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低调大明星-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哇,这句写得好好!”

    许诺有点目不暇接,一边感叹,一边努力地想要把这些诗词都记住,但又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一时间不免有些手忙脚乱。

    许父问:“这都是他自己写的吗?”

    许诺没来得及回答,许母道:“主持人不是说了嘛,他在顾玉堂那里写的……这个顾玉堂,是那个顾玉堂吗?”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这肯定是写给林依然的!”

    张微一下子就看到了这两句,转头冲爸妈告状,“你看我哥整天都在写什么?”

    张守一皱眉道:“不对啊,如果是写给林依然,开头怎么会写「窈窕燕姬年十五」这些?”

    电视画面之中,已经开始展示下一首《长相思》,方唤禹念了一遍,张微倒没有什么感觉,不过后面那首《绮怀》,听到“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就哼了一声,道:“还能为谁呀,林依然林依然整天就知道林依然……所以说早恋不好吧,妈你说对不对?”

    方浅雪啼笑皆非,无奈道:“等以后你谈恋爱了,你也写。”

    张微撅着嘴道:“我又不会写。”

    ————

    林依然家中,林沧海也把「众里嫣然」两句念了一遍,点点头道:“这两句确实写得好。”

    苏徽却道:“我觉得「可怜总被腰肢误」才好。”

    林沧海很少跟媳妇争,自然更不可能为了张扬去跟媳妇争,想了想道:“确实,这句的意义内涵更深远。”

    然后盯着苏徽,又补充说:“但「众里嫣然」写得也好。”

    苏徽自然明白他所指之意,含嗔白了他一眼,但记起年少往事,也不由脸露微笑。

    林依然没想到看自个男朋友的采访,居然还要吃爸妈的狗粮,撅了撅嘴,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把这些年吃的狗粮都还回去,让爸妈也感受一下被人强行塞狗粮的感觉。

    方唤禹把四首诗词都念了一遍之后,问道:“能跟我讲一下写这四首诗词的背景吗?先从第一首《蝶恋花》来好了。”

    这段其实剪掉了一部分沟通,要确认能不能聊,所以在这句话之后,画面才从诗词回到了采访场景。

    张扬笑道:“这其实是我想给一部小说里面配的词,不过后来写不出来,就只写了一半,卡在了那儿,过了好久,才写完。”

    方唤禹奇道:“是你自己写的小说吗?”

    张扬点点头,笑道:“正在写。”

    这是他斟酌之后的答案,等以后曝光了,这个回答也没有毛病。

    方唤禹笑道:“那这可以期待一下了。”

    顿了顿,又道:“回到诗词上,是卡在了哪里呢?”

    “「众里嫣然」那两句,前段时间才刚补上。”

    “这两句写得很好啊,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两句,那我能不能再问一下,这两句是怎么忽然想起来的呢?”

    “呃……”

    大庭广众之下讲私事,张扬多少有些难为情,不过还是强作淡定,道:“就是前段时间军训嘛,我们班解散比较晚,林依然她就在操场外面的树下等我,我走过去的时候,看到她站在那里,当时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两句,就补上了。”

    林依然没想到自己才刚刚发过愿,张扬立马就给自己实现了,见爸妈和孔姨都看了过来,甜甜的欢喜、小小的得意,还有本能的羞涩都交织在一块,没忍住嘴角的笑意,只好不去看爸妈和孔姨,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贪婪地品尝这一刻的甜蜜。

    同时有点心疼孔姨,孔姨已经结过婚,后来总是吵架,背负了很大的压力毅然离婚,也不打算再结婚了,也就是说,以后也都只能吃狗粮,不能撒狗粮……多可怜呀。

    张微也觉得自己很可怜,尤其是她想了半天,那些写过情书的傻瓜们没有一个人写得出这样的情话就算了,居然连一个她喜欢的男生都想不出来。

    “等我以后找到男朋友了,也要整天这样秀恩爱、撒狗粮!”

    这是她从张扬那里听来的说法,这时候暗暗发誓,就下意识地用上了,觉得还挺有画面感,唯一可惜的是,臭张扬有林依然陪,就算自己给他撒狗粮,也气不到他。

    她这样想着,又拿出手机,给唐言蹊发消息:“哇,我哥居然给林依然写了四首诗,我一首都不知道,简直太重色轻妹了!”

    唐言蹊:“《马嵬》和《长相思》不是。”

    张微:“差不多,我算是看明白了,他眼里心里就只有林依然,都没给我爸我妈还有我写给诗。”

    唐言蹊:“'撇嘴'”

    张微:“我好喜欢那句「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本来就是嘛,唐玄宗和杨玉环宠信安禄山,安史之乱害得多少人妻离子散,凭什么大家读《长恨歌》都同情他们两个啊!”

