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炎忽然感到一等不安。

    郭待封、岑长倩和郭正一却是精神一振。

    说实话,因为刘仁轨太低调,拱手将朝政的主导权让给裴炎,搞得他们仨在政事堂上也只能当应声虫,毫无存在感可言。

    但是今天,终于要亮剑了吗?

    “刘阁老。”武则天道,“你有不同意见?”

    “噢没有。”刘仁轨道,“太后,老臣打算乞骸骨,告老还乡。”

    “乞骸骨?”武则天闻言一愣,这个可是有些出乎她的预料。

    岑长倩等三人也是面面相觑,只有裴炎心头狂喜,老东西这是要彻底退了?退了好,老东西退了之后,他就能大权独揽,朝政就彻底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假以时日,他没准可以成为长孙无忌一般的权相,岂不美哉?

    武则天仿佛是被刘仁轨的这个要求惊到了,好半天没有吱声。

    这个时候,岑长倩、郭待封、郭正一他们三个终于反应过来。

    “刘阁老,此事万万不可哪。”郭待封急道,“您老乃是大唐柱石,朝廷缺了谁都行,唯独不能缺了你!”

    “还请阁老收回成命。”

    岑长倩和郭正一也是长揖到地。

    听到这话,裴炎的脸却黑下来。

    什么屁话?朝堂离了刘仁轨难道就不动转了?

    武则天仿佛也是终于回过神来,说道:“刘阁老,朝堂离不开你哪。”

    刘仁轨诚恳的道:“太后,老臣年事已高,精力早已经是不比从前,还请太后看在老臣为了大唐鞠躬尽瘁多年的份上,放老臣还乡吧。”

    “阁老,你这……”武则天顿时间无言以对。

    这时候,裴炎说道:“太后,按年龄,刘阁老也确实该颐养天年了。”

    “好吧。”武则天叹息一声,又说道,“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刘阁老都八十多了,再让你留在朝堂为大唐做事,的确是不近人情。”

    顿了顿,武则天又道:“不过,刘阁老为大唐兢兢业业多年,劳苦功高,既便致仕也该有一等礼遇,不知刘阁老可有要求?”

    “要求?”刘仁轨道,“老夫并无所求。”

    “这怎么能行。”武则天怫然道,“朝廷若毫无表示,岂非寒了天下人心?”

    刘仁轨想了想,说道:“太后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老臣便抖胆提一个要求吧。”

    说到这里一顿,又道:“裴司丞不是准备刊印秘阁藏书中的经史子集么?老臣想要以个人出资购买一千册,然后免费赠送给国子监中的寒门子弟。”

    “啊?”听到这,不光是裴炎,岑长倩他们也愣在那里。

    刘仁轨又对刘祎之道:“刘祭酒,国子监中有寒门子弟一千余人,老臣购买一千册经史子集,差不多也可以分到人手一册。”

    “不过唯独一样,这一千册经史子集不准带走。”

    “寒门子弟无论考取还是肆业,都不允许带走经史子集。”

    “这一千册经史子集需留给后续考学的寒门子弟,这是老臣赠送给国子监寒门子弟的一份礼物,也算是老臣为大唐尽最后一份心。”

    刘祎之便正了正衣冠,行了个稽首大礼。

    “下官谨代国子监全体寒门学子,谢阁老馈赠!”

    “不必谢。”刘仁轨道,“老夫也是寒门出身,深知寒门之苦,所以不希望国子监的寒门子弟重蹈覆辙。”

    “谢阁老。”

    刘祎之再稽首。

    裴炎忍不住跟崔知温、李义琰交换一下眼神。

    按他们的本意,肯定是不希望刘仁轨这么做。

    国子监两千多男学生,真有一千多寒门子弟。

    这一千多寒门子弟的课业之所以不如世家子弟,就是因为受制于借不到书,几乎没有世家高门愿意借书给他们读。

    既便是借,也只肯借很短的时间。

    因为纸贵,寒门子弟又抄不起书。

    所以寒门子弟想读书,一靠听讲,二就是死记。

    但是这样读书,怎可能读得过有书的世家子弟?

    但如果刘仁轨买一千册经史子集,赠送给他们,结果就不一样了。

    那些寒门子弟都是肯下死力气的,如果有了书,世家子弟根本读不过他们,这样的话等到明年的春闱,寒门子弟的录取比例定会大大提高。

    这样一来,世家子弟考中的概率就大大减低了。

    这怎么行?这不是严重损害了世家高门的利益?

    裴炎下意识的就想反对,但是转念一想却又忍住了。

    因为刘仁轨告老还乡后,他就成了唯一的辅政大臣。

    到时候再改回来就是了。

 第201章 高风亮节

    裴炎的如意算盘还是打得挺响的。

    先把刘仁轨哄走,从此政事堂由他一人说了算。

    然后再利用权力,或者想别的办法将一千册经史子集从国子监里弄出来。

    让寒门子弟拥有公平的读书机会是不可能让他们拥有公平的读书机会的,只有寒门子弟无书可读,世家子弟才可能垄断科场。

    当下给崔知温、李义琰、魏玄同等使了个眼色。

    崔知温、李义琰和魏玄同便只能捏着鼻子坐下。

    武则天却肃然起敬:“刘阁老秉忠体国,高风亮节,孤实钦佩,购买一千册经史子集赠送给国子监寒门子弟的要求孤实在不忍拒绝。”

    说此一顿,又问裴炎道:“裴阁老以为呢?”

    裴炎说道:“刘阁老高风亮节,臣等也是深感钦佩。”

    “好,如此孤准了。”武则天道,“不过这钱就不必刘阁老来出。”

    刘仁轨长揖到地道:“太后,告老还乡之前老臣就这么一个请求,还请务必成全。”

    “这,好吧。”武则天叹息一声,又说道,“却不知,守捉司刊印一套经史子集需要多少钱?应不便宜吧?”

