的被打压,性格更加的乖张。

    章惇说什么也想不到,他会收到苏轼的信。

    他们之间已经多年没有通信了,而且关系也越来越恶劣,已经到了见面也不会点头的地步。

    “父亲!”

    “出去!”

    儿子章授低声提醒了已经在书房里坐了一天的父亲。担心之余,更多的是好奇,是谁又惹他父亲不高兴了?章惇的亡妻张氏,四个儿子,都知道章惇是什么样的人。

    心眼很小,对外人这样,对家人更是如此。

    就拿自己家的儿子来说,章家的家风真的很厉害,且不说族人,章惇的侄子还是状元,是嘉佑二年丁酉科的状元,这一科在科举历史上也是被誉为最牛的一科,可见他的状元身份有多厉害了。章惇的四个儿子也不简单,大儿子章择,进士,被老头子赶回家种地;二儿子章持,高中进士第二等第十名,章惇告诉儿子,你才学够,但心不够黑,种地去吧!

    老三章授,还是进士。章惇还不愿意让儿子出仕,干脆告诉儿子,你爹身边缺人跑腿,别当官了。

    等到老四章援高中进士第五名,这下子章惇真的一点说辞都没有了,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让儿子当官。

    但是小儿子却没有受到过父亲章惇一丁点的关照。

    跟在他身边的就是老三章授,堂堂进士,却只能跟在老爹跟前跑腿。

    相比起来,苏家的子弟比章家差远了。苏轼的几个儿子,老大,老二,真没办法高中。只能恩荫了一个小官。就算是学问最好的苏过,第一次下场科举也是铩羽而归。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拆开了苏轼的信之后,他愣住了。

    苏轼竟然写了一份感情真挚的悔过书,愧对朋友的厚爱,悔过之心十足。

    巴拉巴拉一大堆,苏轼的文采肯定不用怀疑,直击章惇心灵深处。可这个结果并不是章惇想要的啊!

    章惇在他的书房里越想越气,站起来一脚踢翻了书案,在官衙里大喊大叫起来:“你怎么敢……认错,子瞻,你的铮铮铁骨呢?”

 第133章 让你小子不学好

    章惇和苏轼不一样。

    章惇是性格原因,身边真的缺朋友,连个能说知心话的知己都没有,所以他特别珍惜和苏轼的友情可惜遭遇他认为的‘背叛’。

    他是一个能和自己亲族都置气的主,说话耿直到熟人见他都逼着走。这也是为什么,苏轼倒霉,总会有人惋惜。

    而章惇倒霉,幸灾乐祸的大有人在。

    这俩人通信是半个多月之后的事了。在此前,章惇在沂州心情百味陈杂,却迟迟无法心平气和的继续认同苏轼为自己的朋友。而在颖州的苏轼却心情舒畅,他人生中又一次拥有了宝马,拉车的大黄牛变成了一匹长相普通,不堪重用,却身价不菲的牝马。黄牛一头五贯,官方定下的死价,李逵给苏轼准备的是一匹成年的母马,价值在两百贯以上,在李逵看来,这可比大奔和奔奔的差距都大。

    作为有马一族,苏轼先是赋诗一首,来夸耀他的宝马,其实就是一匹只能用来赶路的驮马而已。

    但这也不足以让苏轼自满情绪,他甚至还画了十几幅骏马图用来保存。

    反正,这匹叫杂花的小母马彻底在大宋的文化圈红了。

    可惜,红了之后的杂花也没有吃上一口精饲料。

    另外,让李逵高兴的就是李云来了,这货来到颖州的第一天就被李逵一顿胖揍,然后丢在货栈里当苦力。

    不得不说,这货的运气好的很。

    苏过是个厚道人,他感激李逵给苏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告奋勇来货栈帮忙,俨然成了货栈的账房先生。得知李云的遭遇之后,大为触动,决心收李云为弟子。他一时同情心泛滥,却让他之后叫苦不迭。

    三天后,李云苦着脸对李逵认错:“二哥,我错了,你让我去货栈搬货吧?肯定不跑。”

    李逵当初吓唬让李云来颖州读书,还真实吓唬一阵李云而已。苏门怎么会那么好进?再说了,李云这厮虽然冒坏水祸害了李逵,但也说不上生死之敌,李逵打了他一顿之后,气也消了不少。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他还能怎么着?

    却没想到李云这厮还有这份运气和境遇,竟然会让苏过同情心泛滥,收了他做弟子。

    事情的经过也很简单,李云在码头货栈装读书人,却实际做着苦力的工作。被正好来货栈帮忙的苏过撞见了,顿时心生戚戚悲切之情。他把李云错当成了和自己童年一样不幸的孩子,人生决心第一次做好事。

    打听之下,竟然是李逵的族弟。

    八竿子都打不找的族弟,一转身变成了师弟。当然,李云是苏过的弟子,李逵是周元的弟子,按亲疏远近来说,李云甚至要比李逵在苏门的地位都要高。

    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当苏过真正了解了李云的属性之后,自闭了,他恨不得将眼珠子戳下来当炮踩,却不得不咬碎银牙往肚里咽也不能承认自己——眼瞎。

    苏家人都是有骨气的人(死倔死倔的性格),苏过坚决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打眼了。于是用十二分的力气死命的教李云。

    可李云哪里记得住?

    他悔的肠子都青了,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让他得瑟,在一群目不识丁的码头苦力面前装文化人,说什么:“大丈夫先行义,仁其后,此生可期!”之类的浑话,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落难的读书人,他也就会这么几句。没想到被苏过认为是励志之举,感动的不了的,尤其他知晓了李云还是李逵的族弟身份之后,坚决收为弟子,李云成功把自己给坑死了。

    李云面对苏过真的怕了,苏过只有一个弟子,为了面子,真的是发狠了。他苏过的弟子,绝对不能比周元的差了,学业难度几乎和李逵相当。

    但是李云哪里学的过来?

    李逵不仅让他全职读书,还给他发零用钱,天天看着李云这厮要死要活的背对远门,怔怔地瞅着苏轼家门口一汪湖水,单看他的背影,有种爷们这就去了,一了百了的悲凉。

    李逵乜斜着眼看着李逵,幸灾乐祸道:“你小子偷着乐吧?苏过是我小师叔,学问比颜夫子不知道高多少,你能拜入他门下,你家里头祖坟不知道冒了多少青烟才换来的大运气,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李逵说话间拔出拳头对李云威胁道。

    “二哥,颜夫子虽然学问差,但是他有几十个学生,他老人家只管束脩给了没有,哪里会见天的盯着弟子们的学业?可老师他只有我一个弟子,连个媳妇都没有,见天的盯着我,可让我怎么活?”

    李云梗着脖子,丝毫不受威胁,反而有种凑上来的心甘情愿:“二哥,你要是还生气,就揍我一顿出气吧,只要你让我回沂水,这辈子我都听你的。”

    “我呸,我也想回去,你看我能走得了吗?”

    李逵气地哇哇大叫,暴跳如雷。说完从河堤上跳起来了,进城去了。李云在他身后头追着问:“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