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裴司丞。”刘仁轨欣然道。

    “诶,应该是下官感谢阁老才对。”裴绍卿道。

    “行了,你赶紧回去准备刊印吧。”武则天道。

    “喏!”裴绍卿叉手一礼,躬身退出了思政殿。

    ……

    半个时辰之后,政事堂朝议结束。

    刘祎之并没有马上返回国子监,而是顺道来了翰林院。

    一来是见见元万顷等旧日同僚,二来就是想找裴绍卿。

    跟元万顷他们见过之后,刘祎之便径直来到了守捉司,裴绍卿正好就在。

    “老刘,快坐!”裴绍卿肃手请刘祎之入座,又回头招呼道,“二郎上茶!”

    “茶就不吃了。”刘祎之摆手道,“就跟你随便聊几句,然后就要回国子监。”

    “老刘你先别急着拒绝。”裴绍卿嘿嘿一笑,又道,“我这茶可是与众不同,我保准你喝过一回就想喝二回。”

    “说的跟真的似的。”

    刘祎之哂然道:“好似我从没有吃过茶似的。”

    “你还真别说,我这茶你绝对没喝过。”裴绍卿道,“而且我这茶是泡来喝,不是烹来吃的。”

    “这有区别吗?”

    刘祎之道:“不都是茶么?”

    裴绍卿道:“待会你就能知道了。”

    说话之间,崔二郎已经泡好茶端上来。

    “这是茶?”刘祎之道,“不就是茗汁嘛。”

    “说错了,这不叫茗汁。”裴绍卿纠正说,“叫茶汤。”

    半个月前,因为太平公主不舒服,裴绍卿跑了一趟药铺去给她配药,结果却发现其中有一味叫做茗的中药材,居然就是茶叶,而且还不是发酵做成茶饼的茶叶,而是烘焙过后再晒干的散装茶叶。

    差不多就是后来的茶叶。

    裴绍卿当时就买了好几大包回家。

    隔着时空,裴绍卿终于又喝上了正经茶。

    “老刘请。”裴绍卿说完自己又端起一杯。

    “这玩意也能喝?”刘祎之嘴上说不能喝,手却端起茶杯。

    不过喝了几口后,刘祎之却发现意外好喝,当下轻咦一声说道:“咦,还真没发现,这茗汁居然还挺好喝的?”

    “初入口时略显苦涩。”

    “但是回味却又甘甜。”

    “竟然还能提神醒脑?”

    “关键还挺清口,不似烹茶腻味。”

    裴绍卿便笑着说:“好喝吧?我没有说错吧?”

    “确实好喝,回头我也去药铺买几袋泡着喝。”刘祎之连连点头。

    “却是晚了。”裴绍卿笑道,“整个长安城内所有药铺的茗叶都被我买完了,你想喝,就只能从我这里买。”

    “你这奸商。”

    刘祎之笑骂:“还真是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那必须的。”裴绍卿笑道,“不然怎么养活妻儿老小,又怎么养活几十个、上百个守捉城的几十万妇孺?”

    刘祎之说道:“说起这个,我得问问经史子集的成本到底要多少?”

    “老刘你怎么忽然问起这?”裴绍卿道,“你不是一向不关心这些?”

    “可我现在是国子监祭酒。”刘祎之没好气道,“如果刊印一套经史子集真要四百贯,那我可得保存好了。”

    “免得有人偷偷拿去卖了。”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这可是整整四百贯钱哪。”

    裴绍卿心说,你真要是看得太紧,我还怎么赚钱?

    我就指着通过你们国子监把这一千册经史子集高价卖给世家高门呢,看来有些话必须跟刘祎之说清楚了。

    不过在此之前得先确定一个事情。

    当下裴绍卿问道:“老刘,你跟我说实话,你是希望世家子弟垄断官场呢,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寒门子弟进入到官场?”

