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莲花十七巷之长情调-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牙的时候。”邕王长眉一挑,回怼桦绱。
“砰——”这一次是再也掩不过,椅子倒地的声音大而清晰,所有人看向垂地的帷幔,那后面是谁?
小乙绷起神经一早便觉察了,但保不准是邕王殿下的人,只得恍若未闻。牟玉照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摇了摇头。
“出来吧!”邕王放下筷子,嗓音沉沉唤道,俨然忘却了这小魔王。最近偷偷躲进他船上的人可不止他一个,是不是侍卫太松散了。想起拥有美目盼兮的倾国容颜,谁能想到一板一眼的薄太师有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孙女,明明端着大家闺秀的模样。
伴着轻细的脚步声,帷幔上迎着小小身影,就像个孩童一般。正想着中间帘幔缝隙,忽的探出个小脑袋。只露头,左右瞧看,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透着可爱机灵劲。扎着包子头,有一丝丝被发觉的羞涩,可是看到桦绱的时候,欣喜的大喊:“李小余!”迈着小短腿飞奔而去,幸福的抱着他堂姐的腿,扬着单纯无害的小脸。目露喜悦,有久别重逢的架势。
“果真是老八的儿子,喜好都一个样儿。”最喜欢的都是李小余。
桦绱一怔,诧异的僵着手臂,以为产生了幻觉,昨日醉酒脑中还混沌晕眩着。可小手拉着她的手后,才有真实感,忙看向饮茶平静的邕王,这是何意?
“我途径老八封地,这孩子,偷偷上了船,行了一日的路程才发觉。给老八去了信,老八说让孩子在我这住几日,太后娘娘派的人又去了,非要见见小世子。”陆太后的人去了不止一次了,那群宮侍相当了得,说一天不带累的,听都听烦了,人家喝口茶水继续。将孩子送走,泾王便带着侍卫离府,躲那群宫人去了。
“小余,葳璟来看你,欢喜不欢喜?我偷偷听七叔与父皇说来你的封地,我才来的,我偷上船,躲到小柜子中,还带了不少糕点打算路上吃,可是一觉醒来想嘘嘘,才被发现的。”小世子李葳璟颇懊恼,坏了他聪明伶俐的好名声。
桦绱脸上真没瞧见点欢喜,孩子说悄悄话,音量控制不大了,所以都听到了。
“我还有别的事,赶路带着孩子不便,不如将葳璟放你这里吧!”邕王殿下笑的春光明媚,可是桦绱眼中就像老狐狸般奸诈。
“七叔定是好意,绝对不是因应付不来才丢给我的。”桦绱轻轻歪着头,笑意盈盈的看着她七叔矜贵不凡宛若天神般的风姿,幽幽说道。
邕王英俊的容颜闪现一丝被点破的尴尬,佯装没有听到一般垂首饮茶。
“小余儿,你是不喜欢我吗?”小世子瘪了瘪嘴,笑了半天,不见桦绱的笑脸。孩子其实最敏感的,你以为他们不知,其实都知晓。
“葳璟会乖的,不会惹你不高兴,只吃一点点。”眨巴着眼睛,一副欲哭的模样,可怜巴巴,看得人于心不忍
“殿下,要不留下小世子吧!”不忍心的海棠出言道,上前哄他。
小世子说完抬起白嫩的小手抹了把眼睛,果真有了泪水,水汪汪的看着桦绱,带着感情说道:“父王不要璟儿了,母亲也早早离开去了远方,都不喜欢璟儿,就让璟儿被祖母抓走好了。”
豆大眼泪说掉就掉,那悲惨惹人揪心的小模样让小乙都不忍看了。哭的声泪俱下也没忘记攥紧桦绱的手。
“。。。”桦绱平静地垂首看着他,半响叹了口气,松了松紧皱的羽眉,说:“好。”
