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隋风云-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孝宽思虑良久,渭然长叹,然后面露欣赏之色,轻轻拍了拍李丹地后背。
    李丹把从江南那里听到的秘密告诉了韦孝宽,“公,假如我们节节败退,而斛律光势如
    大齐国主、陆令萱和祖瞎子那些人还敢让斛律光继续吗?”
    “当然不会。”韦孝宽笑道,“这些年,斛律光曾数次西征,但屡屡无功而返,原因不是他打不进关中,而是大齐历任国主和朝堂上地那些人不想让斛律光杀进关中。现在大齐内部的矛盾非常激烈,而斛律光不知进退,一心想在有生之年一统中土北方,这是他最大的错误。其实,他距离长安越近,死得也就越快,灭族之祸就在眼前啊。”
    “如果我们把斛律光放进关中,长安近在咫尺,他会遵从大齐国主的命令,放弃进攻吗?”
    韦孝宽面显谨慎之色,“鸿烈。大齐的人地铁骑一旦进入关中。我们失去地形优势,关中震怖,战局恐怕难以控制。”他轻轻拍了拍案几。“此策是否太过冒险?”
    李丹想了一下,说道:“我有个设想,当斛律光猛攻潼关、蒲坂津一线地时候,我派使者和大齐议和,割地献城,另外再不惜重金买通陆令萱、穆提婆等一帮佞媚之臣。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齐国主一定会答应我们的议和。议和一旦成功,我们就把斛律光放进潼关,让大齐人地铁骑进入关中,这时斛律光如果接到大齐国主命令他撤兵的圣旨,必定进退两难。以律光的性格,他不会放过这个灭亡大周的机会,他会继续进攻。而大齐国主和城的那帮侫媚之臣势必以此为借口,置斛律光于死地。”
    “然后我们乘机展开反攻。”韦孝宽手捋长髯,两眼盯着案几上的地图,缓缓点头。“此策可行,但此策地关键不在战场上。而在大齐朝堂上,所以……”他抬头望向李丹,担心地问道,“这不仅仅需要人力,更要钱财,你有那么多的钱财贿赂和买通大齐人吗?”
    —
    “昭武摄政王已经答应我了,她会让大齐的粟特人倾尽全力,化多少钱都可以。”李丹笑道,“对于昭武江南来说,她最不缺的就是钱财。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务须致律光于死地。律光一死,大齐柱石倒塌,形势就彻底扭转了。”
    “这个离间计若成,斛律光想不死都难。”韦孝宽叹道,“他在战场上纵横无敌,却难敌背后暗箭,将来他可能命丧宵小之手,可惜啊……这样吧,我手上还有一队人马潜伏在山东境内,我让他们散布纬谣,说天象有异,大齐国祚要变,斛律光有篡僭自立之意,以便推波助澜,挑起大齐国主对斛律光的猜忌,帮助你实施此策。”
    李丹躬身称谢,“此仗能否取胜,完全仰仗公守住潼关了。”
    “之后呢?”韦孝宽问道,“之后你要怎么办?你和突厥人、大陈人、大齐人、吐谷浑人签订了一系列盟约,都是出卖大周的盟约,虽说签订这些盟约的目的都是为了打赢这一仗,但事后有些盟约你要兑现,比如你要给突厥人丝路贸易权,给大陈人江陵,给吐谷浑人城池,假如你没能击败斛律光,让斛律光带着大军全胜而归,你还要兑现和大齐人地盟约,要割地称臣,那时你怎么办?背约就要再挑战事,应约就要卖国,你如何应对?”
    “所以我必须打赢这一仗。”李丹的口气非常坚决,“只要我打赢了,把大齐人打得魂飞魄散,天下形势就在我的掌控之中。”
    “要打赢就要军队,军队从哪来?”韦孝宽说道,“两个多月后,虽然府军扩建基本结束,但那些人都不能用,上战场也是送死,你哪来的兵力?”