    “你这不废话么?”刘祎之没好气的说道,“我当然希望能有更多的寒门子弟进入到官场,要不然整个官场都被世家子弟所把持,这怎么行?”

    裴绍卿又道:“可你不也是世家出身么?怎么反而支持寒门子弟?”

    “我是世家出身。”刘祎之说道,“但正因为我是世家出身,所以我才更清楚世家子弟是些什么样的货色,指望他们治理好整个国家,不啻于缘木求鱼。”

    “你这话不是把自己个也给骂了?”裴绍卿道,“哪有这样说自己的。”

    刘祎之摆摆手说:“我们这一支刘姓虽然也算是光武帝后裔,但是到了家祖这一代家境早已经今非昔比,所以也算半个寒门,算不得高门。”

    “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裴绍卿低声说道,“我与你说实话吧,一套经史子集的成本价也就十几贯。”

    “啊?”刘祎之失声道,“十几贯?!”

    “对,不会超过十五贯。”裴绍卿点头道。

    “绍卿,你没有说错吧?”刘祎之不信道,“我说的是整套,一百多册!”

    “没有一百多册那么多。”裴绍卿摆摆手说,“有不少经子集才几万个字,就合订成一本了,所以总共也就二十多册。”

    “就算二十多册也不可能这么便宜吧?”

    刘祎之道:“你不是说字模很容易损坏,还有油墨也要特制?”

    “都是忽悠裴炎他们的。”裴绍卿说道,“字模没那么容易坏,油墨也已经找到了廉价的替代品,而不像之前需要用最高档的松烟墨。”

    刘祎之道:“就算字模和油墨的难题解决,可是纸张呢?刊印经史子集必须得蜀中的贡纸才行,贡纸可不便宜。”

    裴绍卿也不多废话,直接递上一刀竹纸。

    “老刘你你看这纸。”裴绍卿道,“相比贡纸如何?”

    刘祎之一眼就看出此纸的不凡处,问道:“这是什么纸?”

 第202章 贩卖焦虑

    裴绍卿道:“此纸乃是由青阳山中的毛竹制成,因而我们叫他青阳纸。”

    “青阳纸?”刘祎之失声道,“你是说,这是你们守捉司自己造的纸?你之前一直说要造纸,真成了?”

    “真就成了。”

    裴绍卿笑道:“就是这青阳纸。”

    “成本多少?”刘祎之道,“比贡纸贵还是贱?”

    裴绍卿伸出一个巴掌,道:“竹纸的成本,目前大概是这个数。”

    “需要五贯?”刘祎之道,“这倒也难怪,如此优质的纸贵些也是可以理解,不过这样的话,刊印经史子集就不能用。”

    裴绍卿微笑不语,只是摇头。

    “什么意思?”刘祎之道,“难不成只要五百钱?”

    只要五百钱,这价钱跟普通麻纸也差不多,这就让人惊喜了。

    然而让刘祎之更意外的是,裴绍卿听了之后居然还是笑而不语,继续摇头。

    刘祎之便吃惊的瞪大眼睛,低声道:“绍卿,别跟我说这青阳纸只需五十钱?”

    “说对了,就只需五十钱。”裴绍卿嘿然道,“一刀这样的青阳纸,只需五十钱!”

    “怎么可能?”刘祎之难以置信的叫起来。

    “意外不意外?”裴绍卿道,“惊喜不惊喜?”

    好半天后,刘祎之才终于冷静下来,沉声道:“这么说,你们守捉司刊印一套经史子集真只要十余贯?”

    “真只要十余贯。”裴绍卿道,“我骗谁也不能骗你。”

    “你这家伙可真够坏的。”刘祎之道,“十几贯成本,居然敢卖四百贯!”

    “老刘你这话就不客观。”裴绍卿道,“同样的事情,如果交由别人做,抄录一套经史子集五百贯都算是少的,对吧?”