前一秒还一副没爹没娘要的可怜模样,下一刻起身欢悦的拍着小手,围着桌子疯跑。孩子的脸色,比翻书还快。
“。。。”桦绱有一种掉了坑里的错觉。
小世子入了席,吃了小半碗饭,不挑食。讨喜的唤海棠漂亮姨姨,让海棠母性大发,悉心服侍小世子用膳。
小世子‘酒足饭饱’,岂会安安静静的坐在这听七叔与表姐说这些听不懂的话,吵着要出去玩,桦绱命小乙跟着,护他周全,别摔着,记得回来喝水一番嘱咐才放行。小世子摆摆手绝尘而出,给桦绱留了个颇潇洒的矮小身影。
“你与老八。。。那样要好,上一辈的恩怨不能怪在他身上。”邕王欲言又止。
“。。。那我该怪谁?父王暴毙,皇爷爷驾崩,往生的人开不了口。”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官官相护
“陆莹珍做了太后,廖忠显狼子野心依然身居高位,陆铭远老谋深算权利只手遮天。我谁都怨不了,怪不了。再说,谁不无辜?杜家新出生的女婴,还是施家没过百岁的孩童。”桦绱语带哽咽的停了半响,继续说道:“我不是怨他,我只是不知道该怎样与他相处。前些日,我去皇陵祭拜父王,看着他的牌位令我羞愧,令我痛苦,就像那是个陌生人,我曾未真正认识过他一样。”
“皇家无私事,皆是国事。即使所谓证据确凿,父王没有命人核查便下了旨意,这笔账理不清的。”牵扯了太多人,若这样算,他是父王的儿子,他也应当承担这份罪责。
“生在皇家,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桦绱颓然唸唸低语:“我知晓朝堂政局牵扯太多,我想做的不过是能让他们洗刷冤屈,让幸存活了下来人堂堂正正走在长安街上,恢复四家的清白及荣誉。”所以她不曾放弃。
“桦绱,我承诺你的不会食言。”九年前桦绱面色苍白憔悴犹如大病一场的模样他还记得,手中攥着毒药要杀了陆莹珍被他拦下,桦绱坐倒在地,险些昏过去。他便允诺,定要查明真相。所以才会一直联系,互通讯息。
邕王正色说道:“此番前来有个消息告诉你知晓。”
“何事?”一直书信往来,什么重要的事让七叔亲自前来。
“如你所想,‘胥门之变’之所以令廖氏一族惊恐万分,的确是为了遮掩事实,抹去罪证。还牵扯多年前的两场案件,你听说过盛德十五年,河北闹旱灾吗?”邕王侧头看向桦绱。
“略有耳闻,不过许多年前的旧事了。”前些日,她被齐大人带着乘船游览傍晚的湖光山色时,齐大人跟她说了段旧案,就是这件事。没想到七叔也提起,一时觉得有些意外。
“那你知当时主审是谁?”凤眸冷下神色,望着面前茶盏问。
“这倒是不知。”齐域没说,她心思都放在听案件上了。
那年河北一带大旱,属恒州、赵州最为严重,颗粒无收,引发饥荒,因饥成疫,人相互残食。明皇派司空王大人前去赈灾巡查,发现赵州知州谢申不作为,不管百姓死活,旱灾期间府中依然山珍海味,歌舞升平。朝廷才拨的巨款赈济灾荒,救济灾民,可是路上饿死的百姓死尸遍野。
谢申宵小之人觊觎赈资,贪赃赈灾款项数额巨大,罪不可赦。被平棘县令于青松发现,正巧司空大人携圣意前来视察巡视,谢申怕此事败露,遂起杀意,灭于青松一家七口。司空大人明察秋毫,谢申被逮捕问罪,不料当晚畏罪自杀,其管家对罪证供认不韪。长子几日前促亡,次子与官兵起了冲突,挟持赵州司马大人,被当场正法,乱箭射死。
此后从前赵州刺史谢申奢华府邸搜出奇珍异宝五十六箱,黄金白银万两,田地府宅地契无数,府邸粮库充盈等等。谢老夫人、谢公子手中还有多起命案,一时惹得满朝一片哗然。
河北生死攸关与灾难斗争之时,朝廷命官又不作为,此事牵连命案恐引起民怨,几日便结案。