    刘祎之答道:“恐怕是不会便宜。”

    裴炎看了眼刘仁轨,也说道:“据说当初守捉司借书前去抄录时,光是史书就装了好几车,既便转录成线装书,只怕也有上百册之多。”

    刘祎之道:“太后,不如召来裴司丞问一问?”

    武则天轻嗯了一声,吩咐道:“宣裴绍卿觐见。”

    高凌松便立刻转身对着殿外唱道:“宣,守捉司丞裴绍卿,觐见!”

    诏令下去不到一刻,裴绍卿便快步走进思政殿,大礼参拜:“臣守捉司丞裴绍卿,拜见太后。”

    “平身。”

    武则天一挥手说道。

    “谢太后。”裴绍卿再拜起身。

    武则天道:“裴司丞,经史子集刊印得怎么样了?”

    “回太后,目前正在刊印之中。”裴绍卿叉手道,“不日即可印好。”

    “这么快?”武则天闻言愕然。

    裴炎、崔知温等人也是心下一凛。

    守捉司这么快就能刊印出成套的经史子集,这说明什么?

    这岂不是说明守捉司能够在短时间内刊印出成千上万套经史子集?这可是不得了,这岂不意味着,世家高门对书籍的垄断将化为泡影?

    这更意味着世家子弟从此再无法垄断官场!这就很麻烦!

    “快?”裴绍卿说道,“这个真不能算快,为了刊印这套经史子集,我们守捉司可是已经准备了差不多半年时间,而且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巨大代价,太后还有诸位阁老,你们是不知道刊印经史子集有多贵!”

    “早知道会如此昂贵,”

    “当初我就不刊印了。”

    “手抄反而更划算些。”

    听到这,裴炎等人悄悄松了口气。

    不过他们也没有轻信,需知裴绍卿这狗东西可是狡猾得紧,绝对不可以轻信,不然就可能重蹈覆辙,再吃个大亏。

    “原来如此,我说嘛。”

    武则天点点头,又道:“不知刊印一套经史子集成本多少?”

    裴绍卿立刻警惕起来,反问道:“太后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怎么?”武则天脸色冷下来,沉声说道,“你还想要瞒着孤不成?”

    “不是,臣绝无此意。”裴绍卿吓了一大跳,忙道,“只是这个成本,臣也说不好,只能估算个大概。”

    武则天道:“那就大概估算一下。”

    “喏。”裴绍卿恭应一声,又道,“为了刊印这套经史子集,臣一共临时聘用了一百多名国子监生外加五十余名抄录史。”

    “而且总共花了四个多月。”

    “如此光抄录成本便需两千余贯。”

    “等等。”裴炎皱眉道,“守捉司的抄录吏月俸多少?”

    “不多。”裴绍卿笑道,“也就是1贯多吧,加班另算。”

    李义琰扳着手指算了半天,终于点头道:“倒也差不多。”

    裴炎道:“这么说,刊印50套经史子集的成本是两千贯?”

    “裴阁老你想啥呢,这只是抄录的成本。”裴绍卿没好气道,“我还没说刻字模以及纸张油墨及印刷的人工成本。”

    武则天道:“你就直说成本多少吧。”

    “喏。”裴绍卿恭应一声,又说道,“为了刊印这50套传家用的经史子集,前前后后已经花掉两万贯!”

    “两万贯?!”

    裴炎、崔知温等人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个价钱可不便宜,而且是成本价!

    武则天道:“就是说,一套需400贯?”

    “差不多。”裴绍卿点了一下头,应道。

    “刘阁老。”裴炎便问刘仁轨道,“你确定还要出这笔钱?”

    “我确定。”刘仁轨道,“这些年,老夫也是小有积蓄,40万贯虽多,但是凑一凑也还是能凑得出来。”

    “等等,两位阁老在说什么呢?”

    裴绍卿道:“什么40万贯?我怎么听不明白呢?”

    “是这样。”刘祎之道,“刘阁老准备出40万贯,让你刊印1000套经史子集,然后免费赠送给国子监中的寒门子弟。”

    武则天道:“若再次刊印,成本应该可以低些吧?”

    “低不了。”裴绍卿摇头,“因为油墨是特制油墨,对字模的损害极大,所以刊印50套左右就得重刻,所以成本真降不了。”

    “你胡说。”武则天怒道,“当初刊印祥瑞诗集之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过印刷线装书的成本也就一贯多,没错吧?”

    “太后,提起这个臣就得说了。”

    裴绍卿叫苦不迭道:“我原本也以为一册诗集的成本价最多也就一贯多,谁曾想实际刊印的时候足足要五贯多!”

    “为此,臣赔进去足足二十多万贯。”

    “所以,能不能把这二十万贯补上?”

    “这怎么能行?”武则天道,“得言而有信。”

    裴绍卿笮入道:“刊印祥瑞诗集的事就算了,谁让我自己没有算清楚呢,但现在,总不能再让我们守捉司赔钱刊印吧?”

    刘仁轨道:“裴司丞放心,老夫不会让你赔钱的。”

    说此一顿,又道:“你只需尽快刊印好一千套就好。”

    “刘阁老高义,下官钦佩。”裴绍卿长长一揖又道,“也请刘阁老放心,下官一定会将这一千套经史子集及时刊印出来。”

    刘仁轨道:“老夫已经向太后乞骸骨,不日即会还乡,所以还请裴司丞抓紧。”

    “这样啊。”裴绍卿沉吟道,“请阁老给下官十天时间,下官回去便招募更多的工匠及木雕匠经办引事,十天内一准办好。”

    “多谢裴司丞。”刘仁轨欣然道。

    “诶,应该是下官感谢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