    “这倒是。”刘祎之点头道。

    “交由秘书监或者弘文院抄录,一千贯都不一定够。”

    “这不就结了吗?”裴绍卿道,“所以我们卖四百贯,一点都不过分,至于说实际成本多少,利润又有多大,与他人何干?”

    “我们凭本事赚钱,难道有错?”

    刘祎之想了想说道:“你这么说倒也在理。”

    “是吧,这个就叫知识产权。”裴绍卿道,“知识产权最值钱。”

    刘祎之又道:“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刘阁老和你设的局吧?”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裴绍卿点头道,“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世家高门身上狠狠刮一层油!”

    “不过此事还需你帮忙。”

    说此一顿,又如此这般的说了。

    刘祎之听完瞠目结舌道:“你这也太损了吧?这不坑人么?”

    “坑啥呀?”裴绍卿道,“这些世家高门仗着垄断了书籍,把持朝政多年,并利用手中权力不知道攥取了多少利益,现在也是时候吐出些钱财,来反馈给寒门子弟了。”

    “倒也是。”刘祎之点点头说道,“世家高门手握巨额财富,是应该出点钱。”

    “来来来,喝茶。”裴绍卿又道,“茶要趁热,凉了就不好喝了。”

    刘祎之也不客气,几口就喝完茶,又道:“再取两包茶叶来。”

    “行。”裴绍卿道,“你老刘开口,谁敢不给?”

    当下又命崔二郎取过来两包茶叶。

    刘祎之欣然笑纳。

    ……

    刘祎之前脚刚走,骆宾王后脚就到了。

    进来一看就只有一个人,骆宾王就问:“裴兄弟,你怎么没叫老杨和老卢?”

    “骆兄请坐。”裴绍卿肃手请骆宾王入座,又道,“因为今天这事只能找骆兄你,而不能找杨兄以及卢兄,所以我就只请了你一人前来。”

    “这是为何?”骆宾王道,“为何只能找我。”

    裴绍卿道:“因为卢兄出身范阳卢氏,杨兄就更用说了,乃京兆杨氏出身,所以他们两个一定会极力反对我要做的事。”

    骆宾王顿时间心头一动,跟门第有关?

    王杨卢骆,常被时人称之为大唐四杰。

    但是其实,骆宾王是四人之中的异类。

    因为王勃、杨炯和卢照邻都是世家子弟,唯独骆宾王是寒门出身,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寒门,而不是某个世家高门的旁支什么的。

    所以说骆宾王的起点要比王杨卢低得多,宦海之路也走得更艰辛。

    停顿了下,裴绍卿又道:“所以这个事情,小弟只能找骆兄你帮忙。”

    “好说。”骆宾王点点头,又道,“裴兄弟,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事?”

    裴绍卿不答反问道:“骆兄,你是大唐四杰之一,工于文章,诗才过人,长安城中每逢有诗会之时,都会邀你前去是吧?”

    骆宾王便害了一声,又说道:“邀请裴兄弟你去的不是更多?”

    “小弟怎么跟骆兄你们相比。”裴绍卿摆摆手说,“你们全都是真才实学,我却只是背了一肚子天界的诗词而已,这些诗词又不是我自己作的。”

    “可那毕竟是天界的诗词啊。”骆宾王艳羡不已道。

    大唐尚诗文,世家高门尤其喜欢附庸风雅,所以经常会借故来举办诗会。

    比如某个世家建成一个园子,某个高门的老太君过寿,又或者做了个梦,便遍请长安城内的才子或公认的文章高手前来。

    而且还会给一笔不菲的程仪。

    如果诗作得好,还额外有赏。

    而长安城内的诗人以及文章高手也很乐意参加这样的诗会,一来可扬名,二来还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外快,何乐而不为?

    骆宾王就是靠着参加诗会发家致富的。

    所以就格外羡慕裴绍卿的一肚子天诗。

    这一肚子天诗要是都归了他,不知道能赚多少的程仪回来。

    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