    “待我和吐谷浑、大陈签订和约后,马上把陇西、河西、荆襄三地地府军全部调到关中。”李丹说道,“这样我还能集结五万大军。”
    “这太冒险了。”韦孝宽摇头道,“虽然新建的军队可以代替老府军屯驻于陇西、河西和荆襄等地,但他们其实没有战斗力,假如吐谷浑人和大陈人得到了这个消息,乘着老府军赶赴关中地时候,发动攻击,那局势就完全一边倒了。”
    李丹没有说话。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这种担心太保守了,如果事事都万无一失,那这一仗还怎么打?突厥人、吐谷浑人和大陈人和大齐结盟,出兵攻周,目的并不是要灭亡大周,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要抰大周,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他们来说,中土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是最理想的事情,谁都不希望看到中土北方统一,再出现一个像拓跋大魏那样强悍的王国。那样的王国一旦出现,突厥人、吐谷浑人和大陈人的噩梦也就来临了,所以只要满足了这些人的要求,他们马上就会偃旗息鼓,甚至倒戈一击,大周完全可以把各地的府军全部集结到关中战场上,和大齐人决一死战。
    “我现在必须这么干。”李丹说道,“仗打输了,大周岌岌可危,这些地方还是别人的囊中物。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打赢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
    韦孝宽长叹无语。大周就算打赢了,血
    也不会停止。
    第二天。韦孝宽和李穆、于翼等人率军急赴洛京前线。李丹带着部分中外府僚佐,五千卫军随后跟进。
    前线消息不停送到。律光地大军势不可当,风卷残云一般,席卷中州、熊州前沿镇戍,两天之内,三十多做戍、城全部失陷。大周军队仓惶撤退,畏战情绪蔓延全军,士气极度低迷。宇文宪到达晋州,面对铺天盖地地齐军,毫无办法。州、晋州两地守军据城坚守,告急书信如雪片一般。
    韦孝宽在潼关停了下来,依据关隘险阻,部署防守阵势。
    于翼带着带着三千府军支援熊州。急速赶往宜阳前线。李穆则带着三千卫军支援中州。
    李丹把中外府行辕放在了风陵渡,居中策应。高颎、王韶、元岩、王轨日夜忙碌,经过数日交战,从两个战场上传回来惊人的消息。此次大齐投入了至少二十万大军,其中洛京战场上大约十二万人。而河阳战场上有八万,其中至少有五万骑军。
    双方军力对比非常悬殊,河阳战场上的宇文宪和侯莫陈琼,洛京前沿地李穆和于翼都知道大周已经没有援兵可调,只能后撤,据险死守,如果和大齐人在每一座城池展开血腥拚杀,短短时间内大周人的有限兵力就会消耗一尽,关中势必失守。
    李丹断然拒绝。数日之内,大周军队就全部退守到潼关、蒲坂津一线,必将对关中造成巨大冲击,那时人心惶惶,将有更多的人阴谋叛敌,长安形势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然而,前线将领畏敌情绪很严重,甚至发生了临阵叛变的事,局势越来越严峻。
    危急时刻,梁州府军到达同州。
    李丹即刻下令,秦州总管宇文招急速渡河,支援河阳战场。梁州总管梁睿率军奔赴熊州,会同于翼在宜阳一线阻击齐军,但还没等梁睿出发,于翼送来急报,宜阳失陷,熊州刺史献城投降,斛律光的大军正向潼关一线急速杀进。
    行军元帅韦孝宽大惊,命令李穆弃守中州,率军向弘农方向退却,依托桃林和黄河,再建防线。命令梁睿日夜兼程,率军赶赴弘农,会合李穆,据城死守。
    与此同时,宇文宪急报,州失守,齐军大将斛律羡率领柔然和燕蓟铁骑急速南下,切断了晋州守军退路,晋州被围。现大军主力退守虞州,随时准备从蒲坂津方向撤进关中。