    唐言蹊:“我还是更喜欢那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张微:“我不喜欢,感觉就是写出来哄林依然开心的。”

    唐言蹊拿着手机,看着电视机里仍在与主持人讲述诗词的张扬,一时间忘了回复。

    距离去年初夏上午图书馆里的偶遇,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将要满十六周岁的她仍未脱去稚气,但这一刻坐在沙发上盯着电视时幽幽的眼神,已经很有少女初长成的味道了。

    “这是我唯一不喜欢这句诗的地方。”

    她轻轻咬了咬唇,心里偷偷地想着。

    也只敢偷偷地想。

    低调大明星

 第210章 第二张专辑发售

    在张扬宿慧记忆中,流量为王的时代,不止偶像、明星,几乎每个公众人物都有自己的人设,把规划好的一面展现给流量看。但这并意味着只有到那个时候才有人设,只是没有那么商业化而已。

    至少在文字出现以后,学识崇拜就已经刻入了人类的血脉之中,「才华」无疑是一个很能吸引人的闪光点,然而即便是这个还没有那么浮躁的时期,偌大的娱乐圈里也没有几个人能撑得起「学霸」、「才子」的人设。

    哪怕在《海内声》这张专辑获得巨大成功之前,绝大多数人所质疑、观望的,也是他在商业上的价值与成功,对他的才华并没有什么怀疑。

    但张扬被《诗词》专访的事情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个范围并不局限于娱乐圈,相反,由于不大了解,许多娱乐圈的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张扬不就是写诗词的嘛,被《诗词》杂志采访有什么大不了呢?

    在文人圈子里,这种震动反而要更加强烈。

    所谓文无第一,文人相轻,「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妙」可谓是大大的实话。且华夏历来都有「尊古贬今」的传统,张扬的几首诗词固然写得好,也不乏有人说过可以流传后世的话,但多数人心里对此并不以为然。

    《诗词》是周刊,哪怕正刊的门槛比较高,这些年下来,登上过《诗词》的当代诗词也不在少数,要说张扬的诗词能流传后世,能跟那些古诗词中的精品佳作媲美,那岂不是说这些登上过《诗词》的诗词都有这样的资格?

    自古以来,文人就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你觉得他们都是软骨头的时候,会有人站出来证明什么是风骨,你觉得他们都很有操守的时候,也会有人让你明白他们的下限之低。

    说到底,一样米养百样人,只要是人,就都在这个圈子里,读书可以明理,却难改人性。

    自《临江仙》以来,圈外对张扬普遍都是褒扬比较多,而另一方面,批判的声音也一直都没有在文人圈子里消失过,随着他风头越盛,这种批判的声音不仅没有减弱消失,反而越来越大。

    这一次《诗词》专访,对于这些人来讲,其代表的意义除了「张扬已经到能够获得《诗词》专访的高度」之外,更多却是一种认可。

    《诗词》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家杂志而已,更是一种更上层的态度。

    地位、眼光有其一者,大概率都明白其中缘故,包括张扬自己,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自然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推出一个在年轻人群体里有影响力的人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张扬一手音乐一手武侠,还吟得一手好诗,自然是最佳的人选。

    关注这件事情的多数人,并不清楚其中原因,但这件事情之后,不少此前发表过一些批判言论的文人,则不得不在心里暗暗掂量对这个后辈小子的态度问题了。

    专访播出之后的第二天,《诗词》正刊发行,张扬四首新作赫然在列,还附有点评,其中以《长相思》的评价最高,也是唯一一个注明了点评人,而非《诗词》杂志点评的一首词。

    点评人是顾玉堂,内容简短,评价却是极高:「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这简直是把张扬拔高到了跟唐宋诗人比肩的高度!

    对此自然不乏有人暗中腹诽,但顾玉堂可谓是当今文坛泰斗一般的存在,自然没有几个人敢当中反对。

    一直到隔了近一年之久,与顾玉堂一同被并称为「南江北顾」,也被调侃「南北对峙」了半辈子的江城,在人生最后一次采访之中,说顾玉堂“用心是好的,词也确实好,但言语未免有夸大的嫌疑”,才算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质疑。

    但并没有几个人关注,只有偶尔在网上发生争执,才会有人把这句话搬出来,用以打击拿顾玉堂这段评价来夸赞张扬的粉丝。

    事实上,顾玉堂这番话确实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成为了许多张扬粉丝向旁人「安利」时或多或少会提及的「资本」,不过由于张扬本身的态度,以及工作室的引导,粉丝也并不以此张扬,大多还是会说「顾老先生赏识提携」「有过赞成分」这些话。

    采访中讲述了几首诗词「原委」之后,主持人问起和顾玉堂关系,张扬于是从跟梅映雪学戏腔开始说起,简单讲了一下老人对自己的提点和帮助,此后的其他采访里,也有人问起他这件事情,他自然也是连称“不敢”“过誉”,绝不敢以此自居。

    除了新作、被文坛泰斗顾玉堂赏识之外,张扬关于翻译体、读古文的那段话同样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这种多是在粉丝和对文字感兴趣的人群之中,媒体少有报道。

    反倒是有些媒体拿张扬不建议普通人写诗词、自己也很少写的话来做文章,取一些「被誉为可比肩唐诗宋词,张扬竟自称从不可以写诗」「现代还有必要写诗词吗?看看张扬怎么说」之类的标题,然后进行发散解读,为了「求新」,不免有些断章取义的言论。

    由于张扬平日里极少露面,所以他的粉丝大多时候都比较无聊,没八卦、没采访、没商演,虽然第一张专辑就百万销量,人气极高,许诺这类的佛系粉丝却占了多数,就算是本性不佛,没有瓜可以吃,也不得不佛起来了。

    这次《诗词》专访,算是给粉丝们提供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消遣话题,不论是各个论坛的话题量,还是粉丝群的活跃度,都有极大幅度的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临近阳历新年的时候,海鸥国际终于对张扬的第二张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