“这位司空大人就是王钰嵩,当今王皇后的父亲,国丈大人,而审理此案的是刑部尚书廖忠显廖大人。”邕王声音沉沉回道。
“另一件事二十多年前的旧案,廖忠显还是相州廖府的公子,年轻气盛与书院两名学子起了冲突,命仆人动手殴打,被其他书生拉开。后来这两名学子一名回家的路上殒命,另一名躺了半个月也身亡。那两家虽比不上廖家门第,可也是富贾商户,自然不能作罢,讨要说法状纸告到州府衙,听说有户还是独子。仵作验尸,打了要害以至于身亡,刺史下令斩杀动手的仆人,并命廖家给两家赔了银子,就此结案。”仆人死了,死无对证。就算活着又怎样呢!仆从动手谁都看见了,混乱之中谁瞧得清打了哪个地方。那些书生证人一早被收买了,零星一两个正直的又能起什么作用。
“就这样?”桦绱怔然问道。
“就这样,知道谁是主审?”将茶杯添水,茶涓涓细流而出,茶满递给桦绱:“是那时任相州刺史的王钰嵩王大人。”
还须细说吗?不必了。谁都能想得出他们做了什么,难怪百姓会说官官相护。桦绱皱眉闭目好一会,才抬手转动茶杯,无奈又无法,即使愤怒,可是终要忍下。
“江家二郎江弛与我故交,前些日他去了趟淮王府,赴行臻喜宴。”他没能前去,命人递了书信送了厚礼。
“这我知晓,因为承荥跑到我封地来了,我与承荥一同赴宴,他是去接承荥的。”这对儿欢喜冤家也不知晓怎么样了。
“那你一定听闻了廖家与王家公子暴毙的事。”这么轰动的事,想不知道都难。
桦绱将大监病重,她赶去西京长安途中遇到前来查案的辛大哥的事说了:“太子的马中了毒,人人都说王皇后所为,为了夺嫡之争,天家派杀手复的仇。可我不信,不是还有陆太后。”导的一出大戏,让二叔与王皇后反目成仇,大伤元气,渔翁得利。
“你也这般想,余儿果真聪颖。”邕王挑眉目露赞赏。
桦绱摇头说:“不,并不是聪慧,我只是了解她的为人。”她一直都野心勃勃,填不满对权利的渴望。
“王家公子一刀毙命,难说不是天家敲打泄恨,可是廖家公子是他人所为。”邕王道。
“谁?”敢如此,难道不知那是刑部尚书的儿子。
“江弛回去途中碰到一名可疑男子,是江湖中人,身边还有一名女子,女子名唤于书影,乃是平棘县令于青松的幺女。”将江弛与辛彻将人送到他那里的诸事简单说了。
“于青松,于大人家中还有幸存?”灭于青松一家七口,让她误以为是灭门了。
“当年因年幼怕受不了舟车劳顿,一直养在于青松母亲那里,于大人还有个大哥,在老家府衙当差,不过离着极远。”出事后才赶到,那时已经定案。
第二百五十三章 罪恶
想起于书影所言:这位司空大人携赈灾物资银两前来,可是黑心没下不少,我爹心疼百姓气不过甩袖离开,没有赴这场宴。宴中司空大人因膳食简单清淡而忿然作色,觉得自己被怠慢。赵州农田颗粒无收,许多人逃荒去了别的地方,有的村庄都空了,而新饿死的人甚至会被人吃掉。这位司空大人却嫌弃饭菜不好。
世伯为了安抚,听从同行的侍卫提点,特地找了舞娘陪着,还好酒好肉伺候着,肉是谢大人的坐骑烹制的。可是谁知,这司空大人解手的空档,看见陪谢夫人闲聊完打算离开的家姐。我家姐的美貌,整个赵州都有美名的。
司空大人酒后无德,恬不知耻,拖着姐姐到角落欺辱,撕了衣衫威胁。家姐奋力反抗,引来府中众人,司空大人闹了没脸。
家姐与谢家大哥青梅竹马,才定亲事,谢夫人一直很喜欢姐姐,时常叫到府中陪着聊聊家常,他二人也能借此多见几面。郎才女貌,一双玉人,姐姐的嫁衣都快绣好了,谁能想到遇上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