    半月之内,大周连失数州,军队连战连败,已经退到了潼关、蒲坂津一线,如果按这种速度败下去,大周军队很难挡住齐军攻击的脚步,而据险坚守三个月地预想更是难以实现。
    李丹一度很沮丧,韦孝宽安慰他,认为齐军攻击之初,士气如虹,的确很难抵御,但双方真正的较量是在潼关、蒲坂津、龙门防线,大周军队在这条防线上有山河之险,完全有信心把齐军挡住。
    韦孝宽说,从战场态势看,洛京战场显然不是斛律光的主攻方向,他的主攻方向在河阳,突破口在龙门和蒲坂津,齐军铁骑一旦突破了黄河天险,铁骑一泄而下,长安危矣,所以他建议把梁睿调到龙门防守。蒋国公梁睿是西凉安定人,在本朝也是一员难得的悍将,韦孝宽对他很欣赏,认为有他防守龙门,高长恭望河兴叹,只能集中主力猛攻蒲坂津,和宇文宪决一死战。
    “公认为,这条防线可以坚守到五月?”李丹希望听到肯定的答复,但韦孝宽摇摇头。这次大齐动用的兵力乃两国争霸以来最多地一次,比当年玉璧之战的规模还要大,斛律光显然势在必得,在这之前肯定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大周有多少人会在关键时刻倒戈目前很难预料。“你要尽快向大陈人做出妥协,把荆襄大军火速调到关中,否则战局旦夕之间就会发生变化。”
    “再给我半个月时间。”李丹恳求道,“这是极限了。”
    “半个月?”韦孝宽很惊讶,“从江陵到建康,有几千里路,就算大陈国主陈顼答应了你的要求,使者也很难及时把消息送回长安。”
    “我即刻回京,请昭武摄政王和长沙王陈叔坚十万火急赶赴江陵,亲自参加周、梁、陈三国会谈。只要我能把吴明彻的水师稳住,荆襄府军就可以急速北上,进入关中作战。”李丹说道,“而且到了那个时候,益州地府军也到达战场了。”
    “我要铁骑,一个月后,你必须把陇西府军和河西府军调到关中战场。”韦孝宽说道,“大齐军队一旦突破了潼关和蒲坂津,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铁骑大军在同州和华州一线挡住敌人,否则长安不保。”
    李丹郑重点头,“回到长安后,我就给你肯定答复。”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三十二节
    州,中外府行辕。
    李丹从前线返回的主要原因是官制修改已经完毕,需要李丹审阅,然后禀奏皇帝和皇太后,并拟定官员名单,下旨颁行。
    高颎、苏威、赵松到城外迎接。李丹看到他们后突然心生一种亲密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好,心灵变得轻松,疲惫的身躯也稍稍恢复了几丝力气。
    记得认识高颎是自己第一次走进大漠的时候,但把两人命运连在一起的时间却是高昌的那次秘密会晤,回到长安后因为处境立场和各自的利益不同,在诛杀宇文护这件事上一度有矛盾,但在最关键的深刻,高颎还是选择相信自己,帮助了自己,如果不是他暗中指使人杀了佛道两教的领袖,后来又在长安混乱中推波助澜,长安形势不会像预料的那样发展。不过,如果高颎知道宇文护在临终前的疯狂屠杀是自己的借刀杀人计,他会怎么想?会不会因为独孤氏遭到重创而报复自己?
    苏威和哥哥是连襟,哥哥的第一任夫人和苏威的夫人是姐妹,这种关系或许会让两人走得很近,但还不至于休戚相关。如今自己和苏威的命运却捆在了一起,这源于天骄。苏威或许像淳于盛一样都是天骄的人,当初为了关陇汉人的利益,他和自己的岳丈宇文护针锋相对,现在还是如此,只不过对象换成了宇文氏和鲜卑人,他和自己既互相利用,又生死与共,彼此不得不信任对方。
    赵松是陇西人。哥哥的老朋友。八柱国赵贵的后代,李家很近地亲戚,某种程度上可以算做李家地人。他知道哥哥太多的秘密,自己对他的信任完全来源于哥哥。
    “秦公一直在敦煌,在那片天地里你是主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